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古典诗歌以“含蓄”为主要审美特征,而当今社会又处于“读图时代”,学生很难对诗歌产生兴趣。因此,古典诗歌教学往往会让语文老师有无从下手的感觉,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学生的鉴赏水平难以提高。如何用巧妙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对学习古典诗歌的兴趣,提高古典诗鉴赏的教学效率,是值得我们每一个高中语文老师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巧引 激趣 诗歌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老师想要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关键在于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笔者的教学方法主要如下:
一、以诵读巧引激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意思是:只有弹过千百个曲调的人才能懂得音乐,看过千百口宝剑的人才能懂得武器;所以全面评价作品的方法,就是必须广泛地观察。《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因此,想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应首先让学生积累并熟记一定数量的诗篇。
诵读则是积累诗歌素养的一个好方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话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因此,诗歌教学应该把诵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一)安排合理的诵读时间
组织诵读既不能追求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是坚持每天点滴积累。可以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古诗收集起来,加上高中新学的诗歌,还有从课外资料找到的一些优秀古典诗歌,让学生每天在语文课前几分钟进行诵读,每次读几首,全部诗歌读完一轮后再进行下一轮……如此往复循环,以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二)开展多样的诵读活动
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如诗歌诵读接龙,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虽各式各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可以让学生自选内容,如可以朗诵不同诗人风格相同的作品,也可以朗诵某一位诗人的诗歌,还可以朗诵某一类主题相同的诗歌。
学生通过诵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后,就会发觉与古典诗歌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开始在“亲近”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兴趣。
二、以意象和意境巧引激趣
(一)积累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含意,对学生形成赏析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菊”喻隱逸,“竹”多劲健;“松”傲霜斗雪,有凌云之志;“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表惜别怀远;“鸿雁”借指书信等。
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所依托的客观物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里描摹的物态和所叙之事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都是为表达诗歌的主旨服务的。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歌里的景和情的关系,牢记“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再现意境
以意象为突破口,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意境。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先引导学生再现意境: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古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有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本诗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再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从而明确“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地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
因此,如果能引导学生积累意象知识,学会再现意境的方法,他们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感悟、理解的突破口,对赏析诗歌就会多一份信心,就能在赏析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兴趣。
三、以诗人生平巧引激趣
了解诗人生平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学生交流诗人生平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其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的联系,这样有助于了解诗人思想形成的原因,更好地把握其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曹操是生于东汉末年并且是三国时期的一方覇主,国家分裂的社会背景与他作为一方覇主的身份,让他的大部分诗歌中蕴含着想要完成统一大业的理想。陶渊明生活于东晋那种官场等级森严且黑暗的社会现实中,使得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他愤而退出官场,因此,他的诗歌中总是流露出憎恨黑暗的官场生活、追求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思想。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并由此形成的思想,就容易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鉴赏诗歌时就能对不同诗人的诗歌进行正确的分析。譬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人生,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等。
学生在掌握这些“工具性”的文学常识后,对诗歌鉴赏就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也就不会对诗歌“敬而远之”,而是会产生“亲而近之”的兴趣。
四、以人文精神巧引激趣
正如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更容易喜欢该老师的课一样,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一个诗人,他们就更加容易喜欢该诗人的诗。要引导学生喜欢一个诗人,离不开对诗人的人格魅力的挖掘,而要挖掘诗人的人格魅力,除了了解其生平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诗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探讨。
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有一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探讨陶渊明到底该不该辞官归隐。笔者跟学生是这样分析的:首先,陶渊明说辞官是由于私人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当官应该为百姓着想,应当为了百姓而忍辱负重,向上司“折腰”,而不应当因私人理由而“不为五斗
米折腰”。可是,陶渊明当官既然是代表了百姓,那他的上司也应该是代表百姓,是百姓更大的父母官。这样问题就来了,陶渊明向上司“折腰”,也就是说陶渊明为了百姓而忍辱负重,却又要向百姓的代表“折腰”,岂不矛盾?经过一番探讨后,师生达成了共识,陶渊明和他的上司当官都代表了百姓,不应该要陶渊明向其“折腰”,因为人是平等的。这就明确了陶渊明在那样的时代就已经具有平等意识,实属难得。由此,陶渊明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仅仅是个优秀的诗人,更是令人敬佩的“精神巨人”。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文精神探讨,学生喜欢上了诗人,从而增强了学习他的其他诗歌的兴趣。再如对杜甫诗中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辛弃疾关心抗金复宋大业的人文精神的探讨,都有助于以诗人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
诗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我想,假如我们能运用巧妙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必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会再把古典诗歌教学看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M]中州.
[2] 陈建伟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高中新课程教师丛书·第二辑[M].
【关键词】巧引 激趣 诗歌教学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我们老师想要让学生学会赏析诗歌,关键在于用正确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笔者的教学方法主要如下:
一、以诵读巧引激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里说:“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意思是:只有弹过千百个曲调的人才能懂得音乐,看过千百口宝剑的人才能懂得武器;所以全面评价作品的方法,就是必须广泛地观察。《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地提出:“能围绕所选择的目标加强语文积累,在积累的过程中,注重梳理。”因此,想要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应首先让学生积累并熟记一定数量的诗篇。
诵读则是积累诗歌素养的一个好方法。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又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话形象地说明了诵读的重要性。因此,诗歌教学应该把诵读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一)安排合理的诵读时间
组织诵读既不能追求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最好是坚持每天点滴积累。可以把学生在初中学过的古诗收集起来,加上高中新学的诗歌,还有从课外资料找到的一些优秀古典诗歌,让学生每天在语文课前几分钟进行诵读,每次读几首,全部诗歌读完一轮后再进行下一轮……如此往复循环,以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
(二)开展多样的诵读活动
可以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如诗歌诵读接龙,诗歌朗诵会等。形式虽各式各样,但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如举行诗歌朗诵会,可以让学生自选内容,如可以朗诵不同诗人风格相同的作品,也可以朗诵某一位诗人的诗歌,还可以朗诵某一类主题相同的诗歌。
学生通过诵读积累一定量的诗歌后,就会发觉与古典诗歌的距离并不那么遥远,开始在“亲近”古典诗歌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兴趣。
二、以意象和意境巧引激趣
(一)积累意象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是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关键。因此,引导学生了解意象的含意,对学生形成赏析的能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兰”喻高洁,“菊”喻隱逸,“竹”多劲健;“松”傲霜斗雪,有凌云之志;“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表惜别怀远;“鸿雁”借指书信等。
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所依托的客观物象,是构成意境的基本单位。因此,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里描摹的物态和所叙之事都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都是为表达诗歌的主旨服务的。此外,还要引导学生注意诗歌里的景和情的关系,牢记“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再现意境
以意象为突破口,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再现诗歌的意境。如学习《天净沙·秋思》,先引导学生再现意境:几根枯藤缠绕着一棵棵古树,那凋零了的黄叶在萧萧的秋风中瑟瑟的颤抖,黄昏的天空中点点寒鸦,声声哀鸣……一片悲凉的秋景。在作者的眼前呈现出一座小桥,桥下小溪有潺潺的流水,不远处还有升起袅袅炊烟的农家小院。在萧瑟的秋风中,在寂寞的古道上,饱尝艰辛的游子骑着一匹瘦弱的老马,在夕阳西沉的余辉中,向远方踽踽而行。本诗描绘的就是一幅悲凉的秋景图。再提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画面?画中有怎样的人,传达出怎样的情感?从而明确“所有景语皆情语”。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地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
因此,如果能引导学生积累意象知识,学会再现意境的方法,他们对诗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感悟、理解的突破口,对赏析诗歌就会多一份信心,就能在赏析的成功体验中增强兴趣。
三、以诗人生平巧引激趣
了解诗人生平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学生交流诗人生平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其生活经历与社会背景的联系,这样有助于了解诗人思想形成的原因,更好地把握其诗歌的思想感情。比如曹操是生于东汉末年并且是三国时期的一方覇主,国家分裂的社会背景与他作为一方覇主的身份,让他的大部分诗歌中蕴含着想要完成统一大业的理想。陶渊明生活于东晋那种官场等级森严且黑暗的社会现实中,使得追求精神独立自由的他愤而退出官场,因此,他的诗歌中总是流露出憎恨黑暗的官场生活、追求淳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思想。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与社会背景的关系并由此形成的思想,就容易把握诗人的艺术风格,鉴赏诗歌时就能对不同诗人的诗歌进行正确的分析。譬如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人生,在气势雄壮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等。
学生在掌握这些“工具性”的文学常识后,对诗歌鉴赏就不会产生“无从下手”的感觉,也就不会对诗歌“敬而远之”,而是会产生“亲而近之”的兴趣。
四、以人文精神巧引激趣
正如学生喜欢一个老师,更容易喜欢该老师的课一样,如果能让学生喜欢一个诗人,他们就更加容易喜欢该诗人的诗。要引导学生喜欢一个诗人,离不开对诗人的人格魅力的挖掘,而要挖掘诗人的人格魅力,除了了解其生平外,更重要的是对其诗中的人文精神进行探讨。
如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五有一首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我们可以跟学生一起探讨陶渊明到底该不该辞官归隐。笔者跟学生是这样分析的:首先,陶渊明说辞官是由于私人原因:“不为五斗米折腰”。但当官应该为百姓着想,应当为了百姓而忍辱负重,向上司“折腰”,而不应当因私人理由而“不为五斗
米折腰”。可是,陶渊明当官既然是代表了百姓,那他的上司也应该是代表百姓,是百姓更大的父母官。这样问题就来了,陶渊明向上司“折腰”,也就是说陶渊明为了百姓而忍辱负重,却又要向百姓的代表“折腰”,岂不矛盾?经过一番探讨后,师生达成了共识,陶渊明和他的上司当官都代表了百姓,不应该要陶渊明向其“折腰”,因为人是平等的。这就明确了陶渊明在那样的时代就已经具有平等意识,实属难得。由此,陶渊明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就不仅仅是个优秀的诗人,更是令人敬佩的“精神巨人”。通过对陶渊明诗歌中的人文精神探讨,学生喜欢上了诗人,从而增强了学习他的其他诗歌的兴趣。再如对杜甫诗中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辛弃疾关心抗金复宋大业的人文精神的探讨,都有助于以诗人的人格力量来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效果。
诗歌教学的方法有很多,我想,假如我们能运用巧妙的引导方法,激发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我们的教学必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不会再把古典诗歌教学看作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M]中州.
[2] 陈建伟语文教学与学业评价—高中新课程教师丛书·第二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