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起头来真美(6)

来源 :少年博览(阅读与写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demon8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女孩生来就“与众不同”——她的下巴处有一块不太明显的胎记,但是细看仍然很醒目。于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总是习惯性地低着头,不敢抬头,不敢直视他人说话。(下巴处的“胎记”,抑笔一)她很苦闷,觉得上天唯一对她公平的是——她有一副甜美的嗓音,可这几乎等于装饰品。(看似闲置的一笔,实乃伏笔)
  她的班主任是一个新来的年轻女老师,讲起课来十分生动有趣。每当上班主任的课时,同学们都被逗得大笑,唯独女孩低头写字,默不作声。(这一细节凸显人物心理,抑笔二)班主任注意到了她,便让她起来回答问题。女孩涨红了脸,低着头,恨不得钻进桌肚里。全班48道目光齐刷刷地盯着她,可她一个字也说不出来。(情境逼真,抑笔三)班主任很奇怪,于是课后把她叫来了办公室。
  一番沟通之后,班主任大致了解了她的情况,她说:“为什么不尝试和他人交流呢?哪怕你有多少缺陷,你都是和别的同学一样。要记住,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因此,上帝是公平的,慷慨给予的同时也有无情的剥夺。上帝虽吝啬但公平,不会把所有好处都给一个人。给了你美貌,就不肯给你智慧;给了你金钱,就不肯给你健康;给了你天才,就一定要搭配点苦难……”(班主任的话,诗意而富有哲理)
  女孩想试着改变自己。她每天都对镜中的自己说话,练习微笑,找到自信的感觉。可是只要一看到那块胎记,她就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又不由自主地低下了头。母亲见女儿还是不敢跨出这一步,心里很难过,便安慰道:“其实,你无需自卑,做最美的自己就好。在媽妈的心目中,你永远是我的小天使!”(妈妈的话对情节的转折起重要的作用)
  几个月过去了,女孩还是不敢跨出这一步,总是在退缩。直到有一天,音乐老师要组织一个合唱团去市里参加比赛,准备挑选人员。当点到她的名字时,她像个木头人一样慢吞吞地站了起来。“来,唱几句给我听听。”(音乐老师的话又是一次鼓励)犹豫了半天,女孩只好硬着头皮唱起了周杰伦的《蜗牛》。刚一开口,全班都震惊了!闭着眼听真的很像是周杰伦在唱。音乐老师露出微笑:“想不到你们班居然藏着个天才!你的音乐天赋很高,声音也很美,放学后就来参加排练吧!”(又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女孩第一次抬起了头,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音乐老师。这好像在做梦一般!她的思绪被一阵窃窃私语生生地拽了回来,好像发现了什么。她像一只受惊的小鹿一般,再一次低下了头,不敢再说话。(一个比喻,毕现人物心理)
  这件事很快传入了班主任的耳中。班主任很高兴,这是一次让女孩重拾自信的好机会。可是有一次排练时班主任去“探班”才发现,女孩一直躲在队伍最后,并且不敢昂起头来唱。班主任很担心,便去找音乐老师说明了情况,并请求让女孩担任领唱。音乐老师很快便宣布了这个决定。女孩一开始还是畏畏缩缩,后来在班主任和音乐老师的鼓励下,她勉强昂起头来领唱。排练越来越顺利,女孩也越来越投入,无暇顾及胎记了。(情节水到渠成地逆转)
  终于到了比赛那一天。母亲特意为女儿买了一身连衣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服饰描写)“我的女儿,你真漂亮!美得像个小天使!”母亲觉得女孩像变了个人似的。(语言描写,侧面表现“她”的变化)女孩笑笑,镇定自若地上了台。深红色的幕布徐徐拉开,看着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和评委,女孩不禁有些紧张。当看到台下的班主任、母亲和音乐老师对她微笑时,她仿佛看见了班主任站在角落默默看自己排练时的情景,看见了母亲冒着大雨为自己送饭时的情景,看见了音乐老师不辞辛苦为自己指导时的情景……(以排比的句式,写人物)她深吸一口气,自信地昂起了头。(至此,点题)此刻,她觉得整个世界都安静了下来,整个世界都在听她演唱,她开始从毛毛虫蜕变成美丽的蝴蝶!音乐声响起,她开始领唱,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脑海里回响着班主任和母亲鼓励的话语,还有音乐老师对她的高度赞扬。在激昂的音乐声中,一曲结束了。女孩激动地跑下台,扑入台下三个女人的怀中:“谢谢你们……”才发现自己已是泪流满面。母亲也流下了感动的泪水:“宝贝,昂起头来,真美!”(这是感人至深的一个可贵场景)
  比赛相当成功。女孩获得了最佳领唱奖。她再也不因那块胎记而自卑。如果问她为什么,女孩会自信地回答:“我印象最深的是母亲的话:‘其实,你无需自卑。’因为昂起头来,我感到了世界的美好,那些好像跨不过去的坎,微笑一下就过去了。”(巧妙地照应上文)
  上帝是吝啬的,但又是公平的。只要昂起头来,就会看到一个美丽的新世界。(简约的议论,照应题目,深化主旨)
  【评委点评】
  本习作的最大特点就在于故事的真实感,像是小作者的“自叙传”。习作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和多种修辞手法,可见,小作者深谙写作之道。
  遗憾的是,行文的抑笔,着墨多了点。如果做到详略有致,习作就更精粹。
  (置评/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合肥电视台“中考直通车”特约专家 郑清芬)
其他文献
蔡智敏老师是语文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在日前我社承办的中国少儿报刊协会七届3次常务理事会议期间,小编有幸采访了这位语文报刊、语文教育界的专家,并代表我们广大少年读者与蔡总就“语文学习”的方方面面进行了一场非常有意义且愉快的问答。  大语文:生活处处有语文  近年来,我们常常听到“大语文”这个词。我们的新课标体现了“大语文”,我们面临的考试正不断靠近“大语文”,各种“大语文”教育实验也如雨后春笋……它
期刊
作为中国人联结情感纽带的精神家园,传统诗词到底有多美?让我们来听一听93岁高龄的诗词泰斗叶嘉莹先生的倾情解读。  学诗词不只是要“入乎耳,出乎口”  要想把中国诗词学好,应该要背诵;但背诵还不够,要学会吟唱,才能够真正体会其中的微妙之处。  如果能够让小朋友有一种游戏和比赛的兴趣,不是枯燥死板地背诵,也许更能够提高他们的兴趣。而且我提倡,不要死记硬背地背诗词,而要学习有平仄调子地吟唱诗歌。  荀子
期刊
寒食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在外。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有一次,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的,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
期刊
我其实一直生活在迷茫之中,就像在茫茫沙漠中,不知路在何方。  和那些散发着光芒的人在一起时,我只能低着头,靠她们的光,照亮一点点的我。因为那时的我并不是自行发光体。有些事情我想去做,可却没有勇气,因为我害怕,答应做好,然而让老师失望。(采用抑笔)  有一次,老师说,交关于诚信的绘画稿,我心里就像两个小人在打架,犹豫不决,交,还是不交?我其实是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的,可是,面对这个展现自我的舞台,我选择
期刊
“我们可以重拾时光河流中的每一寸美好。”  “时光倒流,我不会做任何改变,只想再看他一眼。”  高鑫缘(八年级):  如果人类发明了时光机,我们可以重现许多古代的美好——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我仿佛看到李白与其叔父在谢眺楼上畅饮着美酒与豪情,那该何等惬意!“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仿佛感受到刘禹锡对自己屡遭贬谪、老病侵袭以致无所作为的抗拒。我若能亲临现场,体会他那积极
期刊
曾记得,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一棵老槐树,有多老?或许十年、二十年……谁也记不清。每每花开,满树的花个个都骄傲地昂起头,向你绽放甜甜的笑脸,吐露盈盈的清香。破败的小院也因为那满树洁白绚烂的槐花仙子,笼上了淡淡诗意。(非常唯美的描写)是的,在我心中,每朵花儿都是一个昂起头微笑的仙子,散发着由内向外的活力、美好。(巧妙地借花朵儿点题)  直到有一个雷雨夜,沧桑的老槐树竟轰然倒下,苍老、盘结的根有一半露出地面
期刊
有人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NO NO NO!书虫小编告诉你:抓住考点全、简、透,拿住得分点快、准、狠,才是名师的法宝和学生的妙招。  2017年安徽省中考倒计时已经开始,本刊特别邀请到安徽省语文专家库成员、省教育廳中小学教辅材料评议专家、合肥市骨干教师,专门为各位考生读者开办中考语文系列“微讲座”!想要拿高分的你,千万不能错过哦!  【聚焦考点1】内容提炼概括  【真题回
期刊
这是关于一支粉笔的童话,又不是关于一支粉笔的童话。  ——题记  清晨,一缕阳光偷偷地爬上了讲桌,一根白粉笔又从恶梦中惊醒了。他紧紧地抱着自己,害怕像恶魔一样缠绕着他,他绝望着,胆怯着,因为他不想和前辈一样被人类当成一文不值的工具,不想在俗称“黑板”的刑台上灰飞烟灭,也不想就这么死去。是啊!他还年轻,他害怕死去。(开篇引人入胜)  静静地,他俯下头,失声痛哭起来,恨不得将所有的怨恨与害怕都发泄出来
期刊
(一)  “妈妈……我想要一件粉红色的蕾丝裙做演出服。”陈瑶瑶低下头,看着地板,支支吾吾地对妈妈说。  “瑶瑶,抬起头来和妈妈说话,好吗?”妈妈把手放在陈瑶瑶的肩膀上,努力让她直视自己,话语里有心疼和焦急。  可是,陈瑶瑶却把头低得更低了,细碎的刘海遮住额头,仿佛只要再低一寸,就能把脑袋塞到一个安全的黑洞中,再也不用直视他人的眼睛。  “没有人会在意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印记,没有人会注意的。”
期刊
在城市里,图书馆可能会有好几个,书店更是几乎随处可见,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变得丰富。然而,我们农村却并非如此。这里没有多少家庭有一个专门的书柜,很多地方图书馆和书店的数量为零。在老一辈那里,识字的寥寥无几,他们每天的生活几乎都是在田地里忙忙碌碌。  不过,就在几年前,我们村里新建了一个农家书屋。书屋的出现,让整个村子里的人都非常开心,也调动了大家的读书热情。在我们村的书屋中,最常见的情景是祖孙一起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