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曾几何时,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无数个孩子的心田激荡,点燃了多少个心灵中的梦想,激励着千百万幼苗茁壮成长。多少年来,大批优秀的少儿歌曲伴随着一代代少年儿童走出家门、走进校门、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栋梁。事实告诉我们,优秀的儿歌对少儿的成长,对下一代的培养,对祖国的未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孩子们渴望唱自己的新歌
年幼的心田犹如干渴的禾苗,需要健康的营养来浇灌;童稚的双眼好比复苏的小草,等待纯洁的阳光去照耀。
优秀的少儿歌曲,不仅能够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孩子们的品德,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同时,她又不同于成人歌曲的复杂内涵与演唱技巧。她具有通俗、浅易、生动、上口的特点。对歌词,孩子们能理解,能弄懂;对曲调,孩子们易掌握,易牢记。对孩子们来说,她是无形玩具,是精神游戏,可以求知解惑,可以探索奥秘。她所起到的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作用和影响,远比某些“打榜金曲”大的多,而她的投入与付出,却又与之难以相提并论,可算是事半功倍,花小钱办大事矣。
据报载,某地“六一”前夕举办的一次儿童歌曲大赛,竟出现了三百名小歌手从初赛到复赛再进入决赛,反复出现多遍的乃是数首流行神曲或韩剧插曲,却没有一首是近年来创作出的新歌的尴尬局面。可见能够在少儿中普遍传唱,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新歌好歌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少儿成长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重要阶段,少儿的成长过程就是性格、人格和身心的发展、形成和完善过程。君不见,当下喜爱在街头巷尾、饭余课后随意开口唱歌的孩子们是越来越少了。它从某个方面反映出现今少年儿童生活的枯燥、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其天真活泼、好动玩皮的特质与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压抑了少儿情感的流露,又扭曲了少儿性格的发展,更影响着少儿身心的健康。殊不知,随着少儿知觉、感官的发育成熟,感知、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世界向他们展现的不仅是丰富多彩,而且有日新月异。既有外来的西方文化影响,又有传统的历史文化熏陶,精华和糟粕共存,养分与污垢同在,每时每刻的新生活都有新感觉、新观念、新思维、新收获。可见陈词滥调对少儿成长阶段的心理、生理的成长发育却有着多大地负作用啊,而沉默寡言与孩子所处客观世界的多姿多彩又是多么地不协调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生能不能树立一座丰碑,就看少儿时代怎样奠基。未来如何才能走上正道,就看少儿时期怎样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反复强调,一首好的儿歌将伴随着少年儿童一生的道路,激励着少年儿童健康的成长。为此,我们不禁大声疾呼,多为子孙们创造一点优秀的精神食粮吧,孩子们渴望唱自己的新歌。
二、我们有责任写出优秀的儿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财富,是未来的希望。优秀的少儿歌曲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理和求职欲望的最佳平台和良好手段。健康、活泼、简洁、明快的少儿歌曲不仅可以唱出大千世界怎么样,而且还应教授孩子们为什么?引导孩子们怎样做?使其学会分辩真善美,能够区别对与错。所以创作前,我们要深入孩子的世界,抓住幼小的心灵,找准童真的眼光,捕捉神秘的触角。创作中,我们须注意歌词中如何吸引少儿的注意力,旋律上怎样增强少儿的演唱欲。创作后,在形式上要便于调动少儿的兴趣,教唱时要善于启迪少儿的智力,表演中要利于培养少儿的积极、向上精神。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商品意识的逐渐增强,少儿歌曲的创作也面临着一种困惑和艰难。好歌越来越少,推广越来越难,作者也越写越没劲。无论是业余音乐工作者还是专业词、曲作家,甚至是名人名家,似乎都不愿意也不容易写出像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儿童歌曲。在物质文明日趋发达的今天,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却愈发匮乏。可叹今日之小学、幼儿园们含在嘴里的不是“灰太狼”便是 “爸爸去哪儿了”,人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孩子们的早熟,早恋,爱学习的少了,爱追星的多了,爱劳动的少了,爱享受的多了。常言道:食物中毒只是一时的,精神中毒却是一世的;食物腐害只是少数人,精神腐害却是一代人。
诚然,少儿歌曲创作入不敷出,极大地影响着作者们的积极性。同样的写歌,流行单曲创作稿酬高达数万元,少儿歌曲开出天价只不过几千块,更多作者还要为发表或者录音自掏腰包,自我买单,自己消化。诚然,报刊数量激增,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一些音乐刊物难以生存,少儿歌曲难于发表,并且常常有了歌词无人作曲,有了歌曲无人教唱。真可谓创作无利可图,发表无名可出,默默的播种,辛勤的耕耘。既没有丰富的报酬也没有轰动的效应;既难得传媒青睐也少有荧屏曝光。而无法传播无人传唱的后果,自然也就造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不理想,最终导致少儿歌曲创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创作儿歌的重要性和迫切感。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创作出更多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儿歌曲,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像我们当年一样,聆听着优美的儿歌,吸取着丰富的营养,培养出良好的素质,健康、快乐地全面发展。我们要把目光放远放长,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信心和气概,要把儿歌创作当作公益的活动,看成神圣的事业,作为功在千秋的一项工程来抓。
三、子孙后代需要我们留下好歌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父辈给我们留下了《少先队员之歌》,而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仅仅是变形金刚和游戏机吗?仅仅是充斥荧屏和光盘的“哥哥有情妹有义”嘛?当我们的孩子问起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要交给警察叔叔时?我们该怎么回答?当未来的子孙们问起他们的长辈:什么叫“我是公社的小社员”时?我们应如何面对?如果这样,我们还算称职的词、曲作家吗?我们还对得起文艺工作者的称号嘛?
未来的高楼大厦离不开坚实的砖瓦铺垫,明日的山川草原离不开多彩的花朵妆点。我们的子孙需要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完美的设施,富裕的条件,同时更需要赋予他们智慧的钥匙,知识的宝藏,精神的食粮。培养少儿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让孩子们的心灵多一份纯真,少一份沉重,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多一些勇气和决心,多一些责任与奉献。我们要用心为孩子们描绘,用情为孩子们讴歌,用汗为孩子们浇灌。要努力为他们留下一些精神产品,留下一些健康儿歌,留下一些无悔无憾。要积极争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未来、无愧于子孙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要确保我们的江山长青,确保我们的事业不老,确保我们的梦想实现。
无论少儿歌曲创作多么艰难,无论流行歌曲传播多么广泛,无论金钱利益诱惑多么巨大,我们一定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坚定信念,守住阵地。相信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只要不计名利,淡薄金钱,放下身架,放平心态,就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地为我们的孩子们写出更多更好的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儿歌曲。
人总是会老的,但我们留下来的好歌,就如同我们的精神一样永世相传,就好比我们的生命一般永不停息。子孙们也许不记得我们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并传唱我们的儿歌!
让心儿插上梦想的翅膀,岂不足矣?美哉!
曾几何时,一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无数个孩子的心田激荡,点燃了多少个心灵中的梦想,激励着千百万幼苗茁壮成长。多少年来,大批优秀的少儿歌曲伴随着一代代少年儿童走出家门、走进校门、走向社会,成为对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栋梁。事实告诉我们,优秀的儿歌对少儿的成长,对下一代的培养,对祖国的未来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
一、孩子们渴望唱自己的新歌
年幼的心田犹如干渴的禾苗,需要健康的营养来浇灌;童稚的双眼好比复苏的小草,等待纯洁的阳光去照耀。
优秀的少儿歌曲,不仅能够启迪孩子们的智慧,净化孩子们的心灵,培养孩子们的品德,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同时,她又不同于成人歌曲的复杂内涵与演唱技巧。她具有通俗、浅易、生动、上口的特点。对歌词,孩子们能理解,能弄懂;对曲调,孩子们易掌握,易牢记。对孩子们来说,她是无形玩具,是精神游戏,可以求知解惑,可以探索奥秘。她所起到的提高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的作用和影响,远比某些“打榜金曲”大的多,而她的投入与付出,却又与之难以相提并论,可算是事半功倍,花小钱办大事矣。
据报载,某地“六一”前夕举办的一次儿童歌曲大赛,竟出现了三百名小歌手从初赛到复赛再进入决赛,反复出现多遍的乃是数首流行神曲或韩剧插曲,却没有一首是近年来创作出的新歌的尴尬局面。可见能够在少儿中普遍传唱,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新歌好歌少之又少。
众所周知,少儿成长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更是一个重要阶段,少儿的成长过程就是性格、人格和身心的发展、形成和完善过程。君不见,当下喜爱在街头巷尾、饭余课后随意开口唱歌的孩子们是越来越少了。它从某个方面反映出现今少年儿童生活的枯燥、单一,在一定程度上掩饰了其天真活泼、好动玩皮的特质与天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既压抑了少儿情感的流露,又扭曲了少儿性格的发展,更影响着少儿身心的健康。殊不知,随着少儿知觉、感官的发育成熟,感知、认识社会的能力提高,世界向他们展现的不仅是丰富多彩,而且有日新月异。既有外来的西方文化影响,又有传统的历史文化熏陶,精华和糟粕共存,养分与污垢同在,每时每刻的新生活都有新感觉、新观念、新思维、新收获。可见陈词滥调对少儿成长阶段的心理、生理的成长发育却有着多大地负作用啊,而沉默寡言与孩子所处客观世界的多姿多彩又是多么地不协调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生能不能树立一座丰碑,就看少儿时代怎样奠基。未来如何才能走上正道,就看少儿时期怎样教育。
因此,我们必须反复强调,一首好的儿歌将伴随着少年儿童一生的道路,激励着少年儿童健康的成长。为此,我们不禁大声疾呼,多为子孙们创造一点优秀的精神食粮吧,孩子们渴望唱自己的新歌。
二、我们有责任写出优秀的儿歌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的财富,是未来的希望。优秀的少儿歌曲是满足孩子好奇心理和求职欲望的最佳平台和良好手段。健康、活泼、简洁、明快的少儿歌曲不仅可以唱出大千世界怎么样,而且还应教授孩子们为什么?引导孩子们怎样做?使其学会分辩真善美,能够区别对与错。所以创作前,我们要深入孩子的世界,抓住幼小的心灵,找准童真的眼光,捕捉神秘的触角。创作中,我们须注意歌词中如何吸引少儿的注意力,旋律上怎样增强少儿的演唱欲。创作后,在形式上要便于调动少儿的兴趣,教唱时要善于启迪少儿的智力,表演中要利于培养少儿的积极、向上精神。
然而,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推进,商品意识的逐渐增强,少儿歌曲的创作也面临着一种困惑和艰难。好歌越来越少,推广越来越难,作者也越写越没劲。无论是业余音乐工作者还是专业词、曲作家,甚至是名人名家,似乎都不愿意也不容易写出像六、七十年代家喻户晓、有口皆碑的儿童歌曲。在物质文明日趋发达的今天,孩子们的精神食粮却愈发匮乏。可叹今日之小学、幼儿园们含在嘴里的不是“灰太狼”便是 “爸爸去哪儿了”,人们无不忧虑地看到孩子们的早熟,早恋,爱学习的少了,爱追星的多了,爱劳动的少了,爱享受的多了。常言道:食物中毒只是一时的,精神中毒却是一世的;食物腐害只是少数人,精神腐害却是一代人。
诚然,少儿歌曲创作入不敷出,极大地影响着作者们的积极性。同样的写歌,流行单曲创作稿酬高达数万元,少儿歌曲开出天价只不过几千块,更多作者还要为发表或者录音自掏腰包,自我买单,自己消化。诚然,报刊数量激增,竞争日趋激烈,导致一些音乐刊物难以生存,少儿歌曲难于发表,并且常常有了歌词无人作曲,有了歌曲无人教唱。真可谓创作无利可图,发表无名可出,默默的播种,辛勤的耕耘。既没有丰富的报酬也没有轰动的效应;既难得传媒青睐也少有荧屏曝光。而无法传播无人传唱的后果,自然也就造成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极不理想,最终导致少儿歌曲创作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在此,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创作儿歌的重要性和迫切感。作为当代的文艺工作者,我们有义务更有责任创作出更多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儿歌曲,使我们的下一代能够像我们当年一样,聆听着优美的儿歌,吸取着丰富的营养,培养出良好的素质,健康、快乐地全面发展。我们要把目光放远放长,要有“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信心和气概,要把儿歌创作当作公益的活动,看成神圣的事业,作为功在千秋的一项工程来抓。
三、子孙后代需要我们留下好歌
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留下了唐诗、宋词、元曲,我们的父辈给我们留下了《少先队员之歌》,而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仅仅是变形金刚和游戏机吗?仅仅是充斥荧屏和光盘的“哥哥有情妹有义”嘛?当我们的孩子问起他们的父母:为什么“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要交给警察叔叔时?我们该怎么回答?当未来的子孙们问起他们的长辈:什么叫“我是公社的小社员”时?我们应如何面对?如果这样,我们还算称职的词、曲作家吗?我们还对得起文艺工作者的称号嘛?
未来的高楼大厦离不开坚实的砖瓦铺垫,明日的山川草原离不开多彩的花朵妆点。我们的子孙需要给予他们的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完美的设施,富裕的条件,同时更需要赋予他们智慧的钥匙,知识的宝藏,精神的食粮。培养少儿热爱生活、热爱人生,让孩子们的心灵多一份纯真,少一份沉重,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必须多一些勇气和决心,多一些责任与奉献。我们要用心为孩子们描绘,用情为孩子们讴歌,用汗为孩子们浇灌。要努力为他们留下一些精神产品,留下一些健康儿歌,留下一些无悔无憾。要积极争做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未来、无愧于子孙的新一代文艺工作者。要确保我们的江山长青,确保我们的事业不老,确保我们的梦想实现。
无论少儿歌曲创作多么艰难,无论流行歌曲传播多么广泛,无论金钱利益诱惑多么巨大,我们一定要甘于清贫,耐住寂寞,坚定信念,守住阵地。相信广大的文艺工作者,只要不计名利,淡薄金钱,放下身架,放平心态,就一定能够不负众望,不辱使命,勇于担当地为我们的孩子们写出更多更好的健康向上的优秀少儿歌曲。
人总是会老的,但我们留下来的好歌,就如同我们的精神一样永世相传,就好比我们的生命一般永不停息。子孙们也许不记得我们的名字,但一定会记住并传唱我们的儿歌!
让心儿插上梦想的翅膀,岂不足矣?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