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殊的工作对象和神圣的工作职责决定了对教师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除了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新颖的专业理念、扎实的业务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还需要有健康积极的心理、敢为人先的品质、终身的学习精神。针对农村教师工作条件较为艰苦、竞争压力相对轻和所处环境相对封闭等因素影响,目前大部分教师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不良倾向,必须努力克服掉。
一、进取心不强,凭经验、吃老本的倾向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圈子小、接触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也少,自以为凭现有的一些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完全可以应付现在乃至将来的教育教学,因此继续学习自修的思想不牢固,进取心不强,不善于“充电”学习,凭经验、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现象较为普遍。眼高手低,又甘愿落后,比不上别人又不注重学习,即使学习也不过看一看所教学科方面的书籍以应付教学,范围狭窄,深入不够,导致小学教师小学水平,中学教师中学水平,难能达到博览群书而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的要求。这样下去特别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缺点和不足就明显的暴露了出来,跟不上教育随之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步伐,也难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自然也难承担起“教人求真,解人之惑”神圣的职责。
二、不善于合作的倾向
合作出效益,合作出成绩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纳,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但大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合作、抱团打组合拳的重大意义。此外,部分教师还心存“文人相轻”传统思想而唯我独尊,自命清高,不愿接纳或很少接纳特别是身边同行的经验和长处,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合作意识淡薄,缺少互助、互通有无、共同分享的意识,缺少找寻合作的切合点和亲和力的能力,单打独斗,致使个别教师偶尔在某些方面有一点创新和研究,但因力量单薄、缺少同伴互助而没有多大的收效。
三、专业思想淡薄的倾向
新课程改革虽然打破学科间的森然壁垒,倡导学科间的整合,但并不是模糊学科间的特征,专业之间的界限还是非常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某个学科特征的认识程度取决于对某个学科教学效果的高下。由于农村教师在任教学科庞杂和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错位现象较多,课头多而杂,造成教师无暇对某一学科深研细究,加之学校规模小,同一专业(学科)教师数少等原因,导致教学中缺少对本学科的深刻认识与研究,学科气息不浓,把握不准学科教学的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的倾向
行业内的竞争浪涛波及到教育教学,优胜劣汰,谁充满自信,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谁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农村教师普遍没有越过阻碍自己发展进步的墙——自卑;加之生活范围小,锻炼的机会少,与城区教师相比自信心明显不足,致使自己低估自己、小瞧自己,妄自菲薄,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萎缩,不敢竞争,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影响到教师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工作效益的提高。
五、不善于运用先进教育教学设备的倾向
相比较而言,农村教师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机会少的缘故,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优势以及所发挥的应有作用。加之培训指导不力,教师参与不积极。大部分教师或者不用,或者在公开课、观摩课时候带有象征性的用一用,而后束之高阁,教学设备和仪器闲置的现象很普遍,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没有很好的发挥先进设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六、以“主”占“副”的倾向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和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大部分教师把语数等学科和思品、音乐等学科截然分为主课与副课,脑筋里还深深的印有宠“主”淡“副”的偏见,加之考核学科事实上的不全面,也左右了教师在这方面的倾向,教师自然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课上,而对于副课视当可有可无,致使学科教学很不平衡,这样势必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相背离。
七、课内不够课外补的倾向
课外不是课内的延伸。但部分农村学校和教师由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意识不够强,时有课内不足课外补的倾向,久而久之,老师、学生便养成过分依赖课外时间的思想,拖疲了老师,厌烦了学生,教没有了乐趣,学没有效率。同时也直接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于辍学。
八、看重学业成绩轻视情商培养的倾向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占30%,情商占70%。学习时情感、态度、品质、兴趣、注意度、积极性等情商因素直接影响左右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等智力活动效益,而且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对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与了特别的关注。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情商价值要通过智力活动来体现的间接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过多的强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掌握了没有、能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等智力方面的问题,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商因素对学习效果等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学生间的差距,过多的不是智力因素的制约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然。
九、看重学生一时成绩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和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强,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和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一学期一学年学生成绩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教师的声誉、地位和待遇,为此教师在这样的一个指挥棒下,只能追求眼前的利益,加之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教师想尽一切办法甚至采取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只顾及眼前利益,很少关心或来不及关心学生将来发展的后劲,我们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与发展垫实底子积蓄后劲,重点在于是固根壮苗,培养生长点的。由于过分的看重学生的现在表现而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势必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遗害无穷。
一、进取心不强,凭经验、吃老本的倾向
构建学习型社会要求教师必须成为学习型的教师,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生活圈子小、接触到的先进经验和好的做法也少,自以为凭现有的一些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完全可以应付现在乃至将来的教育教学,因此继续学习自修的思想不牢固,进取心不强,不善于“充电”学习,凭经验、吃老本、“以不变应万变”现象较为普遍。眼高手低,又甘愿落后,比不上别人又不注重学习,即使学习也不过看一看所教学科方面的书籍以应付教学,范围狭窄,深入不够,导致小学教师小学水平,中学教师中学水平,难能达到博览群书而见多识广、站得高看得远的要求。这样下去特别在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今天,这些缺点和不足就明显的暴露了出来,跟不上教育随之时代发展而发展的步伐,也难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要求,自然也难承担起“教人求真,解人之惑”神圣的职责。
二、不善于合作的倾向
合作出效益,合作出成绩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和接纳,并且在具体工作中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力量。但大多农村中小学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合作、抱团打组合拳的重大意义。此外,部分教师还心存“文人相轻”传统思想而唯我独尊,自命清高,不愿接纳或很少接纳特别是身边同行的经验和长处,没有养成合作的习惯,合作意识淡薄,缺少互助、互通有无、共同分享的意识,缺少找寻合作的切合点和亲和力的能力,单打独斗,致使个别教师偶尔在某些方面有一点创新和研究,但因力量单薄、缺少同伴互助而没有多大的收效。
三、专业思想淡薄的倾向
新课程改革虽然打破学科间的森然壁垒,倡导学科间的整合,但并不是模糊学科间的特征,专业之间的界限还是非常明显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对某个学科特征的认识程度取决于对某个学科教学效果的高下。由于农村教师在任教学科庞杂和所学专业与所教学科错位现象较多,课头多而杂,造成教师无暇对某一学科深研细究,加之学校规模小,同一专业(学科)教师数少等原因,导致教学中缺少对本学科的深刻认识与研究,学科气息不浓,把握不准学科教学的轻重缓急,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大程度上困扰着农村中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自信心不足,竞争意识不强的倾向
行业内的竞争浪涛波及到教育教学,优胜劣汰,谁充满自信,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谁才有可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农村教师普遍没有越过阻碍自己发展进步的墙——自卑;加之生活范围小,锻炼的机会少,与城区教师相比自信心明显不足,致使自己低估自己、小瞧自己,妄自菲薄,进而产生心理上的萎缩,不敢竞争,畏首畏尾,缩手缩脚,影响到教师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工作效益的提高。
五、不善于运用先进教育教学设备的倾向
相比较而言,农村教师接触到较为先进的教学设施机会少的缘故,还没有很好的认识到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巨大优势以及所发挥的应有作用。加之培训指导不力,教师参与不积极。大部分教师或者不用,或者在公开课、观摩课时候带有象征性的用一用,而后束之高阁,教学设备和仪器闲置的现象很普遍,造成优质教育资源的浪费,没有很好的发挥先进设备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
六、以“主”占“副”的倾向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和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等原因,大部分教师把语数等学科和思品、音乐等学科截然分为主课与副课,脑筋里还深深的印有宠“主”淡“副”的偏见,加之考核学科事实上的不全面,也左右了教师在这方面的倾向,教师自然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主课上,而对于副课视当可有可无,致使学科教学很不平衡,这样势必与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相背离。
七、课内不够课外补的倾向
课外不是课内的延伸。但部分农村学校和教师由于“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意识不够强,时有课内不足课外补的倾向,久而久之,老师、学生便养成过分依赖课外时间的思想,拖疲了老师,厌烦了学生,教没有了乐趣,学没有效率。同时也直接导致学生厌学甚至于辍学。
八、看重学业成绩轻视情商培养的倾向
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占30%,情商占70%。学习时情感、态度、品质、兴趣、注意度、积极性等情商因素直接影响左右到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识、理解、掌握以及运用等智力活动效益,而且新一轮课程改革又对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给与了特别的关注。由于认识上的片面性和情商价值要通过智力活动来体现的间接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过多的强调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掌握了没有、能不能运用到生活当中去等智力方面的问题,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情商因素对学习效果等智力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大部分学生的智力都是差不多的,学生间的差距,过多的不是智力因素的制约而是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使然。
九、看重学生一时成绩而忽视可持续发展的倾向
由于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和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竞争进一步加强,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和过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有愈演愈烈之势。一学期一学年学生成绩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教师的声誉、地位和待遇,为此教师在这样的一个指挥棒下,只能追求眼前的利益,加之教师队伍不稳定等原因,教师想尽一切办法甚至采取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只顾及眼前利益,很少关心或来不及关心学生将来发展的后劲,我们知道,基础教育的基本特征就是为学生以后继续学习与发展垫实底子积蓄后劲,重点在于是固根壮苗,培养生长点的。由于过分的看重学生的现在表现而忽视学生的未来发展,势必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健康成长,遗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