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特别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的增加,其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还能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克服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弊病,不断完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1 施工材料的选择
1.1 水泥的选择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根据混凝土所处的位置来进行水泥的选择,对于内部混凝土则一般需要采用低热矿渣水泥和中热硅酸盐水泥,这样即可满足内部混凝土低热和高强的要求。而对于外部混凝土则需要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如果环境中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则需要采用抗硫酸盐水泥,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外部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较小的干缩性和较高的强度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
骨料的选择很关键,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骨料需要结构致密,特别是对于粗骨料的选择则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在进行骨料选择时还要确保骨料的优良,所以需要在选择时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确保骨料的表面没有杂质,具有非常好的洁净度;②以中砂有大粒径的卵石和碎石为宜;③对砂子和石子的含泥量具有严格的要求,砂子不得超过3%,石子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可以替代部分水泥的用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的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选择质量优良、具有较好细度的粉煤灰,但在配合比中也不能无限制的掺入粉煤灰,一般以以15%~20%为宜。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在混凝土施工中对于配合比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室来进行,通过对多种配合比进行选择后选用最佳的配合比来是进行施工。
2.1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2 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2.3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2.4 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2.5 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3 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目前在施工中所需要的大体积混凝土,通常都是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来进行供应的,所以更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以确保原材料计量和配合比的准确性。
3.1 计量
计量器具需要经过标准的检定后才能进行计量使用,同时在进行正式称量前,还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零点校核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2 拌制
在进行拌制时,需要确保原材料投入搅拌机的顺序,需要一次拌制完成,不能进行“外掺”和“后掺”等作法,同时对于拌时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当装入运输车的混凝土需要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出现离析和分层的现象。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则不允许出站。
3.3 运输
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能中断,需要确保其连续性,同时在运输时间上还不能超过三小时,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供应时,要对车辆的数量和路线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的正常供应,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同时对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超过三小时,坍落度损失超过40毫米、温度超过25℃的则不能直接进行作业面的浇筑。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所需要的混凝土量较大,所以需要搅拌站对于运输车辆的安排及现场指挥、协调进行有效的配备,从而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并能够对于运输途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4 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建筑结构从以前的砖混结构开始转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成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混凝土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工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为了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则需要在施工中优选材料、优化配合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的标准。
4.1 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4.2 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4.3 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4.4 表面处理
目前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都采用泵送混凝土,这样在混凝土表面则会存留较厚的水泥浆,这部分水泥漿则需要在浇筑完成后的二至八个小时用长刮尽刮平,再用木板进行反复的压,从而使混凝土的表面达到密实度,最后则需要用铁面板进行收面,收面结束后则要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5 加强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表面压平后,则需要在表面进行洒水,再覆盖塑料薄膜,最后则需要在塑料膜上面覆盖保温材料,这样在夜晚温度较低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但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则需要把保温材料揭开,进行散热。同时为了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则需要在底层塑料薄膜下设置补水软管,根据表面的湿润情况进行适当的注水,需要有专人进行养护的看护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还需要进行搓压工作,通过搓压可以有效的防止面层起粉和塑性收缩的发生,但在最后一次搓压进行时,则需要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
6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现代较多的建筑中都会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但在很多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这些裂缝的出现,不仅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结构出现垮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玲.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1,(06).
[2] 邹福,王鸿宾.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 薛志宏,刘宗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3,(06).
[4] 许连春.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09,(09).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建筑施工技术取得了特别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范围不断的增加,其施工技术也取得了显著的提升,不仅能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我国建筑施工技术体系,还能提升建筑行业的施工效率,提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克服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弊病,不断完善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为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1 施工材料的选择
1.1 水泥的选择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可以根据混凝土所处的位置来进行水泥的选择,对于内部混凝土则一般需要采用低热矿渣水泥和中热硅酸盐水泥,这样即可满足内部混凝土低热和高强的要求。而对于外部混凝土则需要采用较高标号的中热硅酸盐水泥,如果环境中具有硫酸盐侵蚀时,则需要采用抗硫酸盐水泥,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外部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耐磨性、抗蚀性、较小的干缩性和较高的强度要求。
1.2 骨料的选择
骨料的选择很关键,混凝土配合比中的骨料需要结构致密,特别是对于粗骨料的选择则要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规范。同时在进行骨料选择时还要确保骨料的优良,所以需要在选择时注意以下问题:
①在确保骨料的表面没有杂质,具有非常好的洁净度;②以中砂有大粒径的卵石和碎石为宜;③对砂子和石子的含泥量具有严格的要求,砂子不得超过3%,石子不得超过1%;④粉煤灰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其可以替代部分水泥的用量,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水化热的程度,同时也能有效的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所以在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选择质量优良、具有较好细度的粉煤灰,但在配合比中也不能无限制的掺入粉煤灰,一般以以15%~20%为宜。
2 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与优化
在混凝土施工中对于配合比的选择需要通过试验室来进行,通过对多种配合比进行选择后选用最佳的配合比来是进行施工。
2.1 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不少于6小时。
2.2 混凝土的砂率控制在35-40%。
2.3 混凝土中的最大氯离子含量为0.06%。
2.4 混凝土中的最大碱含量为3.0kg/m3。
2.5 水泥中铝酸三钙含量<8%。
3 优化混凝土的供应
目前在施工中所需要的大体积混凝土,通常都是由商品混凝土搅拌站来进行供应的,所以更需要对混凝土的原材料进行控制,以确保原材料计量和配合比的准确性。
3.1 计量
计量器具需要经过标准的检定后才能进行计量使用,同时在进行正式称量前,还需要对计量器具进行零点校核以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3.2 拌制
在进行拌制时,需要确保原材料投入搅拌机的顺序,需要一次拌制完成,不能进行“外掺”和“后掺”等作法,同时对于拌时时间也有严格的要求,当装入运输车的混凝土需要对其坍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确保混凝土的和易性,避免出现离析和分层的现象。对于不合格的混凝土则不允许出站。
3.3 运输
由于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不能中断,需要确保其连续性,同时在运输时间上还不能超过三小时,所以在对混凝土进行供应时,要对车辆的数量和路线进行调整,从而确保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的正常供应,避免因混凝土供应不上而出现冷缝。同时对于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超过三小时,坍落度损失超过40毫米、温度超过25℃的则不能直接进行作业面的浇筑。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所需要的混凝土量较大,所以需要搅拌站对于运输车辆的安排及现场指挥、协调进行有效的配备,从而保证混凝土供应的均衡性,并能够对于运输途中发生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
4 采用合适的施工方法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建筑结构从以前的砖混结构开始转向于现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成为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目前在混凝土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工程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复杂,为了有效的避免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则需要在施工中优选材料、优化配合比、采用科学的施工方法,在施工中严格控制质量,加强后期的养护工作等,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确保工程的各项指标都符合设计的标准。
4.1 混凝土浇筑方法
混凝土的浇筑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的方法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层混凝土初凝前都确保被上层混凝土覆盖,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不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避免施工裂缝出现。依据设计图纸中的后浇带将整个大底板划分成厚薄、大小不同的区段,每个区段将独立一次浇筑完成。
4.2 混凝土振捣方式
混凝土振捣时布置三道振捣,第一道设在混凝土的坡角,第二道设在混凝土的坡中间,第三道设在混凝土的坡顶。每道设2台振捣器,三道振捣相互配合,确保振捣覆盖整个坡面。使用振捣棒振捣,振捣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50mm,振捣棒移动的间距以400mm左右为宜,振捣棒要快插慢拔,以混凝土面泛浆为宜。混凝土表面要用刮杠刮平,再撒5mm-25mm碎石,用木抹拍实抹平。
4.3 泌水处理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混凝土坡面下流到坑底,通过侧模底部开孔将泌水排出基坑。当混凝土大坡面的坡角接近顶端模板时,改变混凝土浇筑方向,形成集水坑,及时用水泵将泌水排除,以提高混凝土质量,减少表面裂缝。
4.4 表面处理
目前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都采用泵送混凝土,这样在混凝土表面则会存留较厚的水泥浆,这部分水泥漿则需要在浇筑完成后的二至八个小时用长刮尽刮平,再用木板进行反复的压,从而使混凝土的表面达到密实度,最后则需要用铁面板进行收面,收面结束后则要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
5 加强混凝土养护
养护工作对于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裂能力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等表面压平后,则需要在表面进行洒水,再覆盖塑料薄膜,最后则需要在塑料膜上面覆盖保温材料,这样在夜晚温度较低时可以起到较好的保温作用,但在中午温度较高时则需要把保温材料揭开,进行散热。同时为了有效的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则需要在底层塑料薄膜下设置补水软管,根据表面的湿润情况进行适当的注水,需要有专人进行养护的看护工作。在大体积混凝土初凝前还需要进行搓压工作,通过搓压可以有效的防止面层起粉和塑性收缩的发生,但在最后一次搓压进行时,则需要采用“边掀开、边搓压、边覆盖”的措施。
6 结束语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现代较多的建筑中都会涉及到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但在很多已投入使用的工程当中,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较为普遍,由于这些裂缝的出现,不仅使工程的质量受到影响,严重的可能导致结构出现垮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需要通过多方面的措施来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抗裂能力,增加混凝土的强度,从而确保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玲.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中华民居,2011,(06).
[2] 邹福,王鸿宾.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与防控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13).
[3] 薛志宏,刘宗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探讨[J].低温建筑技术,2013,(06).
[4] 许连春.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应用[J].施工技术,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