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不远人”现实合理性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hekni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不远人”语出《中庸》第十三章。朱熹释曰:“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然通读《中庸》,细加推绎,笔者认为,“道不远人”的理论依据有三:一是“道”本于天而备于人,因此人有实现“道”的天然禀性,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必然性;二是众人所禀之“气”或偏或倚,或过或不及,因此人有“修道”的必要,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必要性;三是“道”的境界不是遥不可及的,因此人有“达道”之途径,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现实合理性。本文就第三点作出论述。
  关键词:道不远人;必然性;必要性;合理性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朱熹的学生陈淳编撰的《北溪字义》曰:“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路。”[1]道是经过多数人走过以后,实践证明的可行之路,引申为指导、指示之义。一个人能依照社会规范而行,可谓遵道。指示他人遵道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君子。“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此句为《中庸》十三章总纲,讲的正是君子之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有两个前提基础:人有“道之禀性”且有“修道之必要”,亦即“道不远人”不仅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其次,我们来思考,作为与“生而知之者”[2]禀气不同的众人,应该怎样修道亦即修道现实可行的途径是什么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关乎“道不远人”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儒家将“达道”之途径概括为三个层次:内省、外修、由己及人。下面,我们从对这三个层次的分述中,来阐发“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
  最先提出“内省”的求道方法的,其实是孔子。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庸》指出,“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朱子更重视的其实是戒慎、恐惧。他指出,为了使当行之理不离于心,一个要成为君子的人必须常常心存敬畏,不能有顷刻的间断。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本心易受物欲干扰,且“道本于天而备于人”,这也就是说,“道”既存在于人的本心,“求道”就必须首先向内求得。这种内省式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自我思想斗争,与康德提出的“道德律”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德强调自律,并不是排除他律,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律。因为只有能够自省的人,才能自觉保有人之道,捍卫人的价值和理想,不为利诱,不为物移,始终保持个体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目标的专一。道与人在自律、自省中互相实现,亦即在自律中使“道”显现,使“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得到体现。
  除去主体自觉努力的内里功夫,修道也离不开外在他力的作用。《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自明诚,谓之教”。这里“教”就说的是外修的作用。《中庸》认为诚之的具体方法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朱子看来,先明乎善,而后实其善,就是以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来说明贤人由明至诚的方法。而在孔子那里,道德上的躬行主要包括“ 恭、宽、信、敏、惠” 五个方面,并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他还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论语》中提出的“好古,敏以求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分别从向古人、身边的人学习,以及交友、里仁等方面给出“修道”之途径。这也反映出,人是社会中的存在,而非莱布尼茨所言“单子”(封闭的个体)。人既是生物个体自己,又是社会群众之一员,人之修道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之中,作为家庭、群体、社会的成员而活动,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离开人群、远离现实社会的闭门造车,是修不成什么道的。只有在与人相处中,我们才能完善自己。这也是“道不远人”,即“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现实合理性的另一种体现。
  为道、修身固然要从己身做起,发扬自己的德性生命,但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自了汉”。修己之目的是由己及人而为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道不远人”的又一层含义。以己度人或推己及人,在理论上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点所讲的万物皆有有“道”之禀性,即“道”之“费”的特点。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人之“道”即是我之“道”,己所不欲亦是人之所不欲,故“推己及人”才能有其合理性。《中庸》在“道不远人”的同一章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里的“忠恕”,就是推己及人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所谓忠恕,便是尽己之心力以助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忠恕”的另一种说法和表现形式,指不以己之所恶强加于人。儒家讲成己成人,讲内外兼修,讲内圣外王,这一切都是紧扣在“人”上的。儒家的理想就是想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文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既视自我为目的,又视他人为目的,每个人都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在成己成人中充盈双方,实现各自的完满。这便是“道不远人”的第三个实现途径。需要补充的是,按照“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大学》中所说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的最高要求和终极表现。
  注释:
  [1]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句。
  参考文献:
  [1]孟子等著. 四书五经[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第1版.
  [2]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年第2版.
  [3]陈来.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4]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J]. 《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作者简介:柴娜娜(1993-12-8),女,山西临汾,山西大学文科(文史哲)实验班,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
其他文献
摘 要:微博自2009年在我国问世之后,在很短时间内便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微博的实时性、多元性以及互动性等重要特征,对其在图书馆中的具体应用优势、功能和风险等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相关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微博;图书馆  一、引言  微博,也即是“微博客”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 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
期刊
摘 要:台词,作为戏剧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就备受人们重视。台词,是戏剧表演中人物思想和情感的具体表现,是艺术形象和人物风格塑造的关键所在。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潮流的进程,台词教学训练也需要不断的发展进步来完善自身。本文就以介绍台词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针对如何进行戏剧表演台词基础课教学与训练进行了深入探究,以求推动台词教学发展,帮助其更好地服务于戏剧表演。  关键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吉祥图形从古自今都是我们中国人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富有浓郁中国气息的视觉图形。它无论是外在视觉形式还是内在蕴含的意义都非常丰富。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中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中国无数劳动人民伟大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吉祥图形以对自然界的概括性和通过对天地生灵的人性化感悟,创造出精美的符号图形来表达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祈求。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天人合一”、“真、善、美”的文化思想底蕴和
期刊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日益提升的物质与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得到了满足与改善。但是,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也带来了贫富差距的现实存在,更有甚者,崇尚金钱的价值观产生了腐败,致使普通社会大众与权钱阶层产生了不局限于金钱的多重差距,为构建和谐社会增添了阻碍。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建“中国梦”宏伟蓝图的崭新历史时期,缩小贫富差距,构建和谐社会,是打造“中国梦”基石,也是践
期刊
教育的信息化迫切要求转变教学评价方式,实现评价内容的综合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纷至沓来的各种各样的评价元素的渐渐开始让人眼花缭乱的时候,很多人却都忽视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方式—非言语性评价。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善用非言语性评价。  非言语性评价是一种间接地评价,它暗含在教师的表情、体态、语气语调中,是教师对学生最真实评价的流露。大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
期刊
摘 要:近几年来新媒体开始快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体育新闻的传播方。过去那种仅依靠电视传播的传播方式已经完全不能跟上现代社会新闻传播的发展。因此,一种全新的媒介方式的出现是非常必要的,这促进了当下以新媒体为主要媒介的一种全新的传播格局的诞生。然而,在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也会面临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分析了新媒体语境下的体育新闻传播新格局,并针对其面临的几个问题做了总结。  关键词:新媒体;
期刊
摘 要:《论语》作为儒家最重要的经典,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文化品格,是基督徒诠释、译介最多的文献之一。但是由于他们的宗教文化背景和传教动因,大部分译本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郁的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倾向,对《论语》中所渗透的思想理解并不透彻,这种不透彻很容易导致他们对《论语》甚至对孔子的思想产生误解。笔者试图对这两种文化之间的矛盾进行疏导,辩正被误解的孔子思想。  关键词:孔子;误解;辩正  基
期刊
周大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在周大新的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已经构成了一个潜在的话语中心,对于女人的心灵探索、命运展示、苦难剖析已成为他观察与把握社会、历史、文化、人性等的一个有效视角和关键切入点。周大新的目光更多投注在女性身上,他笔下女性有着自己迥异的鲜艳特征和强烈个性,她们的性格或是温婉质朴,或是热烈奔放,或是果敢坚强,这也注定了这些女性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历程。  一、从属于男性的“贤妻良母”式女
期刊
摘 要:本文选取精神分析的视角,并从以下三方面来探讨陈年小说的苦难书写样态。首先,陈年小说苦难书写主题的选择,是其对矿山苦痛而深刻的记忆印烙下的某种潜在情感久抑心中而需要宣泄的必然结果;其次,陈年小说苦难书写的最大特色(即疼痛与温暖两股力量的博弈与交织),与陈年潜伏于内心中敏感脆弱而又渴望温暖的矛盾体个性因子密不可分;最后,陈年小说苦难书写不缠绵流连于写物质生存的苦难,更是要实现对苦难的超越,力图
期刊
Introduction  Language is the means by which people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Nowadays English, as a language, is more popular than any other language, and more widely used by people throughout th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