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不远人”语出《中庸》第十三章。朱熹释曰:“道者,率性而已,固众人之所能知能行者也,故常不远于人。”然通读《中庸》,细加推绎,笔者认为,“道不远人”的理论依据有三:一是“道”本于天而备于人,因此人有实现“道”的天然禀性,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必然性;二是众人所禀之“气”或偏或倚,或过或不及,因此人有“修道”的必要,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必要性;三是“道”的境界不是遥不可及的,因此人有“达道”之途径,这就是说“道不远人”具有现实合理性。本文就第三点作出论述。
关键词:道不远人;必然性;必要性;合理性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朱熹的学生陈淳编撰的《北溪字义》曰:“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路。”[1]道是经过多数人走过以后,实践证明的可行之路,引申为指导、指示之义。一个人能依照社会规范而行,可谓遵道。指示他人遵道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君子。“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此句为《中庸》十三章总纲,讲的正是君子之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有两个前提基础:人有“道之禀性”且有“修道之必要”,亦即“道不远人”不仅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其次,我们来思考,作为与“生而知之者”[2]禀气不同的众人,应该怎样修道亦即修道现实可行的途径是什么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关乎“道不远人”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儒家将“达道”之途径概括为三个层次:内省、外修、由己及人。下面,我们从对这三个层次的分述中,来阐发“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
最先提出“内省”的求道方法的,其实是孔子。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庸》指出,“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朱子更重视的其实是戒慎、恐惧。他指出,为了使当行之理不离于心,一个要成为君子的人必须常常心存敬畏,不能有顷刻的间断。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本心易受物欲干扰,且“道本于天而备于人”,这也就是说,“道”既存在于人的本心,“求道”就必须首先向内求得。这种内省式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自我思想斗争,与康德提出的“道德律”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德强调自律,并不是排除他律,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律。因为只有能够自省的人,才能自觉保有人之道,捍卫人的价值和理想,不为利诱,不为物移,始终保持个体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目标的专一。道与人在自律、自省中互相实现,亦即在自律中使“道”显现,使“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得到体现。
除去主体自觉努力的内里功夫,修道也离不开外在他力的作用。《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自明诚,谓之教”。这里“教”就说的是外修的作用。《中庸》认为诚之的具体方法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朱子看来,先明乎善,而后实其善,就是以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来说明贤人由明至诚的方法。而在孔子那里,道德上的躬行主要包括“ 恭、宽、信、敏、惠” 五个方面,并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他还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论语》中提出的“好古,敏以求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分别从向古人、身边的人学习,以及交友、里仁等方面给出“修道”之途径。这也反映出,人是社会中的存在,而非莱布尼茨所言“单子”(封闭的个体)。人既是生物个体自己,又是社会群众之一员,人之修道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之中,作为家庭、群体、社会的成员而活动,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离开人群、远离现实社会的闭门造车,是修不成什么道的。只有在与人相处中,我们才能完善自己。这也是“道不远人”,即“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现实合理性的另一种体现。
为道、修身固然要从己身做起,发扬自己的德性生命,但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自了汉”。修己之目的是由己及人而为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道不远人”的又一层含义。以己度人或推己及人,在理论上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点所讲的万物皆有有“道”之禀性,即“道”之“费”的特点。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人之“道”即是我之“道”,己所不欲亦是人之所不欲,故“推己及人”才能有其合理性。《中庸》在“道不远人”的同一章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里的“忠恕”,就是推己及人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所谓忠恕,便是尽己之心力以助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忠恕”的另一种说法和表现形式,指不以己之所恶强加于人。儒家讲成己成人,讲内外兼修,讲内圣外王,这一切都是紧扣在“人”上的。儒家的理想就是想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文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既视自我为目的,又视他人为目的,每个人都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在成己成人中充盈双方,实现各自的完满。这便是“道不远人”的第三个实现途径。需要补充的是,按照“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大学》中所说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的最高要求和终极表现。
注释:
[1]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句。
参考文献:
[1]孟子等著. 四书五经[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第1版.
[2]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年第2版.
[3]陈来.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4]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J]. 《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作者简介:柴娜娜(1993-12-8),女,山西临汾,山西大学文科(文史哲)实验班,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
关键词:道不远人;必然性;必要性;合理性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朱熹的学生陈淳编撰的《北溪字义》曰:“道,犹路也。当初命此字是从路上起意。人所通行方谓之路,一人独行不得谓之路。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众人所共由底方谓之路。”[1]道是经过多数人走过以后,实践证明的可行之路,引申为指导、指示之义。一个人能依照社会规范而行,可谓遵道。指示他人遵道而行的人就是有道君子。“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此句为《中庸》十三章总纲,讲的正是君子之道。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有两个前提基础:人有“道之禀性”且有“修道之必要”,亦即“道不远人”不仅有必然性也有必要性。其次,我们来思考,作为与“生而知之者”[2]禀气不同的众人,应该怎样修道亦即修道现实可行的途径是什么的问题。这其实也就是关乎“道不远人”是否具有现实合理性的问题。笔者认为,儒家将“达道”之途径概括为三个层次:内省、外修、由己及人。下面,我们从对这三个层次的分述中,来阐发“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
最先提出“内省”的求道方法的,其实是孔子。他说:“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中庸》指出,“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朱子更重视的其实是戒慎、恐惧。他指出,为了使当行之理不离于心,一个要成为君子的人必须常常心存敬畏,不能有顷刻的间断。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本心易受物欲干扰,且“道本于天而备于人”,这也就是说,“道”既存在于人的本心,“求道”就必须首先向内求得。这种内省式的自我批评,自我检讨,自我思想斗争,与康德提出的“道德律”有异曲同工之妙。道德强调自律,并不是排除他律,但更重要的还是自律。因为只有能够自省的人,才能自觉保有人之道,捍卫人的价值和理想,不为利诱,不为物移,始终保持个体人格的尊严和道德目标的专一。道与人在自律、自省中互相实现,亦即在自律中使“道”显现,使“道不远人”的现实合理性得到体现。
除去主体自觉努力的内里功夫,修道也离不开外在他力的作用。《中庸》说:“修道之谓教”,“自明诚,谓之教”。这里“教”就说的是外修的作用。《中庸》认为诚之的具体方法就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在朱子看来,先明乎善,而后实其善,就是以一种先知后行的知行观来说明贤人由明至诚的方法。而在孔子那里,道德上的躬行主要包括“ 恭、宽、信、敏、惠” 五个方面,并指出,“ 能行五者于天下, 为仁矣。”他还强调学与思的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此外,《论语》中提出的“好古,敏以求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分别从向古人、身边的人学习,以及交友、里仁等方面给出“修道”之途径。这也反映出,人是社会中的存在,而非莱布尼茨所言“单子”(封闭的个体)。人既是生物个体自己,又是社会群众之一员,人之修道必须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关系之中,作为家庭、群体、社会的成员而活动,并获得生存和发展。离开人群、远离现实社会的闭门造车,是修不成什么道的。只有在与人相处中,我们才能完善自己。这也是“道不远人”,即“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的现实合理性的另一种体现。
为道、修身固然要从己身做起,发扬自己的德性生命,但这并不是说要我们做一个独善其身的“自了汉”。修己之目的是由己及人而为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这是“道不远人”的又一层含义。以己度人或推己及人,在理论上预设了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也就是我们在第一点所讲的万物皆有有“道”之禀性,即“道”之“费”的特点。在这个理论前提下,人之“道”即是我之“道”,己所不欲亦是人之所不欲,故“推己及人”才能有其合理性。《中庸》在“道不远人”的同一章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这里的“忠恕”,就是推己及人之道。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己矣!”所谓忠恕,便是尽己之心力以助人,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则是“忠恕”的另一种说法和表现形式,指不以己之所恶强加于人。儒家讲成己成人,讲内外兼修,讲内圣外王,这一切都是紧扣在“人”上的。儒家的理想就是想建立一个和谐的人文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人既视自我为目的,又视他人为目的,每个人都如同对待自己那样去对待他人,在成己成人中充盈双方,实现各自的完满。这便是“道不远人”的第三个实现途径。需要补充的是,按照“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大学》中所说到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是把一个人从内发扬到外的最高要求和终极表现。
注释:
[1]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2]出自《论语·述而》“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句。
参考文献:
[1]孟子等著. 四书五经[M]. 北京:中华书局. 2009年1月第1版.
[2]朱熹撰. 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 2012年第2版.
[3]陈来. 朱熹《中庸章句》及其儒学思想[J]. 《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第2期.
[4]颜世安. 不言与言: 早期儒墨之争的一个问题[J]. 《江海学刊》2013 年第6 期.
作者简介:柴娜娜(1993-12-8),女,山西临汾,山西大学文科(文史哲)实验班,2012级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