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产量差研究进展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86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粮食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增加粮食产量、确保粮食安全仍是未来永恒不变的课题。近年来随着育秧、覆膜等技术的应用,灌溉、施肥技术措施的提高以及作物品种的更替和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农作物产量呈现增加的趋势。即便如此,作物实际产量与其潜在产量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而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国的农业生产中。文章在阐述产量差内涵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产量差的研究做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开展产量差研究提供科学参考。产量差概念发展至今,虽然众多学者都对其做了不同的定义及阐述,但总体而言,作物的最大产量水平为潜在产量,实际产量与潜在产量之间的产量差为该作物的总产量差。造成作物产量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不可能应用到田间的技术和环境因子、生物因素(品种、病虫害等)和经济因素(投入产出比)、政策、文化水平及传统观念等。为了进一步解析作物产量差,前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划分了不同等级的产量差。目前国内外产量差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试验调查统计分析法和作物模拟模型法。前者概念简单,可操作性强,但是要求足够的试验数据,试验费用大,周期长;后者可以设置更多的情景和处理,但难以精确定量实际生产中的所有管理措施。因此,在实际进行产量差研究中,可综合利用统计方法、作物模拟模型及遥感方法,充分发挥各种方法的优势。世界各地主要作物产量差的研究结果显示,发达国家因栽培管理水平相对较高,作物产量提升空间较小。虽然各地学者对当地不同作物产量差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为提升该地区产量、缩小作物产量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参考。然而,由于产量估算方法不同,使得研究结果之间差异较大,可比性差。同时因数据和方法的限制,大多集中在解析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气候、土壤、品种、栽培管理措施等因素对产量的限制程度,而往往忽略了在产量形成过程中农民意愿、政策和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总之,未来的产量差研究重点应包括准确计算各区域主要作物产量潜力上限,明确针对不同产量差计算方法,综合考虑气候、土壤、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社会经济因素,解析产量差限制程度。
其他文献
早期阅读的意义不在认识多少字。而在于成人与孩子之间的互动。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培养习得的阅读习惯。而分享阅读绘本是通过色彩、图像、文字和成人
农民画是在继承中国民间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农民画,它以浓郁的泥土芳香,纯朴的时代气息为特色。将乡土艺术农民画引入学校美术教育,是适合农村儿童的表现方法,既能发
山洪灾害易发性强,成灾快,破坏性大,危害严重,防御难度大,成为黄冈市防汛工作突出的重点和难点。以湖北省黄冈市英山县为单元,开展山洪灾害调查评价,调查防治区内村落、集镇
<正>1月19日,河南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实施的河南省偃龙煤田深部铝(黏)土矿勘查项目野外工作结束,初步估算铝土矿资源量超2.4亿吨,矿床规模为超大型。经过6年艰苦努力,截
本文主要研究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评价与防范。论文首先分析了软件项目管理中的风险影响因素,其次介绍了风险评价方式,主要是介绍一种以概率水平来评价风险的方法,最后在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