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倡导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体验与感受,这是现代教育理念的体现。以新课程的实施为载体的新的教学革命,为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提供了“准”可行性。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引起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尤其是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应遵循以下几点。
1. 利用多种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该不该放蒋介石。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促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人情投入到讨论中去。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了能力,加深了对西安事变的理解,接受了教育。
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表演独角戏,很难形成师生的互动,无形当中也隔裂了师生本为一体,以及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课堂如同市场,要允许“讨价还价”。教师必须与学生形成“战友”关系,做知心朋友,尽最大可能地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氛围。学生在没有任何拘束,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得到尊重的情况下,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为此,教师要学会及时地赞赏学生;赞赏学生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的闪光点;赞赏学生的努力;赞赏学生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往往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及时的表扬,都能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给学生以积极、自信、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 弄清书本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的编排注重了教材的生活性,因而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安排应与编排的意图暗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注重把生活引入课堂,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讲阿拉伯建筑艺术时,让学生谈所见到的本地清真寺的建筑特色;在讲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式结构就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讲新航路的开辟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常见的玉米、花生、烟草、西红柿等就是由美洲传入欧洲,然后又传入世界其他地方。使学生感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生活的影子,从而自觉地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新的知识建构和精神建构。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容易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为起点,同时又以生活为终点。
4. 让学生通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现在开卷考试,开放性的命题,开放性多元化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要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因此教师就不应在学生的思维的起点栓上一根绳,牵着学生的思维走。教师不应只把握思维的结果,而主要是要把握思维的过程和进程,思维结果的正确与否来源于思维的指向性及思维的进程,因此答案的不一致来源思维的指向多方位及思维进程的“岔路”现象。只有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思维指向及在“岔路口”时选择的缘由,才能诊断症结之所在,真正找到病因,做到“对症下药”。为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求异”,即使是“求同”,也要在“求异”中“求同”。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和关于“圆明园重修与否利与弊”等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收到良好效果。
5.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情上引起共鸣 新课程注重人文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情上引起共鸣。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个“感情库”,就看你是否从中提取;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外古今名人的探索历程;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一座时代的丰碑。每一个知识点又是“情感培育点”。我们应该做到“掩卷合眼”,眼前有许多知识点在闪耀,心中则有一股情感之流在激越。失败时想到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的艰辛,迷茫时想到长征途中红军信念的坚定,固执时有哲学的思辩,失意时勿忘了自己的尊严……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一条交织流,即知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热流。
6. 掌握扎实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强调培养人的能力,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因此,新课程在强调能力的同时,不宜提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会学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提法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传授知识不重要的结论。不要把“学会”与“会学”对立起来。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就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反,越是知识更新得快,越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当然这里指的不是过时的知识,而是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对社会、对知识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基于这一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历史课的学习中,我常跟学生讲:“不能死记,但要记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透过历史现象领悟历史的本质,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总之,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历史情景,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意教学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新课标;历史教学;学生主体性;发挥
在历史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引起的变革是全方位的,尤其是课堂教学。笔者认为,新课标下历史课堂教学发挥学生主体性应遵循以下几点。
1. 利用多种方式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把教师定位成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角。在教学中,只有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成为课堂上的主角,其主体性才得以体现。探究,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学习内容的感知、理解,使学生由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过渡。针对学生探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可组织广泛的讨论交流。要求全部参与、形式多样、气氛活跃,尽量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积极地就历史问题进行质疑、讨论、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和理论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西安事变》一课中,有位学生质疑:该不该放蒋介石。我觉得这位学生的质疑很有代表性,这个问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又能促发学生主动的去学习。于是我进行分组讨论、交流、争辩。全班学生以极大的人情投入到讨论中去。他们在探讨和交流中增长知识,在辩论中形成观点,从而培养了能力,加深了对西安事变的理解,接受了教育。
在教学中多运用讨论辩论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情绪放松,思维活跃,使学生从被动式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讨论辩论的方式由于强调了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因而更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 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地位 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表演独角戏,很难形成师生的互动,无形当中也隔裂了师生本为一体,以及相互促进的关系,这是导致学生厌学甚至辍学的重要原因。课堂如同市场,要允许“讨价还价”。教师必须与学生形成“战友”关系,做知心朋友,尽最大可能地创设一个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师生氛围。学生在没有任何拘束,主体地位和独立人格得到尊重的情况下,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为此,教师要学会及时地赞赏学生;赞赏学生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赞赏学生的闪光点;赞赏学生的努力;赞赏学生对已有结论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往往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目光、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句及时的表扬,都能给学生以莫大的鼓舞,给学生以积极、自信、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3. 弄清书本与生活的关系 新课程的编排注重了教材的生活性,因而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的安排应与编排的意图暗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我注重把生活引入课堂,拉近历史与生活的距离。例如,在讲阿拉伯建筑艺术时,让学生谈所见到的本地清真寺的建筑特色;在讲古希腊的建筑艺术风格时,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告诉学生人民大会堂的柱廊式结构就是吸收了古希腊的建筑风格;讲新航路的开辟时,告诉学生今天我们常见的玉米、花生、烟草、西红柿等就是由美洲传入欧洲,然后又传入世界其他地方。使学生感到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生活的影子,从而自觉地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去进行新的知识建构和精神建构。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也容易达成“学以致用的”目的。因此课堂教学应以生活为起点,同时又以生活为终点。
4. 让学生通畅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现在开卷考试,开放性的命题,开放性多元化的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鼓励学生多角度去思考,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课堂教学要激发兴趣,活跃思维,因此教师就不应在学生的思维的起点栓上一根绳,牵着学生的思维走。教师不应只把握思维的结果,而主要是要把握思维的过程和进程,思维结果的正确与否来源于思维的指向性及思维的进程,因此答案的不一致来源思维的指向多方位及思维进程的“岔路”现象。只有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思维指向及在“岔路口”时选择的缘由,才能诊断症结之所在,真正找到病因,做到“对症下药”。为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求异”,即使是“求同”,也要在“求异”中“求同”。例如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与否”和关于“圆明园重修与否利与弊”等问题的讨论中,学生各抒己见,说得头头是道,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收到良好效果。
5. 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情上引起共鸣 新课程注重人文性,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感情上引起共鸣。每一本教材都是一个“感情库”,就看你是否从中提取;每一种理论的背后都蕴含着中外古今名人的探索历程;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是一座时代的丰碑。每一个知识点又是“情感培育点”。我们应该做到“掩卷合眼”,眼前有许多知识点在闪耀,心中则有一股情感之流在激越。失败时想到爱迪生发明耐用电灯泡的艰辛,迷茫时想到长征途中红军信念的坚定,固执时有哲学的思辩,失意时勿忘了自己的尊严……要让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有一条交织流,即知识与情感融为一体的热流。
6. 掌握扎实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能力 强调培养人的能力,并不是否定知识的重要性。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提高能力、丰富情感、形成积极态度的基础。因此,新课程在强调能力的同时,不宜提从“知识中心”转移到“能力中心”、从“学会知识”转移到“会学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提法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传授知识不重要的结论。不要把“学会”与“会学”对立起来。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就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相反,越是知识更新得快,越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当然这里指的不是过时的知识,而是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对社会、对知识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基于这一观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讲解,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能力。在历史课的学习中,我常跟学生讲:“不能死记,但要记死”。即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透过历史现象领悟历史的本质,知识融会贯通,才能灵活运用,最终达到提高能力之目的。
总之,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历史情景,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去探索;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能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发挥情意教学的作用,让每个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