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活着的荷马”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nghaiyueme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记忆学专家不可思议,史诗学者不可思议。人类大脑的记忆容量竟然如此之大!专家学者们为之惊叹的是一位诗人,是一位歌手,是一位柯尔克孜族的琼玛纳斯奇——居素甫·玛玛依。
  居素甫·玛玛依,他以完整演唱8部23万余行《玛纳斯》史诗的世界之最,被国际学术界誉为“活着的荷马”。
  演唱《玛纳斯》,能够演唱三部或三部以上的玛纳斯奇则被称为“琼玛纳斯奇”,“琼”是“大”或“大师”的意思,“奇”是“歌手”。20世纪之后,琼玛纳斯奇在世界范围内所剩无几,进入21世纪更是凤毛麟角。居素甫·玛玛依,不仅能够完整演唱《玛纳斯》8部18卷,而且还能演唱十几部其他史诗和叙事诗,计达60余万行,在我国他是唯一,在世界他也是唯一!
  朋友送我一套居素甫·玛玛依的唱本——《玛纳斯》精选1~3集。读后深深为其磅礴的气势和口头史诗特有的语言美所打动。从那时起,踏访居素甫·玛玛依,就成为自己的一个心愿。一年,两年……总因这样那样的原因,直到第四个年头才有幸成行。
  
  拜访巨匠,去家中直面老人
  
  在朋友的陪伴下来到居素甫·玛玛依家。
  我们还刚刚走进大门、穿过院子,听到门响的居素甫·玛玛依,已经从自己的寝室走到了屋子的门口,微笑着迎接我们。
  老人的慈祥尽情地书写在他润润红光的脸上。他个儿很高,头戴一顶白色毡帽,雪白的胡须银丝般挂在胸前;方脸膛,一双智慧的眸子明亮、有神。朋友紧上一步恭恭敬敬地挽扶着老人,我右手抚胸向老人工整行礼,老人也习惯地用右手抚胸微微躬身,表示还礼和为我们祝福。
  居素甫·玛玛依现在的住房虽然是用砖石水泥建造的,但室内依然还是传统的陈设,所有的寝室都没有床铺,地面铺着厚实的地毯,地毯上整齐地叠放着铺盖和被褥。
  居素甫·玛玛依的寝室比其他家庭成员的寝室多了一组壁柜,壁柜连带着一个书架,书架上摆放着图书。我们就落座在居素甫玛玛依的这间寝室里。
  居素甫·玛玛依的老伴莎依拉希,早已准备好了奶茶,我们就在这般香纯浓郁的气氛中谝(方言:“聊”的意思)开了家常。九句老人不仅耳聪目明,语言的组织能力真还了得。接着,老人打开了话匣子,为我们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民族英雄玛纳斯的故事。
  居素甫·玛玛依的老伴莎依拉希告诉我们:读书是居素甫·玛玛依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每天都读书,不但在家里读书,只要天气好,几乎每天还要去县图书馆读书。他少言强记,看过听过的事情都不会忘记,三四十年不见的老朋友或发小伙伴,一见面马上就能叫出对方的名字,准确地说出对方家的若干世代的家谱。所以,无论在乡里还是在城里,朋友家族中的一些忘记或记忆不清的事情,常常来问他,他会给人家讲得一清二楚。
  莎依拉希说:老人生活非常规律,按时起居,每天都有少量活动,爱晒太阳,只要不是阴天,他每天都要晒两次太阳,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奇怪的是,他晒太阳坐的方凳下面有一个碗口大的黄蜂巢,他坐在方凳上黄蜂围他嗡嗡转,但从来没有被蜇过。莎依拉希喊来孙女领我们看蜂巢。
  莎依拉希说:居素甫·玛玛依的饮食也很随意,年龄大了牙齿不跟劲了,除了少吃肉多喝汤外,与家人一同吃饭,在饮食上他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我们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照顾。
  居素甫·玛玛依虽然寡言少语,但也有自己的心事,那就是史诗的传承、创作和创新。他说:柯尔克孜史诗是口耳相传的“活诗”(意为“活形态”的诗),作为玛纳斯奇,不仅要有超凡的记忆力和优秀的演唱才能,还要会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增加新内容,要培养出色的传承人。
  这是一位民族文化巨匠的夙愿。
  
  聆听传奇,老人的孙女为我们讲述
  
  我们遇到一位非常出色的柯语翻译。她汉语讲得极好,好得能让人惊奇;她熟悉居素甫·玛玛依家的家史,熟悉得让人出奇;她极为了解居素甫·玛玛依的生活习性、健康状况和性格特征,了解得让人难以置信;老人一见她就乐,她见到老人就会亲昵撒娇——她就是居素甫·玛玛依的亲孙女,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汉语部《人与法》节目主持人——巴哈提古丽。这天,巴哈提古丽正好休假回来看望爷爷,接下来的故事让巴哈提古丽为我们讲述:
  爷爷从小聪慧过人,好奇,爱学,爱听,爱问。8岁时开始跟哥哥巴勒巴依学唱《玛纳斯》。巴勒巴依也是一位出色的玛纳斯奇,且精通阿拉伯文。爷爷在学唱《玛纳斯》的同时,也跟他的哥哥学习阿拉伯文,为爷爷阅读史诗和搜集记录资料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所以,爷爷童年就是村里有名的小文化人。爷爷没有上过学,那时山里也根本没有学校,爷爷童年和少年的知识积累主要来自爷爷的哥哥巴勒巴依的教诲。
  后来,巴勒巴依经了商,足迹遍及南疆和中亚地区。与外界接触得多了眼界越来越开阔,巴勒巴依发现自己疼爱的弟弟有很好的学习天赋,便每次从外地回来都要用做生意挣的钱买回大量书籍供爷爷阅读。巴勒巴依有收藏图书的嗜好,是一位民间图书收藏家,他搜集图书的覆盖面非常广泛,包括史诗《玛纳斯》在中亚地区的不同唱本、叙事长诗、其他史诗、民间文学,民间故事,民间传说,以及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文化的、法律的、天文的,历法的,地理的,历史的、医学的、百工的等等。爷爷得到这么丰富多彩的图书及素材滋养,大大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为日后从事《玛纳斯》的演唱和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应该说,这是爷爷主要的知识来源。
  爷爷具有非凡的记忆力,巴勒巴依所搜集,记录的8部《玛纳斯》,多达20余万行,爷爷仅用了8年的时间全部背诵下来。并且将史诗中的数百个人物,大大小小的几百个事件,在脑子里梳理得清清楚楚。史诗中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事件与事件的前因后果,每一位英雄人物的神奇经历和传说,爷爷都如数家珍,了若指掌。
  巴勒巴依后来又从当时我国著名的琼玛纳斯奇居素甫阿洪·阿帕依那里记录了《玛纳斯》史诗的前三部:从额不拉音·阿昆别克那里记录了《玛纳斯》史诗的后五部。居素甫·玛玛依将哥哥巴勒巴依记录的不同唱本的8部史诗进行了梳理加工,把其中的散文部分改成了韵文,创作出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演唱变体。这就是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结构宏大,艺术性最高、最具悲剧性、深受广大听众和读者喜爱的居素甫·玛玛依的不朽之作。
  居素甫·玛玛依的父亲一生有过4房妻室,共生育27个孩子,文中所提到的居素甫·玛玛依的哥哥巴勒巴依,是这27个孩子中的老大,居素甫·玛玛依是这27个孩子中的老小,所以巴勒巴依整整长居素甫·玛玛依27岁。
  巴勒巴依非常疼爱这位最小的弟弟,居素甫·玛玛依也从小最亲大哥哥,只要哥哥巴勒巴依不外出做生意,弟弟居素甫·玛玛依就似哥哥的影子一样,形影不离。不幸的巴勒巴依,51岁那年卒然与世长辞。弟弟悲痛万分,一连数年沉浸于思痛之中。爷爷的哥哥已经辞世50多年了, 作为弟弟的爷爷至今没有忘记哥哥的恩情,每逢节日爷爷都要为另一个世界的哥哥祈祷祝福。
  
  三次演唱《玛纳斯》,成为老人一生的至高荣誉
  
  柯尔克孜族有语言没有文字,所有历史的、宗教的,天文的、地理的、历法的,文学的、民间故事传说的,民间风情礼俗的文化传承,都要通过口传心授,代代相承。所以说,居素甫·玛玛依本人就是一座柯尔克孜族的文化宝库和文化丰碑。
  居素甫·玛玛依自1961年至1983年20多年间,先后三次演唱《玛纳斯》,1978年应中国社科院邀请来京,完整演唱了《玛纳斯》8部18卷,共计232,165行。1992年《玛纳斯》第二部翻译出版,获中国民族图书一等奖。因此,居素甫·玛玛依赢得了极高荣誉,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1995年,吉尔吉斯坦共和国总统阿斯卡尔·阿卡耶夫,授予居素甫·玛玛依“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人民演员”光荣称号和总统勋章。
  
  相关链接
  
  《玛纳斯》是我国三大民族史诗之一,也是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史诗之一。史诗《玛纳斯》以玛纳斯家族8代英雄事迹为主线,歌颂了柯尔克孜这个既多灾多难又英勇智慧的古老民族。《玛纳斯》在民间以口头形式代代传唱,传唱了上千年,沉淀了柯尔克孜人浓郁的民族情感,体现了柯尔克孜人勇敢的民族气概,凝聚了柯尔克孜人不朽的民族精神,彰显了柯尔克孜人丰富的民族智慧,代表了柯尔克孜这个古老民族口头文化的最高成就。《玛纳斯》史诗不仅是柯尔克孜族精神文化的精粹和丰碑,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伟大的柯尔克孜人的骄傲,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骄傲。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下,《玛纳斯》史诗的搜集、整理,翻译工作空前发展,硕果累累。不仅彻底抛掉了国外史诗学者的“中国无史诗”的武断言论,而且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搜集,整理玛纳奇斯演唱资料100多万行,名列世界前茅。1995年,正式成立了“中国《玛纳斯》研究会”,极大的促进了《玛纳斯》史诗研究与开发的进程。
  大型《玛纳斯》演唱会,往往要组织千名以上玛纳斯奇骑在马上演唱,气势宏大。阿合奇又是猎鹰之乡,神奇的猎手,骑马架鹰,威武雄壮,是观赏鹰猎表演难得的机会。柯尔克孜的库姆孜弹唱、哈萨克的阿肯弹唱,维吾尔的麦西莱甫皆有表演。民间体育竞技有赛马,叼羊,马上角力、押胛(颈项角力)等,丰富多彩。特别对于民俗旅游爱好者,民俗文化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更是不可错过的机会。
  食宿 阿合奇县城饮食,住宿条件都不错,也很方便,汉族餐饮和民族餐饮都很丰富。民风非常朴实,治安状况很好,活动安全。
  火车 北京——乌鲁木齐——阿克苏。从阿克苏换乘长途汽车到阿台奇县。从阿克苏到阿克奇约有180公里,沿途风光及民俗景观都非常美而有趣。北京——吐鲁番——阿克苏。如果不考虑在吐鲁番换乘购买车票问题,选择这条出行路线较好,较“北京——乌鲁木齐——阿克苏”这条路线可以节约一天多的时间。
  飞机 北京——乌鲁木齐——阿克苏,即从北京飞乌鲁木齐,再从乌鲁木齐飞阿克苏,在阿克苏落地后换乘长途汽车去阿台奇。
  自驾 北京——西安——兰州——哈密——吐鲁番——阿克苏——阿合奇,也可从内蒙插入兰州。
其他文献
读者们,影友们大家新年好!“摄影课堂”栏目今年改版为“摄影漫谈”,德治不才,也不好为人师,只是过去设立的“摄影课堂”栏目,一直由我主持讲座而已,新年伊始恰逢改版,索性将“摄影课堂”改为“摄影漫谈”,希望广大影友和摄影理论专家积极参与进来,发表漫谈摄影文章,打破一言堂,形成百花齐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互动局面。在2010年的第1期,我先来从“开荒”“打井”“挖渠”说起——摄影之路,算是抛砖引玉吧!  
期刊
鸟儿喜欢旅行,也执著于旅行。现在是鸟儿北飞的季节,爱鸟摄影人肩扛“长枪短跑”到处“打鸟”,听到过一个关于鸟的故事。  一群鸟无意中飞到了罗布泊无人区。在这个死亡之海里,没有水,没有食物,甚至连栖息的树枝也没有。它们没有别的办法,只有选择一直向前。它们飞着,互相安慰着,叫喊着,直到完全发不出声音,只是凭着生命的本能,机械地飞。  这一群失声的鸟儿,就要如它们的影子一样沉落在罗布泊了,它们的生命和旅行
期刊
新年送新礼,自《旅游纵览》2010年1期开始,我们为摄影人朋友们开设了一个全新栏目——“女摄影家”。  在本栏目中,我们将不断推出女性摄影家的创作经历和精彩作品,展示女性在摄影史上曾经有过和即将创造的辉煌。中国女摄影家协会的动态讯息、创作基地信息,也会及时向大家公布并细致介绍,为摄影人提供实惠而方便的创作资讯。  面对女性的眼睛,你将会选择什么样的形容词进行描绘呢?尤其是当我们透过镜头,直接面对一
期刊
天津,“天子渡口”的本意,使其注定成为北京的一个影子。距京城不到150公里,即便身为直辖市,也无法摆脱与生俱来的附属感。除了马三立的相声、狗不理包子、十三街麻花,还有那口抑扬顿挫的天津话,这座城市似乎缺乏明显的标记。  然而,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近代史上众多名流巨子、富商政客、文人大豪在京城遇挫后,或大隐于斯,或蛰居于此,留下很多历史痕迹。而数目庞大的名人故居,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宏大叙
期刊
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山区大县,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十分丰富,林果、蔬菜、花卉、水利、养殖等农业项目和满族风俗文化、满食文化以及黄金饰品、根雕、石刻等工艺品也很有特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蕴藏着发展乡村旅游的庞大市场,构成了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资源依托。近年来,该县对乡村旅游工作精心研究,科学规划,不断加大引导与扶植力度,把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促进农村小康建
期刊
个人简历    海政文工团青年独唱演员,中国音乐学院在读研究生,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青联委员。主要作品有《玛依拉变奏曲》《春天的芭蕾》《我爱我的祖国》《这片海有我》《和谐圆舞曲》。    主要经历    2003年至今从师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和刘畅,艺术指导著名声乐艺术家李谷一,启蒙老师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的陆明新  2005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国音乐学院,入校后历次专
期刊
意大利以北都是阿尔卑斯山脉,经过很多地区,最高山峰都在瑞士境内,如少女峰、和尚峰。平均海拔超过350米。进入瑞士后有一段山路到列支敦士登的首都瓦度兹,在经过山谷时,耳朵嗡嗡作响,有点像飞机起飞时耳边的轰鸣。    列支敦士登是瑞士东边的一个安静小国,一个很小的侯国。它的总面积才160平方公里,人口3万多,首都是瓦度兹(Vaduz),外分15个农村,与临国只以一座桥为界。本国缺乏天然资源,以度假休闲
期刊
生活是平常的,自然的,似小河流水般不着痕迹,但有时平常、自然、朴素、沉静就是美。艺术家要从这些平凡的生活中抓住跳动的诗意或发掘蕴藏其间的诗意,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绕过人们惯常的视线。而本期的佳作赏析,我们也绕过了皑皑的冬雪,带你去欣赏一首春天的小调。  生活即艺术。想必拍摄者张冬青也是有着这样的感悟吧,否则也不会创作出这样内涵和意境兼具的佳作。  这幅作品创作于广东省汕尾市的一个渔村。这里有一处虾田,
期刊
冬天里,喜爱出游的人们总会有太多的美丽向往。经不起寒风侵袭,人们会很容易向往南国的暖意融融,甚至想变成大海里一条自由自在的鱼,游来游去;  也是在漫长的冬季,我们不能像一代女皇一样命令百花在一夜之间盛开,却可以在梅花开时。去踏雪寻梅,寻找生命的奇迹;  如果想看奇美的雪景,那就要到奇美的地方去寻找;如果想进入晶莹洁白的童话世界,那就去最东北的地方看冰灯雪雕,过一把极致的冰冷瘾。  计划一场风花雪月
期刊
1998年5月25日    题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修复工程纪实片介绍,狮身人面像成功地接受了有史以来“最大、最具权威性的一次整容手术”。从此,“斯芬克斯”不再是谜,而是游人向往已久的旅游目的地。    狮身人面像建于公元前2610年,代表着古埃及的太阳神,相传是专门护卫古埃及哈夫拉金字塔和周围陵墓的。由于日晒、风沙等自然因素的作用,石像的胸部、脖颈和左前腿遭到强烈侵蚀。虽然最早的修复工作可追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