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务稽查职能 优化专家型稽查队伍 机构设置
税务稽查职能定位的优化,宏观方面应以“法”为根本,确立税收法定原则,提高税务稽查法律制度层次,建设“执法型”稽查。微观方面应以专业化为发展方向,强化“专家型”稽查队伍建设,推动稽查机构整合,完善与税收征管体制相匹配的工作机制。
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提升税收法律级次
一是提高税务稽查法律制度层次。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稽查职能,厘清征管和稽查的职能边界。清理与上位法有冲突的部门规章、文件等,提升《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法律层级,为稽查部门正常开展执法正名。
二是建设稽查司法保障体系。赋予税务稽查部门独立的侦查、预审等权力,提升稽查部门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强制执行权,提高稽查取证(包括调查、检查、协查三种取证)效力,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以执法权限提升为支撑,让稽查职能真正落地。
三是严格执法不断增强稽查震慑力。改变以往税务稽查实践中“重政策不重法律”的错误做法,严格依法实施稽查,强化稽查过程管理,防止执法随意性,降低执法风险。杜绝“查而不处、以罚代法”,及时进行大案、要案的公告曝光;建立税务稽查结果与企业征信衔接运用机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机制,树立稽查威信,增强稽查震慑力。
发挥好稽查打击职能。增强稽查震慑力
一是强化税务稽查核心职能定位。《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稽查局的法定职责是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税务稽查的首要职能是打击偷逃骗抗国家税收的违法行为和震慑、警示、教育纳税人,次要职能是以查促管和增加税收收入职能。二是转变稽查观念。实行打击型、执法型稽查,是确保征管权力行使到位的重要手段。全面由收入型稽查向打击型、执法型稽查转变。只有让纳税人在经济上不愿违、在声誉上不敢违、在法律上不能违,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涉税违法行为。因此,要突出对重大案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检查,提高稽查办案效率和质量。三是增强稽查执法刚性。税务稽查是税收工作中最具刚性的环节,严格执法是税务稽查工作的灵魂。牢固树立税收法治意识,按照《税收征管法》《税务稽查规程》等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要求实施税务稽查。强化稽查过程管理,减少执法随意性,提高执法及时性和强制力,降低执法风险。四是加大稽查案件处罚力度。对纳税人违法行为,加强税款追缴和滞纳金加收,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处罚幅度,从严控制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情形的适用。及时进行大案、要案的公告暴光,树立稽查威信,增强稽查震慑力。建立“专家型”稽查队伍,提高稽查
队伍素质
要实税务稽查打击震慑的核心职能,还必须要建设一支精通法律、税务、财会、计算机以及会计电算化知识,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组成的专家型税务稽查队伍。一是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稽查队伍。必须优先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业务骨干充实进稽查队伍,在个人收入、装备、职务晋升上给于倾斜,吸引优秀人才自愿投身税务稽查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全面提高稽查干部的专业技能。根据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千方百计培养专业化的稽查队伍。实现稽查人才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以适应稽查工作的新要求。三是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工作学习积极性。要建立考试上岗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增强稽查人员的竞争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创建学习型稽查队伍和专家型稽查队伍。四是实务炼兵,提高实战能力。稽查工作实践性强,稽查人员既要向书本文件学习,又要向工作学习。要通过稽查实务锻炼干部,在实施稽查、案例分析、案审讨论、听证复议、日常咨询讨论中,干学结合,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认真总结,提高业务水平。深化机构设置改革,提升执法独立性
一是推动“一级稽查”模式创新,构建“省级稽查局+片区稽查局+检查所”架构。以省级稽查局作为全省稽查管理机构,构建“集中选案、分类实施、分级审理、属地入庫、全面反馈”稽查业务流程。跨区县设立片区稽查局,按照税源分布情况和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需要,在片区稽查局内设置检查所。
二是择机整合国税务稽查部门。建议总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两套稽查机构的合并。由总局稽查局统一、垂直领导全国税务稽查机构,按照大经济区域设立若干稽查分局,分局以实施稽查、办案为主并具有系统业务管理职能;分局下设若干稽查特派员,联系和协调各省市稽查机构。垂直设立机构将有效防范地方行政干预、彻底解决国、税务稽查协作问题,促进精兵简政,有利于集中稽查力量办大案,实现全国稽查一盘棋。
三是探索建立税务警察制度。税务警察机构的建立对于完善税收法治建设、强化税收征管、打击和震慑涉税犯罪十分必要。税务警察机构应由总局和公安部共同组建、双重领导,以总局垂直领导为主,业务上不受地方政府管理。税务警察局统一管理各级国税和地税涉税警务,经费实行中央财政直供。
税务稽查职能定位的优化,宏观方面应以“法”为根本,确立税收法定原则,提高税务稽查法律制度层次,建设“执法型”稽查。微观方面应以专业化为发展方向,强化“专家型”稽查队伍建设,推动稽查机构整合,完善与税收征管体制相匹配的工作机制。
坚持税收法定原则,提升税收法律级次
一是提高税务稽查法律制度层次。加快修订《税收征管法》,从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稽查职能,厘清征管和稽查的职能边界。清理与上位法有冲突的部门规章、文件等,提升《税务稽查工作规程》法律层级,为稽查部门正常开展执法正名。
二是建设稽查司法保障体系。赋予税务稽查部门独立的侦查、预审等权力,提升稽查部门检查权、行政处罚权、强制执行权,提高稽查取证(包括调查、检查、协查三种取证)效力,以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以执法权限提升为支撑,让稽查职能真正落地。
三是严格执法不断增强稽查震慑力。改变以往税务稽查实践中“重政策不重法律”的错误做法,严格依法实施稽查,强化稽查过程管理,防止执法随意性,降低执法风险。杜绝“查而不处、以罚代法”,及时进行大案、要案的公告曝光;建立税务稽查结果与企业征信衔接运用机制,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完善涉税犯罪案件移送机制,树立稽查威信,增强稽查震慑力。
发挥好稽查打击职能。增强稽查震慑力
一是强化税务稽查核心职能定位。《税收征管法实施细则》规定稽查局的法定职责是专司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税、抗税案件的查处。税务稽查的首要职能是打击偷逃骗抗国家税收的违法行为和震慑、警示、教育纳税人,次要职能是以查促管和增加税收收入职能。二是转变稽查观念。实行打击型、执法型稽查,是确保征管权力行使到位的重要手段。全面由收入型稽查向打击型、执法型稽查转变。只有让纳税人在经济上不愿违、在声誉上不敢违、在法律上不能违,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涉税违法行为。因此,要突出对重大案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检查,提高稽查办案效率和质量。三是增强稽查执法刚性。税务稽查是税收工作中最具刚性的环节,严格执法是税务稽查工作的灵魂。牢固树立税收法治意识,按照《税收征管法》《税务稽查规程》等税收法律法规规定的时限、要求实施税务稽查。强化稽查过程管理,减少执法随意性,提高执法及时性和强制力,降低执法风险。四是加大稽查案件处罚力度。对纳税人违法行为,加强税款追缴和滞纳金加收,严格执行《税收征管法》规定的处罚幅度,从严控制不予处罚和减轻处罚情形的适用。及时进行大案、要案的公告暴光,树立稽查威信,增强稽查震慑力。建立“专家型”稽查队伍,提高稽查
队伍素质
要实税务稽查打击震慑的核心职能,还必须要建设一支精通法律、税务、财会、计算机以及会计电算化知识,并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化人才组成的专家型税务稽查队伍。一是选拔优秀人才充实稽查队伍。必须优先将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业务骨干充实进稽查队伍,在个人收入、装备、职务晋升上给于倾斜,吸引优秀人才自愿投身税务稽查工作。二是强化培训,全面提高稽查干部的专业技能。根据队伍的现状,有针对性的开展业务培训,千方百计培养专业化的稽查队伍。实现稽查人才一专多能,一岗多能,以适应稽查工作的新要求。三是健全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工作学习积极性。要建立考试上岗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增强稽查人员的竞争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全面创建学习型稽查队伍和专家型稽查队伍。四是实务炼兵,提高实战能力。稽查工作实践性强,稽查人员既要向书本文件学习,又要向工作学习。要通过稽查实务锻炼干部,在实施稽查、案例分析、案审讨论、听证复议、日常咨询讨论中,干学结合,开动脑筋,深入思考,认真总结,提高业务水平。深化机构设置改革,提升执法独立性
一是推动“一级稽查”模式创新,构建“省级稽查局+片区稽查局+检查所”架构。以省级稽查局作为全省稽查管理机构,构建“集中选案、分类实施、分级审理、属地入庫、全面反馈”稽查业务流程。跨区县设立片区稽查局,按照税源分布情况和税收专业化管理水平的需要,在片区稽查局内设置检查所。
二是择机整合国税务稽查部门。建议总局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推进两套稽查机构的合并。由总局稽查局统一、垂直领导全国税务稽查机构,按照大经济区域设立若干稽查分局,分局以实施稽查、办案为主并具有系统业务管理职能;分局下设若干稽查特派员,联系和协调各省市稽查机构。垂直设立机构将有效防范地方行政干预、彻底解决国、税务稽查协作问题,促进精兵简政,有利于集中稽查力量办大案,实现全国稽查一盘棋。
三是探索建立税务警察制度。税务警察机构的建立对于完善税收法治建设、强化税收征管、打击和震慑涉税犯罪十分必要。税务警察机构应由总局和公安部共同组建、双重领导,以总局垂直领导为主,业务上不受地方政府管理。税务警察局统一管理各级国税和地税涉税警务,经费实行中央财政直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