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提高的过程,传统的教育习惯于权威地告诉孩子结果,剥夺孩子感受的权利。而现代教育倡导过程教育,不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让学生切身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本文立足教学实践,在课程改革的热潮中进行冷静思索,探讨了教学过程中,如何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如何采取自主的探究性学习,旨在能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体验,体验学习
数学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抽象建构起来的,它通过文字、符号、图表、公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统的教育习惯是权威地告诉孩子结果,剥夺孩子感受的权利。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教育在从科学教育走向与人文教育并重,我国教育也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结果教育日渐冷淡,过程教育日益被推崇。学生的学习仅仅满足于“知其然”,已远远不能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更要“知其所以然”,成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切实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确并不容易,最根本的就是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互动共存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于个性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将会是一种愉快地体验,酝酿了不少的生动的案例:
1.记得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学内容是:口算除法,其中的操作环节是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旨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思考,明确42÷3的口算算理。每个学生手中都4捆小棒,每捆10根,还有单独的2根,共计42根。许多学生迅速地完成了操作,一个孩子自告奋勇走上讲台,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分法: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一捆,还剩一捆,再把单独的2根小棒前2份每份分1根,最后拆开剩余的一捆,取1根补齐第三份缺少的1根,其余的9根每份再分3根,这样,每份分得14根。他正期待着台下的掌声,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笔者知道孩子们一定有不同分法。于是,请他们一一演示,说出分法。孩子们非常活跃,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对于每一种分法,只要正确,都给予肯定,并对思路简洁的分法表示赞赏。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收获很大,意犹未尽。回想起别孩子不够巧妙的分法,没有给孩子灌输老师的思想,矫正弥补其不足。不忍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不愿看到他们眼中的失望与茫然,更不想违背这一操作环节拓展思维的初衷。笔者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为教书而教书,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对人格的塑造,也是对思维的拓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2.班里许多学生的家长在水果批发市场销售水果。于是,带他们走进市场,恰巧一辆运苹果的卡车正在卸货。学生身临其境考察了有关问题:(1)一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00。(2)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5。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单位名称,感受了它们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
(1)搬一搬,一箱苹果10千克,说出自己的感受。(2)算一算,一箱苹果10千克,10箱重多少千克?50箱呢?(3)想一想,多少箱苹果重1000千克?(4)议一议,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个铅球重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一头牛重500千克,( )个( )的重量是一吨?学生通过对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丰富了表象,感受到“吨”是一个很大的单位,从而加深了对“吨”的理解。(5)数一数,这辆卡车装了多少箱苹果,求出它的总重量。不少学生领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指导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拓宽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牵线搭桥。
3.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创设了每一个学生都体验过的情境:元旦联欢会,同学们用四种颜色的彩灯共206个布置教室,按红、黄、蓝、绿顺序依次排列,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彩灯是什么颜色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最后发现:206÷4=51(组)……2(个),最后一个彩灯是黄色的!师里一片欢呼声,学生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于是,又不失时机地提出第二个问题:“2005年元旦是星期一,2006年元旦是星期几?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共同讨论,寻找各种途径进行探究。笔者一边适时引导,一边观察学生的思维状况,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他们兴奋地告诉:“老师,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曾经体验过,只是没有想到其中还蕴藏着这么多数学知识,经过探索,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学习教学真有用!”的确,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奇妙!一连串的问题将有限的题目引向了无限的思索,拓宽了思维领域,培养了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体验,体验学习
数学是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而抽象建构起来的,它通过文字、符号、图表、公式向人们传递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传统的教育习惯是权威地告诉孩子结果,剥夺孩子感受的权利。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世界教育在从科学教育走向与人文教育并重,我国教育也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结果教育日渐冷淡,过程教育日益被推崇。学生的学习仅仅满足于“知其然”,已远远不能适应个人发展与社会需求,更要“知其所以然”,成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建立适应素质教育的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切实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确并不容易,最根本的就是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是互动共存的,教师的教学方式必须与学生的学习方式相适应。《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富于个性地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将会是一种愉快地体验,酝酿了不少的生动的案例:
1.记得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学内容是:口算除法,其中的操作环节是把4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旨在通过学生的观察,操作与思考,明确42÷3的口算算理。每个学生手中都4捆小棒,每捆10根,还有单独的2根,共计42根。许多学生迅速地完成了操作,一个孩子自告奋勇走上讲台,给大家演示自己的分法:先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分一捆,还剩一捆,再把单独的2根小棒前2份每份分1根,最后拆开剩余的一捆,取1根补齐第三份缺少的1根,其余的9根每份再分3根,这样,每份分得14根。他正期待着台下的掌声,没想到同学们纷纷举起了手,笔者知道孩子们一定有不同分法。于是,请他们一一演示,说出分法。孩子们非常活跃,尽情展示着自己的才能。对于每一种分法,只要正确,都给予肯定,并对思路简洁的分法表示赞赏。一堂课很快就过去了,孩子们收获很大,意犹未尽。回想起别孩子不够巧妙的分法,没有给孩子灌输老师的思想,矫正弥补其不足。不忍折断孩子想象的翅膀,不愿看到他们眼中的失望与茫然,更不想违背这一操作环节拓展思维的初衷。笔者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为教书而教书,而是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现自己,联想自己,检查自己,提升自己,从而更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引导他们如何学习,如何生活,如何做人。教育是对人的灵魂的教育,是对人格的塑造,也是对思维的拓展。
《全日制义务教育教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加工,有创造性的设计教学过程”。
2.班里许多学生的家长在水果批发市场销售水果。于是,带他们走进市场,恰巧一辆运苹果的卡车正在卸货。学生身临其境考察了有关问题:(1)一个苹果的重量大约是200。(2)一箱苹果的重量是10。(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5。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单位名称,感受了它们的大小。然后,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体验:
(1)搬一搬,一箱苹果10千克,说出自己的感受。(2)算一算,一箱苹果10千克,10箱重多少千克?50箱呢?(3)想一想,多少箱苹果重1000千克?(4)议一议,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个铅球重5千克,一袋大米重25千克,一头牛重500千克,( )个( )的重量是一吨?学生通过对多个事物进行比较,丰富了表象,感受到“吨”是一个很大的单位,从而加深了对“吨”的理解。(5)数一数,这辆卡车装了多少箱苹果,求出它的总重量。不少学生领悟到:原来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在现实有趣富于挑战性的情境中学习,探索知识的奥秘,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切身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内在价值,从而激发起学习数学的强烈愿望。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的指导者,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方式,拓宽学习空间,为学生的学习牵线搭桥。
3.在《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为了加深学生对余数的理解,创设了每一个学生都体验过的情境:元旦联欢会,同学们用四种颜色的彩灯共206个布置教室,按红、黄、蓝、绿顺序依次排列,你能确定最后一个彩灯是什么颜色吗?这一问题的提出立即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经过一番热烈的讨论,他们最后发现:206÷4=51(组)……2(个),最后一个彩灯是黄色的!师里一片欢呼声,学生们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由衷的高兴。于是,又不失时机地提出第二个问题:“2005年元旦是星期一,2006年元旦是星期几?什么?”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共同讨论,寻找各种途径进行探究。笔者一边适时引导,一边观察学生的思维状况,同时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学习中提高自己。学生很快就找到了答案,他们兴奋地告诉:“老师,您提出的问题我们在生活中都曾经体验过,只是没有想到其中还蕴藏着这么多数学知识,经过探索,我们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学习教学真有用!”的确,数学与生活同在,生活真有趣,数学真奇妙!一连串的问题将有限的题目引向了无限的思索,拓宽了思维领域,培养了思维的广泛性、深刻性和灵活性,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