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教育一直是国内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从小学一直到大学,学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英语的学习之上。但是在英语的教学以及学习过程中,处理好中国文化与其的冲突一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以高等院校的英语教育为例,近些年很多英语老师都出现了‘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他们不具备向外宣传本民族文化以及跨国交流的能力,这已经影响到了高校英语教育的课程质量。所以说正确剖析这一现象的原因,才能够形成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措施
随着国内英语教育体制以及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英语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这在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之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很多老师只是把英语语言属性方面的内容教给了学生,而忽视了其文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内涵。[1]而在相关的交流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做的也只是被动的提供一些对方所需要的信息,做不到有针对性的输出,更不要谈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弘扬中国文化,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变。
一、“中国文化失语”的基本概述
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这个过程是双向的。既需要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也需要对交流对象国家的文化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之中,学生虽然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之中,但是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却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有关的数据分析,高校学生大部分能够用英语表达出‘白宫’这个名词,而像如‘故宫’、‘颐和园’这些专有名词他们却无法用英语描述出来。[2]这和英语教学之中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词汇有很大关系以及高校只重视英语文化的输入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但是当语言与文化脱离开,那么语言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属性。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如果在学习一门语言之中不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那么就处理不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关系。就像是很多学生喜欢在汉语交流之中掺杂一些英语单词,这种看似非常‘时髦’的语言喜欢,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具体措施
1、在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语境
在高校英语教育之中,面对“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英语教学人文目标的基础之上,在英语教育之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语境,并且以此为契机来改善当下高校英语的教学现状。英语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说老师一定要注意英语教学之中人文素质的改革。这样就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曼德拉》这一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详细介绍了南非第一位总统曼德拉的生平,并且对他的事迹做出了高度的赞扬。我们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是那种品质能够支撑曼德拉为自己的民族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问题’,当然我们国家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物。像如‘戊戌六君子’以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的仁人志士,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由曼德拉的事迹迁移到我们本民族的解放历程之中,这就完美的将英语教育以及中国文化语境融入在了一起。
2、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老师教学的参考也只有考纲或者教学大纲。然而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相信如果能够这样做他们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3]例如我们在讲解“健康饮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其中穿插中国的饮食文化,将这部分内容与国外的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相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对英语文化进行探索。
3、拓宽教材
除了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之外,选择合适的教材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问题。除了所规定使用的课本之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国外名家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以及书籍来让学生们赏析,这样的赏析一定是建立在中外两国文化的异同之上。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具体的选择过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兴趣点,这样也能够为后期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降低很多矛盾。
【总结】“中国文化失语”可以说是现在英语教育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英语教育之中融入中华文化,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也能够为传播中华文化拓展一条新渠道。上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此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目前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德易.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語”现状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6-17.
[2]乔锟华.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4):123-124+144.
[3]介家虹.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1):91-92.
【关键词】:高校英语教育;“中国文化失语”;现状与措施
随着国内英语教育体制以及课程内容的改革,在英语教育中融入多元文化的内容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的一个发展潮流。这在最新的英语教学大纲之中也有所体现,但是这方面的工作实际开展的过程中却困难重重,很多老师只是把英语语言属性方面的内容教给了学生,而忽视了其文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内涵。[1]而在相关的交流活动之中,学生能够做的也只是被动的提供一些对方所需要的信息,做不到有针对性的输出,更不要谈在这样的交流活动中弘扬中国文化,所以说我们才需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改变。
一、“中国文化失语”的基本概述
我们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实现跨文化的交流,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这个过程是双向的。既需要认同我们自身的文化,也需要对交流对象国家的文化有一个清楚的理解。但是目前在很多高校之中,学生虽然有机会参与到这样的跨文化交流活动之中,但是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以及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却存在较大的差距。根据有关的数据分析,高校学生大部分能够用英语表达出‘白宫’这个名词,而像如‘故宫’、‘颐和园’这些专有名词他们却无法用英语描述出来。[2]这和英语教学之中很少涉及到这方面的词汇有很大关系以及高校只重视英语文化的输入有关,但是更重要的还是当前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少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弘扬中华文化的意识。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正是因为有了语言人类的文明才得以延续,但是当语言与文化脱离开,那么语言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属性。就像上文中提到的,如果在学习一门语言之中不能认同本民族的文化,那么就处理不好本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融合关系。就像是很多学生喜欢在汉语交流之中掺杂一些英语单词,这种看似非常‘时髦’的语言喜欢,实际上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文化的传承。
二、高校英语教育中应对“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的具体措施
1、在英语教育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语境
在高校英语教育之中,面对“中国文化失语”的现状,老师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在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以及英语教学人文目标的基础之上,在英语教育之中融入中国文化的语境,并且以此为契机来改善当下高校英语的教学现状。英语的教学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这样才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所以说老师一定要注意英语教学之中人文素质的改革。这样就能够培养起学生的英语学科思维,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以《曼德拉》这一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详细介绍了南非第一位总统曼德拉的生平,并且对他的事迹做出了高度的赞扬。我们在讲解这篇课文的时候,应该把重点放在‘是那种品质能够支撑曼德拉为自己的民族独立奋斗了几十年的问题’,当然我们国家并不是没有这样的人物。像如‘戊戌六君子’以及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为民族自由和解放而牺牲的仁人志士,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由曼德拉的事迹迁移到我们本民族的解放历程之中,这就完美的将英语教育以及中国文化语境融入在了一起。
2、改变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
传统的英语课上,大部分的时间都是老师在讲,而学生只能够被动的接受,老师教学的参考也只有考纲或者教学大纲。然而针对“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尝试让他们解决这方面的问题,相信如果能够这样做他们对于这部分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3]例如我们在讲解“健康饮食”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在其中穿插中国的饮食文化,将这部分内容与国外的饮食文化进行对比,相信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的对英语文化进行探索。
3、拓宽教材
除了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之外,选择合适的教材其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问题。除了所规定使用的课本之外,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国外名家介绍中国文化的文章以及书籍来让学生们赏析,这样的赏析一定是建立在中外两国文化的异同之上。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具体的选择过程要做到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以及兴趣点,这样也能够为后期解决“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降低很多矛盾。
【总结】“中国文化失语”可以说是现在英语教育之中很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所以说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英语教育之中融入中华文化,这样不仅能够解决这一问题,也能够为传播中华文化拓展一条新渠道。上文是笔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此进行的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目前高等院校英语教育现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王德易.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語”现状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3):16-17.
[2]乔锟华. 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及应对策略[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4,(04):123-124+144.
[3]介家虹. 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4,(0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