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宋世安,80后,广东鹤山人,擅诗歌和评论,发过文章,入过选刊,获过小奖,现为本刊编辑。出版诗集《告别缪斯》。
读过陈衍强的一些诗歌,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譬如他的《再写母亲》,不是一般的好。《再写母亲》选择了一个永恒的情感话题——母爱,写母亲的诗歌,甚至诗歌名篇从来就不缺少,譬如古代孟郊的《游子吟》,近代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当代舒婷的《母亲》等,要在这一系列篇什的光环底下写“出彩”,那是极其困难的,但当我读到陈衍强的《再写母亲》,心仍然立刻被抓得紧紧的:诗歌因口语而亲切,因生活而质朴,因真实而感人,因准确而闪光。
诗人以“再写”命题诗歌,我下意识重读一下陈衍强关于母亲的诗,除了《再写母亲》,还有之前写的《赞美母亲》。相比之下,诗歌《再写母亲》明显成熟多了,细节抓得很准,从母亲“从老远的乡下来县城”的点入手,娓娓叙来,细细分析,不再泛泛地赞美。诗人在诗歌一开始就营造了“矛盾”的情感氛围——母亲每次到县城看我,“都要给我背点洋芋南瓜海椒”,但“这些东西/我花十块钱就可在街上买一袋”,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很多人都共同感受到和拥有过的,这种过早的“矛盾”情感表达,并没有影响诗歌整体的协调性,相反是及时的,用“真实平常”的叙述轻易而从容地引领读者入诗,而事实上,诗人对自我的这种内心情感“矛盾”的进一步剖析构成诗歌的主体。
在整首诗歌中,诗人对情感“矛盾”的解构是一种自白式的内心剖析过程,个人以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者阶段:首先是我为什么不想母亲为我带东西:“不是我嫌它们太乡土和廉价/我是心疼她那么大年纪/好不容易种出二十四种以上的植物/我真的不忍心母亲佝偻的身子/进城看儿子还要加重负担”——这样的句子没什么可以深究的,因为它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自于我们思考和情感最淳朴的层面,很自然,又很出色就完成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最真挚心声的表达。其次是母亲为什么坚持为我带东西:“我也知道除了这些/她再也拿不出别的慈爱/所以它们比黄金还珍贵/看见它们我就看见她的命/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都是她用命种出来的”——这里的情感是流动的,是双向而互通的,既有母亲对儿子的慈爱,母亲不辞老远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而是“她的命”,她的爱,是她自认惟一能为自己儿子做的,是自己幸福和自我价值所在;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体味,因为诗人知道并深刻感知这一切“比黄金还珍贵”,是无价的。最后是我内心深处其实希望母亲为我带东西的:“只要粮食和蔬菜还新鲜着/我的母亲就活着/并且在山坡上累着”——表面上,诗人似乎又把矛盾和问题给带了回来,但只要再用心去感受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已经得到解决,矛盾已不复存在……母亲是年迈朴实的母亲,是深爱儿子的母亲,是为儿子辛苦却幸福着的母亲,而儿子感恩这一切,他只希望母亲能好好地幸福地活着,这一切都建立在母子双方的理解和默契之上,诗歌随着母子之间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和交融而得以悄然升华。
陈衍强的诗歌大多是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语言从来都是从最低的地方写起”,他“无意刻意去表达所谓的朴实和感动”,但往往能触及读者的阅读神经,因为他诗歌中的简单而干净的语言,独特而机巧的视觉,淳朴而真实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诗意解构,而《再写母亲》恰是这一切的“集大成诗”。当然,我的阅读审美,以及一贯的乡村情结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对这首诗的偏爱——诗人在写他自己母亲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写我的母亲。
附:陈衍强的诗《再写母亲》:
每次她从老远的乡下来县城/都要给我背点洋芋南瓜海椒/其实这些东西/我花十块钱就可在街上买一袋/不是我嫌它们太乡土和廉价/我是心疼她那么大年纪/好不容易种出二十四种以上的植物/我真的不忍心母亲佝偻的身子/进城看儿子还要加重负担/我也知道除了这些/她再也拿不出别的慈爱/所以它们比黄金还珍贵/看见它们我就看见她的命/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都是她用命种出来的/只要粮食和蔬菜还新鲜着/我的母亲就活着/并且在山坡上累着
读过陈衍强的一些诗歌,总能让人眼前一亮,譬如他的《再写母亲》,不是一般的好。《再写母亲》选择了一个永恒的情感话题——母爱,写母亲的诗歌,甚至诗歌名篇从来就不缺少,譬如古代孟郊的《游子吟》,近代冰心的《纸船——寄母亲》,当代舒婷的《母亲》等,要在这一系列篇什的光环底下写“出彩”,那是极其困难的,但当我读到陈衍强的《再写母亲》,心仍然立刻被抓得紧紧的:诗歌因口语而亲切,因生活而质朴,因真实而感人,因准确而闪光。
诗人以“再写”命题诗歌,我下意识重读一下陈衍强关于母亲的诗,除了《再写母亲》,还有之前写的《赞美母亲》。相比之下,诗歌《再写母亲》明显成熟多了,细节抓得很准,从母亲“从老远的乡下来县城”的点入手,娓娓叙来,细细分析,不再泛泛地赞美。诗人在诗歌一开始就营造了“矛盾”的情感氛围——母亲每次到县城看我,“都要给我背点洋芋南瓜海椒”,但“这些东西/我花十块钱就可在街上买一袋”,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是很多人都共同感受到和拥有过的,这种过早的“矛盾”情感表达,并没有影响诗歌整体的协调性,相反是及时的,用“真实平常”的叙述轻易而从容地引领读者入诗,而事实上,诗人对自我的这种内心情感“矛盾”的进一步剖析构成诗歌的主体。
在整首诗歌中,诗人对情感“矛盾”的解构是一种自白式的内心剖析过程,个人以为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或者阶段:首先是我为什么不想母亲为我带东西:“不是我嫌它们太乡土和廉价/我是心疼她那么大年纪/好不容易种出二十四种以上的植物/我真的不忍心母亲佝偻的身子/进城看儿子还要加重负担”——这样的句子没什么可以深究的,因为它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经验,来自于我们思考和情感最淳朴的层面,很自然,又很出色就完成了一个儿子对母亲最真挚心声的表达。其次是母亲为什么坚持为我带东西:“我也知道除了这些/她再也拿不出别的慈爱/所以它们比黄金还珍贵/看见它们我就看见她的命/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都是她用命种出来的”——这里的情感是流动的,是双向而互通的,既有母亲对儿子的慈爱,母亲不辞老远送来的不仅仅是“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而是“她的命”,她的爱,是她自认惟一能为自己儿子做的,是自己幸福和自我价值所在;也有儿子对母亲的理解和体味,因为诗人知道并深刻感知这一切“比黄金还珍贵”,是无价的。最后是我内心深处其实希望母亲为我带东西的:“只要粮食和蔬菜还新鲜着/我的母亲就活着/并且在山坡上累着”——表面上,诗人似乎又把矛盾和问题给带了回来,但只要再用心去感受一下,就会发现问题其实已经得到解决,矛盾已不复存在……母亲是年迈朴实的母亲,是深爱儿子的母亲,是为儿子辛苦却幸福着的母亲,而儿子感恩这一切,他只希望母亲能好好地幸福地活着,这一切都建立在母子双方的理解和默契之上,诗歌随着母子之间最真挚深沉的情感表达和交融而得以悄然升华。
陈衍强的诗歌大多是写自己熟悉的东西,“语言从来都是从最低的地方写起”,他“无意刻意去表达所谓的朴实和感动”,但往往能触及读者的阅读神经,因为他诗歌中的简单而干净的语言,独特而机巧的视觉,淳朴而真实的情感,以及对生活细节的诗意解构,而《再写母亲》恰是这一切的“集大成诗”。当然,我的阅读审美,以及一贯的乡村情结也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对这首诗的偏爱——诗人在写他自己母亲的同时,其实也是在写我的母亲。
附:陈衍强的诗《再写母亲》:
每次她从老远的乡下来县城/都要给我背点洋芋南瓜海椒/其实这些东西/我花十块钱就可在街上买一袋/不是我嫌它们太乡土和廉价/我是心疼她那么大年纪/好不容易种出二十四种以上的植物/我真的不忍心母亲佝偻的身子/进城看儿子还要加重负担/我也知道除了这些/她再也拿不出别的慈爱/所以它们比黄金还珍贵/看见它们我就看见她的命/一个洋芋一个南瓜一个海椒/都是她用命种出来的/只要粮食和蔬菜还新鲜着/我的母亲就活着/并且在山坡上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