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
中等个子、戴着一副黑边框架眼镜,2019年12月25日下午,重庆南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罗江山就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他搓着双手,显得有些腼腆。
然而,当谈论到如今的生活时,这份腼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爽朗的笑声。
“多亏政策好,我才能回家过上安稳的日子!”谈及家乡,罗江山眼里有光。
罗江山是土生土长的铜梁巴川街道人,儿时家中并不富裕。
“以前住的是土墙房子,父母靠种粮食维持生计。”罗江山回忆道。
为了改变现状,25岁那年,罗江山决定到广东地区打工。
“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广东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二是工资比较高。”罗江山说。
在广东的生活是崭新的,也是忙碌的。
罗江山应聘至一家钢结构公司,当起了技术检验员,“师傅只教了我一个月就离职了,后面全靠自己摸索”。
于是,在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中,罗江山常常从早上8点忙碌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就向同事请教,后来还当了班长”。
罗江山的成长是迅速的,但与此同时,离家日久的他对父母的思念也在逐渐增长。
“父母都是不善言辞之人,偶尔用家里的座机打来电话,也只是喊我照顾好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让我不要操心家里的事。”罗江山知道,父母短短数语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挂念,“所以每年春节回家,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彼时,从广东乘坐火车到重庆,需要花上20多个小时。“有一年春节只抢到站票,无奈之下,我只得在过道上睡了一宿。”羅江山说。
时间飞逝,2012年,罗江山与同样来自铜梁的同公司员工苏晓罗结婚了。不久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苏晓罗选择回老家照顾孩子。
由此,罗江山对家的眷恋又多了一分。
“你好久回来嘛?”2017年年底,电话那头,苏晓罗又一次问道。
罗江山沉默了,每次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夫妻二人总会滋生出小小的不愉快。
“我在广东的工作已经稳定,工资也比打工之初翻了一倍,回去还不知道会怎样。”罗江山有些犹豫。
“爸爸妈妈都很想你,而且娃娃都这么大了,你未必就不管了吗?”苏晓罗不死心。
提及家人,罗江山心头突然一软,“是啊,平常只能通过手机听到孩子的声音,甚至不能抱抱他”。
“好,我先回来看看。”罗江山有些酸楚。
此时的罗江山,已有回家工作的意向,在留心工作岗位的同时,一条关于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的消息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而正是在专项行动的推动下,罗江山很快找到一份工作,成为南雁实业公司技术部一名普通操作工人。对于新工作,罗江山很是满意。
政策带来了双赢,满意的不仅仅是罗江山。
通过“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南雁实业公司每年年初用工荒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虽然我们是存量企业,但在春节往往会订单激增,所以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南雁实业公司综合部部长官宇说,以前需要招半年才能招到100人,如今通过专项行动,仅仅用了一个月就招满了。
回到铜梁后,罗江山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
“在外务工的时候,总感觉没有根,如今回来了,心也踏实了!”入职后,原技术部部长万艳群成了罗江山新的师傅,这也让罗江山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会给职工提供两个阶段的培训:一是岗前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岗位;二是岗位培训,即教授他们相应的工艺、技术。”官宇称。
罗江山很快在南雁实业公司展现出了自身的能力。
当时,由于工艺不够先进,公司生产出来的齿轮质量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而要提升产品品质就要到国外进口夹具,一套就要十几万元。
客户需求和价格昂贵,倒逼公司进行技术升级。罗江山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我来设计夹具的草图吧。”
然而,由于缺少相关资料,罗江山只能摸索尝试。
此后的一个月,在办公室加班成了罗江山的家常便饭,“作为技术员需要到现场指导生产,所以我只有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设计”。
最终,在万艳群的协助下,罗江山成功攻克了这一困难。
“我们申报了实用专利,命名为双顶滚齿夹具,成本在1万元左右。”罗江山话语间流露着自豪。
凭借着自己的好手艺,大半年后罗江山晋升为技术部部长。
从普通职工到技术部部长,罗江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越大动力越足,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把团队带领好!”
如今的罗江山,作息如同钟表般精准。
“每天早上7点半到公司。”尽管8点才上班,但罗江山总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7点40分给大家开个小会,然后到厂里转一圈”。
作为技术部部长,罗江山坚持“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在技术部员工的眼中,罗江山并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他还是尽心尽力教导大家的师傅。
“这个人长得不帅,身高不高。”谈起对罗江山的第一印象,技术员秦正伟曾这样调侃,但在相处后,罗江山的用心给秦正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傅很愿意教我们知识,我刚到公司时,对零件还不够了解,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我。”
通过一年多的培育,如今,秦正伟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员,“有时我们还会相互探讨”。
在生活里,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罗江山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家人到附近游玩。
“基本每周都要留出时间来陪家人,上周还带他们去了公园。”罗江山笑道,“现在,我不仅能够照顾家里,工资还比在广东时还高,一家人都搬到新房子里了!”
“为了留住老乡,除了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企业,还会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入学服务。”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员刘光晶介绍,“在待遇方面,返乡务工人员通过自主招聘做满一年,还有额外的2000元。”
如今,在专项行动的持续发力下,铜梁区越来越多的老乡选择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等个子、戴着一副黑边框架眼镜,2019年12月25日下午,重庆南雁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技术部部长罗江山就这样走进我们的视野,他搓着双手,显得有些腼腆。
然而,当谈论到如今的生活时,这份腼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爽朗的笑声。
“多亏政策好,我才能回家过上安稳的日子!”谈及家乡,罗江山眼里有光。
广漂
罗江山是土生土长的铜梁巴川街道人,儿时家中并不富裕。
“以前住的是土墙房子,父母靠种粮食维持生计。”罗江山回忆道。
为了改变现状,25岁那年,罗江山决定到广东地区打工。
“吸引我的有两点,一是广东机会多发展前景好,二是工资比较高。”罗江山说。
在广东的生活是崭新的,也是忙碌的。
罗江山应聘至一家钢结构公司,当起了技术检验员,“师傅只教了我一个月就离职了,后面全靠自己摸索”。
于是,在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中,罗江山常常从早上8点忙碌到深夜,“遇到不懂的就向同事请教,后来还当了班长”。
罗江山的成长是迅速的,但与此同时,离家日久的他对父母的思念也在逐渐增长。
“父母都是不善言辞之人,偶尔用家里的座机打来电话,也只是喊我照顾好自己,说得最多的就是让我不要操心家里的事。”罗江山知道,父母短短数语背后,隐藏着深深的挂念,“所以每年春节回家,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彼时,从广东乘坐火车到重庆,需要花上20多个小时。“有一年春节只抢到站票,无奈之下,我只得在过道上睡了一宿。”羅江山说。
时间飞逝,2012年,罗江山与同样来自铜梁的同公司员工苏晓罗结婚了。不久后,他们有了爱情的结晶,苏晓罗选择回老家照顾孩子。
由此,罗江山对家的眷恋又多了一分。
归来
“你好久回来嘛?”2017年年底,电话那头,苏晓罗又一次问道。
罗江山沉默了,每次讨论到这个问题时,夫妻二人总会滋生出小小的不愉快。
“我在广东的工作已经稳定,工资也比打工之初翻了一倍,回去还不知道会怎样。”罗江山有些犹豫。
“爸爸妈妈都很想你,而且娃娃都这么大了,你未必就不管了吗?”苏晓罗不死心。
提及家人,罗江山心头突然一软,“是啊,平常只能通过手机听到孩子的声音,甚至不能抱抱他”。
“好,我先回来看看。”罗江山有些酸楚。
此时的罗江山,已有回家工作的意向,在留心工作岗位的同时,一条关于开展“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的消息也引起了他的注意。
而正是在专项行动的推动下,罗江山很快找到一份工作,成为南雁实业公司技术部一名普通操作工人。对于新工作,罗江山很是满意。
政策带来了双赢,满意的不仅仅是罗江山。
通过“把老乡留在老家”专项行动,南雁实业公司每年年初用工荒的问题也得到妥善解决。
“虽然我们是存量企业,但在春节往往会订单激增,所以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南雁实业公司综合部部长官宇说,以前需要招半年才能招到100人,如今通过专项行动,仅仅用了一个月就招满了。
成长
回到铜梁后,罗江山把心思放在了工作上。
“在外务工的时候,总感觉没有根,如今回来了,心也踏实了!”入职后,原技术部部长万艳群成了罗江山新的师傅,这也让罗江山在技术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我们会给职工提供两个阶段的培训:一是岗前培训,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岗位;二是岗位培训,即教授他们相应的工艺、技术。”官宇称。
罗江山很快在南雁实业公司展现出了自身的能力。
当时,由于工艺不够先进,公司生产出来的齿轮质量达不到客户的要求,而要提升产品品质就要到国外进口夹具,一套就要十几万元。
客户需求和价格昂贵,倒逼公司进行技术升级。罗江山得知情况后,主动请缨:“我来设计夹具的草图吧。”
然而,由于缺少相关资料,罗江山只能摸索尝试。
此后的一个月,在办公室加班成了罗江山的家常便饭,“作为技术员需要到现场指导生产,所以我只有利用空余时间来进行设计”。
最终,在万艳群的协助下,罗江山成功攻克了这一困难。
“我们申报了实用专利,命名为双顶滚齿夹具,成本在1万元左右。”罗江山话语间流露着自豪。
凭借着自己的好手艺,大半年后罗江山晋升为技术部部长。
从普通职工到技术部部长,罗江山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压力越大动力越足,我一定尽最大的努力把团队带领好!”
安稳
如今的罗江山,作息如同钟表般精准。
“每天早上7点半到公司。”尽管8点才上班,但罗江山总会提前半个小时到岗,“7点40分给大家开个小会,然后到厂里转一圈”。
作为技术部部长,罗江山坚持“合理分工,团结合作”。在技术部员工的眼中,罗江山并不仅仅是一名管理者,他还是尽心尽力教导大家的师傅。
“这个人长得不帅,身高不高。”谈起对罗江山的第一印象,技术员秦正伟曾这样调侃,但在相处后,罗江山的用心给秦正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师傅很愿意教我们知识,我刚到公司时,对零件还不够了解,他都是手把手地教我。”
通过一年多的培育,如今,秦正伟已经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技术员,“有时我们还会相互探讨”。
在生活里,作为儿子、丈夫、父亲,罗江山常利用周末的时间带着家人到附近游玩。
“基本每周都要留出时间来陪家人,上周还带他们去了公园。”罗江山笑道,“现在,我不仅能够照顾家里,工资还比在广东时还高,一家人都搬到新房子里了!”
“为了留住老乡,除了为他们寻找合适的企业,还会为他们的子女提供入学服务。”铜梁高新区企业服务中心企业服务专员刘光晶介绍,“在待遇方面,返乡务工人员通过自主招聘做满一年,还有额外的2000元。”
如今,在专项行动的持续发力下,铜梁区越来越多的老乡选择留在家乡,为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