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高中物理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还需要着重对学生科学精神和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就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展开探讨,以能够不断将核心素养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物理不仅是众多自然性学科及技术性学科的基础,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物理具有涵盖面广、理论知识抽象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帮助其获得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品格和技能,为其日后成长奠定基础。
一、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体来说,物理观念就是指学生基于原有的基本认识之上,对于相应的物理概念和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并融合自己的理解形成客观的、独有的观念看法。科学思维就是指学生能够从物理本质的角度出发,对于不同的物理现象运用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理解概括,是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实验探究就是指教师基于不同的物理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对本质现象进行猜想和假设,而后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數据,一起分析并得出结论;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评估,反思各项概念及不足。科学态度与责任就是指学生形成的对科学技术正确的态度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责任感。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借助物理学史,形成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作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知识,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学生自主的物理观念,对物质世界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而物理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观念形态。通过物理学史的引入,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具体化,为学生提供支撑性的事实经验和真实情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的价值以及其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高二物理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电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公元1世纪,人类发现了带电体之间、磁石之间能够相互作用。有些科学家尝试用瞬时的超距作用解释这种相互作用现象,而法拉第则首次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思想。他指出电和磁的周围都有场这种物质的存在,这不仅打破了牛顿力学 “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还为当代物理学中的许多领域开辟了道路,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计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具有质疑意识,并能够在证据的基础上大胆质疑,能立足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创新意识。由此可见,科学思维也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培养板块。而运用问题的形式,不仅能够更好的贯穿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浪潮,激发起探索欲望,并带着问题进入到实验探索的过程中[2]。
例如在教学高二物理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问:“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式?”“外界既对系统做功,又对系统传热,如何计算物体的内能?”“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正负意义是什么?”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一步步对其分析探讨,从而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逐步深化,思维获得大大提升。
(三)注重实验探究,提升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将教材中的各项实验进行演示和改进,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直观有效的给学生视觉思维冲击,还能够通过反复验证,增强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全面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出示纸片和金属片,并提问:“同一高度下落,谁先落地?”待学生回到之后,教师演示实验,两者同时落地。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将金属片叠放在纸片上,同时下落。因为二者紧贴在一起,金属片压在纸片上迫使二者同时落地。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整合教学资源,感知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学科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不仅来源于生活,且对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融入环境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从而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生成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而且能够使他们逐渐形成勇于探索新知、敢于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互助合作的人格品质,持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高尚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教学高三选修3第十九章第七节《重核的裂变》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美军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历史短片,通过历史再现,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原子弹爆炸的巨大能量。同时,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以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社会背景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原子弹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负面作用。学生通过争论和总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重核裂变的能量,以及其为人类带来的价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将这样的反应置于人为控制之下以缓慢地释放能量?将课堂学习有效延伸至课后,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3]。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不同层面,采取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形式,对教学环节不断优化和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丽明.论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11):167-167.
[2]赵仕芳,王较过,贺莹晖.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J].湖南中学物理,2018(1):5-8.
[3]王睿.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新课程,2019(15):198-198.
关键词: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
物理不仅是众多自然性学科及技术性学科的基础,更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工具。高中物理具有涵盖面广、理论知识抽象的特点,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塑造,帮助其获得适应终身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必要品格和技能,为其日后成长奠定基础。
一、核心素养概述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包含了四个维度: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1]。具体来说,物理观念就是指学生基于原有的基本认识之上,对于相应的物理概念和内在规律进行探索,并融合自己的理解形成客观的、独有的观念看法。科学思维就是指学生能够从物理本质的角度出发,对于不同的物理现象运用自身的思维模式进行理解概括,是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质。实验探究就是指教师基于不同的物理问题,带领学生一起对本质现象进行猜想和假设,而后基于收集到的信息數据,一起分析并得出结论;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评估,反思各项概念及不足。科学态度与责任就是指学生形成的对科学技术正确的态度以及对科学发展的责任感。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一)借助物理学史,形成物理观念
物理观念作为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教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知识,还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物理知识进行整合,从而形成学生自主的物理观念,对物质世界有着自己不同的认知。而物理观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物理学史,帮助学生潜移默化的提升观念形态。通过物理学史的引入,能够将抽象的知识概念具体化,为学生提供支撑性的事实经验和真实情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学的价值以及其与生活的联系。
例如在教学高二物理选修1第一章第二节《电场》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视频:公元1世纪,人类发现了带电体之间、磁石之间能够相互作用。有些科学家尝试用瞬时的超距作用解释这种相互作用现象,而法拉第则首次提出了“力线”和“场”的思想。他指出电和磁的周围都有场这种物质的存在,这不仅打破了牛顿力学 “超距作用”的传统观念,还为当代物理学中的许多领域开辟了道路,由此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计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能正确运用科学思维方法,解释自然现象,并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具有质疑意识,并能够在证据的基础上大胆质疑,能立足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创新意识。由此可见,科学思维也是高中物理核心素养中一个重要培养板块。而运用问题的形式,不仅能够更好的贯穿课堂,还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浪潮,激发起探索欲望,并带着问题进入到实验探索的过程中[2]。
例如在教学高二物理选修1第二章第二节《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提问:“改变物体内能有哪些方式?”“外界既对系统做功,又对系统传热,如何计算物体的内能?”“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的正负意义是什么?”通过层次性的问题,能够带领学生一步步对其分析探讨,从而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概念逐步深化,思维获得大大提升。
(三)注重实验探究,提升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上的重要内容,其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通过将教材中的各项实验进行演示和改进,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直观有效的给学生视觉思维冲击,还能够通过反复验证,增强物理实验的科学性,全面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例如在教学高一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自由落体运动》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出示纸片和金属片,并提问:“同一高度下落,谁先落地?”待学生回到之后,教师演示实验,两者同时落地。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实验进行改进,如将金属片叠放在纸片上,同时下落。因为二者紧贴在一起,金属片压在纸片上迫使二者同时落地。通过这样的实验设计,能够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还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不迷信权威的精神,达到提升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整合教学资源,感知科学态度与责任
物理学科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其不仅来源于生活,且对生活具有至关重要的价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当积极整合课内外资源,有意识的在课堂上融入环境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等相关内容,从而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生成对科学价值的正确判断,而且能够使他们逐渐形成勇于探索新知、敢于独立思考、实事求是、互助合作的人格品质,持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塑造高尚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教学高三选修3第十九章第七节《重核的裂变》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观看美军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历史短片,通过历史再现,帮助学生初步感知原子弹爆炸的巨大能量。同时,邀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事迹以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社会背景进行讨论,分析并总结原子弹所带来的积极意义以及负面作用。学生通过争论和总结,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感知重核裂变的能量,以及其为人类带来的价值。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思考:如何将这样的反应置于人为控制之下以缓慢地释放能量?将课堂学习有效延伸至课后,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用的正确态度以及责任感[3]。
综上所述,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教学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应当立足于不同层面,采取多样化的创新教学形式,对教学环节不断优化和调整,结合学生实际发展水平,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从而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丽明.论对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18(11):167-167.
[2]赵仕芳,王较过,贺莹晖.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征[J].湖南中学物理,2018(1):5-8.
[3]王睿.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途径[J].新课程,2019(15):198-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