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和培养数感。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能够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感应和感受的。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数为何物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从而建立数感。数概念的本身是抽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先讲述原始社会古人生产力低下、刀耕火种的故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教学“1”时,先让学生组词,小到一粒沙、一滴水,大到一个国家、一颗星球;再让学生表示不同的数量,一个人、一家人、一班人;还让学生表示模糊数量关系:一堆苹果用整体“1”表示、一条直线有无限长等等。在认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数,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应用数学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习长度单位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为什么长度单位要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么多单位?只有“厘米”,南昌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用厘米表示容易吗?只有“千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用千米表示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数量用不同的数量单位来表示是必要的,这也就是数有个级、万级、亿级的道理。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知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构建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数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做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牙膏、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做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做单位。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10千米的路程。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老师为学生构建一个活动平台,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三、开放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用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时要开放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如学校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估算全国的小学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小张纸,一年全国小学生要浪费多少吨纸?要用多少辆卡车运输?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发现全国的小学生一年浪费的纸张高达90000多吨,大约要用18000辆卡车才能运完。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最后,结合题目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对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强化了对数的感受性。
另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也是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使学生通过估算拥有良好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来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堂教学之中。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小学)
数感是一种主动、自觉或自动化地理解数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是对数学对象、材料直接迅速、正确敏锐的感受能力。“数感”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不是通过他人的传授而能够获得的,而是要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去感知、感应和感受的。
一、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数为何物
众所周知,小学生的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根据这个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小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帮助学生去经历和体验,从而建立数感。数概念的本身是抽象的,因此教师要为学生积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例如,教学数的认识时,先讲述原始社会古人生产力低下、刀耕火种的故事,使学生对“数”的产生有了深刻的印象。具体教学“1”时,先让学生组词,小到一粒沙、一滴水,大到一个国家、一颗星球;再让学生表示不同的数量,一个人、一家人、一班人;还让学生表示模糊数量关系:一堆苹果用整体“1”表示、一条直线有无限长等等。在认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说说自己生活中的数,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应用数学可以简单明了地表示许多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数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它的呈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学习长度单位时创设情景,让学生发挥想象,为什么长度单位要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这么多单位?只有“厘米”,南昌到北京的实际距离用厘米表示容易吗?只有“千米”,一支铅笔的长度用千米表示方便吗?使学生认识到不同的数量用不同的数量单位来表示是必要的,这也就是数有个级、万级、亿级的道理。创设有趣的情景,让学生感知数的意义、表示方法,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构建平台,让学生感应数在何处
数学与我们日常活动密切相关,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进行数的教学。让学生感觉到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体验数感。
例如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让学生寻找、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做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4粒黄豆大约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牙膏、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做单位,体重、菜、水果等用“千克”做单位。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让学生感受10米、50米、100米的距离,在春游、秋游中感受1千米、10千米的路程。这些数据、单位都来自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应信息数字化。老师为学生构建一个活动平台,通过开展这样的活动,学生感应到数能表达和交流信息,而且数就在生活中。
三、开放时空,让学生感受数有何用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实际,教学时要开放时空,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从室内扩展到室外,校内延伸到校外,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感受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如学校开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估算全国的小学生如果每人每天浪费一小张纸,一年全国小学生要浪费多少吨纸?要用多少辆卡车运输?学生通过上网查找资料,发现全国的小学生一年浪费的纸张高达90000多吨,大约要用18000辆卡车才能运完。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最后,结合题目让学生谈谈如何保护环境、爱护地球,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提高了学生的估算能力,对数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强化了对数的感受性。
另外,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活动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加强估算也是在应用中培养学生数感的有效方法。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初步的估算技能,使学生通过估算拥有良好的数感。
总之,数感的形成不是一个单元、一个学期的教学就能完成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用较长时间来逐步培养。作为教师,应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把培养数感的任务落实到每一堂教学之中。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