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兴趣思维创新培养好奇互动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24-02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错误地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很高,不存在提高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却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儿”——玩游戏、上网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儿”,由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电脑课,却不喜欢电脑老师的现象,也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上的内容。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遇到上面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疑问,往往是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上认识WORD这一课时,我把握住整的思路即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认识这个新朋友——WORD,了解它,让学生觉得它很神奇,对它感兴趣,那么是不是就是单纯地告诉学生呢?我觉得这样的引入激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改变了这种思路,一上课就说和同学讨论三样东西:纸、笔和字,让学生說一说他们的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的情况。然后我再提出虽然现在这三样东西都比以前先进的多,方便的多,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字写得不好看要重写,写错了纸一擦就擦破了,假如老师布置去做一份小报交上来的都是涂涂改改不雅观,而且花的时间很长,那么该怎么解决呢?然后再引出了WORD,这些问题WORD都能解决,还能制作出漂亮的小报(出示),此时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认识这个新朋友了。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疑问不仅达到了教材的原意,也培养学生对学习WORD的兴趣。
二、多用表扬,发挥“特长生”的作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表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进步,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尊和自信,以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推动认知活动的改善。
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后,把学生制作的一些较好的幻灯片连接到教师机上,让全班的同学都来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让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简单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事先告诉“小老师”教学目标,让“小老师”自己组织上课。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并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
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三、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任务驱动”适合于教授操作类知识、技能与实践探究式教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要讲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将其设置为“任务”分散在不同阶段,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这样就开阔和活跃了学生的思路。例如,制作电子板报的任务,就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一起讨论,确定板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小组内的同学再进行分工,共同参与任务的完成,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表格的绘制、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后,就可以制作成一份精美的板报了。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来完成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树立了团队精神。
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小组活动,在协作中学习
心理学实验表明:多人合作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而又爱好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可以组织信息技术课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开阔眼界,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EXCEL数据计算这节课时,牵扯到公式、函数等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几部分,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一小组讨论学习一部分内容,然后让他们再给其他同学讲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对整节课进行了总结,通过评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情感互动,感染学生
教学中的情感互动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情感互动的情景,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个人要充分流露出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来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相对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情绪状态,乐于和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
例如:在WORD图文混排的时候,上课之初我先展示了我给同学们制作的一张电脑小报,在上面列出了同学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同时我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几点诚恳的期望和建议,可谓是感情真挚、图文并茂,结果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课后许多同学还发给我他们精心制作的小报。
六、益智游戏,因势利导
小学生都喜欢玩电脑游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游戏,教师不应该盲目采取杜绝的态度,利用好游戏这个“武器”,也可以很好的为课堂所用。关键是有选择地玩,把握住一个“度”。一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生玩《三国演义》时,作为游戏人物介绍,可给学生讲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忠勇仁义,讲赤壁之战孔明的神机妙算,讲官渡之战曹操的雄才大略,讲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的韬光养晦……。在学习复制、粘贴这个内容时可以给一个不完整的游戏软件,这个游戏好玩吗?确实好玩,但是不够完整,需要到老师那里把丢失的文件放进去才可以玩,该怎么放呢?很自然的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在上三年级可爱的鼠标这一课时,很多同学由于家里没有电脑第一次接触所以握鼠标、单击、双击都不会,教了之后效果不明显。于是,我采用了一个填色的小游戏,来练习单击、拼图,移动和双击,结果一节课下来都练得很熟练,连最不愿意学的都很积极的在请教同学。在上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七、趣味作业,延伸课堂
针对学生把做作业视为负担的问题,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开放式的作业,彻底改变每道题都确定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作业尽可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
例如:在学习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后,我让学生自选一个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制作一组幻灯片。结果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以申奥成功为主题,有的谈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甚至还有学生制作了有关WTO的演示文稿。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加强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实际操作,相信学生不仅喜欢信息技术课,而且掌握许多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
【关键词】兴趣思维创新培养好奇互动潜能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124-02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错误地将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误以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认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已经很高,不存在提高的问题。然而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对信息技术课非常感兴趣,然而这种兴趣却只是对“计算机”本身的兴趣,他们的目的在于“玩儿”——玩游戏、上网等,而对于教师所讲授的教材上的内容却觉得“不好玩儿”,由此,就出现了学生喜欢上电脑课,却不喜欢电脑老师的现象,也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上的内容。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往往以自己的学习兴趣为转移。遇到上面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呢?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心理学家鲁宾斯坦曾经说过:“思维通常是开始于疑问或者问题,开始于惊奇或者疑惑,开始于矛盾。”疑问,往往是伟大发明和创造的开始,是创新的源泉。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巧妙构思、精心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在上认识WORD这一课时,我把握住整的思路即这节课就是让学生认识这个新朋友——WORD,了解它,让学生觉得它很神奇,对它感兴趣,那么是不是就是单纯地告诉学生呢?我觉得这样的引入激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改变了这种思路,一上课就说和同学讨论三样东西:纸、笔和字,让学生說一说他们的历史,发展到了今天的情况。然后我再提出虽然现在这三样东西都比以前先进的多,方便的多,但是还是有很多同学字写得不好看要重写,写错了纸一擦就擦破了,假如老师布置去做一份小报交上来的都是涂涂改改不雅观,而且花的时间很长,那么该怎么解决呢?然后再引出了WORD,这些问题WORD都能解决,还能制作出漂亮的小报(出示),此时学生都迫不及待的想认识这个新朋友了。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样的疑问不仅达到了教材的原意,也培养学生对学习WORD的兴趣。
二、多用表扬,发挥“特长生”的作用,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不应吝啬表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鼓励进步,促进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潜能,树立自尊和自信,以积极健康的自我观念推动认知活动的改善。
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后,把学生制作的一些较好的幻灯片连接到教师机上,让全班的同学都来欣赏,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和内在潜力,也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
让有信息技术特长的学生当“小老师”,可以改变传统的师生间单向传递知识的方式,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于教学中的一些简单而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可以事先告诉“小老师”教学目标,让“小老师”自己组织上课。这样,学生就会按照自己的理解程度,备好课,并以自己最好的教学方式扮演“小老师”。
同时,在上机实践课中,教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让一部分操作较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对其他同学在上机过程遇到的一些难题给予解答,互帮互助,共同学习。
三、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做中学”
“任务驱动”适合于教授操作类知识、技能与实践探究式教学。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把要讲的内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分成若干个层次,将其设置为“任务”分散在不同阶段,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做中学”,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例如: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相互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学会听取他人的意见,理解他人的想法,同时学会评判接纳和反思。通过合作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途径,这样就开阔和活跃了学生的思路。例如,制作电子板报的任务,就可以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同组的一起讨论,确定板报的主题;然后,把任务分成几个小任务,小组内的同学再进行分工,共同参与任务的完成,有的负责文字、负责图片等资料的整理;有的负责录入;有的负责表格的绘制、有的负责版面设计等。在合作的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制作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达成统一认识后,就可以制作成一份精美的板报了。通过小组协作学习来完成任务,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而且还树立了团队精神。
四、开展信息技术课程兴趣小组活动,在协作中学习
心理学实验表明:多人合作可以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在教学中,不断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合作互相启发,互相促进。对少数学习成绩优秀而又爱好信息技术课的学生,可以组织信息技术课课外活动小组。通过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巩固信息技术课基础知识、操作技能,开阔眼界,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EXCEL数据计算这节课时,牵扯到公式、函数等内容比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尝试了几种方法都不是很理想,我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把这节课的内容分成了几部分,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小组,让每一小组讨论学习一部分内容,然后让他们再给其他同学讲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我对整节课进行了总结,通过评价,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情感互动,感染学生
教学中的情感互动过程是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积极的情感互动的情景,努力营造出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激发学生的感情;教师个人要充分流露出自己对所教学科的热爱来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相对积极和稳定的情感情绪状态,乐于和教师或学习伙伴进行交流。
例如:在WORD图文混排的时候,上课之初我先展示了我给同学们制作的一张电脑小报,在上面列出了同学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同时我对同学们的学习提出了几点诚恳的期望和建议,可谓是感情真挚、图文并茂,结果课堂的气氛特别活跃,课后许多同学还发给我他们精心制作的小报。
六、益智游戏,因势利导
小学生都喜欢玩电脑游戏,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于游戏,教师不应该盲目采取杜绝的态度,利用好游戏这个“武器”,也可以很好的为课堂所用。关键是有选择地玩,把握住一个“度”。一些益智游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教学生玩《三国演义》时,作为游戏人物介绍,可给学生讲关云长千里走单骑的忠勇仁义,讲赤壁之战孔明的神机妙算,讲官渡之战曹操的雄才大略,讲青梅煮酒论英雄刘备的韬光养晦……。在学习复制、粘贴这个内容时可以给一个不完整的游戏软件,这个游戏好玩吗?确实好玩,但是不够完整,需要到老师那里把丢失的文件放进去才可以玩,该怎么放呢?很自然的学生的兴趣就来了。在上三年级可爱的鼠标这一课时,很多同学由于家里没有电脑第一次接触所以握鼠标、单击、双击都不会,教了之后效果不明显。于是,我采用了一个填色的小游戏,来练习单击、拼图,移动和双击,结果一节课下来都练得很熟练,连最不愿意学的都很积极的在请教同学。在上软件的安装与删除时也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七、趣味作业,延伸课堂
针对学生把做作业视为负担的问题,布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开放式的作业,彻底改变每道题都确定一个“标准答案”的做法,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作业尽可能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他们自己去想象,去思考,去设计,去创新。
例如:在学习完成演示文稿制作后,我让学生自选一个当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题,制作一组幻灯片。结果学生们各显神通,有的以申奥成功为主题,有的谈中国足球冲出亚洲,甚至还有学生制作了有关WTO的演示文稿。学生们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既掌握了知识,又加强了与社会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学生实际操作,相信学生不仅喜欢信息技术课,而且掌握许多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实践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总之,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