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单篇阅读教学是阅读课上的主流教学方式。综观教学现场,预学单的设计对课堂教学非常重要。从教学实践的角度看,设计预学单时要关注预学起点,符合学生学情;要关注文体特点,发掘文本秘妙;要关注学段目标,夯实语文基础;要关注言语表达,提升语用能力。
【关键词】预学单 阅读 单篇教学 学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由四到五篇课文组成,单篇形式的文本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和主体。因此,如何提高单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最近几年,我们在特级教师莫国夫的引领下,开展了基于预学的改进单篇阅读教学的探索,这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很有实效。综观教学现场,预学单的设计是决定单篇阅读教学是否精彩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细读文本、选择教学内容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基于儿童立场,巧妙设计预学单就很重要了。那么,我们如何设计预学单呢?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设计预学单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预学起点
帆船起航,飞机起飞,都有一个起点。预学单的设计,也有一个起点。起点过高,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师生对话就不是很顺畅,对教学的要求就高了;起点过低,则会失去预学本身的意义。預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能力,预学的展开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设计预学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点。一般情况下,中高段阅读教学采用预学的方式比较多,这是由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段目标决定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预学单设计。
【案例举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珍珠泉》
一位教师为该文设计了这样一份预学单:
1.熟读课文,把不理解的、难读的词语写下来。
难读的词语: ;
不容易理解的词语: 。
2.课文介绍了珍珠泉水( )、( )和( )的特点,请把相应的句子写下来。
3.你认为课文哪一部分或哪一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字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句子和片段的学习乃是这个学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三年级正是起始阶段,需要教师逐步渗透和引领。细细地分析这份预学单,从字词的预学到句段的预学,从文本的理解到文本的表达,充分关注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目标起点,循序渐进地开展设计,从基础到深层,从知识到能力,层层推进。预学的起点确定了,教师再基于学生的预学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教学也就有了真实的学情起点。
二、关注文体特点
文本是教学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教学就如浮萍。但是,不同的文本,文体是不一样的。细细思量,文体的特点其实为预学单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忽视隐藏在文体本身之中的秘妙。在预学单中,可利用文体特点进行预设,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特色。
【案例举隅】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珊迪》
《小珊迪》是一篇选读课文,讲述了贫穷的小珊迪靠卖火柴生活,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悲惨死去的故事。故事是用来讲述的。文本的开头也呈现出了该特点,如“故事发生在爱丁堡”。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是:“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可有可无的一段话,放在了文章的末尾。我们怎么来处理、把握这部分内容呢?在预学单中,有位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文章的最后一段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从学生的预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文章的结尾,应该要保留,它点明了主题和中心。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这一段可以不要,理由是这一段有画蛇添足之感。
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小组PK,学生辩论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儿童教育的生命立场,提升了学生的思辨力。课尾教师总结,一语道破天机:这是编者在选编这篇课文的时候加的。从故事内容的本身来看,可以不要。它不影响故事本身的情节和讲述的完整性。
文体特点是文本深处传递出来的声音。从文体本身出发设计预学问题,是直指语文核心素养所在的良策。关注文体特点,引领学生从文本的整体去审视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感知文本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关注学段目标
我们在预学单的设计中还要关注学段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在阅读能力尚未形成的低年级,单篇阅读教学不太适合采用基于预学的教学。如果要在低年级开始尝试此类教学,预学任务还要考虑到学段目标和具体的言语训练目标。
【案例举隅】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本思路清晰,人物描写比较集中,从题目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人物是画家和牧童。细读文本,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言语训练点不是很明确,令人一时无法把握。我校的一位教师选择这篇课文,进行了预学单的设计,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它是五、六年级的主要培养目标,对于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这样的预学,显然是不恰当的。
不同的学段,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目标的达成度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放在不同的学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预学单的设计必须兼顾学段特点和教学具体要求。二年级的预学单设计,笔者觉得更应该关注词语的组合方式、句式的表达方式,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四、关注言语表达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发现,发现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预学单的设计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思路先行预设的过程。在这个先行预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发现、落实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彰显语用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现语文实践性的课程特色。
【案例举隅】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麦哨》
《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其一是意境之美,其二是语言之美。它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激发他们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尤其是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它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文章。再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麦哨》一文以麦哨声引出下文,又以麦哨声结尾,是体现首尾呼应这种表达形式的比较典型的范例。我们在设计《麦哨》的预学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预学问题:如果把这篇文章当成一个微剧本,拍成一部微电影,那么“麦哨”在这部微电影中,应出现哪几个镜头?分别安排在哪里?这样的预学问题的设计是直指文本表达特点的,引领学生去关注整个文本的表达方法。基于这样的预学问题,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全面的朗读、感悟、体验。有了这样的预学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轻一点拨,对于文本首尾呼应的表达特点,学生就能直观、形象、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让阅读走向表达,从阅读中感悟表达特色,从表达中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指向表达的预学设计,是直接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途径,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聚焦文本表达特色的预学设计,让课堂真正地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学生依循教师预设的预学单先行预学,教师对预学单一一批阅、分析、统计,了解学生对文本、对知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的学情就基本跃然纸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符合学生学习起点的预学单,让教师迈出了顺利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可以说预约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把握了学生真实的、原始的学习起点,就可以重新制定适合这个班级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成就单篇阅读教学的精彩。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西小学 312500)
【关键词】预学单 阅读 单篇教学 学情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按主题单元的方式编排的,每个单元都由四到五篇课文组成,单篇形式的文本教学是阅读教学的主流和主体。因此,如何提高单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显得很重要了。最近几年,我们在特级教师莫国夫的引领下,开展了基于预学的改进单篇阅读教学的探索,这对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很有实效。综观教学现场,预学单的设计是决定单篇阅读教学是否精彩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在细读文本、选择教学内容的同时,根据教学目标,基于儿童立场,巧妙设计预学单就很重要了。那么,我们如何设计预学单呢?从笔者的教学实践来看,设计预学单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预学起点
帆船起航,飞机起飞,都有一个起点。预学单的设计,也有一个起点。起点过高,学生学习起来有难度,师生对话就不是很顺畅,对教学的要求就高了;起点过低,则会失去预学本身的意义。預学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没有一定的语文能力,预学的展开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在设计预学单时,我们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起点。一般情况下,中高段阅读教学采用预学的方式比较多,这是由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段目标决定的。我们一起来看下面的预学单设计。
【案例举隅】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珍珠泉》
一位教师为该文设计了这样一份预学单:
1.熟读课文,把不理解的、难读的词语写下来。
难读的词语: ;
不容易理解的词语: 。
2.课文介绍了珍珠泉水( )、( )和( )的特点,请把相应的句子写下来。
3.你认为课文哪一部分或哪一句话给你的印象最深刻?说说你的理由。
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字词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句子和片段的学习乃是这个学段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三年级正是起始阶段,需要教师逐步渗透和引领。细细地分析这份预学单,从字词的预学到句段的预学,从文本的理解到文本的表达,充分关注了三年级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目标起点,循序渐进地开展设计,从基础到深层,从知识到能力,层层推进。预学的起点确定了,教师再基于学生的预学情况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教学也就有了真实的学情起点。
二、关注文体特点
文本是教学的载体。没有这个载体,教学就如浮萍。但是,不同的文本,文体是不一样的。细细思量,文体的特点其实为预学单的设计指明了方向。我们不能忽视隐藏在文体本身之中的秘妙。在预学单中,可利用文体特点进行预设,充分彰显语文教学的特色。
【案例举隅】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小珊迪》
《小珊迪》是一篇选读课文,讲述了贫穷的小珊迪靠卖火柴生活,不幸被马车轧断双腿,悲惨死去的故事。故事是用来讲述的。文本的开头也呈现出了该特点,如“故事发生在爱丁堡”。课文的最后一段话是:“直到今天,谁读了这个故事不受感动呢?饱受饥寒的小珊迪的美好品质,将永远打动人们的心。”这可有可无的一段话,放在了文章的末尾。我们怎么来处理、把握这部分内容呢?在预学单中,有位教师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对文章的最后一段怎么看?说说你的理由。从学生的预学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认为这是文章的结尾,应该要保留,它点明了主题和中心。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这一段可以不要,理由是这一段有画蛇添足之感。
课堂上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小组PK,学生辩论起来头头是道,有理有据。课堂教学充分展示了儿童教育的生命立场,提升了学生的思辨力。课尾教师总结,一语道破天机:这是编者在选编这篇课文的时候加的。从故事内容的本身来看,可以不要。它不影响故事本身的情节和讲述的完整性。
文体特点是文本深处传递出来的声音。从文体本身出发设计预学问题,是直指语文核心素养所在的良策。关注文体特点,引领学生从文本的整体去审视文体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感知文本布局谋篇的能力。
三、关注学段目标
我们在预学单的设计中还要关注学段的教学目标。一般情况下,在阅读能力尚未形成的低年级,单篇阅读教学不太适合采用基于预学的教学。如果要在低年级开始尝试此类教学,预学任务还要考虑到学段目标和具体的言语训练目标。
【案例举隅】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画家和牧童》
《画家和牧童》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文本思路清晰,人物描写比较集中,从题目就能知道课文的主要人物是画家和牧童。细读文本,这是一篇人文性很强的课文,言语训练点不是很明确,令人一时无法把握。我校的一位教师选择这篇课文,进行了预学单的设计,其中有一个问题是: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难度的。它是五、六年级的主要培养目标,对于概括能力尚未形成的二年级学生来说,进行这样的预学,显然是不恰当的。
不同的学段,教学目标是不一样的,而且目标的达成度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放在不同的学段,也是不一样的。因此,预学单的设计必须兼顾学段特点和教学具体要求。二年级的预学单设计,笔者觉得更应该关注词语的组合方式、句式的表达方式,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让学生扎扎实实学语文。
四、关注言语表达
阅读教学的本质在于发现,发现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预学单的设计过程,就是教师教学思路先行预设的过程。在这个先行预设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围绕文本语言的表达特色,发现、落实文本语言的表达方式,彰显语用意识,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充分体现语文实践性的课程特色。
【案例举隅】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麦哨》
《麦哨》描写了盛夏时节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玩耍嬉戏的情形。这是一篇文质优美的课文,其一是意境之美,其二是语言之美。它能够使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基础上感受到田园生活的美,激发他们向往大自然的情感。尤其是对于城里的学生来说,它是一篇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积累的好文章。再细读,我们可以发现《麦哨》一文以麦哨声引出下文,又以麦哨声结尾,是体现首尾呼应这种表达形式的比较典型的范例。我们在设计《麦哨》的预学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预学问题:如果把这篇文章当成一个微剧本,拍成一部微电影,那么“麦哨”在这部微电影中,应出现哪几个镜头?分别安排在哪里?这样的预学问题的设计是直指文本表达特点的,引领学生去关注整个文本的表达方法。基于这样的预学问题,学生对课文进行了全面的朗读、感悟、体验。有了这样的预学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轻轻一点拨,对于文本首尾呼应的表达特点,学生就能直观、形象、水到渠成地掌握了。
让阅读走向表达,从阅读中感悟表达特色,从表达中提升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本质。指向表达的预学设计,是直接提高学生感悟能力的途径,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聚焦文本表达特色的预学设计,让课堂真正地体现出浓浓的语文味。
学生依循教师预设的预学单先行预学,教师对预学单一一批阅、分析、统计,了解学生对文本、对知识等方面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的学情就基本跃然纸上了。一份高质量的符合学生学习起点的预学单,让教师迈出了顺利开展教学的第一步,可以说预约了课堂教学的精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预学情况,把握了学生真实的、原始的学习起点,就可以重新制定适合这个班级的教学目标,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成就单篇阅读教学的精彩。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城西小学 31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