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城小家
我们住在一个很可爱的小城,它的名字叫“ElCerrito”。我先生把它音译为“爱色人多”。它静静地躺在旧金山海湾的东边,邻近著名学府柏克莱加州大学(UCBerkeley),距旧金山约20多分钟车程。因为位于内海,所以海水总是静静的,没有旧金山海滩的惊涛骇浪,也没有那么大的风。比起马克吐温所形容的拥有“世界上最冷的夏天”的旧金山,要暖和很多。
我们的住处是一所红色屋顶的房子,占地约有500多平方,其结构颇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左边邻居是一位白人老先生与他妹妹。相邻的栅栏旁是十多棵高过屋顶的茶花树。这种四季常青的花木,开的花有大红、粉红、白色等。右边是一对年轻的博士,丈夫来自德国,妻子来自黎巴嫩。他们家与我们家相邻的木制栅栏上,爬满了常青的藤蔓,有可爱的牵牛花,香气袭人的金银花等等:街道对面是常飞中国北京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空姐玛丽娅。
在街道的另一边,相隔数十步远,住着我们非常熟识的台湾著名作家喻丽清女士。奇怪的是去年我们搬入新居后才知,彼此这么邻近。喻老师是园艺高手,他们家的花园精致漂亮,水果更是出奇的好吃,有香脆的柿子和纯甜的枇杷。而最令我们羡慕的是那一片茂盛的竹林,很有一种山野林中清趣,而古人曰: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所以,到她家挖竹子,就成了先生常常念叨的事情。
散步是我和先生的日常功课,休息的时候,我们的散步分为早中晚三班,戏说为:彼此遛狗。走在暖暖的阳光下,欣赏评点各家的房子、庭院、果木花草。我们甚至可以画出小城的果树分布图,哪家的枇杷果子大,哪家的李子味道甜,哪条街边的苹果快成熟了,哪个转角处的桃子茂密……
有一天,儿子程贝诺背着书包进家门时神秘地说:“妈妈,快来看,好可爱哟。”原来是我家门旁那棵蓝色的满天星花树上,栖息了好多小小的鸟儿,叫“蜂鸟”吧,那么小,像小小的心脏,那么可爱地在枝上跳来跳去。而贝儿的卧室窗前已被夏威夷公主花和三角梅覆盖了。
春天真好,当我今年3月从成都回来的时候,家中的樱花盛开着欢迎我,仅仅十几天前还光秃秃的枝干上竟开满了嫩绿的叶子并开了花,真令我惊讶。遗憾的是我没能看到第一朵樱花绽放的过程。而所有的小果树在经过严冬后都发了芽,而那时我曾对他说:你这样细心地照料,给她们穿御寒的衣服,以后她们会变成桃花仙子、梅花仙子来报答你。而他说:我不想有外遇。
他准备在院子里种菜,专门去买了铁楸回来,用一下午翻地,我也帮忙,笑着说:“转了一大圈,跑到美国当农夫农妇了。”我觉得当农民真不简单,能让地里长出东西,是好奇妙,好了不起的事情。我感叹自己从未种出过任何东西,可是他说:“你连人都种出来了,地里的果实算什么,程贝诺就是你最大的果实。”后来我们又种了枇杷、柿子树,还建了一片竹林。如今我们心中想要的树木都有了,心里安定不少。
现在,我每天都会去看那些果树,对树木每一天每一点的变化充满欣喜。有一位朋友说:树木是有感觉的,你经常去看他们,和他们说话,他们就会长得快,结的果子甜。使我一下子对这位平日里并不浪漫的朋友刮目相看。
寒暑假,我们会实施我们的旅游计划,外出看世界。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人生范围,诗人北岛如是说。可是我告诉他,春天时我得呆在家中看樱花,秋天时也不外出,因为院中有很多果子吃;冬夏吧,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是避暑和过冬的好地方。他说:看来你是乐不思蜀了。
可是我也很怀念成都。虽然我喜欢美国的丽日蓝天、清新的空气、长年盛开的花草、轻松的人际关系,喜欢在我的院里种花种菜种果树:我也喜欢成都的亲情友情、方便的生活、那么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地方。
我其实挺幸运的,两个最美的城市,都是我的家,我对他们同样牵念,同样割舍不下。
秋天花园小景
不上班的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到园子里四处看看。园子不是很精致整洁的花园,也不是颇费匠心的人工园林,如日本式的、苏杭式的小亭台、小流水……我的园子甚至可以说有点杂乱,我称之为“凌乱美”,这表现在随处乱长的荒草杂花上。不经意间,不知何时就冒出一支亭亭的箭兰、一把粗壮的马蹄莲,或一些稀奇古怪的不知名的植物。大地的慷慨总是给我许多意外的惊喜。而一个朋友,将吃过的枣核随手扔入园中,说不定哪天就长出一棵枣树来。
一场雨后,冒出水汪汪一片绿色的汲汲草来。而这种草,令我想到童年。那时我与小伙伴们在公园里采摘过这种草吃,印象中是酸酸的。除了汲汲草,我吃过的草还有兔儿草、车前草、折耳根,还有家乡山坡上一串串一骨碌新鲜的槐花,就这样摘掉芯放入口中,好清新、好滋润的口感,至今口齿留香。也许是我属免的天性,看到长得茂盛的草我就好喜欢,喜欢得有想吃的冲动。
时值秋天,应该是草木凋零的季节,可是果树们,居然在这时候开花了。前不久才摘掉苹果树上残存的果子,可现在却满树开出了粉色的花朵,那么毫无顾忌地张扬着自己的美丽。而梨树则要羞涩许多,只在叶间淡淡地开出几朵纯白的小花来。而橙子树则长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像在迎接春天,而前方,等着的却是冬呢。
从我书桌前的窗前望去,一栅栏的牵牛花有好几米长,它们甚至攀援到左边高高的树上,与树上的红果子交相辉映。邻居园里高大的柠檬树四季挂果,无人采摘,任其边掉边结,循环往复。儿子曾告诉我,掉在地上的果,原本就是树木的肥料,是我们人类改变了这种生物链,吃掉了原本树木吃的果实。
院子的左边,高大茂盛的树木们,遮断了与外界的视觉联系,令我仿佛在青城山下。而右边巨大的针叶松树下,是我们的书房,故名“松下堂”。松下堂指的是松树下这一方小小的庭院,院中之院,而真正的书房“无闻居”,就在小院中。无闻居里悬有一副对联:“居称无闻,家有尔雅”。
晚上,我在露台赏月,窥见有人在纱窗内做饭。见窗外有人影晃动,他明知故问:“谁在外面?”答曰:“报答你的桃花仙子。”他答:“还不如田螺姑娘,可以帮我做饭。”可见,浪漫与现实相较,人更注重后者。
坐在午后的摇椅上,蓝天白云,天空澄澈得纤尘不染,鸟儿的叽喳成歌墟。视野里的那几蓬翠竹,已长得很茂密了。可当初是那么稀稀落落的几株,且是好几处聚来的。可怜那个书生,为了砌这个养竹子的花台,被水泥将一只手腐蚀得面目全非,因为我在他耳朵边念叨:“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
没有市井的喧嚣热闹,只有虫声、鸟声、果实坠地声……但也免不了烦心事:前些日子,有一只浣熊在我们的地下室安了家。这个不请自来,不交房租的霸道房客,不仅窸窸窣窣地半夜弄出声响,让我们不得安宁,它还袭击园子里的小鸟和松鼠。这个昼伏夜出像只大猫的家伙,有时在园子里闲庭信步,她看上去真得很漂亮,有着光滑柔亮的皮毛,勇猛壮实的体态,大而贼亮的眼睛。有天晚上,我们堵住了它进出的通道,但第二天,发现它奋力拆开了另一处木板,开辟了新的通道。雨后的露台上,全是它美丽的梅花蹄印。清晨它从露台下出来,正好与我打了一个照面,那一双漂亮的眼睛里,不仅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挑衅。我惊讶于它何来那么大的力量拆开木板,却原来它已在里面生儿育女。母爱的力量,原来在野兽中也是这样强大。
我常常想,这种与大自然的树木花草为邻的、没有太多物质需求的简单生活,与现代生活的火热是多么格格不入。但我喜欢这种简单,我欣赏英国女诗人狄金森的花园。她几乎足不出户,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而那些诗篇,正是她的喃喃私语。
近日在读日本作家中野孝次的《素朴生活》,很合我意,现摘录如下:“我生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独坐蓬窗下/兀自静寻思/寻思不知始/焉能知其终/现在亦复然/辗转总是空/空中且有我/况无是与非/不如容日子/随缘且从容”。
这里所谓的“空”,可说是佛教教义的空。时空的推移全是空。我们只不过是暂时浮游在那空中的存在罢了。若是如此,忙忙碌碌地想有所成,反而将渺小的我投向空之中,因此,不如以自我的本色悠闲度日。
我们住在一个很可爱的小城,它的名字叫“ElCerrito”。我先生把它音译为“爱色人多”。它静静地躺在旧金山海湾的东边,邻近著名学府柏克莱加州大学(UCBerkeley),距旧金山约20多分钟车程。因为位于内海,所以海水总是静静的,没有旧金山海滩的惊涛骇浪,也没有那么大的风。比起马克吐温所形容的拥有“世界上最冷的夏天”的旧金山,要暖和很多。
我们的住处是一所红色屋顶的房子,占地约有500多平方,其结构颇有老北京四合院的味道。左边邻居是一位白人老先生与他妹妹。相邻的栅栏旁是十多棵高过屋顶的茶花树。这种四季常青的花木,开的花有大红、粉红、白色等。右边是一对年轻的博士,丈夫来自德国,妻子来自黎巴嫩。他们家与我们家相邻的木制栅栏上,爬满了常青的藤蔓,有可爱的牵牛花,香气袭人的金银花等等:街道对面是常飞中国北京的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空姐玛丽娅。
在街道的另一边,相隔数十步远,住着我们非常熟识的台湾著名作家喻丽清女士。奇怪的是去年我们搬入新居后才知,彼此这么邻近。喻老师是园艺高手,他们家的花园精致漂亮,水果更是出奇的好吃,有香脆的柿子和纯甜的枇杷。而最令我们羡慕的是那一片茂盛的竹林,很有一种山野林中清趣,而古人曰: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所以,到她家挖竹子,就成了先生常常念叨的事情。
散步是我和先生的日常功课,休息的时候,我们的散步分为早中晚三班,戏说为:彼此遛狗。走在暖暖的阳光下,欣赏评点各家的房子、庭院、果木花草。我们甚至可以画出小城的果树分布图,哪家的枇杷果子大,哪家的李子味道甜,哪条街边的苹果快成熟了,哪个转角处的桃子茂密……
有一天,儿子程贝诺背着书包进家门时神秘地说:“妈妈,快来看,好可爱哟。”原来是我家门旁那棵蓝色的满天星花树上,栖息了好多小小的鸟儿,叫“蜂鸟”吧,那么小,像小小的心脏,那么可爱地在枝上跳来跳去。而贝儿的卧室窗前已被夏威夷公主花和三角梅覆盖了。
春天真好,当我今年3月从成都回来的时候,家中的樱花盛开着欢迎我,仅仅十几天前还光秃秃的枝干上竟开满了嫩绿的叶子并开了花,真令我惊讶。遗憾的是我没能看到第一朵樱花绽放的过程。而所有的小果树在经过严冬后都发了芽,而那时我曾对他说:你这样细心地照料,给她们穿御寒的衣服,以后她们会变成桃花仙子、梅花仙子来报答你。而他说:我不想有外遇。
他准备在院子里种菜,专门去买了铁楸回来,用一下午翻地,我也帮忙,笑着说:“转了一大圈,跑到美国当农夫农妇了。”我觉得当农民真不简单,能让地里长出东西,是好奇妙,好了不起的事情。我感叹自己从未种出过任何东西,可是他说:“你连人都种出来了,地里的果实算什么,程贝诺就是你最大的果实。”后来我们又种了枇杷、柿子树,还建了一片竹林。如今我们心中想要的树木都有了,心里安定不少。
现在,我每天都会去看那些果树,对树木每一天每一点的变化充满欣喜。有一位朋友说:树木是有感觉的,你经常去看他们,和他们说话,他们就会长得快,结的果子甜。使我一下子对这位平日里并不浪漫的朋友刮目相看。
寒暑假,我们会实施我们的旅游计划,外出看世界。一个人的行走范围就是他的人生范围,诗人北岛如是说。可是我告诉他,春天时我得呆在家中看樱花,秋天时也不外出,因为院中有很多果子吃;冬夏吧,又是这里最好的季节,是避暑和过冬的好地方。他说:看来你是乐不思蜀了。
可是我也很怀念成都。虽然我喜欢美国的丽日蓝天、清新的空气、长年盛开的花草、轻松的人际关系,喜欢在我的院里种花种菜种果树:我也喜欢成都的亲情友情、方便的生活、那么多好吃的食物、好玩的地方。
我其实挺幸运的,两个最美的城市,都是我的家,我对他们同样牵念,同样割舍不下。
秋天花园小景
不上班的早晨,第一件事就是到园子里四处看看。园子不是很精致整洁的花园,也不是颇费匠心的人工园林,如日本式的、苏杭式的小亭台、小流水……我的园子甚至可以说有点杂乱,我称之为“凌乱美”,这表现在随处乱长的荒草杂花上。不经意间,不知何时就冒出一支亭亭的箭兰、一把粗壮的马蹄莲,或一些稀奇古怪的不知名的植物。大地的慷慨总是给我许多意外的惊喜。而一个朋友,将吃过的枣核随手扔入园中,说不定哪天就长出一棵枣树来。
一场雨后,冒出水汪汪一片绿色的汲汲草来。而这种草,令我想到童年。那时我与小伙伴们在公园里采摘过这种草吃,印象中是酸酸的。除了汲汲草,我吃过的草还有兔儿草、车前草、折耳根,还有家乡山坡上一串串一骨碌新鲜的槐花,就这样摘掉芯放入口中,好清新、好滋润的口感,至今口齿留香。也许是我属免的天性,看到长得茂盛的草我就好喜欢,喜欢得有想吃的冲动。
时值秋天,应该是草木凋零的季节,可是果树们,居然在这时候开花了。前不久才摘掉苹果树上残存的果子,可现在却满树开出了粉色的花朵,那么毫无顾忌地张扬着自己的美丽。而梨树则要羞涩许多,只在叶间淡淡地开出几朵纯白的小花来。而橙子树则长满了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像在迎接春天,而前方,等着的却是冬呢。
从我书桌前的窗前望去,一栅栏的牵牛花有好几米长,它们甚至攀援到左边高高的树上,与树上的红果子交相辉映。邻居园里高大的柠檬树四季挂果,无人采摘,任其边掉边结,循环往复。儿子曾告诉我,掉在地上的果,原本就是树木的肥料,是我们人类改变了这种生物链,吃掉了原本树木吃的果实。
院子的左边,高大茂盛的树木们,遮断了与外界的视觉联系,令我仿佛在青城山下。而右边巨大的针叶松树下,是我们的书房,故名“松下堂”。松下堂指的是松树下这一方小小的庭院,院中之院,而真正的书房“无闻居”,就在小院中。无闻居里悬有一副对联:“居称无闻,家有尔雅”。
晚上,我在露台赏月,窥见有人在纱窗内做饭。见窗外有人影晃动,他明知故问:“谁在外面?”答曰:“报答你的桃花仙子。”他答:“还不如田螺姑娘,可以帮我做饭。”可见,浪漫与现实相较,人更注重后者。
坐在午后的摇椅上,蓝天白云,天空澄澈得纤尘不染,鸟儿的叽喳成歌墟。视野里的那几蓬翠竹,已长得很茂密了。可当初是那么稀稀落落的几株,且是好几处聚来的。可怜那个书生,为了砌这个养竹子的花台,被水泥将一只手腐蚀得面目全非,因为我在他耳朵边念叨:“宁可食无鱼,不可居无竹”。
没有市井的喧嚣热闹,只有虫声、鸟声、果实坠地声……但也免不了烦心事:前些日子,有一只浣熊在我们的地下室安了家。这个不请自来,不交房租的霸道房客,不仅窸窸窣窣地半夜弄出声响,让我们不得安宁,它还袭击园子里的小鸟和松鼠。这个昼伏夜出像只大猫的家伙,有时在园子里闲庭信步,她看上去真得很漂亮,有着光滑柔亮的皮毛,勇猛壮实的体态,大而贼亮的眼睛。有天晚上,我们堵住了它进出的通道,但第二天,发现它奋力拆开了另一处木板,开辟了新的通道。雨后的露台上,全是它美丽的梅花蹄印。清晨它从露台下出来,正好与我打了一个照面,那一双漂亮的眼睛里,不仅没有恐惧,反而有一种挑衅。我惊讶于它何来那么大的力量拆开木板,却原来它已在里面生儿育女。母爱的力量,原来在野兽中也是这样强大。
我常常想,这种与大自然的树木花草为邻的、没有太多物质需求的简单生活,与现代生活的火热是多么格格不入。但我喜欢这种简单,我欣赏英国女诗人狄金森的花园。她几乎足不出户,一生都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而那些诗篇,正是她的喃喃私语。
近日在读日本作家中野孝次的《素朴生活》,很合我意,现摘录如下:“我生何处来/又向何处去/独坐蓬窗下/兀自静寻思/寻思不知始/焉能知其终/现在亦复然/辗转总是空/空中且有我/况无是与非/不如容日子/随缘且从容”。
这里所谓的“空”,可说是佛教教义的空。时空的推移全是空。我们只不过是暂时浮游在那空中的存在罢了。若是如此,忙忙碌碌地想有所成,反而将渺小的我投向空之中,因此,不如以自我的本色悠闲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