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11月22~24日,南京市第二期社区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学员一行20人,到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学院参观学习。
海淀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常住人口340.2万人;该区教育、科技、文化发达,人口素质较高,44%以上的常住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6%。面对着这样一个大区,中关村学院没有等靠要,而是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和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给我们参观者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
学有去处——
阵地建设是社区教育硬实力
我们参观了中关村学院一分院校区(该学院有三个独立校区)——文化交流体验学习中心。花园式小院里,书法、国画、摄影、茶艺、厨艺、花艺、陶艺、剪纸、古琴雅集、西点、葡萄酒制作等体验教室应有尽有;各类学习和培训开展得红红火火,各个教室都坐满了学习的居民,大家都在专心地聆听,聚精会神地学习。
这里学习条件优越。所有体验室都设计成教习室和交流间,或者是与企业、公司联合建立的实物、现场体验场景;多功能会议室、教室、礼堂设施齐全,设备高档,融学习、交流、展示、研究、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中关村学院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初他们一无场地,二无设施,是他们自己私人筹资100万开始进行教学培训的。他说,他们没有坐等领导的支持。筚路蓝缕,却厚积薄发,十多年来,办学越来越红火,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最终,上级拨款1000万元,使这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需施教——
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动力
陪同我们参观的海淀区社区教育专家、中关村学院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王志勇老师告诉我们,中关村社区在开设课程方面,听取了各方面意见。设置的课程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他们使用多种方法向居民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开设的课程有“美丽人生”体验学习活动、家庭插花、葡萄酒体验学习、茶艺学习、书法体验学习、国画体验学习、市民艺术节(厨艺、韵律操、合唱、面点、汉字输入、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古琴雅集、摄影学习圈、道德学堂、中关村大讲堂等。这些课程涵盖生活技能、文化教养、时尚品味等内容,既满足了高素质人群对时尚品味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大众化”,融入了市井生活,从源头上激发和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
教学有道——
体验学习吸引大众参与
倡导体验学习,吸引居民参与。成人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成人的认知规律。体验式学习正是基于把握成人认知规律、激发成人求学兴趣的有效“教学之道”。所谓体验学习,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通过亲身观察、参与,再进行反思而形成概念,容易激发学习者兴趣和智慧,让学习者更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乐在其中”才能激发学习者源源不竭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我们亲身体验的《陈翔四力法》书法课上,陈翔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课,立即激发起我们学书的兴趣,我们拿起笔墨欣然学书,一笔一划,几个阿拉伯数字,即刻就在我们的笔下也变成了美文美字。大家莫不叹服“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法”的神奇,许多人立即表示要参加这种书法学习。
行成于思——
改变命运从改变观念开始
1.学会思考
中关村学院关于社区教育的诸多“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1)什么是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吗?(2)什么是社区教育?为什么要做社区教育?(3)我们从事教育多年,可以说学校教育经验丰富,但是,我们真的可以自然地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吗?我们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自身需要怎样的变革?(4)我们看到教育与生活、工作重新融合的大趋势了吗……对于问题,你若要给予满意回答,你就得认真思考,很多时候还得查阅资料,这本身就是促进学习的过程。
2.加工和运用
对于成功经验,比如正确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我们应有两种学习态度。第一,将适合的思想观念直接“拿来”,运用于我们的实践,“仿生”也是进步;第二,联系我们的实际,再思考再加工,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示范、引领我们的社区教育实践。比如,“教育与生活、劳动原来是一体的”观念告诉我们,社区教育要重新融入生活、工作,才会有活力。“社会建设的最关键的钥匙就是社区;社区建设怎能离开社区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社区教育者通过努力,对社区管理者施加影响,引领他们由履行社区行政职能,向履行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职能转变,特别是通过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共建和谐文明社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观念是人蕴涵在经验尝试、理论知识中最一般的思想和看法,是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观念决定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出路才能有活路。法国作家雨果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有时一个小时的思考,胜过几年的蛮干。”做大事的人宁可在寻找改变命运的观念上费尽力量,也不在没有观念的指导时去胡干乱干。因此,作为社区教育战线上的一线工作者,我们既要做实干家,也要做思想者。
奋起直追——我们的思考
在参观中,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中关村学院精神”。我们先来听听中关村学院人朴实但却铿锵的声音:“主动行动胜过被动期待”;“社区教育的发展一定是自下而上的”;“改变在于你我今天的努力”;“自己的路自己探索,自己走(其实别人也不知道怎么走)”;“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争取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是绝不依赖”;“自我激励,把不反对视为支持”……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志在领先”的精神。
精神是脊骨,是力量。我个人认为,学“中关村学院精神”,就是要“做起来”!嗟叹、“等、靠、要”不解决问题,行动起来最重要。
中关村学院社区教育发展之路,值得大厂社区教育者深思效行。大厂街道是刚刚“三合一”而成,街道既老又新,各个社区人员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区教育面临新困难、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抓好“四个建设”,即组织机构、阵地、队伍、制度建设,保障“学有去处”、“学有所教”,也通过“四个建设”将人财物融合、凝聚起来。其次,我们还要分类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按“优动、先动、促动”三个层次“做起来”。也就是说,对条件好的社区,要求它们拿项目、出特色,优质地开展活动,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条件一般的社区,要求它们从开展活动着手,到创造特色,“先动”起来;对条件较弱的社区,引导、促进它们迈出步伐,从开展零散活动着手,逐步积累经验,奋力赶超。
正如中关村学院人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边做边思边创,就一定能开辟出大厂社区教育新天地。
海淀区是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常住人口340.2万人;该区教育、科技、文化发达,人口素质较高,44%以上的常住人口受过高等教育,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占全国院士总数的36%。面对着这样一个大区,中关村学院没有等靠要,而是因地制宜,充分整合和利用本地区教育资源,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社区教育发展之路,给我们参观者留下了许多思考和启迪。
学有去处——
阵地建设是社区教育硬实力
我们参观了中关村学院一分院校区(该学院有三个独立校区)——文化交流体验学习中心。花园式小院里,书法、国画、摄影、茶艺、厨艺、花艺、陶艺、剪纸、古琴雅集、西点、葡萄酒制作等体验教室应有尽有;各类学习和培训开展得红红火火,各个教室都坐满了学习的居民,大家都在专心地聆听,聚精会神地学习。
这里学习条件优越。所有体验室都设计成教习室和交流间,或者是与企业、公司联合建立的实物、现场体验场景;多功能会议室、教室、礼堂设施齐全,设备高档,融学习、交流、展示、研究、传播等功能于一体。
中关村学院的同志告诉我们,当初他们一无场地,二无设施,是他们自己私人筹资100万开始进行教学培训的。他说,他们没有坐等领导的支持。筚路蓝缕,却厚积薄发,十多年来,办学越来越红火,社会影响越来越大,由此获得了上级领导的重视,最终,上级拨款1000万元,使这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因需施教——
激发社区居民学习动力
陪同我们参观的海淀区社区教育专家、中关村学院学习型组织建设推进办公室主任王志勇老师告诉我们,中关村社区在开设课程方面,听取了各方面意见。设置的课程满足了不同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他们使用多种方法向居民提供学习机会和条件。开设的课程有“美丽人生”体验学习活动、家庭插花、葡萄酒体验学习、茶艺学习、书法体验学习、国画体验学习、市民艺术节(厨艺、韵律操、合唱、面点、汉字输入、手工制作、书法绘画等)、古琴雅集、摄影学习圈、道德学堂、中关村大讲堂等。这些课程涵盖生活技能、文化教养、时尚品味等内容,既满足了高素质人群对时尚品味生活的追求,也体现了社区教育的“大众化”,融入了市井生活,从源头上激发和满足不同类型、层次居民的学习需求。
教学有道——
体验学习吸引大众参与
倡导体验学习,吸引居民参与。成人有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经验,有成人的认知规律。体验式学习正是基于把握成人认知规律、激发成人求学兴趣的有效“教学之道”。所谓体验学习,是指通过实践来认识事物。通过亲身观察、参与,再进行反思而形成概念,容易激发学习者兴趣和智慧,让学习者更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乐在其中”才能激发学习者源源不竭的学习热情。
比如,在我们亲身体验的《陈翔四力法》书法课上,陈翔老师风趣幽默、深入浅出的讲课,立即激发起我们学书的兴趣,我们拿起笔墨欣然学书,一笔一划,几个阿拉伯数字,即刻就在我们的笔下也变成了美文美字。大家莫不叹服“零基础书法速成教学法”的神奇,许多人立即表示要参加这种书法学习。
行成于思——
改变命运从改变观念开始
1.学会思考
中关村学院关于社区教育的诸多“问题”,同样值得我们去思考。比如:(1)什么是社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吗?(2)什么是社区教育?为什么要做社区教育?(3)我们从事教育多年,可以说学校教育经验丰富,但是,我们真的可以自然地做好社区教育工作吗?我们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自身需要怎样的变革?(4)我们看到教育与生活、工作重新融合的大趋势了吗……对于问题,你若要给予满意回答,你就得认真思考,很多时候还得查阅资料,这本身就是促进学习的过程。
2.加工和运用
对于成功经验,比如正确的思想,先进的理念,我们应有两种学习态度。第一,将适合的思想观念直接“拿来”,运用于我们的实践,“仿生”也是进步;第二,联系我们的实际,再思考再加工,形成我们自己的思想、观念,示范、引领我们的社区教育实践。比如,“教育与生活、劳动原来是一体的”观念告诉我们,社区教育要重新融入生活、工作,才会有活力。“社会建设的最关键的钥匙就是社区;社区建设怎能离开社区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社区教育者通过努力,对社区管理者施加影响,引领他们由履行社区行政职能,向履行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两项基本职能转变,特别是通过社区教育促进社区文化建设,提升人的素质,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共建和谐文明社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有多远,发展就有多远”。观念是人蕴涵在经验尝试、理论知识中最一般的思想和看法,是一切人生财富的心理根源。观念决定命运,要想改变命运,必先改变观念。有思路才能有出路,有出路才能有活路。法国作家雨果说:“没有任何东西比得上一个适时的主意,有时一个小时的思考,胜过几年的蛮干。”做大事的人宁可在寻找改变命运的观念上费尽力量,也不在没有观念的指导时去胡干乱干。因此,作为社区教育战线上的一线工作者,我们既要做实干家,也要做思想者。
奋起直追——我们的思考
在参观中,我们领略到了什么是“中关村学院精神”。我们先来听听中关村学院人朴实但却铿锵的声音:“主动行动胜过被动期待”;“社区教育的发展一定是自下而上的”;“改变在于你我今天的努力”;“自己的路自己探索,自己走(其实别人也不知道怎么走)”;“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争取社会广泛的关注和支持,但是绝不依赖”;“自我激励,把不反对视为支持”……这是一种多么可贵的“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志在领先”的精神。
精神是脊骨,是力量。我个人认为,学“中关村学院精神”,就是要“做起来”!嗟叹、“等、靠、要”不解决问题,行动起来最重要。
中关村学院社区教育发展之路,值得大厂社区教育者深思效行。大厂街道是刚刚“三合一”而成,街道既老又新,各个社区人员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社区教育面临新困难、新局面、新挑战、新机遇。我觉得,我们首先要抓好“四个建设”,即组织机构、阵地、队伍、制度建设,保障“学有去处”、“学有所教”,也通过“四个建设”将人财物融合、凝聚起来。其次,我们还要分类推进社区教育工作,按“优动、先动、促动”三个层次“做起来”。也就是说,对条件好的社区,要求它们拿项目、出特色,优质地开展活动,起到示范辐射作用;对条件一般的社区,要求它们从开展活动着手,到创造特色,“先动”起来;对条件较弱的社区,引导、促进它们迈出步伐,从开展零散活动着手,逐步积累经验,奋力赶超。
正如中关村学院人说的“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边做边思边创,就一定能开辟出大厂社区教育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