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存在贫乏与萎缩的情况,可将其称之为想象疲倦,其表现为想象缺失、想象错乱、想象无力。然而在网络游戏的经历中,学生的想象是充实的、自由的。如果我们能透视网游的特性,汲取网游中激发想象的因素,并将其应用于习作指导中,就能治愈学生习作中的想象疲倦,促使学生的想象力螺旋式提升。
关键词:想象;习作实践;网络游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文学是利用词句使想象力活动起来的艺术。”没有了想象,文学也就成了无趣的、无味的了。孩子是最有想象力的,但孩子们是否会将丰富的想象运用于习作中,又是否能于习作中控制好自己头脑中涌动的想象呢?让我们将目光放至孩子们的习作中,去看看想象力活动的足迹。
想象疲倦:透过习作现状看学生思维缺陷
从三年级引导学生习作片断练习开始,笔者便开始注意学生想象力在习作中的轨迹。多数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习作练习会更吸引学生,而纪实类习作训练却不被学生看好,甚至加深了他们对习作的恐惧。是不是当我们设定了一定的框框和范围时,学生的想象力就受到了抑制呢?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从一些实例中有所发现。
教学实例一:
习作要求:看图写话。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后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图画上的内容是讲述小袋鼠、小野猪、小象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植树。图上的小树苗已经植在树坑里,而三个好朋友围在小树旁边。)
习作完成之后,笔者仔细将孩子们的习作按照想象的内容是否丰富进行分类。笔者发现,全班42人中,有5人的描述丰富有趣,在习作中对画面外的内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进行了描述。有28人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想象,但程度较前面五人弱一些,没有完全涉及到故事的各个方面,只对故事起因、经过或是结果的某一方面展开了较多的想象。7人几乎没有任何画面外的想象,只对当前图画展开了一些想象。对于故事的起因,有的只用一句话概括:“小袋鼠、小野猪、小象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植树。”而剩下的2人无论对看到的图画,还是对画面之外的内容都只有简单描述,而对于故事的起因交代不清。整个作文不仅想象力欠缺,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强。
简单归纳起来,除前5人之外,笔者发现后面的37人在习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想象力的缺乏。
笔者将学生在习作中想象力的缺乏与萎缩的现象称为“想象疲倦”。想象疲倦主要有以下病症:
1.无话可写的悲哀,没有想象——“想象缺失症”。
显而易见,“想象缺失症”指学生的想象力缺失,在习作中没有想象,没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2.有话乱写的迷茫,有想象但没有逻辑——“想象错乱症”。
“想象错乱症”指学生的习作中有想象,但没有逻辑,想象混乱无序,犹如精神错乱的思维乱码。
3.有话可写的浅薄,有想象但没有创新——“想象无力症”。
“想象无力症”指有想象,想象的内容也较有序,但不够深入,属于浅层次的,缺乏创新与个性的。
文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启示“观念”。换句话说就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象能力的缺失、错乱、无力都必然造成学生习作源头的枯竭。想象疲倦会令学生的思维面狭窄、肤浅,将影响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其习作中获取的快乐。想象力越充足,学生的思維就越活跃,学生习作时的動力更强大,表达也更丰富,习作完成后产生的影响力也会更强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关键词:想象;习作实践;网络游戏
德国著名哲学家叔本华曾说过:“文学是利用词句使想象力活动起来的艺术。”没有了想象,文学也就成了无趣的、无味的了。孩子是最有想象力的,但孩子们是否会将丰富的想象运用于习作中,又是否能于习作中控制好自己头脑中涌动的想象呢?让我们将目光放至孩子们的习作中,去看看想象力活动的足迹。
想象疲倦:透过习作现状看学生思维缺陷
从三年级引导学生习作片断练习开始,笔者便开始注意学生想象力在习作中的轨迹。多数让学生发挥自由想象的习作练习会更吸引学生,而纪实类习作训练却不被学生看好,甚至加深了他们对习作的恐惧。是不是当我们设定了一定的框框和范围时,学生的想象力就受到了抑制呢?对此,笔者进行了研究,从一些实例中有所发现。
教学实例一:
习作要求:看图写话。请同学们观察图画后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图画上的内容是讲述小袋鼠、小野猪、小象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植树。图上的小树苗已经植在树坑里,而三个好朋友围在小树旁边。)
习作完成之后,笔者仔细将孩子们的习作按照想象的内容是否丰富进行分类。笔者发现,全班42人中,有5人的描述丰富有趣,在习作中对画面外的内容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进行了描述。有28人在自己的习作中有想象,但程度较前面五人弱一些,没有完全涉及到故事的各个方面,只对故事起因、经过或是结果的某一方面展开了较多的想象。7人几乎没有任何画面外的想象,只对当前图画展开了一些想象。对于故事的起因,有的只用一句话概括:“小袋鼠、小野猪、小象三个好朋友一起去植树。”而剩下的2人无论对看到的图画,还是对画面之外的内容都只有简单描述,而对于故事的起因交代不清。整个作文不仅想象力欠缺,逻辑思维能力也不强。
简单归纳起来,除前5人之外,笔者发现后面的37人在习作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想象力的缺乏。
笔者将学生在习作中想象力的缺乏与萎缩的现象称为“想象疲倦”。想象疲倦主要有以下病症:
1.无话可写的悲哀,没有想象——“想象缺失症”。
显而易见,“想象缺失症”指学生的想象力缺失,在习作中没有想象,没有自己独特的表达。
2.有话乱写的迷茫,有想象但没有逻辑——“想象错乱症”。
“想象错乱症”指学生的习作中有想象,但没有逻辑,想象混乱无序,犹如精神错乱的思维乱码。
3.有话可写的浅薄,有想象但没有创新——“想象无力症”。
“想象无力症”指有想象,想象的内容也较有序,但不够深入,属于浅层次的,缺乏创新与个性的。
文学的目的在于推动我们的想象力,为我们启示“观念”。换句话说就是以一个例子来说明“人生和世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想象能力的缺失、错乱、无力都必然造成学生习作源头的枯竭。想象疲倦会令学生的思维面狭窄、肤浅,将影响学生习作的兴趣,减少其习作中获取的快乐。想象力越充足,学生的思維就越活跃,学生习作时的動力更强大,表达也更丰富,习作完成后产生的影响力也会更强烈。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