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认为,“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不值得提倡。
诚然,有许多书读一遍往往很难弄懂,需要多读才能通晓其思想内容。西晋史学家陈寿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众所周知,这里的“百”意味着读的次数多些为好,并不是强调定要达到一百次。事实上,自古及今人们都提倡陈寿的读书法,却很难找到一位真的把书连续读上一百遍的人。明末文学家张溥著的《七录斋集》介绍说他读书是抄一遍读一遍,然后烧掉,继而再抄再读,如此重复六七遍,因而所读之书毕生不忘。鲁迅先生读书时,每读完一遍,就抽动书签,露出一个字,直到读完十遍,书签上的十个字全部露出方才将书合上。毛主席把政治经济学家李达写的《社会学大纲》反复读了十遍后说:“李达同志还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完它十遍。”列宁在少年时一个暑假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一连读了五遍。
也许有人要说:这些知名人物智力超常,当然用不着读一百遍了。而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作为一种器官虽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跟智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是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2012克,法朗士的脑重只有1017克,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却难分上下。美国病理学家冯姆·哈维博士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后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爱因斯坦的脑细胞和脑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样。退一步讲,就算知名人物的智力超常,也可以肯定其智力较之智力正常的人不会超过好几倍。一本书他们读十遍可以理解,想必智力正常的人读几十遍也可以搞清楚,不一定非要读上百遍。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竟有人把陈寿说的“百”扩大十倍,提倡“读书千遍”呢?大概他们认为读一遍就有一点收获,读两遍就有两点收获……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大,因此一“百”遍還不够,要读上“千”遍。
乍一看这种认识好像颇有道理,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它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产物,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为只要不断增加事物的量,就能不断获得好的结果,却没有想到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充分体现在“度”这一范畴中,而任何“度”都存在着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事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因此,为理解一本书而去读它,知名人物不用说其次数有一定的限度,达到了这个限度,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于一般的智力正常的人来说,读的次数兴许要多一些,但也有一定的限度,绝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位声言自己确实读了一百遍才把一本书读懂的人?这就证明“一定的限度”无疑是存在的,而且它的“极值”小于一“百”,完全不需要用“千”来进行强调。
正因为提倡“读书千遍”似是而非,所以如果照此办理定会造成危害。当一个人通过适量的阅读通晓了书的内涵,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他就会满足。倘若这时你硬要他继续翻来覆去地读,由“满足产生冷淡”(列宁语),除了白费时间,空耗精力,还能有什么收获呢?
这种因“超重”阅读造成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子女关在屋子里,强令其超量读写,结果适得其反,逼得子女熬时光,致使其学习兴趣消失殆尽,继而厌学弃学,有的甚至因此而轻生。
或许“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倡者会说:我们只不过是提倡读书的次数多一些罢了。然而,即使真的如此,也用不着喊“读书千遍”,只要说“读书百遍”就完全够了,因为后者已经深入人心,再喊“读书千遍”就极易混淆视听,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读书的遍数越多越好。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列宁也指出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千”较之“百”向前多走了显然不只一小步,而是一大步,自然就使“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法成了错误的东西。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再一次表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不值得提倡。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鄂南高中】
诚然,有许多书读一遍往往很难弄懂,需要多读才能通晓其思想内容。西晋史学家陈寿讲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众所周知,这里的“百”意味着读的次数多些为好,并不是强调定要达到一百次。事实上,自古及今人们都提倡陈寿的读书法,却很难找到一位真的把书连续读上一百遍的人。明末文学家张溥著的《七录斋集》介绍说他读书是抄一遍读一遍,然后烧掉,继而再抄再读,如此重复六七遍,因而所读之书毕生不忘。鲁迅先生读书时,每读完一遍,就抽动书签,露出一个字,直到读完十遍,书签上的十个字全部露出方才将书合上。毛主席把政治经济学家李达写的《社会学大纲》反复读了十遍后说:“李达同志还寄给我一本《经济学大纲》我现在已读了三遍半,也准备读完它十遍。”列宁在少年时一个暑假把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的长篇小说《怎么办》一连读了五遍。
也许有人要说:这些知名人物智力超常,当然用不着读一百遍了。而生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人脑作为一种器官虽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跟智力没有必然的联系。同样是著名的文学家,屠格涅夫的脑重是2012克,法朗士的脑重只有1017克,但他们的聪明才智却难分上下。美国病理学家冯姆·哈维博士在世界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逝世后对他的大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爱因斯坦的脑细胞和脑组织与同龄的其他任何人都一样。退一步讲,就算知名人物的智力超常,也可以肯定其智力较之智力正常的人不会超过好几倍。一本书他们读十遍可以理解,想必智力正常的人读几十遍也可以搞清楚,不一定非要读上百遍。
既然如此,为什么今天竟有人把陈寿说的“百”扩大十倍,提倡“读书千遍”呢?大概他们认为读一遍就有一点收获,读两遍就有两点收获……读得越多收获就越大,因此一“百”遍還不够,要读上“千”遍。
乍一看这种认识好像颇有道理,其实是似是而非的。它只不过是形而上学的产物,用孤立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以为只要不断增加事物的量,就能不断获得好的结果,却没有想到随着“量”的不断增加,到了一定的程度就会产生“质”的变化。质和量的对立统一充分体现在“度”这一范畴中,而任何“度”都存在着极限,超过了这个极限,事物就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化,“物极必反”就揭示了这样的道理。因此,为理解一本书而去读它,知名人物不用说其次数有一定的限度,达到了这个限度,就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对于一般的智力正常的人来说,读的次数兴许要多一些,但也有一定的限度,绝不是越多越好。为什么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一位声言自己确实读了一百遍才把一本书读懂的人?这就证明“一定的限度”无疑是存在的,而且它的“极值”小于一“百”,完全不需要用“千”来进行强调。
正因为提倡“读书千遍”似是而非,所以如果照此办理定会造成危害。当一个人通过适量的阅读通晓了书的内涵,用心理学的观点分析,他就会满足。倘若这时你硬要他继续翻来覆去地读,由“满足产生冷淡”(列宁语),除了白费时间,空耗精力,还能有什么收获呢?
这种因“超重”阅读造成的危害在现实生活中并不鲜见。有的家长恨铁不成钢,把自己的子女关在屋子里,强令其超量读写,结果适得其反,逼得子女熬时光,致使其学习兴趣消失殆尽,继而厌学弃学,有的甚至因此而轻生。
或许“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倡者会说:我们只不过是提倡读书的次数多一些罢了。然而,即使真的如此,也用不着喊“读书千遍”,只要说“读书百遍”就完全够了,因为后者已经深入人心,再喊“读书千遍”就极易混淆视听,使人产生错觉,以为读书的遍数越多越好。孔夫子讲过“过犹不及”,列宁也指出过:“只要向前再多走一小步——看来仿佛向同一方向前进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千”较之“百”向前多走了显然不只一小步,而是一大步,自然就使“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提法成了错误的东西。
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再一次表态:“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的读书方法不值得提倡。
【作者单位:湖北省咸宁市鄂南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