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班班通”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活功效初探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ikej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班班通给了教师广阔的创新空间。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件及网络资源借助多媒体的强大功能,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什么是班班通
  班班通就是每个教学班的装备是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设备,即可以在线应用网络资源教学,又可以演示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还可以应用展示平台进行演示实验。
  二.班班通的简单应用
  具有强大功能的班班通,会给我们教学的各个环节带来巨大的变革。这里从备课和上课两个方面略作介绍:
  (一)丰富的网络资源使教师备课事半功倍。
  可直接从互联网上检索自己教育教学上所需要的教案、课件、元件等各种有用资源,再进一步加工整理,为我所用。这样既借鉴了别人的长处,又创新的融进了自己思想和经验,成为针对性很强的专用教案、课件。教师还可将自己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交流论坛栏目,一方面供自己今后调用,另一方面还可供互联网上的其他同仁共享,相互交流。既减少了教师的备课量,又提高了备课质量。
  (二)多媒体功能激活了课堂教学。
  1.有利于学生课前准备。老师适当提前一点时间进教师,让学生欣赏点经典音乐,或者是学生喜欢的体育、科技、动漫等视频小片段。内容可以直接网上在线播放,也可是自己收集的资源。学生在轻松调节大脑的同时陶冶了情操,丰富了知识。既为上课准备了良好的心情。也减少了学生课外的追逐打闹,减少了安全隐患。
  2.有利于创设问题情景。实验课本的知识背景虽然都来源于生活实际,但地域广阔,不一定符合所教学生生活实际。且人教实验版的有些知识背景篇幅冗长,为发现新知设置了很大的障碍。有了多媒体,教师要创新的应用教材,则可在备课时使知识背景更具有地方性、通俗性、简短性,制作成电子文本。避免上课时在黑板上板书占去大量时间。
  3.内容呈现快捷、科学。教材的数学结论、答案紧随在问题或例题之后,不利于学生去思考、探究,不利于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新课程教学强调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但实际问题往往篇幅较长。若板书内容过多,不仅挤占时间太多,而且不利于老师的课堂组织。老师在板书时部分学生觉得无所事事,甚至讲小话。同時老师的身躯常常挡住了学生的视线。
  应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可使问题呼之即出,缩短了呈现时间,有利于增大课堂容量,增加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时间。还可使结论或答案呼之才出,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
  4、有利于突破学习难点,突出学习重点。教师的演示会因只有两只手而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同时会有很多学生看不清楚。应用多媒体展示有利于学生清楚的观察。比如在教学函数的性质时,可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观察自变量在增大时,对应图像上的点在怎样移动,而图像上的动点在移动时对应的函数值是在怎样的同步变化,从而揭示出函数的性质。然后改变函数关系式的系数,观察图像的变化,反过来,移动函数图像,观察函数系数的变化。既加深了理解,又增强了形象记忆。重复展示更能帮助学困生的学习。
  5.有利于揭示规律、拓展内容、发展学生思维。通过图形的运动变化,有利揭示其内在不变性,从而揭示出图形所隐含的规律。例如:在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时,为帮助学生认识矩形、菱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时,可以动态的移动平行四边形的边和角让几类图形相互转化,充分揭示它们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它们的性质与判定。
  6.利用课堂实录帮助师生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收集一些精彩的课堂实录的视频材料,有助于教师学习、探索新课改下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自己作为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能力。课堂上可以播放一些课堂实录片段,让学生感受新课改的学习方式、方法,消除学生传统模式下的心理障碍,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学困生要从被遗忘的角落里走出来,参与交流、合作。
  7.利用展示台改变信息反馈方式。传统的教学中,只能让少数学生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练习,而借助视频展示台,每个学生的作业都有机会在台上展示,让学生借助演示讲解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独特的解法,培养学生交流数学的能力。通过这些活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锻炼学生的胆量。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手段,避免了教师的单边讲解,避免了满堂灌。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自主的参与数学活动。学生的学习状况也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反馈。
  教师在展示台上进行实物演示实验,学生会看得清清楚楚,同时比电脑模拟实验更具有说服力。
  三.需要注意的问题
  1.课件的内容要体现主题。无关的动画、图片会分散学生的注意。课件各环节的设置要有灵活性,要能适应学生的自然思维、自主学习,不能牵着学生走。
  2.板书仍然需要。板书的示范作用和保留性不是课件所能替代的。课堂内容随着课件的翻页一闪而过,这样势必造成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不深刻。我们应该认识到,“班班通”只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一个工具,现在还不可能取代黑板的作用。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和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还是应该适时板书在黑板上。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作为最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已成为人们使用最广泛的语言,而英语口语作为《标准》指出的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目标体现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现阶段特别是农村学生英语口语差的弱势日益凸现,本文着重从成因及对策方面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英语口语 成因 心理障碍 观念 对策 素质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英语教学中对听说能力的要求有了明显的提高,我市已经从2006年开始在中考中
【摘 要】在地理课堂上从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学生“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 转变为“我的课堂我做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关键词】地理课堂自主学习    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识、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的形成
有效课堂是指在设定的时间范围内,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并获得预期效益的最优化,使学习者与传授者双方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   根据这样的概括,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我将如何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有效备课、有效上课和有效训练。  一、有效  这一环节我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可以说是基础,又是难题。课堂上我们最忌讳眉毛胡子一把抓,其实一堂课下来,学生脑海中什么也没留下。
【摘要】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也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英语在社会上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创新与活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这就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设计学案,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学习并且有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才能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本文主要解决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创新 和谐 课改    
【摘 要】《安魂曲》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主要是罗马天主教用于超度亡灵的特殊弥撒。莫扎特临终前创作的《安魂曲》最其代表性。本文通过对莫扎特《安魂曲》的创作背景、过程及曲式结构等要素进行简要阐述, 对莫扎特《安魂曲》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 为欣赏莫扎特安魂曲提供帮助。  【关键词】宗教音乐 弥撒曲 古典主义 风格 体裁  作为18世纪末叶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的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
情感沟通,是指师生之间在心理上互相容纳,即理解对方,接受对方,能互相信任、互相尊重。如果师生之间真正的能够达到一个情感沟通上的共鸣,那么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会是一种相互理解的新型师生关系,一幅“亲其师,信其道”的醉人画面。  如何有效地与小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呢?  一、变换角色,换位思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的确,教师必须要走下权威者的圣坛,蹲下身子来和孩
【摘 要】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音乐教师在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创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以多种多样的形式,最大限度的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兴趣 氛围 教学导入 师生关系 课堂主体    音乐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是搞好音乐教学的前体条件,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只有在学生对音乐有兴趣的情况下,才能让他慢慢地喜欢上音乐,在音乐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达到这个核心目的,教学中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是不容忽视的一点。  一、走出误区  近年来,听了一些新课改模式探索
【摘要】本文作者就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相关个人见解。  【关键词】生物新课程、教学反思    新课改给高中生物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也给我们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在我们走入新课程的这段时间,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前后翻天覆地的反差变
【摘要】 校本化课程实施中的评价是一个动态的价值判断过程,它有着自主性、多元性和差异性特点,具体操作中应以发展性、差异性和研究性为原则。  【关键词】校本化课程 评价特点 评价原则    校本化课程实施是学校在符合国家和地方课程标准的情况下,对学校的某些课程进行校本化建设和改进的活动过程。任何一种课程实施都需要通过评价来检验其成效,并借此寻找更有利于课程实施的途径。同样,校本化课程实施也需要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