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英语口试为契机 推动英语口语教学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我校实施的英语口试,从中发现当前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借口试这一契机,积极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关键词:英语口试 存在问题 口语教学 推动作用
  
  随着语言教学和语言测试的发展,现在英语中考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的课程教育理念,英语测试现在更加注重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口语测试也日益受到重视。这样,也必然提醒了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不断探索口语教学的新思路。英语新课程标准规定九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口语基本要求为: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在口头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能有效地询问信息和请求帮助,能根据话题进行情景对话,能用英语表演短剧,能在以上口语活动中保持语音、语调自然、语气恰当。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初三毕业生尚未达到这样的要求,即使有一部分英语中考中笔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在口语这方面,仍有很大欠缺。
  
  一、我校测试情况分析及存在的原因
  
  由于中考英语口试还处在摸索阶段,我市第一年的口语测试只设计了“朗读短文(3分)”、“回答问题(3分)”和“看图说话(4分)”三种题型,总分为10分,以校为单位自行组织,分数不计入中考总分,供参考,无形中给学生降低了难度,减轻了学生的思想负担。但即便这样,也基本上测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我校去年共有初三毕业生376人,总体情况参差不齐,反映出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具体分析一下存在的问题及各题型得分情况:在第一大题中,预先为学生提供了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准备1—2分钟,要求学生熟练朗读,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单词重音、连读、句子意群划分、语调流利程度和节奏感的把握,结果许多同学读得结结巴巴,支离破碎,好多同学发音不准确,元音?眼i?演、?眼e?演、?眼ai?演和?眼ei?演等读不清楚,说明考生平时缺乏这方面的严格训练,而作为老师也负有一定责任。第二个题型,回答问题,此题型旨在考查学生的反应速度,由于考生事先掌握了一些答题技巧,测试结果稍好于朗读短文项目,但并不会令人满意。对于一般疑问句,部分学生仅以简单的“Yes”or“No”进行回答,不会完整回答该题,甚至有时对于特殊疑问句也一律用“Yes”“No”作答,说明根本不明白问题的真实意思。在第三大题看图说话中,有的同学口头表达能力不强,有更差的同学甚至干脆放弃,实际上考试所用图片都选自初一、初二教材,都是些基础的句型。如“ there be”句型,或运用现在进行时态来描述一下图片中人们正在干什么。全校测试成绩具体见下表:
  此次考试反映出另一个问题就是部分同学应试心理差,由于平时不进行此类型的考试,这也是我校初三学生首次参加较大规模英语口试,许多同学显得非常紧张,在朗读时声音颤抖,拿材料的手也在颤抖,回答问题时底气不足,面露窘色,缺乏信心,因此导致有的同学发挥失常。以上都反映出我们在平时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1.教师由于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疏忽了口语能力的培养。我市口试成绩还没正式列入中考总分,因此平时往往注重于笔试训练而忽视了口语训练。学生也存在着这样一种误解,就是学习英语是为了应付考试,会不会说不要紧,有一些人甚至一点也不重视说的技巧。
  2.受教师自身素质局限,很难营造出“逼真”的交际环境。势必影响到口语教学的效果,农村中学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也很难遇到需要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景,因此除了有限的课堂时间很难再有机会,这样一来,导致英语学习变成了“哑巴英语”。
  3.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够好,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有自卑心理、畏难情绪,导致他们在英语口语学习中存在着极其被动的心理。目前,初中班级大多50人左右一班,教师很难组织有效的口语训练活动,平时课堂上让每个学生开口表达的机会少,课堂上只局限于课文内容的回答问题、造句、翻译或填空,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少,因此他们的口语能力很难提高。
  
  二、充分发挥口试对口语教学的推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
  
  通过对我校中考口语考试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困扰口语教学的一些因素的剖析,我总结出了下面几点,以便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做得更好。
  1.多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应多为学生创造说英语的机会,培养学生说英语的习惯,加强口语训练。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练习各种句型,教师要创设语言环境,注意情景对话。(1)进行多种训练。在句型训练时每学一个句型,都必须通过重复、模仿、替换、转换、扩展等多种训练,达到熟练程度。要从比较简单的句型和比较容易的句子入手,如“Sit down, please.”“Good morning, Han Meimei.”“How are you!”。(2)做重复交流活动。练完句型,如果学生们达到理解的程度,教师应按照上下文逐渐地创造一些交流活动,创设情景,增强实践性。如:去商店买东西(go shopping),去亲友家作客、上公园游玩、去旅游景点观光、到医院看病等,这些情景对话真实性强,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真正做到Practice makes perfect,这样在学中用,用中学,会使语言形式与语言运用相联系,是培养学生讲英语的好方法。对于高年级的同学,我们上课时可以多设计几个开放性的问题,多请几位同学陈述自己的见解,有意无意地培养他们说话的能力,在问题的选择上可以尽量挑选一些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初三教材中关于Under the sea一文,此文提到了海洋污染这一话题,我就让学生一起讨论,Make a list of ways to help keep the water clean.让学生们各抒己见,积极参与听说活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坚持用英语组织教学
  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图片和聊天等手段坚持开展听说活动,使学生的听说能力逐渐提高。现在的教材中许多内容都贴近学生生活,有鲜活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比如在上Jim’s family一课时,我们完全可以拿一张自己家里的全家福,结合实际进行词汇教学。在学习颜色一课时,可以任意地拿自己身边的东西说事,铅笔盒、衣服、鞋子、头发等等,教材中的食品、饮料、运动、人体部位、动物等词汇,都可以用以上类似方法进行教学,也可以合作学习,互相介绍,彼此了解。再如初三教材中有被动语态的学习,在第一课时导入被动语态时,我就运用了大量的图片与学生进行回答练习,What’s this! What’s it made of! What’s it used for! Where is it made!学生学得很快,对被动语态的接受也会比较容易。
  3.采用多种口语练习活动
  进行口语练习,最理想的活动当然是两人对话或小组讨论。然而,课堂的练习时间毕竟有限,所以学生可在课下选取适合自己的练习活动。适合独自练习的口语活动有多种:
  (1)复述课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复述课文的能力,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复述不同于背诵,关键是用自己的话,如果没有学习伙伴听自己复述,可以用录音机把自己复述的内容录下来,然后检查复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比如在上Planting Tree 一课时,我布置了家庭作业,复述课文,第二天让学生在理解基础上复述课文中植树的七个步骤。由于课文内容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且许多同学都有植树经历,所以复述过程中学生表现的较为轻松,既记住了课文中的一些常用短语,如It’s best to…, so that…,又培养了学生说英语的能力。
  (2)看图说话:描述图片是教师课堂上经常采用的口头训练方法,学生在做口头描述时可以使用学过的词汇,语法规则(如不同时态、语态、代词等)和表达方式(如动词、介词短语和习语等)。描述也不仅限于图片,在生活中看到任何场景都可以在头脑中默默地进行练习。另外,口语练习活动还可考虑其他形式,如背诵短文、游戏、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讲故事、演讲、辩论等, 长期下来,相信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应宽容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必有错立即纠正,面面俱到,否则会容易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多以赞许的眼光鼓励他们,让他们乐于开口。
  4.听和说有机结合
  口语不仅是说的活动,而是包含听和说两个方面,二者紧密相连。为了提高口语能力,首先要增加语言输入的类型和数量,给口语练习积累素材,除了学习书本上的英语以外,学习者还应该通过看英文电影、听英文广播和歌曲等活动来了解当今英美国家日常生活以及其他场合中使用的语言。作为语言输出的主要形式之一,口头表达需要有足够的输入作基础,而要将输入的材料转化为有效输出,则需要认真的模仿和大量的练习,在听的同时进行跟读或重复,不仅有利于记忆,还可使学习者根据具体情景体会表达的妙处。另外,适合模仿练习的材料还不能过快,内容以短小为宜,学习者需有意识地反复跟读,使口齿灵活,适应英语的发音习惯,发音较熟练以后,跟读的速度逐步提高,增强口语表达中的流利性,以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真正做到以听带说,以听促说,听说结合。
  总之,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法无定法”,口语训练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采用不同的方法,平时尽量避免方法的单一化,以免学生产生厌烦情绪,各种方法可以交替使用,并且适时地进行教学反思。初一、初二期末考时,也可考虑安排口语考试,三年下来,学生的适应性会更强。在口试之前,教师还可考虑模拟考试,使学生消除畏惧心理,减轻心理压力。但在培养口语能力的同时,不能放松基础教学,毕竟学生的口语能力是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基础上的,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的口语表达才能既准确又流利,既有内容又有内涵。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2005.08、2005.09
  2.《中学外语教与学》2005.06、2005.07
其他文献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尽人皆知的句子:“When you’re down, you are not necessarily out.”但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却对其含义不甚明了。原因是不了解这句话的文化背景。这原是一句拳击术语,在拳击比赛中拳击手若被对方击倒,裁判数到10还不能起来则被判输。但在很多情况下不等裁判数到10,倒地的拳击手便能爬起来再战。因此,这句话的表层意思是:当你被人击倒,并不意味着输了这场比
期刊
在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中,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缺乏对异域文化的了解而容易产生误解,从而妨碍正常的交际。经济的全球化又使得这种跨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因此培养高素质有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就要求教师跨越培养学习者纯语言能力的目标,帮助他们超越文化界限,以开明的态度从不同的视角对待和理解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  语言是文
期刊
英语写作能力是用书面语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是学生认知水平与英语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近年来,随着新教材的使用和试题的变动,书面表达已占相当比重,因此,搞好书面表达教学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当然,目前受各种条件制约,中学英语不能专门开设写作课,而且一朝一夕亦难见效。这就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目的地采取各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写作能力的训练,激励学生多写多练,通过书面造句回答问题看图写话写信写日记等
期刊
摘 要:多媒体集视、听、图、文、动画于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直观性、丰富性、趣味性等特点,在英语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合作学习,使学习内容难度大大降低,极大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有其优越性,也有其局限性,使用过多,会淡化教学内容,减少师生互动,阻碍教师课堂艺术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制约师生情感的交流,影响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英语教
期刊
现代视听工具的普遍使用,不仅没有降低写作的地位,而是对写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英语写作的重要性是英语教育界同仁所共知的。就应试而言,写作题在高考英语中占25分,是总分比例的17%。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在听,说,读,写方面,特别对写英语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现行的高中教材在每一单元后,也都安排了写作练习。内容有改写句子翻译句子和各式文体的写作。前几年有教师曾经过于注重英语交际法,而忽视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
期刊
德智体美劳构成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的完整体系。下面着重阐述一下美育,德育与英语教学的关系。    一美育是美学与教育学的中间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对于学生来说,升学的压力频繁的考试,使他们感到紧张,这种压力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只能使其产生厌倦和恐惧心理,使教学效果落得“事倍功半”。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发现英语中美的因素是我们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语音
期刊
摘要: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词汇教学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本文就根据笔者日常的经验积累,谈谈高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词汇教学    一、将词汇教学与话题相结合    词汇教学与时下的热门话题相结合,使得英语的学习融入真实的话语情境中,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词汇含义的理解,灵活掌握词汇的具体应用。例如人教版必修3中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一课,该单元
期刊
中国英语教学长期以来出现极左或极右的倾向,从开始的语法翻译法听说法情景法到后来的交际教学法以及从中衍生的任务教学法,令人目不暇接。不同教学理念产生不同教学方法,其中对语法翻译法的批判和对任务教学法的肯定给广大英语教师这样的感觉:语法不重要了,要在“完成任务”中去学习语言。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对语法教学的看法。    一对语法教学的再认识    要掌握一门外语,绝大多数学习者都要学习语法。在
期刊
[摘要]英语教学中的学困生是指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因教材文本知识内容的增多,学生原先的学习方式已不能满足新的英语学习要求而逐渐的丧失学习兴趣与激情,产生一种畏难的消极心理情绪而导致学习困难的学生。本文分析了学困生产生的原因,进而从不同方面提出了解决学困生的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学困生 教学方法     初中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的“两极”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
期刊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智慧的启迪者”,从“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从而真正成为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平等中的首席”,构建崭新的、充满活力的课堂,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很好地落实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