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议论之美在于理趣,但理趣并不排斥形象性,写议论文不一定非得走“板着面孔训人,愤世嫉俗说理”的那一条路子。美学家朱光潜说:“说理文要写好,也还是要动一点感情,要用一点形象思维。”考场作文的议论说理多一些可感的形象,能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说得通俗生动,增强可读性;同时,考场作文多一些形象化说理,与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不少要求相契合,使文章文质兼美。这里就常见方法做一些解说。
一 借象寓理
借象寓理,就是借形象阐释道理。所谓的“象”,包含物象、意境和场景。考场作文议论说理时可以先进行形象描绘,然后借物象、意境阐释社会意义,进而概括出普遍规律。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江河涌进大海,大海高奏着激昂的涛声,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大海的涛声不是笑话江河的细小,不是嫌弃江河浊流滚滚,它包容一切,不择细流,不弃浊水;同时,江河因为大海的宽广胸怀而甘愿长途跋涉,一路欢歌,奔向它的怀抱。于是,大海的包容成就了尼罗河的坚持,成就了亚马逊的丰沛;因为大海的包容,所以有了珠江口的开阔,钱塘潮的壮美……大海让流进它的每一条江河都显示出自己的亮点,而“胸怀宽广,接纳百川”也就成了大海的亮点。所谓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薛朔《湖也微笑》)
②善男信女应该知道,寺院中都有一个规矩,在香客离开寺院时,不能阔步向前,而要一步一步退出庙门,退下阶梯,并双手合十,诚心祷告,净身回到生活中去。这个规矩,与农人倒退插秧竟如出一辙。祷告者一步步后退着离开后院,虽离佛越来越远,却离道越来越近,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近。再看看这些插秧人,与其说农人是那些虔诚的香客,不如说这些秧苗是佛的化身,农人一次次地弯腰,一次次地后退。插出满田的碧绿,插出满心的希望。(2013年高考天津卷满分作文《退而知之》)
片段①借“大海接纳江河”这一物象或意境阐释“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这一普遍的社会意义,形象新奇而又无可置辩,形象与理趣兼备。片段②借助“香客祷告”和“农人插秧”两个场景,对比分析二者相近的心境,揭示出“后退”中蕴含的生活哲思。借特定物象、场景议论说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潜心观察与睿智思考。
二 缘事说理
缘事说理,指先叙述故事或事件,然后自然生发议论,揭示道理。运用这种技法,选取的故事或事件本身应蕴含一定的道理或哲理,常用的多为寓言故事和哲理故事。议论文恰当援引寓言故事,借以诠释道理,传达人生感悟,往往能达到说理生动形象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早晨起来,狐狸欣赏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头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是当正午的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它再次看看自己的影子,于是说:“一只老鼠就够了!”像狐狸这样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要么过分自我膨胀,要么无根据地承认自己无能。成长路上的我们就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我们被家人宠着,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等我们发现有些时候,没人在乎你每一刻的感受;有些事情,无论我们多么努力也无能为力。于是,感到泄气、沮丧甚至自卑、恐惧。我们多么像那只认不得自己的狐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田升杰《成长的阶梯》)
这一片段借狐狸关于“午餐”的定位,引出青少年成长中盲目自大与盲目自卑的心理,点出“正确认识自我”的道理,比直接论述多了几分形象性,给人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再看下面的片段:
陈寅恪到清华任教,得力于梁启超的举荐。但他们会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一天,梁启超刚上班,同事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看到学报上有一篇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梁启超读完,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同事见梁启超如是说,便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在含沙射影地骂您啊!”梁启超一听,脸黑了下来,喝道:“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梁启超和陈寅恪为了学术分歧互不相让——“争”,体现了对学术真理的孜孜追求和不人云亦云的个性精神。两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提携,相互尊重和信任——“不争”,体现了君子之风。(蒋骁飞《君子的争与不争》)
引述故事后,作者从“争”与“不争”两个层面分析,将其中蕴含的学术精神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道理鲜明地揭示出来,让故事充分“燃烧”,体现了缘事说理的纯熟技巧,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三 类比引申
类比引申,也叫比较类推,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它往往借助相关联想,利用人们熟知的具象性事理,推导出与之相似的道理,寓抽象于具象。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青春需要积极进取的梦想。喷泉之所以激情四射,是因为内在能量的源源不断和对高度的全力追逐;瀑布之所以壮观炫目,是因为它懂得断了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青春的梦想最圆最大,需要不断迸射激情,不断努力追求;青春的梦想最饱最满,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甚至不给自己留退路。如果你的梦想稍有萎缩或者打些折扣,如果你的梦想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青春的喷泉就不会充满足够的激情,青春的瀑布就不会足够豪迈壮观。(曹小文《青春需要正能量》)
②合作才有双赢,这正如紫藤萝和篱笆的关系。如果紫藤萝选择了独自生长,那么它只会终生匍匐于大地,无法汲取高处的阳光,开出最盛美的花朵;如果篱笆选择了独自站立,那么它只能默默无闻地渐渐朽去,无法在世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记。但恰恰它们选择了合作,一个献出生机,另一个献出身躯,成就一道靓丽的美景。所以,合作求取双赢,是以你所长补我所短,以我之力足你之需,是将双方的优势融合,以求取双方利益的兼顾。(赵晓筱《合作创造双赢》)
片段①借喷泉的“激情四射”和瀑布的“勇往直前”,类比年轻人成长历程中“需要积极进取的梦想”,寓成长道理于具象之中;片段②借“紫藤萝和篱笆”演绎出“合作求取双赢”的论述,给人印象深刻。需要提示的是,运用类比引申,要善于由此及彼,善于相关联想,学会选择具象性的事理来类比。
四 取譬设喻
取譬设喻是形象说理常用的方法,运用比喻这种形象化方法,取象附理,不仅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而且能使语言表达新颖精警,收到良好的说理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低调不像高粱那样,将穗子高高伸起,见人就点头微笑,而是像玉米,将粗大的果实棒子隐隐地插在腰间,让人难以发现;低调不像桃杏那样,将姹紫嫣红挂在枝头,引人注目,而是像桂花,将细小的花朵隐隐地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飘香。低调不像太阳花那样,对着太阳不住地微笑,而是像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给人们。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是做人的最佳姿态。(佚名《低调之美》)
②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群星。是啊,有的人也许已经错过了太阳,但前面还会有群星。生活是用来行走的,太多的驻足只会带来更多的行走,太多的驻足只会造就更多的后悔。昨日已是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明天是永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只有今天才是可以书写的竹简。现在的辛勤汗水将是未来的幸福阶梯,用心经营每一天,才应该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人生。(余国瑶《把握美好时光》)
片段①说“低调”不像“高粱”“桃杏”和“太阳花”,而像“玉米”“桂花”和“夜来香”。用六种植物正反设喻,点明“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的道理。片段②用“太阳”“群星”比喻“生命的精彩”,将“昨天”比作“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将“明天”比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将“今天”比作“可以书写的竹简”,比喻丰富,用语不凡,形象鲜活。
一 借象寓理
借象寓理,就是借形象阐释道理。所谓的“象”,包含物象、意境和场景。考场作文议论说理时可以先进行形象描绘,然后借物象、意境阐释社会意义,进而概括出普遍规律。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江河涌进大海,大海高奏着激昂的涛声,张开宽广的胸怀接纳。大海的涛声不是笑话江河的细小,不是嫌弃江河浊流滚滚,它包容一切,不择细流,不弃浊水;同时,江河因为大海的宽广胸怀而甘愿长途跋涉,一路欢歌,奔向它的怀抱。于是,大海的包容成就了尼罗河的坚持,成就了亚马逊的丰沛;因为大海的包容,所以有了珠江口的开阔,钱塘潮的壮美……大海让流进它的每一条江河都显示出自己的亮点,而“胸怀宽广,接纳百川”也就成了大海的亮点。所谓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薛朔《湖也微笑》)
②善男信女应该知道,寺院中都有一个规矩,在香客离开寺院时,不能阔步向前,而要一步一步退出庙门,退下阶梯,并双手合十,诚心祷告,净身回到生活中去。这个规矩,与农人倒退插秧竟如出一辙。祷告者一步步后退着离开后院,虽离佛越来越远,却离道越来越近,离自己的本心越来越近。再看看这些插秧人,与其说农人是那些虔诚的香客,不如说这些秧苗是佛的化身,农人一次次地弯腰,一次次地后退。插出满田的碧绿,插出满心的希望。(2013年高考天津卷满分作文《退而知之》)
片段①借“大海接纳江河”这一物象或意境阐释“亮点,其实是包容的胸怀孕育出的美丽风景”这一普遍的社会意义,形象新奇而又无可置辩,形象与理趣兼备。片段②借助“香客祷告”和“农人插秧”两个场景,对比分析二者相近的心境,揭示出“后退”中蕴含的生活哲思。借特定物象、场景议论说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潜心观察与睿智思考。
二 缘事说理
缘事说理,指先叙述故事或事件,然后自然生发议论,揭示道理。运用这种技法,选取的故事或事件本身应蕴含一定的道理或哲理,常用的多为寓言故事和哲理故事。议论文恰当援引寓言故事,借以诠释道理,传达人生感悟,往往能达到说理生动形象的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早晨起来,狐狸欣赏自己在晨曦中的身影,说:“今天我要用一头骆驼做午餐。”整个上午,它奔波着,寻找骆驼。但是当正午的太阳照到头顶的时候,它再次看看自己的影子,于是说:“一只老鼠就够了!”像狐狸这样的心态,在现实生活中大有人在,对自己认识不足,要么过分自我膨胀,要么无根据地承认自己无能。成长路上的我们就有这样的经历。曾经,我们被家人宠着,以为自己拥有整个世界。等我们发现有些时候,没人在乎你每一刻的感受;有些事情,无论我们多么努力也无能为力。于是,感到泄气、沮丧甚至自卑、恐惧。我们多么像那只认不得自己的狐狸。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的是正确认识自我——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为自己的人生准确定位。(田升杰《成长的阶梯》)
这一片段借狐狸关于“午餐”的定位,引出青少年成长中盲目自大与盲目自卑的心理,点出“正确认识自我”的道理,比直接论述多了几分形象性,给人的印象也深刻得多。
再看下面的片段:
陈寅恪到清华任教,得力于梁启超的举荐。但他们会经常为一些学术问题争吵不休。一天,梁启超刚上班,同事说:“陈寅恪又要和你干仗了!”梁启超看到学报上有一篇陈寅恪的文章,矛头直指自己。梁启超读完,笑道:“这小子总是和咱过不去,咱要再写一篇好好和他过过招。”同事见梁启超如是说,便道:“梁先生,这陈寅恪别有用心,在含沙射影地骂您啊!”梁启超一听,脸黑了下来,喝道:“陈寅恪的为人我是知道的。请以后不要以小人心腹揣度君子胸怀!”梁启超和陈寅恪为了学术分歧互不相让——“争”,体现了对学术真理的孜孜追求和不人云亦云的个性精神。两人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提携,相互尊重和信任——“不争”,体现了君子之风。(蒋骁飞《君子的争与不争》)
引述故事后,作者从“争”与“不争”两个层面分析,将其中蕴含的学术精神与为人处事两方面的道理鲜明地揭示出来,让故事充分“燃烧”,体现了缘事说理的纯熟技巧,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
三 类比引申
类比引申,也叫比较类推,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它往往借助相关联想,利用人们熟知的具象性事理,推导出与之相似的道理,寓抽象于具象。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青春需要积极进取的梦想。喷泉之所以激情四射,是因为内在能量的源源不断和对高度的全力追逐;瀑布之所以壮观炫目,是因为它懂得断了自己的退路,勇往直前。青春的梦想最圆最大,需要不断迸射激情,不断努力追求;青春的梦想最饱最满,需要不断给自己施加压力,甚至不给自己留退路。如果你的梦想稍有萎缩或者打些折扣,如果你的梦想缺乏持续的内在动力,青春的喷泉就不会充满足够的激情,青春的瀑布就不会足够豪迈壮观。(曹小文《青春需要正能量》)
②合作才有双赢,这正如紫藤萝和篱笆的关系。如果紫藤萝选择了独自生长,那么它只会终生匍匐于大地,无法汲取高处的阳光,开出最盛美的花朵;如果篱笆选择了独自站立,那么它只能默默无闻地渐渐朽去,无法在世上留下最深刻的印记。但恰恰它们选择了合作,一个献出生机,另一个献出身躯,成就一道靓丽的美景。所以,合作求取双赢,是以你所长补我所短,以我之力足你之需,是将双方的优势融合,以求取双方利益的兼顾。(赵晓筱《合作创造双赢》)
片段①借喷泉的“激情四射”和瀑布的“勇往直前”,类比年轻人成长历程中“需要积极进取的梦想”,寓成长道理于具象之中;片段②借“紫藤萝和篱笆”演绎出“合作求取双赢”的论述,给人印象深刻。需要提示的是,运用类比引申,要善于由此及彼,善于相关联想,学会选择具象性的事理来类比。
四 取譬设喻
取譬设喻是形象说理常用的方法,运用比喻这种形象化方法,取象附理,不仅能使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抽象的事理形象化,而且能使语言表达新颖精警,收到良好的说理效果。试看下面的片段:
①低调不像高粱那样,将穗子高高伸起,见人就点头微笑,而是像玉米,将粗大的果实棒子隐隐地插在腰间,让人难以发现;低调不像桃杏那样,将姹紫嫣红挂在枝头,引人注目,而是像桂花,将细小的花朵隐隐地藏在枝叶丛中,暗里飘香。低调不像太阳花那样,对着太阳不住地微笑,而是像夜来香,在夜间将芬芳暗暗送给人们。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是做人的最佳姿态。(佚名《低调之美》)
②如果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你也将错过群星。是啊,有的人也许已经错过了太阳,但前面还会有群星。生活是用来行走的,太多的驻足只会带来更多的行走,太多的驻足只会造就更多的后悔。昨日已是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明天是永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只有今天才是可以书写的竹简。现在的辛勤汗水将是未来的幸福阶梯,用心经营每一天,才应该是我们可以把握的人生。(余国瑶《把握美好时光》)
片段①说“低调”不像“高粱”“桃杏”和“太阳花”,而像“玉米”“桂花”和“夜来香”。用六种植物正反设喻,点明“低调,是一种品格,一种风度,一种修养,一种智慧”的道理。片段②用“太阳”“群星”比喻“生命的精彩”,将“昨天”比作“黑白相片上温馨的影子”,将“明天”比作“盛开在彼岸不可企及的花朵”,将“今天”比作“可以书写的竹简”,比喻丰富,用语不凡,形象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