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时代来袭 两个孩子如何爱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1987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去年单独二胎政策的逐步放开,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迎来了“二胎”。对于日夜期盼两个孩子的父母来讲,本是欢欣喜悦之事。然而,老二的出生却给老大带来了一连串的烦恼。据新华网报道,独生子女,约有六成不想要弟弟或妹妹,个别孩子说到是否要弟弟或妹妹甚至以“逃学”“跳楼”“割腕”的暴力方式威逼父母。面对日益凸显的矛盾冲突,不少家长忧虑重重,极其犯难:家有“两个宝”,到底该如何爱?在这里,不妨聆听孩子、家长和专家的不同声音。
  家长讲述 老大情绪焦虑
  李霞(公司职员):自从儿子降生的那天起,五岁的女儿就表现得十分失落。尤其记得儿子满月那天,一家人正高兴地聊天吃饭,婴儿床里的儿子却突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莫名其妙地抱起儿子,只见小家伙嫩嫩的手指甲被剪破了两层皮。我根据女儿平时的表现,猜想是她干的。于是我在各个屋子里找女儿,发现她躲在书房的角落里,手里死死地攥着一个指甲剪,一脸愤愤不平的样子。瞬间,我的心寒到极点,他们都是我的孩子啊!女儿怎么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弟弟呢?
  刘萌(专职妈妈):半年前,我家的“二宝”出生了,尽管又是个女儿,但我的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幸福。两个可爱的姑娘依偎在我身边,是多么温馨的画面啊。可没料到,大女儿性格变了,不再像以前一样开朗,而是固执、爱哭。就拿和父母分床睡这件事来说吧,让大女儿搬到自己的房间,是因为位置有限,可我再三解释,四岁的大女儿丝毫没理会,撅起小嘴躲进自己的房间呜呜哭个不停,听着孩子痛苦的抽泣声,我的心简直碎了。
  王东(业务主管):我的大儿子已经五岁半了,本是个阳光开朗的小男子汉,可随着女儿的出生,儿子变化很大,动不动就爱“发脾气”。那天下班,我刚刚抱起小女儿,儿子径直走到我前面,冷冰冰地问:“你怎么不抱我了,到底还爱不爱我?爱我多还是爱妹妹多?”霎时,我就愣了,正欲给儿子好好解释一番,可他却转身跑走了。从此儿子很少与我和妻子交流。
  家长视角 父母力不从心、喜忧参半
  陈慧霞(公司会计):俗话说:儿女双全是好命。如今我儿子五岁,女儿一岁半,儿女都有了,可烦恼也来了。每天的一日三餐,家里简直比“打仗”还要热闹,小的年龄小,自然需要一勺一勺地喂,可儿子年龄也不大,也想得到父母的宠爱,有时也会提出让父母喂饭夹菜。如果不答应,儿子就索性连饭也不吃了;可答应吧,毕竟只有两只手,照顾两个孩子,焦头乱额的程度可想而知,真是苦不堪言。
  苗晓芳(业务导购):大儿子被独宠了六年之后,小儿子降生了。家里两个“活宝”,真够闹腾的。于是,我常常教育大儿子,一定要让着小弟弟,因为你是哥哥。刚开始,大儿子做得还不错,可后来随着二儿子的长大,两个小家伙经常发生争执,无非是因为争抢玩具之类的小事情。每当此时,我总自觉不自觉地先教训大儿子,这样一来,大儿子认为我“偏心眼”,与我感情疏远了。
  孙翔(工程师):记得在我小时候,家里姐弟四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可如今,时代真是不同了,家里仅有两个娃,就让我和爱人招架不住了。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到外地出差,由于女儿和儿子的兴趣爱好不同,自然带来的礼物也不相同。每次买来了礼物,女儿总是敏感多疑,拿着弟弟的礼物研究半天,非要问出每件礼物的价格,弄得我和爱人不知如何作答,非常尴尬。在女儿看来,弟弟是她最大的“竞争对手”。
  专家看法 扬长避短轻松应对
  金利波(江苏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对于有着两个孩子的家庭来讲,要利用非独生子女的优势,树立“老大”的榜样力量,让两个孩子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比如:对家里的老大要经常这样引导“你是姐姐,就要做出姐姐的样子”“你是哥哥,可是弟弟崇拜的偶像哦!”以类似的激励法既能正确引导老大,为弟弟妹妹做出了榜样,又能让两个孩子都从中感受到幸福。通常,老大表现十分优异,老二也就相对优秀,可见家庭教育是相互熏陶、相互感染的。
  李敏(河南省家庭教育指导师):对待家庭中年龄小的“老二”,切忌溺爱,公平公正是育儿教女的“金钥匙”。如果父母在日常教育中一旦偏颇于某一方,就会激起另一个子女的不满,引起心理的叛逆和反感,同时还会加剧孩子之间的矛盾,教育起来就相当棘手。家长端好家庭教育的“这碗水”,就能使孩子们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懂得约束自我,懂得与兄妹和睦相处。
  王伟(二级心理咨询师):不少父母在教育两个或多个孩子时,总会使用比较法,“看看你俩谁最乖”“比比谁的学习最棒”,看似这招能激发孩子的积极性,其实会严重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一样,孩子之间毕竟是有差异的,即使出生在同一个家庭,也有着不同的性格以及特点。如果以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孩子,势必会让表现不够优秀的孩子感到自卑失落,同时还会助长另一个孩子的骄傲心理。关爱孩子,就需要为每个孩子“量体裁衣”,在和谐愉悦的家教氛围中,让每个孩子快乐自信地成长。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上帝送给父母的天使,当又一个天使到来的时候,不妨敞开心扉,与孩子多交流多沟通,以特有的方式关爱“老大”,抚爱“老二”,播撒公平的阳光,创设幸福的磁场,让“二孩家庭”更加亲密无间,其乐融融。
其他文献
蛇今天不高兴,因为水管比它长。  长颈鹿今天不高兴,因为塔吊比它高。  大象今天不高兴,因为卡车比它壮。  豹子今天不高兴,因为火车跑得比它快。小朋友,你能理解动物们的心情吗?
期刊
丰子恺是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艺术教育家。他共有7个子女。他的七个儿女在各自的领域脱颖而出,这与丰子恺先生的别样家教密不可分。说起他家教的特别之处在于他注意呵护孩子的童心。  呵护孩子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丰子恺先生的长子丰华瞻年幼时思维敏捷,调皮好动。别的孩子想不到的,他能想到;别的孩子不敢做的事,他敢大胆尝试。当他个子还没有椅子一半高时,他就要搬椅子,经常与椅子一起摔倒。年龄稍长,他又拿姐姐的袜
期刊
这天,叮当妈赶着出门见客户,关上大门后,突然意识到:糟糕!忘记了叮当的奶奶出门买菜没回来,叮当爸早已经上班,一翻手提包悲剧了——自己忘记带钥匙!此时,屋内的叮当坐在地上啃香蕉,还不知道发生什么事!拨打叮当奶奶的手机,再次泪崩,屋内的叮当接了电话,奶奶没带手机出门!  冷静冷静,不要慌不要慌,一定能想到办法……“叮当,妈妈要跟你玩个游戏,好吗?”  “好的,妈妈!”听到要玩游戏,叮当来劲了。  “妈
期刊
下班回家,看到3岁的儿子在用脏脏的小手吃饼干,我怒火中烧:“我跟你说过,手脏要先洗手!!”儿子被我突然的大吼吓了一惊,小手抓住饼干,一动也不敢动。“将饼干丢了,先去洗手再吃!”儿子默默地将吃剩的一半饼干丢到垃圾桶,小心翼翼地走进洗手间。  我做好饭后,儿子还未出来。我走到洗手间一看,儿子的小手放在水桶里面,正玩得起兴,小手袖和小裤腿都湿透了。“你到底在干嘛?洗个手都不认真洗!!”我把他拖起来,往屁
期刊
一天,我去海边玩,看到一个孩子站在水洼里,低头兴致勃勃地观察着什么。这时,孩子的妈妈走过来,生气地问:“你在干什么?”  “一群小鱼正在开会,我想听听它们说什么。”孩子头也不抬,随口而答。  “小鱼又不是人,怎么会说话呢?”妈妈的声音提高了八度。“快上来,你看你的衣服都湿透了,当心着凉。”  “故事里的小鱼都会说话。妈妈,你下来听一听,小鱼真在说话。”  “别胡说,故事都是假的。再不上来,妈妈就生
期刊
爸爸,可能是孩子心中的太阳,就像安东尼.布朗先生笔下的《我爸爸》;他也可能是最了解孩子的人,就像《我的爸爸叫焦尼》;他教会孩子如何生存,如何生活,就像《爸爸,你爱我吗?》中的那个酋长;爸爸是家的一部分,爸爸是孩子的一部分,因为《我爱爸爸》。  《爸爸,你爱我吗?》  在与爸爸的对话中,马赛小男孩一遍又一遍地试探着爸爸的爱。爸爸反复安慰着他的小儿子,让孩子知道他的爱是无休止的,充分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期刊
关于劳动,我用百度查了一下,“劳动是人维持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唯一手段。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我用我粗浅的思想“翻译”了一下——劳动是为了活着,那么如果想快乐地活着就快乐地劳动呗。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还不需要背负“生存”这个词,我只想让她知道勤快是什么样。  只能身教。一个妈,毫无怨言地整理房间,收拾衣橱,分配家用,切菜做饭,里里外外地忙活依然面带笑容柔声细语,体力要好,耐力要好,
期刊
许多家长抱怨孩子没有毅力,做事容易半途而废。其实,美国的家长也有这种困扰。在美国,至少36%的学龄儿童不会主动去尝试困难而费劲的任务。另外,美国家长也称,他们的孩子“大多数时候”会放弃困难的任务。那么,怎样才能避免把孩子养成轻言放弃的人呢?  美国布朗大学、布兰戴斯大学、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以及新英格兰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对此进行了一项研究,有大约5万名儿童参与了这项研究。他们发现,有3项关键的教养因素会
期刊
学前期是孩子空间概念进步最快的阶段,给孩子探索的机会,可帮助他形成正确的空间意识。任何训练不一定都是教与学的互动,只要以平常心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机会练习,他就能建立正确的空间方向感。  寻找礼物 爸妈可以把礼物藏起来,并作一些标记,如系上绳子或皱纸等,使礼物容易找到。寻找之前,爸妈先要跟孩子讲清楚,如“小汽车藏在树叶下”“布娃娃藏在滑板车下(或小树丛里)”。可以带着孩子一起寻宝,并伴以方位的描述,
期刊
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劳动和人,人和劳动,是所有真理的父母亲。”由此可见,劳动对于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劳动于他成长的意义与价值更是非凡的。  孩子劳动好处多  现在大部分家庭中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总是集父母的宠爱于一身,父母会因为心疼孩子或者担心耽误孩子时间而尽量不让孩子劳动。然而,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对456名青少年多年追踪调查发现,爱劳动的孩子比不爱劳动的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