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 ,我国德育教育面临着新局面,学科德育理念逐渐被提及,即认为在各学科教学中通过合理手段有效融入德育教育,推动立德树人理念深入人心。语文作为一门兼具语言性和文学性的学科,文化内涵丰富,是初中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意义,剖析了德育融入初中语文课堂的可行性,最后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融合策略,以期能够发挥出语文学科德育价值,真正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本质,但在此之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品格塑造作用凸显,而语文较其他学科而言,其人文性更加豐富, 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新时代下,我国青少年整体思想道德表现良好,但是亦有少数人出现了道德偏差,崇洋媚外、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盛行。古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的衡量重点,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才能推动我国更好地发展。司马光曾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以德统帅,才能将人才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厚德载物, 一个人要想成材的前提就是道德品质优、思想素养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合理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能够实现思想素养的升华,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起民族荣誉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交融性。
开设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是让学生读写认,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能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可见,道德修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德育教育亦是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达到思想品质培养的目的,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重合面,存在交融性。
2.教学方式的可借鉴性。
与德育说教的枯燥相比,语文课堂更加灵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学科课堂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教科书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开放,学生具有一定的可选择和拓展空间。因此,对于德育而言,可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融合策略
1.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观,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传授、讲解的重任, 还应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像一 面镜子 ,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融合的润滑剂,能够增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往往对于老师说教会产生抵触心理,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宽容、仁爱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 ,学生们都在专心写作,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突然说:“老师,这是我写的作文。”虽然他写的作文内容与主题有所偏差,但是在写作手法和用词上别出心裁,于是对他说:“写得很棒!尤其是比拟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如果能和主题契合,必定是一篇佳作!”并在全班传阅展示,没想到这一次肯 定的评价使得他从此爱上了写作,经常与教师交流写作心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水平,还应当具备师德师风,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德育理论,用心积累德育素材,结合学科特点, 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2.借鉴文中说理,弘扬理性道德。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价值,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借鉴文中内容巧妙说理。如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其所传授的道德内容较为简单,多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却并未以说教的方式表达,以此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学生的道德观念自成系统,而非是直接移植而来的“成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文章说理方法进行讲解分析,鼓励学生学习孟子科学性的道德观。例如,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以孟子论证思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得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重要前提;接着选取攻城不破、弃城不攻自破这两个实例来论证这一前提是否正确;然后指出“人和”能够跨越屏障,突破地域限制,反之,“山溪之险”“兵革之力”也无法真实体现出民众意愿;最后引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其他道德话题之中,并在课堂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论点,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论证。通过讨论学生们提出了结论的前提“国家一先有国 ,再有家”,并给出了很多实例证明如果国家不安定, 何谈安家立业;接着证明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只有为国家谋取利益,那么我们的个人利益才更有发展空间;最后回到结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教学思路,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道德教育。实,《孟子》这类国学经典,其所蕴含的理论思想大多可从道德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因古人本就崇尚“修身”“建 业”等思想观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素材,找到课本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
结语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名初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在课本之外,“育人”的责任比“教书”更为重大,是为“师道”。对此,我们必须要时刻谨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确保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所需的综合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云云.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句子的含义理解[J].语文天地,2021(09):56-57.
关键词:初中语文;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知识传授是教育的本质,但在此之前必须要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因为只有品德高尚、人格健全的学生才能成为真正有用的人才。众所周知,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对于学生品格塑造作用凸显,而语文较其他学科而言,其人文性更加豐富, 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开展德育的基础学科,因此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语文学科的德育价值,在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渗透德育教育。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的意义
在新时代下,我国青少年整体思想道德表现良好,但是亦有少数人出现了道德偏差,崇洋媚外、奢靡之风、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盛行。古语有云: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因此,教师必须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指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养成优秀的道德品质。当前,全球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成为各国综合实力的衡量重点,初中生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思想素质才能推动我国更好地发展。司马光曾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即以德统帅,才能将人才的价值最大化发挥出来,厚德载物, 一个人要想成材的前提就是道德品质优、思想素养高。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合理的创设,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能够实现思想素养的升华,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树立起民族荣誉感,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大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融入德育的可行性
1.教学内容的交融性。
开设初中语文课程,不仅是让学生读写认,更重要的是传承文化,增强学生爱国情怀,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能够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拓宽学生知识面,从而树立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可见,道德修养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而德育教育亦是要求通过多样化的手段达到思想品质培养的目的,两者在教学内容上具有重合面,存在交融性。
2.教学方式的可借鉴性。
与德育说教的枯燥相比,语文课堂更加灵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为语文学科课堂注入了更多新鲜活力。而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持续推进,教科书呈现方式更加灵活、开放,学生具有一定的可选择和拓展空间。因此,对于德育而言,可借鉴语文学科的教学特点,创造性开展各类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和道德品质。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德育融合策略
1.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启迪。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可观,教师不仅肩负着知识传授、讲解的重任, 还应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好榜样。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像一 面镜子 ,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首先,教师应注重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开展德育融合的润滑剂,能够增强学生对德育的理解和认可,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接受德育教育,真正达到"亲其师,信其道"。初中生正处于叛逆时期,往往对于老师说教会产生抵触心理, 我们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以宽容、仁爱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 记得,在一次作文课上 ,学生们都在专心写作,一位平时比较内向的学生突然说:“老师,这是我写的作文。”虽然他写的作文内容与主题有所偏差,但是在写作手法和用词上别出心裁,于是对他说:“写得很棒!尤其是比拟手法运用得极为巧妙,如果能和主题契合,必定是一篇佳作!”并在全班传阅展示,没想到这一次肯 定的评价使得他从此爱上了写作,经常与教师交流写作心得,这就是教育的意义所在。其次,教师要加强自我修养,着力提升自己的道德意识。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为人师表,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水平,还应当具备师德师风,在日常工作中强化专业技能,不断学习德育理论,用心积累德育素材,结合学科特点, 深入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元素,积极探索两者的融合路径,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同时,渗透德育教育。
2.借鉴文中说理,弘扬理性道德。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篇目都具有较强的道德教育价值, 教师要善于挖掘文本资源,借鉴文中内容巧妙说理。如九年级下《孟子》两章,其所传授的道德内容较为简单,多是为人处世的道理,但是却并未以说教的方式表达,以此为载体开展德育教育,学生的道德观念自成系统,而非是直接移植而来的“成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就文章说理方法进行讲解分析,鼓励学生学习孟子科学性的道德观。例如,在教学《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课时,在教学中我以孟子论证思路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得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重要前提;接着选取攻城不破、弃城不攻自破这两个实例来论证这一前提是否正确;然后指出“人和”能够跨越屏障,突破地域限制,反之,“山溪之险”“兵革之力”也无法真实体现出民众意愿;最后引出结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非常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推理方法,并能将其应用到其他道德话题之中,并在课堂中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一论点,要求学生以同样的方法进行论证。通过讨论学生们提出了结论的前提“国家一先有国 ,再有家”,并给出了很多实例证明如果国家不安定, 何谈安家立业;接着证明鼓励学生思考,如何证明只有为国家谋取利益,那么我们的个人利益才更有发展空间;最后回到结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教学思路,不仅有助于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又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道德教育。实,《孟子》这类国学经典,其所蕴含的理论思想大多可从道德实践层面体现出来,因古人本就崇尚“修身”“建 业”等思想观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些素材,找到课本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
结语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作为-名初中语文教师,教书育人是我们的职责,在课本之外,“育人”的责任比“教书”更为重大,是为“师道”。对此,我们必须要时刻谨记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确保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提高自身传统文化修养,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所需的综合全面发展、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素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徐云云.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之句子的含义理解[J].语文天地,2021(09):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