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以说,好的课堂导入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历史课堂导入的方法很多,这里给大家介绍本人在教学过程中探索出的一种方法:古文字导入法。所谓“古文字导入法”,就是上课时教师选用一个古文字让学生猜它的含义。它利用古今文字造型之间的巨大差异,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尽快地进入教学情境,并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下面我就以几个字为例,介绍运用这个方法的要点。
1.所选的古文字要尽量难认
对老师出示的古文字,学生一下子没能认出来,他们对这个字就会饶有兴趣,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古文字”通常选用甲骨文、金文、小篆或大篆等。例如,(祭)字。甲骨文里的“祭”就是一只手拿着一块鲜肉,右边是一只手,中间三点表示鲜血或是祭酒。“祭”就是拿鲜肉供奉祖先或神灵。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教学导入中。又比如,(盗)字。甲骨文的这个“盗”字形如一个人张大了嘴巴,嘴边还流着口水,下面的“皿”字是个象形字,是古人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具。一个人垂涎别人的“皿”,于是生出占为己有的念头。“盗”的行为便是在这种念头驱使下完成的。古代的“盗”指小偷小摸。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外国侵略战争的课堂导入中。
2.所选的字要和课堂内容相关
所选的字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最好有直接联系,至少要相关,这样就增加了课堂导入的针对性。例如,(寇)字。金文的“寇”字,上面宝盖头是一座房子;下面的左边“元”其实是一个站立的人,头部十分明显;下面的右边双手变成了一只手,手中的凶器依旧赫然可见。一个人手持凶器闯到别人的家里,抢劫财物自不必说,还敲击主人脑袋。“寇”的行径一览无余。这个字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侵我疆土、扰我人民的侵略者,如倭寇、日寇;一是指拉帮结伙、打家劫舍的暴徒,如流寇、草寇。这个字用作日本侵华历史的导入是再合适不过了。又如,(县)字。金文的“县”描写的是一颗人头悬挂在树上的形象,其本义为悬挂。上古时代,战场上斩敌人首级越多战功越大,这样一来,自然形成悬挂敌人首级以炫耀武功的习俗。天子直接统治的国都周围地区称为“县”,因为这些地方直接受天子的统治,“悬挂”在中央政权之下。到了秦始皇时代“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国家版图之内所有疆域也就全数直接“悬(县)”于皇帝的铁腕之下了。这个字可以用于教学郡县制的课堂导入。
3.所选的字要和历史的思考相联系
教师对所选的字进行解释时,要注意把它与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导入的启发性。例如,(房)——这是一个小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房”在传统民居中并非一个“堂堂正正”的角色。中国传统家庭的建筑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格局:正中是堂,堂后为室,两边为房。与这种建筑格局相对应,家庭成员的居室安排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房是次要的居室,用房来称呼的家庭成员也都不免有着较低的地位。小老婆以房相称,如偏房,与之对应妻子则称为“室”或“正室”,正室只有一间,儿辈也只能住两侧房中,于是有长子为“长房”、次子为“二房”。这个字可用于我国古代宗法制教学的导入。又比如,(孤)——这也是个小篆。“孤”本义指死了父亲的儿子,而死了母亲的儿子叫“哀子”。在古代宗法制度下,只要父亲一息尚存,一般不会将权力传给儿子。因此,大凡储君能够得到爵位,总是在他死了父亲,即成为“孤”之后。所以古代君主以“孤”自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此字可以作为皇帝制度教学的导入。
教学导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进行成功的课堂导入应是每一位有心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的不懈追求。这个“古文字导入法”是我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导入探索的结果。总之,历史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广大教师应灵活加以运用,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单位:邳州市运河中学,江苏 邳州,221300)
1.所选的古文字要尽量难认
对老师出示的古文字,学生一下子没能认出来,他们对这个字就会饶有兴趣,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古文字”通常选用甲骨文、金文、小篆或大篆等。例如,(祭)字。甲骨文里的“祭”就是一只手拿着一块鲜肉,右边是一只手,中间三点表示鲜血或是祭酒。“祭”就是拿鲜肉供奉祖先或神灵。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中国古代宗法制的教学导入中。又比如,(盗)字。甲骨文的这个“盗”字形如一个人张大了嘴巴,嘴边还流着口水,下面的“皿”字是个象形字,是古人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器具。一个人垂涎别人的“皿”,于是生出占为己有的念头。“盗”的行为便是在这种念头驱使下完成的。古代的“盗”指小偷小摸。这个字我曾用在介绍外国侵略战争的课堂导入中。
2.所选的字要和课堂内容相关
所选的字和接下来要讲的内容最好有直接联系,至少要相关,这样就增加了课堂导入的针对性。例如,(寇)字。金文的“寇”字,上面宝盖头是一座房子;下面的左边“元”其实是一个站立的人,头部十分明显;下面的右边双手变成了一只手,手中的凶器依旧赫然可见。一个人手持凶器闯到别人的家里,抢劫财物自不必说,还敲击主人脑袋。“寇”的行径一览无余。这个字主要用在两个方面:一是指侵我疆土、扰我人民的侵略者,如倭寇、日寇;一是指拉帮结伙、打家劫舍的暴徒,如流寇、草寇。这个字用作日本侵华历史的导入是再合适不过了。又如,(县)字。金文的“县”描写的是一颗人头悬挂在树上的形象,其本义为悬挂。上古时代,战场上斩敌人首级越多战功越大,这样一来,自然形成悬挂敌人首级以炫耀武功的习俗。天子直接统治的国都周围地区称为“县”,因为这些地方直接受天子的统治,“悬挂”在中央政权之下。到了秦始皇时代“郡县制”完全取代了“分封制”,国家版图之内所有疆域也就全数直接“悬(县)”于皇帝的铁腕之下了。这个字可以用于教学郡县制的课堂导入。
3.所选的字要和历史的思考相联系
教师对所选的字进行解释时,要注意把它与相关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这样才能体现课堂导入的启发性。例如,(房)——这是一个小篆。教师可以告诉学生,“房”在传统民居中并非一个“堂堂正正”的角色。中国传统家庭的建筑形式通常是这样的格局:正中是堂,堂后为室,两边为房。与这种建筑格局相对应,家庭成员的居室安排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房是次要的居室,用房来称呼的家庭成员也都不免有着较低的地位。小老婆以房相称,如偏房,与之对应妻子则称为“室”或“正室”,正室只有一间,儿辈也只能住两侧房中,于是有长子为“长房”、次子为“二房”。这个字可用于我国古代宗法制教学的导入。又比如,(孤)——这也是个小篆。“孤”本义指死了父亲的儿子,而死了母亲的儿子叫“哀子”。在古代宗法制度下,只要父亲一息尚存,一般不会将权力传给儿子。因此,大凡储君能够得到爵位,总是在他死了父亲,即成为“孤”之后。所以古代君主以“孤”自称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此字可以作为皇帝制度教学的导入。
教学导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一种教学艺术。如何进行成功的课堂导入应是每一位有心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师的不懈追求。这个“古文字导入法”是我创造性地进行课堂导入探索的结果。总之,历史课堂导入的方式很多,广大教师应灵活加以运用,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作者单位:邳州市运河中学,江苏 邳州,22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