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集团化成立伊始,便从七大方面整体构建推进集团文化建设,凝聚校园文化育化力量,提升校园文化引领功能,努力打造集团教育文化共荣生态圈,有效推动集团建设高速高效发展,为集团办学高位均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发展愿景;核心理念;育人目标;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育科研;运作方略
在无锡市梁溪区全面实行教育集团办学的背景下,崇宁路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总校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创建于1914年,百年积淀,底蕴深厚,走出了陆定一、王忍之两位中宣部长和六位中科院院士、省首批特级教师等一大批名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德育科研名校” “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名校”等。成员校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是一所建校8年的年轻学校,短短数年,首创数字化书法教室,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成员校无锡市亭子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坐落在古运河畔的百年老校,秉承“让绿色为生命奠基”,是全国绿色学校。集团建立伊始,我们立足“文化兴校”、共同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凝聚校园文化育化力量,提升校园文化引领功能,努力打造集团教育文化共荣生态圈。
一、发展愿景:打造“三品”文化圈
集团文化是集团所有成员学校共同的文化,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愿景等是其重要内涵之一,具有导向性。崇宁路集团以积极建构集团共同发展愿景、凝聚集团办学精神、明确集团办学方向为集团文化建设基本指导思想,着力打造以品牌、品位、品值“三品”为底色的文化生态圈,以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1.打造办学品牌
在尊重各成员校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基础上,以集团总校为轴心,兼容并蓄办学优势,共性个性并举,着力特色项目亮化,致力造就崇宁路教育集团“诚信”教育品牌。
2.提升办学品位
教育文化是一所学校、一个教育集团发展的软动能,它具有潜在的心理影响力、情感牵引力和价值导向力。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尊重生命”为主线,致力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夯实教育发展基石,培育人格实践土壤,提升集团办学品位。
3.实现办学品质
“文化共同体”是集团教育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在这文化结构中,集团全体成员的理念同位和价值共识是其最基本的元素和内生性动能。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因材施教”为主策,优化个性需求服务,追求教育品质卓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核心理念:凸显“三为”行动准则
教育集团的文化建设是基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建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教育思想表达,具有价值引领功能和作用。崇宁路教育集团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生命意义的高度,提出了“给思想一片飞翔天空,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的办学使命,积极倡导诚信为本、尊重为怀、服务为先的“三为”行动目标,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灵魂居所”“发展助推器”。
1.诚信为本
诚以待人,信而处事。诚信是立德之本,处世之道。教育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关系,教育存在的形态是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而言,没有诚信便没有真正的教育。以诚信办教育不只是崇宁路教育集团的办学口号、训词,而且是集团每个成员校的理念定位,以及全体师生的行为准绳,使学校成为绽放“诚信”之花的精神家园。
2.尊重为怀
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个语境中,我们可以获悉另一层意思: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教育倘若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教育便失落了“灵魂”。反观以往教育现状,“填鸭式”“题海战”以及打骂体罚等应试行为和不当言举,其根本原因在生命意识的缺失、人性的缺失。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重复性。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怀。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尊重”生命为主题,致力培育教师职业道德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以其生成思想飞翔的天空,铸就充满生命张力的精神家园。
3.服务为先
教育是什么?教育作为一种行业而言,其本质属性是服务,如同医院服务病人、饭店服务食客、宾馆服务旅者一样,只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不同,是学生,但其服务的性质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来说,学校就是一个社会事业服务机构,教育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教师则是教育行业中的服务者。崇宁路教育集团要求全体教育者确立和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尽心尽责,为社会、家庭、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特长需求,创设安全环境,创新生长平台,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教师钟情、家長信任、社会满意的“精神家园”。
三、育人目标:提炼“四项”核心素养
集团秉承“诚信”办学思想,坚守“给思想一片飞翔天空,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办学使命,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使他们拥有身心健康、善学敏思、感性丰富、情怀天下的现代核心素养,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1.身心健康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这应该成为我们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懂得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微笑、感谢、赞美,热爱生活,自信向上;尊师友伴,乐群助人,学会情绪管理;热爱运动(至少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素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卫生,合理饮食;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应险抗挫意志与能力。
2.善学敏思
善于学习,好于求知,敏于发现,勤于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会思考,形成广泛兴趣,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善于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会与人合作,互学共鉴,分享经验、智慧和成果,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充满张力的内生态心理环境。
3.感性丰富
孔孟认为,教育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以为,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即科学,一个是感性,即艺术。不重视感性培养,教育就有先天缺失。这也许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灵魂’跟不上了”的注解吧。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向往、追求美好形象和事物的思想,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提高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和审美品质感性素养,增强感性素能,实现心灵的向善、向美转向,让生命之河更丰沛、激越、完美,充满活力。 4.情怀天下
情怀天下源于崇宁路小学“公共生活”、公益传统的引领,鼓励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扎根中华,铸魂民族,培育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开阔视野,确立国际意识,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平等交流,友好相处;培育“兴邦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公益传统,发扬奉献精神,成为具有时代担当的民族脊梁。
四、教师发展:修炼“四有”职业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是最高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肩负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建设英才、播种民族希望的历史使命和职场重任。教师职业使命的担当得从自我人格、职业精神、专业修炼开始,追求生涯价值,成就生命精彩。
1.敬业有爱
教师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态度。对教育职业的敬重和忠诚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要努力做到:工作勤恳认真,一丝不苟,富有激情,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则是教师最基本的伦理底线,教师要努力做到:尊重、理解、悦纳每个生命个体,赏识学生,呵护个性,把微笑、赞美带给学生,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暖意,心灵充满爱的阳光。
2.博学有养
教师的儒雅气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具有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呈示于学生,仪态高雅,举止文明,谈妥谦和,善于倾听,博学笃行,注重反思,兴趣广泛,才艺多样,充满个性魅力,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3.勤修有专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育教学的发展性、复杂多样性时时挑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准备。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的原有知识都在不断折旧,这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充电蓄能,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程教学执行力和课堂操控艺术,以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合作有识
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普遍认同的发展观点,且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还是人与人之间,合作谋求发展是一种不二的战略选择。教師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学识、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作用,集群体智慧,蓄群体能量,才能提升教师发展水平,实现1 1大于2的效果。教师要强化合作意识,打破“马赛克”思维瓶颈,虚心请教,真诚互学,分享智慧,实现自我超越,共同进步。
五、课程建设:共享“三育”精品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但武刚认为,“课程指专业人员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精心选择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精华,经过科学编排而组成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一系列的正式教育文本。”正式教育文本的规定性,因学校、受教对象、执行者的个性、学养、理解等诸多因素带来实施过程的局限性,产生规定性与具体性的矛盾。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将遵循人本性、发展性、科学性原则,着力抓好校本特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环境体验课程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德育特色课程
根据学生“社会性”发展素养的培养要求,借助崇宁路小学先期研究的基础,集团集中开发了《公共生活》校本课程,课程以“乐群、明理、担责”为三个年段学生发展目标,围绕“自信、宽容、友爱、珍惜”“守规、互惠、诚信、共处”“勇气、合作、公益、和谐”十二个关键品质,按年段结构课程,每个品质编撰了2—4课时内容,以绘本、情景剧、儿歌唱游等形式或方法具体实施,成员校共同推进,培养公共生活道德精神和品质,提高学生生活适应性。
2.美育拓展课程
在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基础上,集团各校积极开发地域、社区和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着力抓好艺术课程的拓展、延伸,实行资源共享,打造美育课程品牌。崇宁路小学“泥趣”校本课程以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为依托,基于“见人、见物、见生活”文化传承理念,坚持“在创新中传承”,校吉祥物“石榴宝宝”“彩塑蚕猫”系列课程内容的设计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书香校园”“酷老爸”“西游记”“lucky狗”等系列课程内容更是为学生所喜欢。兰亭小学开发“翰墨书韵”美术拓展课程,以“写好人生每一笔”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开设了“书法礼仪”“书法知识”“毛笔硬笔书写”系列课程,开展“活字印刷”“碑拓”“制笔”“装裱”“篆刻”等书艺实践体验活动。亭子桥小学的绿色教育从改善校园环境做起,续而推演至课堂、人际心理的,其绿色教育系列不断完善。
3.体育专项课程
奥运会冠军顾俊是崇宁路小学的校友,多年来,羽毛球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每个孩子都会挥拍、打球,在大汗淋漓中学习运动技能。兰亭小学作为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在2019年的省全运会比赛中,所输送的一对姐妹花绽放铿锵玫瑰之魅力,技惊四座。除了竞技类的,集团体育课程中还将引进击剑这一高雅的运动,不仅要收获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爱拼敢拼的向上愿望,也让学生领略体育运动的另一种魅力——高雅优美,由此在发挥成员校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集团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使学科课程更具生命张力。
六、教育科研:实施:“三化”研究策略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教育教学是一种体脑并用、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举的、复杂的实践活动。教育者仅凭广博的学识、学科专业知识,而无研究能力的话,是难以承担和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教师向科研转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抓手。集团以科研为先导,着力优化科研思路、改善科研范式、深化课题研究的探索实践。
1.优化科研思路
学校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它与学者的理论研究有着不一样的维度和重点。每个教师都是教育实践者,教育研究应该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自觉将学科课堂、学科活动中遭遇的问题或困惑作为研究课题,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思考,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选择有效策略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为研究而研究”的科研思路,纯学术性教育研究也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落实矛盾化解的目的里。 2.转化科研范式
范式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样式。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个揭示着一个至理名言:团队合作更具发展力量。教育科研需要共同智慧的分享,需要多元思维的激荡,需要个性灵感的闪击。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开展合作式科学研究,是现代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形式,要让团队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职业习惯。在这个组织中,教师通过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吸纳智慧、深化思维,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3.深化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载体,得到了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课题,制订方案,谋划路径,确定阶段研究重点,推动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化,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品质。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崇宁路小学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省课题为重点,持续开展《儿童主动参与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的实践研究》《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以及《学校公共生活的儿童品格养成计划》系列研究,并辐射至各成员校,吸纳成员校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使之成为教育集团的主干课题,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实现集团内各校同步发展,教师科研水平共同提高。
七、运作方略:推动“多校一体”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集团办学由原有“一校一体”模式变为“多校一体”办学模式,这一格局的变化,需随之调整已有的管理思路、机制,立足整体,统筹管理,建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實现集体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办学质量的同步提高。在一体化办学前提下,努力推动学校管理范式转变,着力抓好管理机制体制的建立完善,优化实施策略。
1.管与理并举
在“管理”一词中,管与理有其不同的含义。管,是一种制度行为,用制度对人的行为进行外在约束;理,是一种文化行为,用意义对人的精神进行内在引导。在管的层面上,集团抓好集团章程和各项制度制订,引导全体成员要确立“依法治校”“依规守章”思想,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在理的层面上,集团管理者确立民主意识,将全体教师视为学校共同管理者,悦纳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制订,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加强与他们的情感、心理的沟通,达成思想共识,使规章制度成为他们自我规范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
2.总与分互联
崇宁路教育集团是由崇宁路小学与兰亭小学和亭子桥小学成员校组成,虽有总、分校之别,但在集团化管理中,则需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以求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实现。集团各成员校之间实现以下五个重要方面的互联互通:“理念统一,运行互通”“课程互联,课堂互动”“互动互联,师生互动”“科研互联,项目互动”“品牌互联,校校互动”,在资源、智慧的共享中,合作共管,同步发展。
3.查与评一体
在教育集团化管理中,督查与评估是一个推动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杠杆,也是落实公平、公正教育的重要操作要件。在集团各校办学质量管理中,要把督查与评估作为“两翼一体”项目来抓,制订出各个领域、条线督查的内容要求,细化评价标准,采取常态性和即时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专题性相交叉的督查办法;在标准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灵活性,呈示不足与差距,鼓励努力改进,争取达标,使评价更富人文性、激励性。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大多数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学校风范和学校精神。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学校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集团办学的征程中,不断创新实践,探索集团办学文化建设新路子,增强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灵魂居所”。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主编.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4).
[3]顾明远.我对教育的四个观点[J] .上海少先队研究,2014(05).
【关键词】发展愿景;核心理念;育人目标;教师发展;课程建设;教育科研;运作方略
在无锡市梁溪区全面实行教育集团办学的背景下,崇宁路教育集团正式成立。总校江苏省无锡崇宁路实验小学创建于1914年,百年积淀,底蕴深厚,走出了陆定一、王忍之两位中宣部长和六位中科院院士、省首批特级教师等一大批名人,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德育科研名校” “全国红旗大队”“江苏省名校”等。成员校江苏省无锡兰亭小学是一所建校8年的年轻学校,短短数年,首创数字化书法教室,获评“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等。成员校无锡市亭子桥中心小学是一所坐落在古运河畔的百年老校,秉承“让绿色为生命奠基”,是全国绿色学校。集团建立伊始,我们立足“文化兴校”、共同发展主题,以改革创新为驱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凝聚校园文化育化力量,提升校园文化引领功能,努力打造集团教育文化共荣生态圈。
一、发展愿景:打造“三品”文化圈
集团文化是集团所有成员学校共同的文化,办学思想、办学精神、办学愿景等是其重要内涵之一,具有导向性。崇宁路集团以积极建构集团共同发展愿景、凝聚集团办学精神、明确集团办学方向为集团文化建设基本指导思想,着力打造以品牌、品位、品值“三品”为底色的文化生态圈,以实现共同发展目标。
1.打造办学品牌
在尊重各成员校优秀传统和历史文化基础上,以集团总校为轴心,兼容并蓄办学优势,共性个性并举,着力特色项目亮化,致力造就崇宁路教育集团“诚信”教育品牌。
2.提升办学品位
教育文化是一所学校、一个教育集团发展的软动能,它具有潜在的心理影响力、情感牵引力和价值导向力。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尊重生命”为主线,致力优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夯实教育发展基石,培育人格实践土壤,提升集团办学品位。
3.实现办学品质
“文化共同体”是集团教育文化的基本属性和特征。在这文化结构中,集团全体成员的理念同位和价值共识是其最基本的元素和内生性动能。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因材施教”为主策,优化个性需求服务,追求教育品质卓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核心理念:凸显“三为”行动准则
教育集团的文化建设是基于学校发展、学生发展、教师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文化建构,办学理念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和教育思想表达,具有价值引领功能和作用。崇宁路教育集团从职业伦理的维度,生命意义的高度,提出了“给思想一片飞翔天空,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的办学使命,积极倡导诚信为本、尊重为怀、服务为先的“三为”行动目标,使学校真正成为师生“灵魂居所”“发展助推器”。
1.诚信为本
诚以待人,信而处事。诚信是立德之本,处世之道。教育的基本属性是人的关系,教育存在的形态是人的活动。从某种意义而言,没有诚信便没有真正的教育。以诚信办教育不只是崇宁路教育集团的办学口号、训词,而且是集团每个成员校的理念定位,以及全体师生的行为准绳,使学校成为绽放“诚信”之花的精神家园。
2.尊重为怀
教育,不仅仅是对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在这个语境中,我们可以获悉另一层意思:教育应该从尊重生命开始。教育倘若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教育便失落了“灵魂”。反观以往教育现状,“填鸭式”“题海战”以及打骂体罚等应试行为和不当言举,其根本原因在生命意识的缺失、人性的缺失。生命之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没有重复性。尊重生命,呵护生命是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怀。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尊重”生命为主题,致力培育教师职业道德情怀,唤醒学生尊重生命的良知,以其生成思想飞翔的天空,铸就充满生命张力的精神家园。
3.服务为先
教育是什么?教育作为一种行业而言,其本质属性是服务,如同医院服务病人、饭店服务食客、宾馆服务旅者一样,只是教育服务的对象不同,是学生,但其服务的性质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来说,学校就是一个社会事业服务机构,教育就是一个服务行业,教师则是教育行业中的服务者。崇宁路教育集团要求全体教育者确立和强化服务意识,转变观念,尽心尽责,为社会、家庭、学生提供优质教育服务,提升教学质量、满足特长需求,创设安全环境,创新生长平台,使学校成为学生喜欢、教师钟情、家長信任、社会满意的“精神家园”。
三、育人目标:提炼“四项”核心素养
集团秉承“诚信”办学思想,坚守“给思想一片飞翔天空,让学校成为精神家园”办学使命,努力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使他们拥有身心健康、善学敏思、感性丰富、情怀天下的现代核心素养,具备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1.身心健康
清华大学老校长蒋南翔倡导的“每天锻炼一小时,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体育精神,这应该成为我们育人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引导学生珍爱自己的身体和生命,懂得身心健康是一切发展的前提。在生活、学习、交往中,学会微笑、感谢、赞美,热爱生活,自信向上;尊师友伴,乐群助人,学会情绪管理;热爱运动(至少有一项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增强体质素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讲究卫生,合理饮食;学会自我保护,增强应险抗挫意志与能力。
2.善学敏思
善于学习,好于求知,敏于发现,勤于思考,是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要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敢于尝试,勇于探索,学会思考,形成广泛兴趣,增强学习内生动力;善于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会与人合作,互学共鉴,分享经验、智慧和成果,改善心智模式,形成充满张力的内生态心理环境。
3.感性丰富
孔孟认为,教育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副院长以为,人有两大心智能力:一个是理性,即科学,一个是感性,即艺术。不重视感性培养,教育就有先天缺失。这也许就是李克强总理所说的“‘灵魂’跟不上了”的注解吧。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向往、追求美好形象和事物的思想,学会感知美,善于发现美、体验美、理解美,提高至真、至美、至情的美学境界和审美品质感性素养,增强感性素能,实现心灵的向善、向美转向,让生命之河更丰沛、激越、完美,充满活力。 4.情怀天下
情怀天下源于崇宁路小学“公共生活”、公益传统的引领,鼓励学生确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扎根中华,铸魂民族,培育爱家人、爱家乡、爱集体、爱人民、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开阔视野,确立国际意识,理解、尊重、包容多元文化,能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平等交流,友好相处;培育“兴邦有责”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继承公益传统,发扬奉献精神,成为具有时代担当的民族脊梁。
四、教师发展:修炼“四有”职业精神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荣的职业,也是最高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肩负传承优秀文化、培育建设英才、播种民族希望的历史使命和职场重任。教师职业使命的担当得从自我人格、职业精神、专业修炼开始,追求生涯价值,成就生命精彩。
1.敬业有爱
教师的职业态度,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态度。对教育职业的敬重和忠诚是教师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教师要努力做到:工作勤恳认真,一丝不苟,富有激情,追求卓越,拒绝平庸;“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则是教师最基本的伦理底线,教师要努力做到:尊重、理解、悦纳每个生命个体,赏识学生,呵护个性,把微笑、赞美带给学生,让孩子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暖意,心灵充满爱的阳光。
2.博学有养
教师的儒雅气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力量,具有感染人、熏陶人的作用。教师要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呈示于学生,仪态高雅,举止文明,谈妥谦和,善于倾听,博学笃行,注重反思,兴趣广泛,才艺多样,充满个性魅力,要成为学生效仿的榜样。
3.勤修有专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教育教学的发展性、复杂多样性时时挑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准备。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每个人的原有知识都在不断折旧,这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充电蓄能,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自己的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程教学执行力和课堂操控艺术,以学识魅力感染学生、影响学生。
4.合作有识
合作共赢是当今世界普遍认同的发展观点,且越来越深入人心,无论国与国、企业与企业,还是人与人之间,合作谋求发展是一种不二的战略选择。教師发展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教师个人的时间、精力、学识、智慧是有限的,只有发挥团队作用,集群体智慧,蓄群体能量,才能提升教师发展水平,实现1 1大于2的效果。教师要强化合作意识,打破“马赛克”思维瓶颈,虚心请教,真诚互学,分享智慧,实现自我超越,共同进步。
五、课程建设:共享“三育”精品课程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但武刚认为,“课程指专业人员根据教育目的的要求精心选择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文化精华,经过科学编排而组成的,由特定要素构成的一系列的正式教育文本。”正式教育文本的规定性,因学校、受教对象、执行者的个性、学养、理解等诸多因素带来实施过程的局限性,产生规定性与具体性的矛盾。协调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学校课程建设的重要课题。在课程开发中,学校将遵循人本性、发展性、科学性原则,着力抓好校本特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环境体验课程的建设,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1.德育特色课程
根据学生“社会性”发展素养的培养要求,借助崇宁路小学先期研究的基础,集团集中开发了《公共生活》校本课程,课程以“乐群、明理、担责”为三个年段学生发展目标,围绕“自信、宽容、友爱、珍惜”“守规、互惠、诚信、共处”“勇气、合作、公益、和谐”十二个关键品质,按年段结构课程,每个品质编撰了2—4课时内容,以绘本、情景剧、儿歌唱游等形式或方法具体实施,成员校共同推进,培养公共生活道德精神和品质,提高学生生活适应性。
2.美育拓展课程
在认真落实江苏省中小学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基础上,集团各校积极开发地域、社区和学校的优势课程资源,着力抓好艺术课程的拓展、延伸,实行资源共享,打造美育课程品牌。崇宁路小学“泥趣”校本课程以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为依托,基于“见人、见物、见生活”文化传承理念,坚持“在创新中传承”,校吉祥物“石榴宝宝”“彩塑蚕猫”系列课程内容的设计创造性地融入了现代生活元素,“书香校园”“酷老爸”“西游记”“lucky狗”等系列课程内容更是为学生所喜欢。兰亭小学开发“翰墨书韵”美术拓展课程,以“写好人生每一笔”为目标,以传承民族文化为主线,开设了“书法礼仪”“书法知识”“毛笔硬笔书写”系列课程,开展“活字印刷”“碑拓”“制笔”“装裱”“篆刻”等书艺实践体验活动。亭子桥小学的绿色教育从改善校园环境做起,续而推演至课堂、人际心理的,其绿色教育系列不断完善。
3.体育专项课程
奥运会冠军顾俊是崇宁路小学的校友,多年来,羽毛球作为学校特色课程,每个孩子都会挥拍、打球,在大汗淋漓中学习运动技能。兰亭小学作为首批足球特色学校,在2019年的省全运会比赛中,所输送的一对姐妹花绽放铿锵玫瑰之魅力,技惊四座。除了竞技类的,集团体育课程中还将引进击剑这一高雅的运动,不仅要收获体育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爱拼敢拼的向上愿望,也让学生领略体育运动的另一种魅力——高雅优美,由此在发挥成员校各自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集团精品课程建设,培养兴趣,发展能力,使学科课程更具生命张力。
六、教育科研:实施:“三化”研究策略
教育科研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不竭动力。教育教学是一种体脑并用、科学性与艺术性并举的、复杂的实践活动。教育者仅凭广博的学识、学科专业知识,而无研究能力的话,是难以承担和较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提升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水平,促进教师向科研转变,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抓手。集团以科研为先导,着力优化科研思路、改善科研范式、深化课题研究的探索实践。
1.优化科研思路
学校教育研究是一种实践性研究,是基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的研究,它与学者的理论研究有着不一样的维度和重点。每个教师都是教育实践者,教育研究应该与自己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自觉将学科课堂、学科活动中遭遇的问题或困惑作为研究课题,勤于观察、敏于发现、善于思考,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选择有效策略解决问题。教师要改变“为研究而研究”的科研思路,纯学术性教育研究也不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教师的教育科研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在落实矛盾化解的目的里。 2.转化科研范式
范式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样式。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这个揭示着一个至理名言:团队合作更具发展力量。教育科研需要共同智慧的分享,需要多元思维的激荡,需要个性灵感的闪击。建立学习型、研究型团队,开展合作式科学研究,是现代学校教育科研的有效形式,要让团队学习研究成为教师的工作方式和职业习惯。在这个组织中,教师通过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吸纳智慧、深化思维,拓展自己的专业视野,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优化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而推动学校的发展。
3.深化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作为一种学校内涵发展、教师专业提升的重要载体,得到了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选择课题,制订方案,谋划路径,确定阶段研究重点,推动课题研究的持续深化,提升了学校发展的品质。崇宁路教育集团以崇宁路小学的“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省课题为重点,持续开展《儿童主动参与学校公共生活建构的实践研究》《儿童公共生活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变革研究》,以及《学校公共生活的儿童品格养成计划》系列研究,并辐射至各成员校,吸纳成员校教师共同参与研究,使之成为教育集团的主干课题,课题研究不断深化,实现集团内各校同步发展,教师科研水平共同提高。
七、运作方略:推动“多校一体”管理机制
学校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集团办学由原有“一校一体”模式变为“多校一体”办学模式,这一格局的变化,需随之调整已有的管理思路、机制,立足整体,统筹管理,建构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實现集体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办学质量的同步提高。在一体化办学前提下,努力推动学校管理范式转变,着力抓好管理机制体制的建立完善,优化实施策略。
1.管与理并举
在“管理”一词中,管与理有其不同的含义。管,是一种制度行为,用制度对人的行为进行外在约束;理,是一种文化行为,用意义对人的精神进行内在引导。在管的层面上,集团抓好集团章程和各项制度制订,引导全体成员要确立“依法治校”“依规守章”思想,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在理的层面上,集团管理者确立民主意识,将全体教师视为学校共同管理者,悦纳他们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制订,采纳他们的合理意见与建议,加强与他们的情感、心理的沟通,达成思想共识,使规章制度成为他们自我规范的内在需要和自觉行为。
2.总与分互联
崇宁路教育集团是由崇宁路小学与兰亭小学和亭子桥小学成员校组成,虽有总、分校之别,但在集团化管理中,则需建立一体化运行机制,以求管理效能的最优化实现。集团各成员校之间实现以下五个重要方面的互联互通:“理念统一,运行互通”“课程互联,课堂互动”“互动互联,师生互动”“科研互联,项目互动”“品牌互联,校校互动”,在资源、智慧的共享中,合作共管,同步发展。
3.查与评一体
在教育集团化管理中,督查与评估是一个推动发展、提高办学水平的杠杆,也是落实公平、公正教育的重要操作要件。在集团各校办学质量管理中,要把督查与评估作为“两翼一体”项目来抓,制订出各个领域、条线督查的内容要求,细化评价标准,采取常态性和即时性相结合、全面性与专题性相交叉的督查办法;在标准执行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增加灵活性,呈示不足与差距,鼓励努力改进,争取达标,使评价更富人文性、激励性。
学校文化是学校中大多数人的共同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是学校风范和学校精神。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学校文化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建设学校文化的过程,就是学校发现自身问题、解决自身问题,不断完善自身发展的过程。我们将在集团办学的征程中,不断创新实践,探索集团办学文化建设新路子,增强教育发展内生动力,努力使学校成为师生共同的“精神家园”“灵魂居所”。
【参考文献】
[1]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主编.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2]但武刚.课程概念界定的五种视角评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1(04).
[3]顾明远.我对教育的四个观点[J] .上海少先队研究,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