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8岁的王女士反复头痛了20年,她养成了服用“去痛片”的习惯。然而“去痛片”不但没有根除她的烦恼,反而使她服用的剂量越来越大,由最初每天吃1片就管用,到最近一年每天2~3次、每次2~3片才能稍稍缓解疼痛,而且吃完药后还出现了呕吐、耳鸣等症状。
疼痛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遭遇的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牙痛、腰痛……止痛药使人们对疼痛的感觉大大减轻,因此,各种止痛药就成为家庭药箱必备的药品。其实这样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止痛药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止痛药的种类
止痛药大体可分三类:
1、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不具有成瘾性。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临床上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这一类止痛药造成的。
2、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列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为麻醉止痛药代表性药物—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3、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滥用止痛药的危害
长期地、超剂量地、或不严格掌握使用指征而不合理地使用止痛药,这样可能产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危害:
1、掩盖病情。如果在未经医生诊治之前滥用止痛药,虽然暂时疼痛的感觉可以减轻,但有可能掩盖疾病特有的症状,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而贻误病情。
2、容易成瘾。一些止痛药尤其是高效止痛药,长期应用成瘾,即对此种药物产生依赖性。尤其应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以二类精神药品上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认为很安全。但近几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也会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予注意。
3、引起过敏反应。许多止痛药可引起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特异体质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4、损害造血系统。一些止痛药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对造血系统及白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疾病。
5、胃肠不适。几乎所有非甾体抗炎药说明书中,最先提示的不良反应都是上腹不适、恶心、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发生胃出血。
6、引起中毒性肝炎。在治疗剂量下,能导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长期或大量服用扑热息痛可影响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7、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长期或大量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解热止痛合剂,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及肾间质炎性改变性肾病。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因服用止痛药发生肾毒性作用的报道,其中主要是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
8、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弱视、嗜睡、失眠、感觉异常、麻木等。有些症状不常见,如多动、兴奋、幻觉、震颤等,发生率一般小于5%。
9、妊娠期的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被认为是诱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潜在因素;孕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产前、产后和分娩时出血;吲哚美辛可能会引起某些胎儿短肢畸形、阴茎发育不全。
10、其他:一些止痛药长期服用可诱发肾乳头癌、肾盂癌、膀胱癌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能明显干扰血压,使平均动脉压上升;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致听力下降。
服用止痛药应注意的问题
同任何事物一样,止痛药也具有其两面性,既可治病,也可致病,是一把双刃剑。让患者了解更多不良反应信息,为的是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药物,而不是因噎废食放弃必要的治疗。只要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用药安全问题,就可以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筑起一道安全用药的屏障。
1、不要自行服用:
有疼痛不适症状时,不要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既可以增强用药的针对性,又能避免掩盖真正的病症而耽误治疗。有人认为中药止痛药比较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其实,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一些复方中药止痛剂中含有的如关木通等,容易引起肝、肾的损害,在使用中也要谨慎。
2、选用有先后:
针对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强度,正确选用镇痛药。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果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达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果二者合用后仍不能止痛,则可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3、服用时间不宜太长:
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应及时改用其它化学结构类型的止痛药物代替。需要长期用药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4、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止痛药也有“封顶效应”,在规定的服用量内若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加大药量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增加对人体的副作用。如果在规定剂量内疼痛没有缓解,可以加服另外的止痛片,两种及以上的止痛片同时服用不仅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还能增强药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同时服用两种同类的止痛片,这可根据说明书中的“作用类别”判断:如同阿司匹林属于乙酰水杨酸,就不能和其他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一起服用。
5、不要饮酒:
酒精可以增加止痛药物的毒性,加重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哪怕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不宜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因为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
6、饭后服用:
尤其是阿司匹林类的消炎止痛药,要在饭后服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甚至胃出血。
7、严格遵照医嘱或按照说明书服药:
在使用非处方品种时,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若是处方药则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有些病人为了快点缓解疼痛症状而超剂量服用止痛药,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在不能确定用药剂量是否合适时,要向临床医生、药师进行咨询。
8、下列情况应禁服或慎服止痛药:
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外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它们是由神经损伤或躯体感觉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而非“炎症”,因此布洛芬等“抗炎药”无法缓解这种疼痛;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近期胃肠道出血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细胞减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疼痛是人们生活中经常遭遇的症状,如关节痛、肌肉痛、头痛、牙痛、腰痛……止痛药使人们对疼痛的感觉大大减轻,因此,各种止痛药就成为家庭药箱必备的药品。其实这样做具有很大的危险性。止痛药是把双刃剑,合理使用可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损害。
止痛药的种类
止痛药大体可分三类:
1、非甾体抗炎止痛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如布洛芬、消炎痛、扑热息痛、罗非昔布、塞来昔布等。非甾体类抗炎止痛药使用广泛、疗效确切,用于一般常见的疼痛,不具有成瘾性。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临床上报告的不良反应,大多是这一类止痛药造成的。
2、中枢性止痛药。以曲马多为代表,是人工合成的中枢性止痛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列为非麻醉性止痛药。曲马多的止痛作用比一般的解热止痛药要强,但又不及麻醉止痛药,其止痛效果为麻醉止痛药代表性药物—吗啡的1/10。主要用于中等程度的各种急性疼痛及手术后疼痛等。
3、麻醉性止痛药。以吗啡、杜冷丁等阿片类药为代表。这类药物止痛作用很强,但长期使用会成瘾。国家对这类药物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不能随便使用,主要用于晚期癌症病人。除上述三类止痛药外,还有其他一些止痛药,如中药复方止痛药,肠痉挛腹部疼痛使用的山莨菪碱等。
滥用止痛药的危害
长期地、超剂量地、或不严格掌握使用指征而不合理地使用止痛药,这样可能产生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甚至严重危害:
1、掩盖病情。如果在未经医生诊治之前滥用止痛药,虽然暂时疼痛的感觉可以减轻,但有可能掩盖疾病特有的症状,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而贻误病情。
2、容易成瘾。一些止痛药尤其是高效止痛药,长期应用成瘾,即对此种药物产生依赖性。尤其应注意的是以曲马多为代表的中枢性止痛药,以二类精神药品上市,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认为很安全。但近几年来临床研究证明,不合理使用也会成瘾,因此,在使用时应予注意。
3、引起过敏反应。许多止痛药可引起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特异体质者可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等过敏反应。
4、损害造血系统。一些止痛药长期或过量服用,可对造血系统及白细胞造成损害,引起粒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凝血障碍等疾病。
5、胃肠不适。几乎所有非甾体抗炎药说明书中,最先提示的不良反应都是上腹不适、恶心、饱胀、嗳气、食欲减退等。严重时可能发生胃出血。
6、引起中毒性肝炎。在治疗剂量下,能导致10%的患者出现肝脏轻度受损,长期或大量服用扑热息痛可影响肝功能,引起中毒性肝炎。
7、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长期或大量服用含有非那西丁的解热止痛合剂,可引起肾乳头坏死及肾间质炎性改变性肾病。近年来,国内外有许多因服用止痛药发生肾毒性作用的报道,其中主要是止痛药抑制了前列腺素合成,导致肾功能不全和间质性肾炎。
8、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可出现头痛、头晕、耳鸣、耳聋、弱视、嗜睡、失眠、感觉异常、麻木等。有些症状不常见,如多动、兴奋、幻觉、震颤等,发生率一般小于5%。
9、妊娠期的不良反应: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被认为是诱发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潜在因素;孕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产前、产后和分娩时出血;吲哚美辛可能会引起某些胎儿短肢畸形、阴茎发育不全。
10、其他:一些止痛药长期服用可诱发肾乳头癌、肾盂癌、膀胱癌等;非甾体抗炎止痛药能明显干扰血压,使平均动脉压上升;长期服用止痛药可致听力下降。
服用止痛药应注意的问题
同任何事物一样,止痛药也具有其两面性,既可治病,也可致病,是一把双刃剑。让患者了解更多不良反应信息,为的是选择更适合自身的药物,而不是因噎废食放弃必要的治疗。只要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用药安全问题,就可以避免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筑起一道安全用药的屏障。
1、不要自行服用:
有疼痛不适症状时,不要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既可以增强用药的针对性,又能避免掩盖真正的病症而耽误治疗。有人认为中药止痛药比较安全,没有毒副作用。其实,是药三分毒,中药也有副作用,一些复方中药止痛剂中含有的如关木通等,容易引起肝、肾的损害,在使用中也要谨慎。
2、选用有先后:
针对疼痛部位、疼痛性质、疼痛强度,正确选用镇痛药。一般首先使用非阿片类药物,如果所用药物剂量及用法不能达到止痛效果,可加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果二者合用后仍不能止痛,则可以使用强阿片类药物。
3、服用时间不宜太长:
长期反复使用同一种止痛药物会产生耐药性,不应依靠增加剂量实现止痛效果,应及时改用其它化学结构类型的止痛药物代替。需要长期用药时,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可能出现的各系统、器官和组织的损害。
4、不要随意加大剂量:
止痛药也有“封顶效应”,在规定的服用量内若药物不能缓解症状,加大药量不但不能缓解症状,还会增加对人体的副作用。如果在规定剂量内疼痛没有缓解,可以加服另外的止痛片,两种及以上的止痛片同时服用不仅能降低药物的副作用,还能增强药效。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同时服用两种同类的止痛片,这可根据说明书中的“作用类别”判断:如同阿司匹林属于乙酰水杨酸,就不能和其他乙酰水杨酸类药物一起服用。
5、不要饮酒:
酒精可以增加止痛药物的毒性,加重对胃肠道黏膜的刺激,哪怕是常规剂量也可引起肝脏及肾脏的损害。不宜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合用,因为可能增加出血的危险。
6、饭后服用:
尤其是阿司匹林类的消炎止痛药,要在饭后服用,避免引起消化不良,胃部不适甚至胃出血。
7、严格遵照医嘱或按照说明书服药:
在使用非处方品种时,应该仔细阅读药物说明书,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使用剂量和疗程用药。若是处方药则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有些病人为了快点缓解疼痛症状而超剂量服用止痛药,这样会增加不良反应的机会。在不能确定用药剂量是否合适时,要向临床医生、药师进行咨询。
8、下列情况应禁服或慎服止痛药:
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外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它们是由神经损伤或躯体感觉系统发生障碍引起的而非“炎症”,因此布洛芬等“抗炎药”无法缓解这种疼痛;活动性消化性溃疡和近期胃肠道出血者,对阿司匹林或其他非甾体类药物过敏者,肝功能不全者,肾功能不全者,严重高血压和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血细胞减少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