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乐器,大课堂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1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六孔竖笛由于音色悠扬、音高固定、指法简单、易教易学、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在音乐课堂上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深受学生的喜爱。要让六孔竖笛在音乐课中发挥其效用,具体可从“以笛引趣,愉快学习”“以笛正音,放声歌唱”“以笛助听,有效欣赏”三个方面着手来展开。
  【关键词】器乐演奏 六孔竖笛 乐器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六孔竖笛这件小乐器由于音色悠扬、音高固定、指法简单、易教易学、携带方便等诸多优点,在音乐课堂上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深受学生的喜爱。多年以来,笔者深入音乐课堂,巧用“六孔竖笛”进行课堂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现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以笛引趣,愉快学习
  兴趣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所以课堂上引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是教学的关键。上课伊始,教师不妨可以先让学生拿出竖笛,巩固吹奏要领(姿势、气息、吐音、音的连接、指法等),熟悉音阶,吹奏既喜欢又熟悉的歌(乐)曲,如《闪烁的小星星》《划小船》《四季歌》等,引导学生把音吹得清澈、柔和、优美。接着,教师再结合所教乐曲进行示范演奏,课堂气氛会变得生动活泼。课后布置一两首竖笛练习曲,让学生带回家练习,在下一节音乐课堂中及时反馈,给每个学生上台演奏的机会,评选一些吹得熟练动听的学生当“小老师”,让他们在课外带动其他学生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这种做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以笛为友,从此爱上了音乐课。
  【案例1】竖笛教学《我有一只小羊羔》
  1.复习学习过的“1”“2”“3”三个音
  辅助练习,巩固吹奏要领。如:“空笛练指法”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唱音的唱名;“空笛练吐奏”就是让学生将竖笛吹口靠在下巴上,手指走指法,口中发“tu”音练习吐奏;“随琴声走音阶”就是让学生从学过的最低音开始到最高音进行上行及下行的音阶练习,每个音四拍。注意气息的平稳自然,音色的柔和圆润。
  2.“听一听”游戏
  听一听教师所弹奏或吹奏的是什么旋律,唱出唱名,并用竖笛模仿出来。以“请你跟我这样吹”“我就跟你这样吹”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1”“2”“3”三个音的吹奏,感受音高,在学生已经掌握单音吹奏的基础上加入节奏的变化,注意模仿教师的吹奏方法。如:“1111、 2222、3333、111、222、333、111、222、 333 …… ”
  3.吹奏《我有一只小羊羔》
  随钢琴视唱乐曲旋律,空笛练指法,空笛练吐奏,自由练习吹奏乐曲,随钢琴齐奏乐曲,随伴奏齐唱歌曲,随伴奏齐奏及齐唱歌曲。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初步学会吹奏。
  4.合作学习
  分成四小组玩接龙游戏,第一组吹一、二两小节;第二组吹三、四两小节;第三组吹五、六两小节;第四组吹七、八两小节。然后交换小节吹奏,变化重复地演奏,感受吹奏的乐趣。
  5.综合表演
  第一组同学用打击乐器敲击乐曲强拍,第二组同学用竖笛吹奏乐曲旋律,第三组同学用竖笛吹奏节奏音型“1 - 1 1 |1 - 1 1|”为乐曲伴奏,第四组同学轻声演唱《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歌词。让学生在综合表演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学习音乐的快乐!
  二、以笛正音,放声歌唱
  歌唱教学要注意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部分学生提前进入了变声期,单一的歌唱活动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精神需要。他们渴望以多样化和有趣的方式来学习音乐、表现音乐。如果在音乐课堂增加器乐教学,就如同给他们插上了通往音乐圣殿的翅膀。利用竖笛与歌唱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歌唱教学,很受学生的欢迎。用竖笛帮助学生进行识谱,视奏歌谱,让学生主动学习,放声歌唱。唱奏结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感到新鲜有趣,一首首陌生的歌曲在器乐、人声的交融中被学生学会。创设了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发展音乐才能提供了空间。
  在合唱教学中,六孔竖笛的作用发挥得尤为突出,利用竖笛帮助学生进行多声部歌唱训练,借助竖笛固有的音高,引领学生正确唱准每个声部旋律。让部分学生试唱高声部,部分学生试奏低、中声部,解决学生低、中声部跑调的难题。同时大大缩短了学生对多声部音准训练的时间,也避免了由于重复多次的演唱造成对声带的伤害,让学生既感受合唱、合奏的效果,又体验了本声部在合唱整体中的位置,逐步形成合唱意识,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协调的精神。
  【案例2】合唱教学《雪绒花》
  1.帮助解决音准问题
  学生在演唱《雪绒花》时,当唱到乐句“3 - 3│3 4 5│6 - -│5- -│”和“3 - 5│5 6 7│i- -│i- -│”这两句总是音调偏高得厉害。显然,这首《雪绒花》的演唱是不尽如人意的。教学中,教师可借助“竖笛固定音高”这一特性,将学生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演奏,乙组视唱,然后交换。在合奏中,学生通过相互聆听、揣摩、感受彼此的音响效果,建立了音准概念,较为轻易地唱会主旋律。
  2.把握声部间的和谐
  将学生分成高、低声部组,分别演奏自己的声部,接着进行初步合奏,在每个声部中,分出一部分学生,来给自己的声部伴奏。在教师的指导下視唱,使得声部间音高、音长、强弱均衡,声部间的和谐程度得以提高。这种演奏与歌唱相结合的方式,极大地增强了学生在二声部合唱中的节奏感、协调感和乐感,培养了学生的合唱兴趣,提高了合唱能力。
  运用竖笛辅助歌唱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了竖笛这根“拐杖”,让学生在歌曲的学唱中边奏边唱,有效学习,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以笛助听,有效欣赏
  在欣赏课教学中,如果教师只采用单一的讲授法——教师讲解学生听,只让学生被动地接收知识,没让学生参与体验,那么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共鸣,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果以竖笛为媒介,尝试用竖笛吹奏欣赏主旋律,就能以竖笛美妙的声音带动学生哼唱,不断加深对作品主题音乐的聆听感悟,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样的课堂,学生不仅乐在其中,且对音乐的理解也会更深入。
  【案例3】聆听:小提琴独奏《思乡曲》
  《思乡曲》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发展而成,旋律弥漫着浓浓的思念和忧伤的情绪,用小提琴奏出的哀婉缠绵、如诉如泣的旋律带着浓重的思乡愁情扑面而来,如何帮助五年级学生来理解音乐作品呢?笔者的做法是和学生一起通过聆听、演奏来寻找思乡的忧伤。
  1.吹谱例,找特点
  反复吹奏《城墙上跑马》的旋律,学生很快发现短短的四个乐句,从第一句起音的高音“re”开始,每一句呈波浪线条递次下降,而且第一、第二乐句开始都使用了附点节奏。清亮的小提琴演奏随着旋律下行,音色越来越低沉,有种压抑不住的黯淡和忧伤,而“拖沓”的节奏更是让人不禁惆怅……
  2.哼旋律,寻共鸣
  通过对《思乡曲》主线的捕捉,用竖笛吹奏主题旋律,感受如泣如诉音乐形象,哼唱并记忆主题旋律,进一步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明晰乐曲结构,感受作者思乡之情的挥之不去,久久回荡。每当主题旋律的出现,无须任何语言的解释,在音乐里,学生找到了共鸣,体会到远离家乡的人们那种“冷冷清清、寻寻觅觅”,欲回家乡而又不能的情境似呈眼前,深刻感受到乐曲所表达的“游子”思乡之情。
  六孔竖笛在音乐课堂中的妙用还有许多,有待于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去发现和总结。巧妙地利用六孔竖笛辅助音乐课堂,丰富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内容,给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使他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小乐器奏响大课堂,愿小小竖笛为音乐课堂带来一片新的天地!
  (浙江省慈溪市周巷镇中心小学教育集团315324)
其他文献
(导语)  在保护羌塘生物多样性的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湿地鸟类动态监测。需要了解它们什么时间到来、什么时间离开,在哪里繁衍生息,如果水鸟们的既定规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那就要十分注意了:是不是羌塘的水域发生了变化,什么原因,该怎么制定控制和保护方案。  赶路,车外烟尘漫天,车窗紧闭。几近傍晚,太阳滑落到天边上一尺,强光无情地刺穿挡风玻璃,明晃晃的摆在眼前,我只能若有所思斜视窗外,表情凝重。
编者按:  最近百度或者酷狗上输入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地平线文化公司联合拍摄的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你会看到几千上万条信息。该片2008年3月在BBC播出后英国媒体如此评价:《卫报》,以罕见的深度,惊心动魄的力量,公正记录当今世界最有争议、最偏远地方人们的真实生活。《泰晤士报》,轻扬如飞雪,深远如禅宗,见证了一个真实的神秘藏地。《每日电讯》,首次揭开神秘面纱,让人真正走入西藏。《星期日独立报
历史知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内容,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普遍觉得棘手的教学点之一。  笔者觉得《百家讲坛》中易中天教授所使用的讲述方式和选择历史的细节、角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教什么的困惑与怎么教的难题,所以在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中进行了尝试。  一、精选历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易中天在讲述历史时,对于内容进行了精选,并运用生活化的语言,让观众感觉不到历史有多么遥远,似乎就近在咫尺
独特的地形,使忠玉与世隔绝在密林中,极为封闭。据说古时西藏政府想派人到忠玉收税,也只能望山兴叹,悻悻而回。  在那曲地区广袤苍凉的羌塘大草原东部,有个“世外桃源”之地——忠玉乡。那里四面环山,森林密布,气候温和,野桃千年,鸟语花香,俨然一处仙境。世外桃源,想要亲近它自然不容易。在Google Earth中,忠玉乡如硕大无比的胃,突兀地隆起在易贡藏布江的中上游,而两端的胃管——哈仁曲(易贡藏布上游名
2019年8月18日,美国在加州进行了射程超过500千米的“战斧”巡航导弹陆上发射试验,意味着美国实质性抛弃了美苏冷战末期达成的《中导条约》。此举几乎遭到了全球范围的一致反对,而外界更为担心的是美国在11月将进行的另一种使用超声速载荷的中程弹道导弹的试验。2019年8月初,美国陆军披露了这种被称为远程高超声速武器(LRHW)的导弹,其采用了助推滑翔高超声速技术。外界推测,其试验成功后很快就会部署在
四月北京,柳絮飞扬,桃花绽放,暖风徐徐,渌水盈盈。在这“最是一年春好处,人间芳菲四月天”的美好季节里,记者采访了苏院士。一落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苏院士的自书条幅“回顾过去,选择兵工事业无怨无悔:展望未来,愿为创新兵工奋斗终生”,一种崇敬的心情油然而生。  今天,记者与您一起走近这位将自己生命之根深深扎在兵器工业这片他所挚爱的热土,带领团队矢志创新、奋力攻关,为共和国军事装备事业默默奉献六十余载的兵
骑行这个星球上最高的公路山口,这真是个诱人的主题。在最近几年的藏北之旅中,我们一直都在寻找和幻想着一次接近海拔6000米的骑行。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这个最高的山口在哪儿?  什么地方能把公路修到比雪宝顶还高的垭口之上?  2011年6月,丁丁、孔雀、流虻三位骑行爱好者,从西藏措勤县桑木拉出发,最后到达萨嘎县如角乡,途中穿过海拔约5820K的拉琼拉公路山口。  世界上最高山口很可能藏身于冈底斯山脉,
2013年8月20日,《砸断骨头连着筋——阿旺扎巴当代油画展》在拉萨开幕。画展得到评论界和观众的充分认可,留下“震撼”、“成就者”等评价。  阿旺扎巴,当代油画家。1964年出生于昌都,1985年毕业于西藏大学艺术系美术班,现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文联美术家协会。1988年,作品《无题》获西藏当代美展一等奖。1998年,作品《金瓶掣签》(合作)获西藏“珠峰文艺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不会褪色的
雪豹是美丽濒危的猫科动物,又名草豹、艾叶豹,因终年生活在雪线附近而得名。雪豹的豹骨、豹皮价格非常昂贵,人类不断的趋利捕杀使雪豹数量越来越少,再加上雪豹活动区域的特殊性,人们更是难得一睹尊容,因此雪豹又被称为“雪山隐士”。吉隆县境内有很多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的央然康日海拔7429米,有些高山终年积雪、人迹罕至,这些崇山峻岭为雪豹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吉隆群众把雪豹视为护法神的化身,相信
“曲巴”即祭祀、供奉、供养。西藏古代有四大供养(曲巴)之说,吐蕃王朝的牟尼赞普时,首创每年定期在拉萨大昭寺供养律藏,在昌珠寺供养论藏,在桑耶寺供养经藏和大菩提等四种宗教活动,称之为四大供养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大供养节逐渐演变为拉萨坚阿曲巴(元宵供养)、桑耶夺得曲巴(经藏供养)、热振库优曲巴(杜鹃鸟供养)和公堂梅朵曲巴(鲜花供养)等新的四大供养节。  藏历四月十五是西藏萨嘎达瓦节,著名的公堂寺“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