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筑工程依托于地面进行,地基是非常重要的部分。若地基不稳会影响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要重视对地基的处理,提升地基的稳固性。常规地质的地基处理相对简单,而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典型的不良地基,对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影响更大。在本文分析中,以湿陷性黄土为例,对这种区域性土质中所进行的建筑工程地基处理进行探索和分析。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均要重视对地基的处理,避免湿陷性黄土地基对工程建设质量造成影响。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地基处理;方法探究
地基是一项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地基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从往期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可见,很多事故隐患来源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建造时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不良地基、软土地基进行工程建筑时,一旦出现疏忽情况对直接影响地基的质量[1]。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典型的不良地基,受黄土土质的特点,在此地上进行地基建设时要更加注意,要求也比正常的土质高。本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分析在湿陷性黄土作为地基时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旨在于提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
1 湿陷性黄土土质的特点
根据土质成因的不同,可以将黄土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原生黄土是在风力的作用下,长时间沉积所形成的黄土;次生黄土是其他原因所形成的黄土。从土质构成上看,黄土主要是粉土颗粒,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碳酸盐和硫酸钙等成分,具有非常高的直立性。黄土在我国地域分布中非常广泛,主要在甘肃、山西和陕西等干旱的地区。受干旱气候环境的影响,黄土在沉积的过程中,土壤汇总含有的成分会析出,这些成分与黏着水和毛细水等融合,形成粘性比较好的胶状物。在地心重力的影响下,这种胶状物在黄土中沉积。但是黄土中含有较大的缝隙,这些胶状物并不能完好的填补黄土层,反而使黄土土质处于半结固的状态。在外力作用或雨水冲刷的作用下,黄土原有的结构会受到破坏,不再稳固,黄土产生的附加沉降会特别明显。若在这种土地上建筑地基,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质量及地基上建筑的建筑、施工与使用性能[2]。我国地域辽阔,黄土分布的面积非常广泛,因此要重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在房屋、路面等建筑施工前,需要充分的考虑土质条件。在湿陷性黄土上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性能与黄土的特质,避免在水或外界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影响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形成威胁。
2 造成黄土地基湿陷的原因
造成黄土土质湿陷的原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还与水有关,水是造成黄土湿陷的决定性因素[3]。因水造成黄土湿陷的情况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地表水的渗透,如雨水、雪水等渗透在黄土中,会导致黄土地基出现湿陷;其二是当地水位的上升,对地基造成侵蚀,会造成黄土地基发生湿陷。
3 黄土湿陷后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出现黄土湿陷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对地基进行补救处理,不得继续施工。发现湿陷后要立即进行放水处理,只有及时将湿陷黄土中的水分排出,才可以避免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为各种补救性措施赢得更多的时间。在湿陷事故发生之前,要针对性的实施地基处理措施和建筑结构设计措施等,充分的利用物理学相关原理对地基进行补救,尽量将水对湿陷地基的影响降至最低的程度[4]。结构调整措施是调整建筑物的沉降程度,尽量消除黄土地基对上层建筑结构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湿陷黄土地基进行补救时需要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难以处置方法效果较差。建筑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和建筑的上层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调整,在施工环境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把控与施工配合,这样才能防止黄土湿陷地基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从上述各种补救措施可以看出,建筑的设计阶段是防止湿陷黄土出现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黄土湿陷的发生几率。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黄土地基的建筑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是分析黄土的特性,设计人员必须对黄土特性有熟悉的了解,把握建筑工程对地基的基本需求,将二者融合一起进行考虑。在设计中要严格的遵守建筑设计规范,具体湿性,高度重视黄土地基可能出现的湿陷问题,针对可能造成黄土地基湿陷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预防[5]。制定黄土地基湿陷的紧急处理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黄土湿陷的部分需要在设计图纸上做好标记,在实际施工中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黄土湿陷的发生。
4 黄土地基湿陷的预防设计方法
4.1强夯法
通过强夯法来压实黄土,防止土质内有缝隙,增加湿陷的隐患,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施工的困难程度,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在夯实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震动,引起不必要的施工纠纷,需要慎重使用。确定应用强夯法时,需要明确场地的范围、地下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标高、位置等,提前做好保护。
4.2垫层法
将原有的湿陷性黄土层挖除干净,换甜砂石或者一定厚度的灰土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黄土湿陷的情况出现。但是单纯应用砂石垫层会增加工程的建筑成本,难以被业主接受。因此可以转换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将原有的地下室一层改为二层,通过应用补偿性基礎设计原理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湿陷性黄土在设计阶段要引起重视,包含建筑的施工单位和业主,都需要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有足够的警惕。地基的设计人员需要采用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方式来明确湿陷性黄土的施工注意事项[6]。
首先,建筑工程地下会安置各种管线,涉及各种通水管道,若地下管线出现漏水情况会造成局部地基土质湿软,土质的密度不均匀,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周围所有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并处理,确保在今后的施工和使用中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其次,制定《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承担施工职责的建筑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在土建施工期间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不流入地基的基槽中。其三,应用垫层法来处理湿陷性黄土说,需要强调施工和控制规范,严格控制压实系数和干容重指标。其四,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在灰土夯实后的1周内不得出现基槽受水浸泡的情况,垫层施工竣工以后需要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和基础施工。其五,针对重要的建筑物与荷重分配不均的建筑物,在施工期间需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评估地基的稳固性,一旦发生沉降要立即进行补救。其六,在建筑的使用期间,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巡视和检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严格杜绝湿陷事故的出现。
结语:
建筑工程中,地基是基础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旦地基出现塌陷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分析当地土地特点,针对黄土等这种特殊性的土质要格外注意,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防止出现湿陷情况,影响地基的稳固性,遗留安全隐患。设计人员需要灵活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固。
参考文献
[1]马立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
[2]林小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
[3]熊海和.探析高填方岩土工程的设计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
[4]陆国强.建筑地基基础的处理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
[5]邱岩.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9(04).
[6]舒诗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19(07).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地基处理;方法探究
地基是一项建筑工程的重要基础,地基的设计与施工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从往期建筑工程事故的原因分析可见,很多事故隐患来源于工程设计和施工建造时出现问题,特别是在不良地基、软土地基进行工程建筑时,一旦出现疏忽情况对直接影响地基的质量[1]。湿陷性黄土是一种常见的、典型的不良地基,受黄土土质的特点,在此地上进行地基建设时要更加注意,要求也比正常的土质高。本文分析湿陷性黄土的特点,分析在湿陷性黄土作为地基时发生事故的原因和针对性的处理方法,旨在于提升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质量,提升工程的整体性能。
1 湿陷性黄土土质的特点
根据土质成因的不同,可以将黄土分为原生黄土和次生黄土。原生黄土是在风力的作用下,长时间沉积所形成的黄土;次生黄土是其他原因所形成的黄土。从土质构成上看,黄土主要是粉土颗粒,土壤中含有丰富的碳酸盐和硫酸钙等成分,具有非常高的直立性。黄土在我国地域分布中非常广泛,主要在甘肃、山西和陕西等干旱的地区。受干旱气候环境的影响,黄土在沉积的过程中,土壤汇总含有的成分会析出,这些成分与黏着水和毛细水等融合,形成粘性比较好的胶状物。在地心重力的影响下,这种胶状物在黄土中沉积。但是黄土中含有较大的缝隙,这些胶状物并不能完好的填补黄土层,反而使黄土土质处于半结固的状态。在外力作用或雨水冲刷的作用下,黄土原有的结构会受到破坏,不再稳固,黄土产生的附加沉降会特别明显。若在这种土地上建筑地基,会直接影响到地基的质量及地基上建筑的建筑、施工与使用性能[2]。我国地域辽阔,黄土分布的面积非常广泛,因此要重视对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与施工。在房屋、路面等建筑施工前,需要充分的考虑土质条件。在湿陷性黄土上进行地基设计时,要考虑到建筑的性能与黄土的特质,避免在水或外界的作用下发生变形,影响工程地基的稳定性,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性形成威胁。
2 造成黄土地基湿陷的原因
造成黄土土质湿陷的原因非常多,但最重要的原因还与水有关,水是造成黄土湿陷的决定性因素[3]。因水造成黄土湿陷的情况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地表水的渗透,如雨水、雪水等渗透在黄土中,会导致黄土地基出现湿陷;其二是当地水位的上升,对地基造成侵蚀,会造成黄土地基发生湿陷。
3 黄土湿陷后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中,一旦出现黄土湿陷情况,需要第一时间对地基进行补救处理,不得继续施工。发现湿陷后要立即进行放水处理,只有及时将湿陷黄土中的水分排出,才可以避免更加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为各种补救性措施赢得更多的时间。在湿陷事故发生之前,要针对性的实施地基处理措施和建筑结构设计措施等,充分的利用物理学相关原理对地基进行补救,尽量将水对湿陷地基的影响降至最低的程度[4]。结构调整措施是调整建筑物的沉降程度,尽量消除黄土地基对上层建筑结构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对湿陷黄土地基进行补救时需要采用多种措施相结合,难以处置方法效果较差。建筑的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需要对地基和建筑的上层结构进行科学的设计与调整,在施工环境需要加强对建筑施工队伍的把控与施工配合,这样才能防止黄土湿陷地基安全事故的发生,或是将事故造成的损失降至最低。
从上述各种补救措施可以看出,建筑的设计阶段是防止湿陷黄土出现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黄土湿陷的发生几率。在工程的设计阶段,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的考虑黄土地基的建筑问题,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分析:首先是分析黄土的特性,设计人员必须对黄土特性有熟悉的了解,把握建筑工程对地基的基本需求,将二者融合一起进行考虑。在设计中要严格的遵守建筑设计规范,具体湿性,高度重视黄土地基可能出现的湿陷问题,针对可能造成黄土地基湿陷的各项因素进行有效预防[5]。制定黄土地基湿陷的紧急处理预案,以备不时之需。针对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黄土湿陷的部分需要在设计图纸上做好标记,在实际施工中做好充分的准备,预防黄土湿陷的发生。
4 黄土地基湿陷的预防设计方法
4.1强夯法
通过强夯法来压实黄土,防止土质内有缝隙,增加湿陷的隐患,但是这种方式会增加施工的困难程度,增加建筑工程的成本。在夯实过程中可能会引起震动,引起不必要的施工纠纷,需要慎重使用。确定应用强夯法时,需要明确场地的范围、地下构筑物和各种管线的标高、位置等,提前做好保护。
4.2垫层法
将原有的湿陷性黄土层挖除干净,换甜砂石或者一定厚度的灰土层,这样可以有效避免黄土湿陷的情况出现。但是单纯应用砂石垫层会增加工程的建筑成本,难以被业主接受。因此可以转换采用天然地基筏板,将原有的地下室一层改为二层,通过应用补偿性基礎设计原理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湿陷性黄土在设计阶段要引起重视,包含建筑的施工单位和业主,都需要对湿陷性黄土地基有足够的警惕。地基的设计人员需要采用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技术交底等方式来明确湿陷性黄土的施工注意事项[6]。
首先,建筑工程地下会安置各种管线,涉及各种通水管道,若地下管线出现漏水情况会造成局部地基土质湿软,土质的密度不均匀,会出现不均匀的沉降现象。因此在施工前,需要对周围所有的地下管线进行详细的检查,及时发现漏水情况并处理,确保在今后的施工和使用中不会出现漏水现象。其次,制定《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承担施工职责的建筑单位需要严格遵守,在土建施工期间采取可靠的措施防止地表水不流入地基的基槽中。其三,应用垫层法来处理湿陷性黄土说,需要强调施工和控制规范,严格控制压实系数和干容重指标。其四,施工单位需要重视,在灰土夯实后的1周内不得出现基槽受水浸泡的情况,垫层施工竣工以后需要立即进行基坑回填和基础施工。其五,针对重要的建筑物与荷重分配不均的建筑物,在施工期间需要定期进行沉降观测,评估地基的稳固性,一旦发生沉降要立即进行补救。其六,在建筑的使用期间,需要对地下管线进行巡视和检查,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严格杜绝湿陷事故的出现。
结语:
建筑工程中,地基是基础的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一旦地基出现塌陷会直接影响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质量。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分析当地土地特点,针对黄土等这种特殊性的土质要格外注意,采用科学的设计方法,防止出现湿陷情况,影响地基的稳固性,遗留安全隐患。设计人员需要灵活应用先进的设计方案与施工工艺,保证建筑工程地基的稳固。
参考文献
[1]马立锋.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03).
[2]林小杰.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优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20(14).
[3]熊海和.探析高填方岩土工程的设计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12).
[4]陆国强.建筑地基基础的处理措施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06).
[5]邱岩.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方法探析[J].江西建材,2019(04).
[6]舒诗文.关于岩土工程勘察设计分析[J].低碳世界,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