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实践与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作为研究、探讨的平台,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将每个环节及时储存。同时,将它挂在内部网络相应的位置,随时修改、补充,以备交流、研究不时之需。我们除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可兼容性优化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加强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专家引领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的可交换性加强教后反思和案例研讨外,我们还设想运用信息技术的可重复性,加强教师同事间的合作与互助。尝试的程序和设想如下:
1.教学诊断
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分析拟进行教学研究的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研究主题,选定教学内容,探讨并确定本次实践研究已具备和待具备的因素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等。
2.合作基础上的分工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结合学期教研计划,落实执教者、本次主题的活动组织者、观课小组的配搭、观课具体任务的分配和小组观课结果的汇报、观课表、课堂教学调查表的设计、及其他相关具体工作的分派与落实。
3.教学设计
以说课的形式开始,执教者主讲,同伴提供各自的见解。主要任务是:解读教学内容,分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设置教学评价、反馈形式。在此基础上,定出教学设计初稿,做出配套的教学课件,挂到网上,随时接受优化建议,即时改进。
4.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
执教者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观课者按原定方案进行观课并记录、评价。
5.评价反馈
执教者根据课堂实践与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反思,自我评价;观课小组根据课堂观察,对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上的体现进行反馈,评价得失,分析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收集、统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反馈信息,通过分析,挖掘教学实施环节的相关问题,为下一循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然后根据评价反馈,从教学设计环节入手,开始新一个循环的研究,如此反复研磨,直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方案浮出水面。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整合的研究
1.课前预习方面
根据新课内容和教学需要,将预习环节从传统的提前看书、消除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拓展成为利用可能的媒体工具查找更深入的问题及相关信息。
2.课堂学习方面
为了让学生为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世界做准备,教学设计时,我们非常强调“做”的过程。多媒体真实情景提供、人机互动等优势使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做中学”的课堂学习过程。
3.课后作业方面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业在内容上呈现出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延伸、互补等特点;教师可将当天的作业挂在网络上(班级建立QQ群),学生如有需要,随时可以查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推荐的相关网址进行自主学习;在形式上,除单读独完成的作业之外,还设置需合作完成的作业。
4.信息管理方面
随着网上学习时间的增长,学生下载的资料、信息越来越多;加强下载资源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学生以文件夹的形式按学科分类,培养信息梳理、管理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们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努力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让学生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去认识、理解、掌握语言知识,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让作为教学工具的信息技术贯穿、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研方式的整合尝试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给教研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教研活动由传统的书面通知转向短信通知、网络通知,既方便又快捷;并步入“教学诊断——教学设计——上课、观课——研讨反思——修改完善——再次实践”的运行模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实现了由传统的“执教者单干型”向“备课组全体人员参与合作型”的转变;活动彻底从以往不重过程的单次搞定型转变为重视过程的循环往复型,而这一过程是显性的,我们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的不同稿版中看到活动中教学研究逐步成熟的历程。此外,我们的教学研讨不再以公开教学的形式来圈句号;除了教研过程的循环往复、逐步跟进之外,我们还以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撰写等形式来总结得失,并体现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同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
二、结果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不但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养,而且,复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浓化了学科教研氛围,健全了学科研修网络,提升了学科研修品位。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在于教学手段的改进,更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研究过程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比如:如何让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激疑思辩、促进迁移,这一多媒体运用设计的宗旨,在我们的“家常课”中如何落到实处?我们将继续探索。
(一)信息技术与教师教学有效整合的实践与探索
为了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强化教研组、备课组的功能,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作为研究、探讨的平台,并以电子文件的形式将每个环节及时储存。同时,将它挂在内部网络相应的位置,随时修改、补充,以备交流、研究不时之需。我们除了运用信息技术的可兼容性优化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运用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加强教学研究过程中的专家引领作用、运用信息技术的可交换性加强教后反思和案例研讨外,我们还设想运用信息技术的可重复性,加强教师同事间的合作与互助。尝试的程序和设想如下:
1.教学诊断
以集体讨论的形式分析拟进行教学研究的班级学生的学情,确定研究主题,选定教学内容,探讨并确定本次实践研究已具备和待具备的因素及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等。
2.合作基础上的分工
根据教材特点和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结合学期教研计划,落实执教者、本次主题的活动组织者、观课小组的配搭、观课具体任务的分配和小组观课结果的汇报、观课表、课堂教学调查表的设计、及其他相关具体工作的分派与落实。
3.教学设计
以说课的形式开始,执教者主讲,同伴提供各自的见解。主要任务是:解读教学内容,分化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步骤,选择教学方法,确定教学媒体,设置教学评价、反馈形式。在此基础上,定出教学设计初稿,做出配套的教学课件,挂到网上,随时接受优化建议,即时改进。
4.教学组织、实施与管理
执教者在教学设计的基础上实施课堂教学,观课者按原定方案进行观课并记录、评价。
5.评价反馈
执教者根据课堂实践与原先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反思,自我评价;观课小组根据课堂观察,对预设与生成在课堂上的体现进行反馈,评价得失,分析原因,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同时,收集、统计课堂教学效果调查反馈信息,通过分析,挖掘教学实施环节的相关问题,为下一循环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然后根据评价反馈,从教学设计环节入手,开始新一个循环的研究,如此反复研磨,直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方案浮出水面。
(二)信息技术与中学生语文学习有效整合的研究
1.课前预习方面
根据新课内容和教学需要,将预习环节从传统的提前看书、消除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拓展成为利用可能的媒体工具查找更深入的问题及相关信息。
2.课堂学习方面
为了让学生为理解他们所经历的世界做准备,教学设计时,我们非常强调“做”的过程。多媒体真实情景提供、人机互动等优势使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做中学”的课堂学习过程。
3.课后作业方面
信息技术的介入,使作业在内容上呈现出对课堂学习内容进行巩固、延伸、互补等特点;教师可将当天的作业挂在网络上(班级建立QQ群),学生如有需要,随时可以查找;学有余力的学生,还可以通过教师推荐的相关网址进行自主学习;在形式上,除单读独完成的作业之外,还设置需合作完成的作业。
4.信息管理方面
随着网上学习时间的增长,学生下载的资料、信息越来越多;加强下载资源的管理已是当务之急。我们建议学生以文件夹的形式按学科分类,培养信息梳理、管理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各种课型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我们以改变课堂教学行为为切入点,努力尝试运用信息技术提供的丰富的学习资源及其强大的网络功能、超文本功能和交互式功能,让学生从多种形式、多个角度去认识、理解、掌握语言知识,努力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将整个课堂教学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让作为教学工具的信息技术贯穿、统领整个教学过程,切实提高教学效益。
(四)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教研方式的整合尝试
信息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给教研方式的革新带来了新的机遇。我们的教研活动由传统的书面通知转向短信通知、网络通知,既方便又快捷;并步入“教学诊断——教学设计——上课、观课——研讨反思——修改完善——再次实践”的运行模试,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集体的智慧,实现了由传统的“执教者单干型”向“备课组全体人员参与合作型”的转变;活动彻底从以往不重过程的单次搞定型转变为重视过程的循环往复型,而这一过程是显性的,我们可以从教学设计、教学课件、教学反思的不同稿版中看到活动中教学研究逐步成熟的历程。此外,我们的教学研讨不再以公开教学的形式来圈句号;除了教研过程的循环往复、逐步跟进之外,我们还以教学反思、教学案例、教学论文的撰写等形式来总结得失,并体现我们进一步的思考;同时,通过网络相互交流。
二、结果与反思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研究,不但激发了教师的学习动机,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升了教师的自身素养,而且,复燃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规范了学生的学习习惯,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浓化了学科教研氛围,健全了学科研修网络,提升了学科研修品位。
信息技术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不仅在于教学手段的改进,更在于教、学观念的更新。研究过程也引发了我们新的思考,比如:如何让激发兴趣、引发思考、激疑思辩、促进迁移,这一多媒体运用设计的宗旨,在我们的“家常课”中如何落到实处?我们将继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