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个性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开发多年,在针对本校校本课程开发情况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反思性的思考:课程之前先有学生——真正意义上的校本课程是孩子自己的;去除课程神秘化——人人都是课程的开发者。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者;调研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55-0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着“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在思想上倡导“校本课程精品化”,更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在校本课程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
为了总结以往学校推进校本课程的经验,提炼实施校本课程的相关理念,进一步明晰校本课程的方向,近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校本课程,我们走向何方”的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学科教师、各学科负责人以及有关校级领导。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3份,有效卷83份。问卷内容主要分三类:一是理念类,二是实践类,三是展望类。一类问题旨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新课程理念以及校本课程要义把握的程度,二类问题重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掌握,三类问题则重在倾听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推行的思考与思路。笔者试图通过对本次的问卷调研进行结果分析,并深入思考,达到上述初衷。
一、问卷结果分析
(一)理念层面
理念类的问题主要涉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校本课程的功能以及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地位等。
1.“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共识
问卷结果显示,92%以上的人员把握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共识。100%的人员能认识到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2.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100%的人员认为教师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教师应成为实施者、开发者和建设者”。因为“只有作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参与,才会关注课程的常态呈现与发展动向,才会使专业得到有利的发展”。
(二)实践层面
对实践层面的关注其实质是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关注。因此,本次问卷实践类的内容涉及了我校校本课程内涵的界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的现状等。
1.满意不满意先看参与面
“你对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满意吗?”34.6%的人员对此持“满意”态度,38.5%的人员“比较满意”,15.4%的人员“基本满意”,11.5%的人员“不很满意”。大家总体认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种类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现有88个项目课程,学校管理规范,按照“五有”推进实施,参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其中,61.5%的教师都把学生的“参与面广”作为满意的一大标准。问卷结果同时也表明,大家对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精品课程,有层次地架构,既照顾全体性,又体现对学生差异的关照,培养了一批孩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2.理想不理想要看个性化
“你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有多少学生参加?”其中76.9%的教师认为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全员参与。这些教师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期待。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希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校本课程的快乐”;有的认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的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学生应有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课程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项目,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提出理想的校本课程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发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3.有没有效还看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有效性。“你认为我校教师要胜任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还应具备哪些条件?”从问卷情况来看,参与问卷人员共给出了37条意见,因出现相似的观点,合并为33条意见。其中 “能力水平”占24.2%,“课程意识”占21.2%,“专业素养”占18.2%,“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占18.2%,“文化理念”占12.1%,还有6.1%涉及的是资金和场地问题。问卷结果显示,除了“能力水平”,大多数人员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加强,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与开发,而这个过程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拥有的专业素养,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热爱学生的精神。这中间,12.1%的人员提出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他们对校本课程更加上位的思考。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离不开大胆的创新。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要保持不断反思的状态,有的教师提出要加强主动发展与深入研究的意识,还有教师强调创建品牌特色的意愿和努力。
(三)展望层面
1.特色鲜明不鲜明重在整体规划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围绕“谈一谈你所负责的某项校本课程应该如何体现其优势与特色?”,83位教师无一不认真地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思路。问卷结果汇集了以下观点:一是创特色重在整体规划推进。有的课程需要统整,有的课程需要完善。推进的方式需要整合,建议科学采用主题推进、常态推进、活动推进,分层推进等方式。要形成有体系的课程内容,要形成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二是创特色需要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识与精品结合、课程与文化结合。三是创特色还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思想和理念,校本教材以及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者;调研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3)11-0055-04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教育迎接新世纪挑战的一种回应,是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提出的必然要求,是学校充分发展办学优势和特色,促使学生和谐发展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本着“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发展”的思想,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不仅在思想上倡导“校本课程精品化”,更在行动上加以落实,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可供选择的丰富多彩的课程,在校本课程领域取得了一点成绩。
为了总结以往学校推进校本课程的经验,提炼实施校本课程的相关理念,进一步明晰校本课程的方向,近日,常州市武进区星韵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开展了“校本课程,我们走向何方”的专题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通过问卷的方式进行。面向的人群主要是学科教师、各学科负责人以及有关校级领导。本次调研发放问卷83份,有效卷83份。问卷内容主要分三类:一是理念类,二是实践类,三是展望类。一类问题旨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新课程理念以及校本课程要义把握的程度,二类问题重在了解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实施情况的掌握,三类问题则重在倾听相关人员对本校校本课程推行的思考与思路。笔者试图通过对本次的问卷调研进行结果分析,并深入思考,达到上述初衷。
一、问卷结果分析
(一)理念层面
理念类的问题主要涉及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校本课程的功能以及教师在校本课程实施中的地位等。
1.“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成共识
问卷结果显示,92%以上的人员把握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已成共识。100%的人员能认识到学校开发校本课程具有三大功能:一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
2.实施校本课程的主体是教师
“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应该处于一个怎样的位置?”100%的人员认为教师应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应处于一个重要的位置,认为“教师应成为实施者、开发者和建设者”。因为“只有作为主体,在实施的过程中除了参与,才会关注课程的常态呈现与发展动向,才会使专业得到有利的发展”。
(二)实践层面
对实践层面的关注其实质是对校本课程实施的过程性关注。因此,本次问卷实践类的内容涉及了我校校本课程内涵的界定、具体的项目、实施的现状等。
1.满意不满意先看参与面
“你对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满意吗?”34.6%的人员对此持“满意”态度,38.5%的人员“比较满意”,15.4%的人员“基本满意”,11.5%的人员“不很满意”。大家总体认为我校的校本课程种类丰富,可供学生选择,现有88个项目课程,学校管理规范,按照“五有”推进实施,参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比较高。其中,61.5%的教师都把学生的“参与面广”作为满意的一大标准。问卷结果同时也表明,大家对我校实施校本课程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通识课程、选修课程、精品课程,有层次地架构,既照顾全体性,又体现对学生差异的关照,培养了一批孩子,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
2.理想不理想要看个性化
“你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有多少学生参加?”其中76.9%的教师认为理想中的校本课程应该全员参与。这些教师不约而同地突出了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期待。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希望尽可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校本课程的快乐”;有的认为“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首先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有的认为“学生的发展是多元的,学生应有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课程的权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项目,学校应通过课程设置来满足学生的需要”;有的提出理想的校本课程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差异发展,促进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发展”。
3.有没有效还看师资水平
师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校本课程的有效性。“你认为我校教师要胜任校本课程的实施工作还应具备哪些条件?”从问卷情况来看,参与问卷人员共给出了37条意见,因出现相似的观点,合并为33条意见。其中 “能力水平”占24.2%,“课程意识”占21.2%,“专业素养”占18.2%,“持续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占18.2%,“文化理念”占12.1%,还有6.1%涉及的是资金和场地问题。问卷结果显示,除了“能力水平”,大多数人员认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待加强,包括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与理解、设计与开发,而这个过程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拥有的专业素养,特别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热爱学生的精神。这中间,12.1%的人员提出的“文化理念”体现了他们对校本课程更加上位的思考。有的教师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离不开团队的力量,离不开大胆的创新。有的教师认为教师要保持不断反思的状态,有的教师提出要加强主动发展与深入研究的意识,还有教师强调创建品牌特色的意愿和努力。
(三)展望层面
1.特色鲜明不鲜明重在整体规划推进
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围绕“谈一谈你所负责的某项校本课程应该如何体现其优势与特色?”,83位教师无一不认真地谈了自己的思考和思路。问卷结果汇集了以下观点:一是创特色重在整体规划推进。有的课程需要统整,有的课程需要完善。推进的方式需要整合,建议科学采用主题推进、常态推进、活动推进,分层推进等方式。要形成有体系的课程内容,要形成相对固定的师资团队。二是创特色需要传统与现代结合、通识与精品结合、课程与文化结合。三是创特色还需要有我们自己的东西:思想和理念,校本教材以及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