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呼唤创新人才,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型的教师和充满科学与创造艺术的课堂教学。在英语教学中,活跃课堂气氛至关重要。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目前,英语课堂存在这样一种状况:学生的学习兴趣已被激发,但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多,难度加大,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所以,在教学中,要从每一节课做起,要 融入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敢于在师生关系的改善等方面"另辟蹊径"、"独出心裁",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一、 融入感情,激发兴趣,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积极配合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引起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师生关系要突出一个"情"字。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徒"其意突出师生情,要求师生关系达到十分默契的状态。上课时,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作到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种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可亲近的朋友,愉快的课堂气氛由此产生,师生之间交际轻松而愉快。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会大胆地想象,敢于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误。教师轻松活泼的语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目光,关爱的手势都会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使课堂充满情趣。师的亲切,令生宽慰,热情投入;师的亲切,令生敬仰,热情高涨。
二、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一个高素质高涵养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严谨治学的求学意志,都能升华为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一个有道德修养,有高尚情操、严谨的治学精神,学识渊博的教师,他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范,由他来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肯定就有召感力,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就会处处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师表形象下,受到无声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情感和行为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健康的情感与道德情操。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情感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催化、润滑和促进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良好情感的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充分有效的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敏感性。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是最富感染力的表情。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温暖。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之间会消除心理疑虑,有种亲热,容易贴近之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微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是学生的师长,一位不苟言笑的教师固然能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但学生却不愿或不敢接近他。时间一长,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代沟",不便于感情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作为教师应懂得和适应学生的种种好奇和模仿心理,缩短师生间距离,加速感情的交流与融洽。所以教师除了有严肃的一面,更应开朗、活跃一些,这样更能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和学生相处的更融洽。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感情,师生之间感情不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低,教师讲道理再好,学生也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情能唤起学生的信任度和求知欲,能给学生心目中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从而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由此可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使学生的压抑感减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亲身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在这种魅力的吸引下,去完成愉快的学习过程,共创成功的人生体验。课堂的活力是有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因此,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有"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还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地努力,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学心理学》,朱纯,199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英语教师的艺术》,马俊明,198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应用心理语言学》,王初明,1990,湖南教育出版社。
[5] 《英语学习背景知识新编(英国、澳大利亚部分)》,何田,1993,北京大学出版社。
[6] 《打好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教学参考书》,复旦大学外文系文科英语教材编写组,1986,北京尚武印书馆。
(接上页)
(三)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学生,因为它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所以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葛文山:"紧扣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8期。
[4] 《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2002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6期。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课堂气氛 学习兴趣 教学效果
一、 融入感情,激发兴趣,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对学生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学,主动地学;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实践中,积极配合老师。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引起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第一步。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要让英语教学活起来。
《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结合新课程标准,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师生关系要突出一个"情"字。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爱其徒"其意突出师生情,要求师生关系达到十分默契的状态。上课时,老师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作到为人师表,给学生一种庄重大方,积极向上的感觉。教师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当中,成为学生可信赖的师长,可亲近的朋友,愉快的课堂气氛由此产生,师生之间交际轻松而愉快。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会大胆地想象,敢于开口说英语,不怕犯错误。教师轻松活泼的语调,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目光,关爱的手势都会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其变苦学为乐学,使课堂充满情趣。师的亲切,令生宽慰,热情投入;师的亲切,令生敬仰,热情高涨。
二、用自身的积极情感感染学生,活跃课堂气氛
一个高素质高涵养的教师对学生有着无形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教师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工作态度,严谨治学的求学意志,都能升华为学生高涨的学习激情。一个有道德修养,有高尚情操、严谨的治学精神,学识渊博的教师,他本身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范,由他来担任教育教学工作肯定就有召感力,学生就会从他身上看到希望,就会处处从教师的言行中感受到榜样的力量,在良好的师表形象下,受到无声的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产生情感和行为变化,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与健康的情感与道德情操。
教育理论认为,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的情感培养和熏陶出来的。教师应当意识到情感在教学中的催化、润滑和促进作用。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课堂上教师良好情感的可以融洽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氛围能使学生以愉快的心境学习,思考并获得知识,能充分有效的调动智力因素,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的激发创新敏感性。更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同时也是师生双方感情交流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教师面带微笑走进课堂是最富感染力的表情。在课堂上,教师的微笑就像一缕阳光,带给学生温暖。以自己积极乐观的情绪,感染学生,会给课堂带来生机,增添活跃的气氛,师生之间会消除心理疑虑,有种亲热,容易贴近之感。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一个小小的微笑,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是学生的师长,一位不苟言笑的教师固然能给人以威严的感觉,但学生却不愿或不敢接近他。时间一长,容易形成师生之间的"代沟",不便于感情交流,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作为教师应懂得和适应学生的种种好奇和模仿心理,缩短师生间距离,加速感情的交流与融洽。所以教师除了有严肃的一面,更应开朗、活跃一些,这样更能接近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和学生相处的更融洽。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教师对学生怀有真诚的感情,学生才愿听其言,遵其嘱,自觉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反之教师对学生缺乏真诚的感情,师生之间感情不通,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低,教师讲道理再好,学生也会无动于衷。由此可见,情能唤起学生的信任度和求知欲,能给学生心目中留下和蔼可亲的印象,从而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由此可见,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倍增,使学生的压抑感减轻,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亲身感受语言的魅力。并且在这种魅力的吸引下,去完成愉快的学习过程,共创成功的人生体验。课堂的活力是有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因此,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感到有"情"。教育事业任重而道远,面对新的教育形势,新的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还需要我们英语教师不断地努力,适应新的教学要求,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外语教学心理学》,朱纯,199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 《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1999,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3] 《英语教师的艺术》,马俊明,198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应用心理语言学》,王初明,1990,湖南教育出版社。
[5] 《英语学习背景知识新编(英国、澳大利亚部分)》,何田,1993,北京大学出版社。
[6] 《打好语言基础,提高文化素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编,2001,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7] 《教学参考书》,复旦大学外文系文科英语教材编写组,1986,北京尚武印书馆。
(接上页)
(三)增强学习能力,提高自信心,调整学习策略;
形成性评价不仅使老师更了解学生,因为它也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所以也让学生更了解自己的学习。学生看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点收获,增强了自信心;学会分析自己的不足,明确了努力的方向,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四)增强合作与参与意识,培养合作学习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形成性评价采用灵活多样的评价形式,鼓励学生、同伴、教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学会相互学习、相互欣赏、取长补短,增强了合作与参与意识。
综上所述,学生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态度,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程度,在双人活动和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习中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和跨文化交际的意识等,这些都是学好外语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评价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够让学生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 张玉田:《学校教育评价》,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 葛文山:"紧扣课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8期。
[4] 《走进新课程》,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2002年。
[5]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课题组:"对现行外语教学评价体制的反思"《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