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中国与美国差距有多大?如果不大,就不会“中国大学唯哈佛剑桥马首是瞻”;如果不大,就不會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以拿到美国绿卡为荣。什么在作怪?
不自信;发达的就是好的。当不自信到了连资本主义的本质都忘了的时候,对风险也失去了防范。
美国真的文明吗?真的民主吗?它的文明与“民主”就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吗?我们堪切地需要一次对自身状态与他国状态的重新梳理、认清,以坚定自身脚步所需的节奏。
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规律之中国和美国的状态
物→→质→→文明物质(动态)→→物质文明(静态);
精神→→文明精神→→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唯有当人类解决了温饱,物的供应出现剩余、并有选择余地的时候,才会有条件上升到对质的要求;当人们开始在质量上对物品做出选择、要求,开始逐渐文明对待身体、文明对待外界环境、对待资产投资、对待消费、对待权力和义务等等,形成并制定出各种成熟的方式方法和法律制度的时候,规范文明的物质品质将缔造物质文明社会。
物质文明建立后,若仍存在为了满足少数人或少数国的需要,却对他人或他国造成侵略、剥削或伤害,就不能定义为这是拥有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若社会人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不产生剥削或侵害,合理合法分配利润,并照顾到弱势群体的整体发展的时候,社会集体必将产生“和”之音。这是家庭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当“和”的精神得到整体大部分人的认可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共和”精神将再次形成对生产力的突破,实现飞跃性发展。不断文明精神的最后,就是精神文明社会的到来。
因此可以首先明确的一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分为不同的社会阶段状态——A,实现物质文明不等于实现了精神文明;B,物质尚不文明的阶段并不意味着没有精神文明。
1,中国的状态
中国在解放后有很好的精神文明基础,但是物质的匮乏还是让中国要遵从人类的发展规律,必须从“物”的基础上开始发展。
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状态大致分为:东部处在文明物质的过程阶段;中西部处在丰富物与提高质的阶段;中共中央政府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在不断地文明党员和各地方政府的精神建设。
什么叫“文明物质(动态)”?揭发不良作坊、揭露地沟油、检举垄断、举报各行业各单位的种种弊端、倡议文明生活……这些曝光过程、曝光的方式和倡议行为,都是“文明”的动态,都是在文明物质秩序。譬如说,在地沟油被揭发以前,难道它就不存在吗?原本存在的所有不文明的现象,一旦被揭发、揭露、举报的时候,就进入文明物质的第一步——揪出错误。只是我们现在对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上,尚不够系统、完善;对防范错误的发生机制上,也需要更加努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该为日益暴露问题而欣喜,暴露越多,文明的进展才越快,只有第一步踏出去,后面的步伐才会展开(这话容易被拍砖,但深思过后会明白)。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许多的质量问题的矛盾都在中国东部发生,这既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也是社会物质供应充足的具体表现。那么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呢?他们的物品丰富吗?《报告称我国贫困地区近半学生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衣食尚难基本满足,中西部不少地区的同胞们还基本没有对“质”的概念的要求。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步提出。2006年,“八荣八耻”观,问世。八个“荣”照明了方向;八个“耻”道明了状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超越了别国100年的历史演变,但这三十年也压缩了别国100年才消化完的矛盾……中国的现象被人们理解为乱,以为是国家治理没有安全性,却忽视了别国也必然经历过这些矛盾重重的阶段。
一切的矛盾,源于人心。
在排除国外对中国种种干扰制约的前提下,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国内矛盾的原发点:是在最高体以精神文明在引领、拉动,而民众体尚处于满足物质需求、并以物质为媒介作传导效应的现实状态下,中间体对选择精神还是选择物质之间所产生的矛盾。
一个中间体选择了物质,就衍生一片既得利益群。处在要物质还是要精神之间,矛盾首先从人心展开了。(中间体包括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国营与私营、个体)
我们要认清我们的国家本质,也要认识到具体过程中的人心人性。
“共同富裕”既是一种精神引领,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平衡过程,需要的是整体认识的共鸣,更离不开全体的文明推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历上百年被侵略、剥削的动荡,从一穷二白起家,发展至今殊为不易。
综合地讲,我国离物质文明社会确实还有较远距离。这是现实所在,也是人们容易“崇洋”之因。
“共同富裕”是一种高度的精神文明,唯有坚持此点,才真正与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本质区别;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才有了庄重的外交国格。
物质尚不文明的阶段,不意味着无精神文明。
2,美国的状态
如果一个国家,以剥削和屠戮他国人民的方式,掠夺他国资产、资源以发展自身的物质文明建设。这样的国家,算不算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主,就是多数人选出一个最能满足他们实质利益的人,而不管这人使用什么方式,只要他能满足这些人的需要,他就能成为最高领导人。这样的民主,算不算是文明的民主?
实际的新闻摘录比较能说明问题:
a、《国际视点:解读美国式民主之大选风云》:候选人之一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直指“如果入住白宫,将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6日,罗姆尼由于激烈批评中国的言论而遭到一名华裔妇女的抨击。这名妇女反复表示,她热爱美国,并要求罗姆尼不要贬低亚洲人。她以斥责的语气对罗姆尼说:“所有这些有辱人格的言论我都听到了,说中国这个那个的,这令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另一名高人气的参选人美国国会前众议院的议长金里奇也对于中国贸易发出了不满之声,并且说将在上任之后聘用立场最硬、最具攻击性的律师出任美国贸易代表,除了每周和中国进行协商外,一旦遇到了贸易纷争即将在24小时内采取报复行动。
b、《奥巴马大批对伊朗动武不负责任被称为竞选造势》:奥巴马真的转向和平了?不少媒体表示质疑。加拿大《环球邮报》认为,奥巴马的高调说辞并不靠谱,看看他对朝鲜的作为就知道了。《华盛顿邮报》刊载题为“总统先生:请对伊朗战争说不”的文章,称并非每一个挑战都需要“军事解决方案”。
c、《诺贝尔和平奖被指有违初衷奥巴马奖牌可能被收回》:自奥巴马获得和平奖以后,仍然继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轰炸利比亚和索马里,还把军队派到乌干达等。赫弗梅尔说,“诺贝尔和平奖要颁给和平的捍卫者,有谁看到奥巴马做出努力,去真正裁军或废除武力吗?”
……
太多太多的暴力,太多太多的剥削,太多太多的伤害。美国物质的高度繁荣,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它的国家本质。
D、《政治献金:西方竞选制痼疾》整篇。(呼唤民主的人必读之物)
美国,世界霸主,金融“教父”,物质文明的阶段无疑早已实现。但是它的行为,其背后的手段与目的,能定义为精神文明吗?难道强大武力的唯一用途就是制造事端?兴一国之业而亡他国之途,何谈精神?何来真文明?
可见,实现物质文明不等于实现了精神文明。
3,欧洲、日本的状态
发达不意味着不能再进一步,但也绝不意味着必然能再进一步。欧洲和日本的现状就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
《建议中国慢些开启中日韩自贸区——欧洲、日本的末路与中国主动》一文对欧、日的现状已作出详细描述,此处省略。
综上各国情况可以验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是必然同步、共存于一国之中;“先进”、“发达”不等于两种文明的同步。
二、美国是精神不文明的民主,还是根本不是民主?
当一个国家,停留在满足“人的需求”、“国内人们的共同需求”上,而对“人类共同需求”造成冲击,对他人生命或他国造成剥削、伤害时,无论这个国家多发达,始终超不出物质的范畴。唯有当一个国家的发展对“人类的共同需求”不形成冲突,不会对弱势群体或他国造成剥削、伤害时,才算有了精神文明的一种规范。
“物、质、文明”的渐次规律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一个阶段的连续过程,民主也是——它分不同阶段。唯有把定位清晰地放到阶段上去研究民主,才有可能找出适合国家发展实情的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性质国家的“民主”选举,是要选出“最能满足”最大利益群体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人。少数服从多数,看起来是很民主。但是,当把它的索取对象、索取方式放到一起研究时,答案就清晰了。也就会明白阶段分析民主的重要性。美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若让全世界人民民主投票,结果是什么?美国的“民主”还能在国际上立足吗?
因此,无论美国物质文明有多发达,始终滞留在精神不文明的状态。如此“民主”,中华民族要不要学?
通过剖析美国的所谓“民主”,我们明白,唯有定位于“中国是要向人类发展的文明阶段进展,还是倒退发展”为思路,方能正确去研究、去培养我国发展民主所需的条件。唯有真正认识清楚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阶段的表现形式,才能结合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本质定义的民主。(《美国的“战略智慧”》)
当美国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再发展到帝国主义寡头的时候,垄断下的统治地位,就已经注定它不是人类文明的民主。
三、中国的民主有何阻滞?
当最发达国家的“民主”不是人类良性发展所需要的民主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中国发展的民主必须与美国有所区别?而不再是一味拿“发达”国家来比较,却不作甄别。
民主的定义: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1,国内的既得利益群体。
中国国内的既得利益群有多大,我们本心地去认真想过吗?您是否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不自知呢?
以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为界,之前20多年,欠发达地区为东部源源不断提供劳动力,当地人民付出家庭成员天各一方,父母无依,子女无靠,医疗、教育、城市建设投入不够,没有完好保障等等难以计算的成本。善良、勤劳、朴实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民,从来没有计较。对比下可见,中国国内最大的既得利益区域,从1979年开始就在沿海诞生、蔓延,逐渐扩展至中国东部。
现在的舆论渠道,能听到多少对中西部地区的照顾呼唤?谁在落实呢?
回顾,邓公: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可见,除了有部分中间体在精神与物质间选择后者造成了贪污腐败,还有多少得到改革春风春雨滋润的地区和这些地区的人们,完全忽视了自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群体?当年受国家发展大局而兴的地区和人们,如今是否能顾全大局而支持、推动中西部发展?
那么,现在“能在”中国舆论媒体中大声说“中国没有民主”的人们,有没有想过中国还有多少同胞没有见过电脑、没有上过网?他们的民主,谁替他们呼吁?
如果您真的要民主,那么请您阅读《到2015年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一文,先用您的文明精神去督促这件事的全面落实吧。谢谢您。
当然,东部的人们兴旺大都是靠劳动获取正当的报酬,随着生活水平与认识的提高,对政府职能与自身权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认识。笔者此文丝毫没有、也不敢有批评指责,因为作为80后,比起我们父母辈的艰苦付出,我们更是标准的既得利益群体。
只是,我们是否该认识到当下的东部是受国家政策扶持与推动下所加速实现的呢?若我们同意此点的话,那么当我们在呼唤民主权力的时候,是否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否愿意支持中西部的发展呢?
不可否认选举是一种文明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而形式上的投票,适合当下的中国国情吗?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反思。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是抱着希望国家更加美好的心态去发出“民主”的呼唤,希望藉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中国民主的发展。很多很多时候,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我们是否该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是否文明,看看自己呼唤民主的方式是否文明,还要考虑对整个社会的舆论思想是否真的起到了文明促进的效果。而不是“一頓脾气”。
2,国外的既得利益群体。
这笔账,如何算?
一个廉价的“世界级工厂”的国外供应有多少,就大致可定义有多少国外既得利益群体。如果这个廉价的世界级工厂永久这样廉价供应的话,那对他们而言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这个工厂要翻身做主人了——将中国东部升级成为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综合版本;中国中西部接替东部工业转移,在中国实现工业大国与消费大国的共同体。转型的成功是会让美欧日恐惧的。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更确切地说,是“中国东部”成为世界工厂,也成为大消费区域。以世界级的生产供应积累下来的财富所产生的消费力、带动力,远远不是日本和四小龙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果,有一天,当世界工厂的产品大部分自己内部消化了,那么欧美日韩等国,将失去最物美价廉的产品供应市场,也同时失去最有消费潜力的巨大市场。
一旦中国成功升级为——工业强国与消费大国的共同体,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将大大降低。那时,美欧日将为争夺中国市场而不得不打开对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大门,以求更多的合作。届时,中国将再次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我国地位高低将逐渐由量变发展成质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美日始终严格控制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就是因为中国的发展已经让他们感到极大的压力,每延迟中国发展一分钟,他们就能剥削、扼制中国多一分钟。
只有将中国东中西三部实现交融,才能称得上“华丽的转身”。这本是中国的需要,中国国情的必然。但触犯了太多国家的利益。有利益冲突,便有纠纷;当利益冲突的对方是帝国主义时,还请回顾一下列宁先生的话:“帝国主义是一个体系,即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一针见血。(《产业升级的美景与阻滞》)
综上两点可见:
a、东部地区的人们,无论如何思量、如何想帮助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最终效果的作用力只能是国家整体力量。而若东部地区的人们没有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那么他们呼唤的“民主”,就必然相对狭隘,就难免对中西部的政策实施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
b、美欧日是巴不得中国工厂永不停歇,永远低廉。他们对中国使用的手段还少吗?
若说我国物质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形成国民“崇洋”之因。那么,在国外、国内某些舆论的肆意歪曲和谣言散布下,直接导致“惧内”、“抱怨”的心态普遍泛滥,中央权威日损。崇洋而惧内,国民信心大受打击,国家凝聚力不断削弱,整体精神状态被压抑。
忽略了中国国内的既得利益群去发展中国的民主,将会造成更多社会不公和动荡;而若忽略国外的既得利益群体,就无异于放下武器等待被剥削,甚至被剥削了还不清楚。
全文小结:
唯有当民众体整体意识越文明,才越有利于形成对“中间体向服务型转变”的压力与动力,中央的部署决策也将更容易得到落实。(中间体包括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国营与私营、个体)
物质上与精神上各自阶段的文明过程中,都可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也可形成社会成员意识“升级”(更加文明)后对政府管理职能、施政方针的倒逼机制。无论呼唤的是“不文明民主”,还是“文明民主”,都是其中的具体表现。
民众体的文明状态,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文明状态;中间体的文明状态,决定了社会矛盾的状态;最高体的文明状态,决定了国格的文明状态。
如果“共同富裕”不是人类文明,那什么能称得上是文明?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物质发展尚不够文明,但也要清醒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我们必须做到能挺直腰杆,倡导我国的既有文明。
笔者作为80后,当与人谈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时,引起的要么是侧目,要么是嘲笑。心情确实是复杂的苦涩。
中国,需要国民意识的文明,也需要党的纯洁性。
祝愿我们的祖国日益文明,更加强盛。
建议:
1,加强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医疗、住宅、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2,当民众主体对民主概念尚不能清晰定义的时候,极容易被恶意的舆论媒体所误导,引起社会动荡。中国当下的舆论状态需要梳理、引导。应适当普及《政治献金:西方竞选制痼疾》等相关的资讯,以提高国民民主认识和安稳民心,如此必将加快中国的整体发展节奏。
3,加强“文明”的知识宣传,以实例展示美国的卑劣行径。这不是树立敌对意识,而是更好地让国民把“发达”与“民主”、“文明”的意识形态扭转过来,打破意识藩篱,这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文明、民主建设。而不是被杀人无数的美国老是指点着要“注意人权”,蛊惑我国民心。
4,当大部分国民、党员都还没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大局观,尚未清醒认识“共同富裕”对中国崛起的深远意义、并愿为此而努力促进的时候,发展民主选举,极容易造成社会动荡。防范先富地区的“民主”对国家的民主的障碍。
5,当下“民主”概念基本引自西方,中國东部先发展起来地区的人民对权力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索取,若没有平衡好东部的需求,那么东部的舆论主流声音将不断歪曲国家政策,并制造流弊。
6,我国当下矛盾的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成功地对供应给中国的资源实施价格垄断、制造中国混乱,把中国发展的时间严重压缩,使得国内矛盾发生重叠效应,恶化了发展步骤。内部原因:时至今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最大的困难,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建设还未统一,对“共同富裕”有很多曲解,对国内外“既得利益者”没有清晰的概念。应该梳理清既得利益者的范围,才能更好地制定政策。
7,既得利益者的声音混淆了广大群众对中央政策的视听,没有上下通达的传递渠道,急促改革,可能面临失败风险。
8,“共同富裕”既是一种精神引领,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平衡过程,需要的是整体认识的共鸣,更离不开全体的文明推动。当下阶段,向东部地区的人民普及“共同富裕”的精神很重要。如今人们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不断趋弱,政府有必要合理解释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局性。
9,唯有当高度的精神文明普及到全党,再普及到全社会的时候,社会主义社会方能充分体现优势。党的纯洁性是人心凝聚的根本中心。
中国与美国差距有多大?如果不大,就不会“中国大学唯哈佛剑桥马首是瞻”;如果不大,就不會有那么多人争先恐后以拿到美国绿卡为荣。什么在作怪?
不自信;发达的就是好的。当不自信到了连资本主义的本质都忘了的时候,对风险也失去了防范。
美国真的文明吗?真的民主吗?它的文明与“民主”就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方向吗?我们堪切地需要一次对自身状态与他国状态的重新梳理、认清,以坚定自身脚步所需的节奏。
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规律之中国和美国的状态
物→→质→→文明物质(动态)→→物质文明(静态);
精神→→文明精神→→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唯有当人类解决了温饱,物的供应出现剩余、并有选择余地的时候,才会有条件上升到对质的要求;当人们开始在质量上对物品做出选择、要求,开始逐渐文明对待身体、文明对待外界环境、对待资产投资、对待消费、对待权力和义务等等,形成并制定出各种成熟的方式方法和法律制度的时候,规范文明的物质品质将缔造物质文明社会。
物质文明建立后,若仍存在为了满足少数人或少数国的需要,却对他人或他国造成侵略、剥削或伤害,就不能定义为这是拥有精神文明的人类社会。若社会人在满足需要的同时,不产生剥削或侵害,合理合法分配利润,并照顾到弱势群体的整体发展的时候,社会集体必将产生“和”之音。这是家庭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人类的需要。当“和”的精神得到整体大部分人的认可时,各司其职、各尽其能的“共和”精神将再次形成对生产力的突破,实现飞跃性发展。不断文明精神的最后,就是精神文明社会的到来。
因此可以首先明确的一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分为不同的社会阶段状态——A,实现物质文明不等于实现了精神文明;B,物质尚不文明的阶段并不意味着没有精神文明。
1,中国的状态
中国在解放后有很好的精神文明基础,但是物质的匮乏还是让中国要遵从人类的发展规律,必须从“物”的基础上开始发展。
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社会状态大致分为:东部处在文明物质的过程阶段;中西部处在丰富物与提高质的阶段;中共中央政府以实现“共同富裕”的精神文明在不断地文明党员和各地方政府的精神建设。
什么叫“文明物质(动态)”?揭发不良作坊、揭露地沟油、检举垄断、举报各行业各单位的种种弊端、倡议文明生活……这些曝光过程、曝光的方式和倡议行为,都是“文明”的动态,都是在文明物质秩序。譬如说,在地沟油被揭发以前,难道它就不存在吗?原本存在的所有不文明的现象,一旦被揭发、揭露、举报的时候,就进入文明物质的第一步——揪出错误。只是我们现在对改正错误的方式方法上,尚不够系统、完善;对防范错误的发生机制上,也需要更加努力。
但无论如何,我们该为日益暴露问题而欣喜,暴露越多,文明的进展才越快,只有第一步踏出去,后面的步伐才会展开(这话容易被拍砖,但深思过后会明白)。
所以我们看到当下许多的质量问题的矛盾都在中国东部发生,这既是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也是社会物质供应充足的具体表现。那么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呢?他们的物品丰富吗?《报告称我国贫困地区近半学生不能保证一日三餐》,衣食尚难基本满足,中西部不少地区的同胞们还基本没有对“质”的概念的要求。
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步提出。2006年,“八荣八耻”观,问世。八个“荣”照明了方向;八个“耻”道明了状态。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超越了别国100年的历史演变,但这三十年也压缩了别国100年才消化完的矛盾……中国的现象被人们理解为乱,以为是国家治理没有安全性,却忽视了别国也必然经历过这些矛盾重重的阶段。
一切的矛盾,源于人心。
在排除国外对中国种种干扰制约的前提下,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国内矛盾的原发点:是在最高体以精神文明在引领、拉动,而民众体尚处于满足物质需求、并以物质为媒介作传导效应的现实状态下,中间体对选择精神还是选择物质之间所产生的矛盾。
一个中间体选择了物质,就衍生一片既得利益群。处在要物质还是要精神之间,矛盾首先从人心展开了。(中间体包括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国营与私营、个体)
我们要认清我们的国家本质,也要认识到具体过程中的人心人性。
“共同富裕”既是一种精神引领,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平衡过程,需要的是整体认识的共鸣,更离不开全体的文明推动。我国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经历上百年被侵略、剥削的动荡,从一穷二白起家,发展至今殊为不易。
综合地讲,我国离物质文明社会确实还有较远距离。这是现实所在,也是人们容易“崇洋”之因。
“共同富裕”是一种高度的精神文明,唯有坚持此点,才真正与资本主义国家有了本质区别;也正是基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才有了庄重的外交国格。
物质尚不文明的阶段,不意味着无精神文明。
2,美国的状态
如果一个国家,以剥削和屠戮他国人民的方式,掠夺他国资产、资源以发展自身的物质文明建设。这样的国家,算不算一个真正文明的国家?
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主,就是多数人选出一个最能满足他们实质利益的人,而不管这人使用什么方式,只要他能满足这些人的需要,他就能成为最高领导人。这样的民主,算不算是文明的民主?
实际的新闻摘录比较能说明问题:
a、《国际视点:解读美国式民主之大选风云》:候选人之一的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罗姆尼直指“如果入住白宫,将把中国列为货币操纵国,对中国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6日,罗姆尼由于激烈批评中国的言论而遭到一名华裔妇女的抨击。这名妇女反复表示,她热爱美国,并要求罗姆尼不要贬低亚洲人。她以斥责的语气对罗姆尼说:“所有这些有辱人格的言论我都听到了,说中国这个那个的,这令我感到非常不舒服。”另一名高人气的参选人美国国会前众议院的议长金里奇也对于中国贸易发出了不满之声,并且说将在上任之后聘用立场最硬、最具攻击性的律师出任美国贸易代表,除了每周和中国进行协商外,一旦遇到了贸易纷争即将在24小时内采取报复行动。
b、《奥巴马大批对伊朗动武不负责任被称为竞选造势》:奥巴马真的转向和平了?不少媒体表示质疑。加拿大《环球邮报》认为,奥巴马的高调说辞并不靠谱,看看他对朝鲜的作为就知道了。《华盛顿邮报》刊载题为“总统先生:请对伊朗战争说不”的文章,称并非每一个挑战都需要“军事解决方案”。
c、《诺贝尔和平奖被指有违初衷奥巴马奖牌可能被收回》:自奥巴马获得和平奖以后,仍然继续在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轰炸利比亚和索马里,还把军队派到乌干达等。赫弗梅尔说,“诺贝尔和平奖要颁给和平的捍卫者,有谁看到奥巴马做出努力,去真正裁军或废除武力吗?”
……
太多太多的暴力,太多太多的剥削,太多太多的伤害。美国物质的高度繁荣,让人们逐渐淡忘了它的国家本质。
D、《政治献金:西方竞选制痼疾》整篇。(呼唤民主的人必读之物)
美国,世界霸主,金融“教父”,物质文明的阶段无疑早已实现。但是它的行为,其背后的手段与目的,能定义为精神文明吗?难道强大武力的唯一用途就是制造事端?兴一国之业而亡他国之途,何谈精神?何来真文明?
可见,实现物质文明不等于实现了精神文明。
3,欧洲、日本的状态
发达不意味着不能再进一步,但也绝不意味着必然能再进一步。欧洲和日本的现状就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
《建议中国慢些开启中日韩自贸区——欧洲、日本的末路与中国主动》一文对欧、日的现状已作出详细描述,此处省略。
综上各国情况可以验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是必然同步、共存于一国之中;“先进”、“发达”不等于两种文明的同步。
二、美国是精神不文明的民主,还是根本不是民主?
当一个国家,停留在满足“人的需求”、“国内人们的共同需求”上,而对“人类共同需求”造成冲击,对他人生命或他国造成剥削、伤害时,无论这个国家多发达,始终超不出物质的范畴。唯有当一个国家的发展对“人类的共同需求”不形成冲突,不会对弱势群体或他国造成剥削、伤害时,才算有了精神文明的一种规范。
“物、质、文明”的渐次规律告诉我们,发展是一个一个阶段的连续过程,民主也是——它分不同阶段。唯有把定位清晰地放到阶段上去研究民主,才有可能找出适合国家发展实情的民主制度。
资本主义性质国家的“民主”选举,是要选出“最能满足”最大利益群体的物质、文化需求的人。少数服从多数,看起来是很民主。但是,当把它的索取对象、索取方式放到一起研究时,答案就清晰了。也就会明白阶段分析民主的重要性。美国,远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得多。
若让全世界人民民主投票,结果是什么?美国的“民主”还能在国际上立足吗?
因此,无论美国物质文明有多发达,始终滞留在精神不文明的状态。如此“民主”,中华民族要不要学?
通过剖析美国的所谓“民主”,我们明白,唯有定位于“中国是要向人类发展的文明阶段进展,还是倒退发展”为思路,方能正确去研究、去培养我国发展民主所需的条件。唯有真正认识清楚资本主义的本质与资本主义发展到当今阶段的表现形式,才能结合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立足中国本质定义的民主。(《美国的“战略智慧”》)
当美国从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再发展到帝国主义寡头的时候,垄断下的统治地位,就已经注定它不是人类文明的民主。
三、中国的民主有何阻滞?
当最发达国家的“民主”不是人类良性发展所需要的民主时,我们是否该反思中国发展的民主必须与美国有所区别?而不再是一味拿“发达”国家来比较,却不作甄别。
民主的定义: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民主是以多数决定、同时尊重个人与少数人的权利为原则。
1,国内的既得利益群体。
中国国内的既得利益群有多大,我们本心地去认真想过吗?您是否就是其中的一位而不自知呢?
以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为界,之前20多年,欠发达地区为东部源源不断提供劳动力,当地人民付出家庭成员天各一方,父母无依,子女无靠,医疗、教育、城市建设投入不够,没有完好保障等等难以计算的成本。善良、勤劳、朴实的欠发达地区的人民,从来没有计较。对比下可见,中国国内最大的既得利益区域,从1979年开始就在沿海诞生、蔓延,逐渐扩展至中国东部。
现在的舆论渠道,能听到多少对中西部地区的照顾呼唤?谁在落实呢?
回顾,邓公:要顾全“两个大局”的地区发展战略构想。“一个大局”是沿海地区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即到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时,全国就要拿出更多力量帮助中西部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可见,除了有部分中间体在精神与物质间选择后者造成了贪污腐败,还有多少得到改革春风春雨滋润的地区和这些地区的人们,完全忽视了自身就是实实在在的既得利益群体?当年受国家发展大局而兴的地区和人们,如今是否能顾全大局而支持、推动中西部发展?
那么,现在“能在”中国舆论媒体中大声说“中国没有民主”的人们,有没有想过中国还有多少同胞没有见过电脑、没有上过网?他们的民主,谁替他们呼吁?
如果您真的要民主,那么请您阅读《到2015年全面解决2.98亿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一文,先用您的文明精神去督促这件事的全面落实吧。谢谢您。
当然,东部的人们兴旺大都是靠劳动获取正当的报酬,随着生活水平与认识的提高,对政府职能与自身权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与认识。笔者此文丝毫没有、也不敢有批评指责,因为作为80后,比起我们父母辈的艰苦付出,我们更是标准的既得利益群体。
只是,我们是否该认识到当下的东部是受国家政策扶持与推动下所加速实现的呢?若我们同意此点的话,那么当我们在呼唤民主权力的时候,是否认识到国家政策的变化,是否愿意支持中西部的发展呢?
不可否认选举是一种文明行使公民权利的一种方式,而形式上的投票,适合当下的中国国情吗?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反思。
我们相信绝大多数国人都是抱着希望国家更加美好的心态去发出“民主”的呼唤,希望藉此贡献自己的力量去推动中国民主的发展。很多很多时候,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我们是否该想想自己的出发点是否文明,看看自己呼唤民主的方式是否文明,还要考虑对整个社会的舆论思想是否真的起到了文明促进的效果。而不是“一頓脾气”。
2,国外的既得利益群体。
这笔账,如何算?
一个廉价的“世界级工厂”的国外供应有多少,就大致可定义有多少国外既得利益群体。如果这个廉价的世界级工厂永久这样廉价供应的话,那对他们而言是再美好不过的事情。
但是,这个工厂要翻身做主人了——将中国东部升级成为日本、亚洲四小龙的综合版本;中国中西部接替东部工业转移,在中国实现工业大国与消费大国的共同体。转型的成功是会让美欧日恐惧的。
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更确切地说,是“中国东部”成为世界工厂,也成为大消费区域。以世界级的生产供应积累下来的财富所产生的消费力、带动力,远远不是日本和四小龙可以相提并论的。如果,有一天,当世界工厂的产品大部分自己内部消化了,那么欧美日韩等国,将失去最物美价廉的产品供应市场,也同时失去最有消费潜力的巨大市场。
一旦中国成功升级为——工业强国与消费大国的共同体,中国经济的对外依赖性将大大降低。那时,美欧日将为争夺中国市场而不得不打开对中国转让高新技术的大门,以求更多的合作。届时,中国将再次突破国外技术垄断。我国地位高低将逐渐由量变发展成质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欧美日始终严格控制对中国的高新技术出口。就是因为中国的发展已经让他们感到极大的压力,每延迟中国发展一分钟,他们就能剥削、扼制中国多一分钟。
只有将中国东中西三部实现交融,才能称得上“华丽的转身”。这本是中国的需要,中国国情的必然。但触犯了太多国家的利益。有利益冲突,便有纠纷;当利益冲突的对方是帝国主义时,还请回顾一下列宁先生的话:“帝国主义是一个体系,即极少数‘先进’国对世界上大多数居民施行殖民压迫和金融扼制的体系”。一针见血。(《产业升级的美景与阻滞》)
综上两点可见:
a、东部地区的人们,无论如何思量、如何想帮助中西部地区的人们,最终效果的作用力只能是国家整体力量。而若东部地区的人们没有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的大局,那么他们呼唤的“民主”,就必然相对狭隘,就难免对中西部的政策实施造成一定影响和冲击。
b、美欧日是巴不得中国工厂永不停歇,永远低廉。他们对中国使用的手段还少吗?
若说我国物质发展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形成国民“崇洋”之因。那么,在国外、国内某些舆论的肆意歪曲和谣言散布下,直接导致“惧内”、“抱怨”的心态普遍泛滥,中央权威日损。崇洋而惧内,国民信心大受打击,国家凝聚力不断削弱,整体精神状态被压抑。
忽略了中国国内的既得利益群去发展中国的民主,将会造成更多社会不公和动荡;而若忽略国外的既得利益群体,就无异于放下武器等待被剥削,甚至被剥削了还不清楚。
全文小结:
唯有当民众体整体意识越文明,才越有利于形成对“中间体向服务型转变”的压力与动力,中央的部署决策也将更容易得到落实。(中间体包括地方政府与企事业单位,国营与私营、个体)
物质上与精神上各自阶段的文明过程中,都可形成市场倒逼机制,也可形成社会成员意识“升级”(更加文明)后对政府管理职能、施政方针的倒逼机制。无论呼唤的是“不文明民主”,还是“文明民主”,都是其中的具体表现。
民众体的文明状态,才真正决定了一个国家的整体文明状态;中间体的文明状态,决定了社会矛盾的状态;最高体的文明状态,决定了国格的文明状态。
如果“共同富裕”不是人类文明,那什么能称得上是文明?我们要敢于承认自己的物质发展尚不够文明,但也要清醒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精神文明。我们必须做到能挺直腰杆,倡导我国的既有文明。
笔者作为80后,当与人谈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时,引起的要么是侧目,要么是嘲笑。心情确实是复杂的苦涩。
中国,需要国民意识的文明,也需要党的纯洁性。
祝愿我们的祖国日益文明,更加强盛。
建议:
1,加强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医疗、住宅、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与资金支持。
2,当民众主体对民主概念尚不能清晰定义的时候,极容易被恶意的舆论媒体所误导,引起社会动荡。中国当下的舆论状态需要梳理、引导。应适当普及《政治献金:西方竞选制痼疾》等相关的资讯,以提高国民民主认识和安稳民心,如此必将加快中国的整体发展节奏。
3,加强“文明”的知识宣传,以实例展示美国的卑劣行径。这不是树立敌对意识,而是更好地让国民把“发达”与“民主”、“文明”的意识形态扭转过来,打破意识藩篱,这也有利于加快我国的文明、民主建设。而不是被杀人无数的美国老是指点着要“注意人权”,蛊惑我国民心。
4,当大部分国民、党员都还没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大局观,尚未清醒认识“共同富裕”对中国崛起的深远意义、并愿为此而努力促进的时候,发展民主选举,极容易造成社会动荡。防范先富地区的“民主”对国家的民主的障碍。
5,当下“民主”概念基本引自西方,中國东部先发展起来地区的人民对权力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索取,若没有平衡好东部的需求,那么东部的舆论主流声音将不断歪曲国家政策,并制造流弊。
6,我国当下矛盾的外部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成功地对供应给中国的资源实施价格垄断、制造中国混乱,把中国发展的时间严重压缩,使得国内矛盾发生重叠效应,恶化了发展步骤。内部原因:时至今日,政治、经济体制改革最大的困难,是全中国人民的精神建设还未统一,对“共同富裕”有很多曲解,对国内外“既得利益者”没有清晰的概念。应该梳理清既得利益者的范围,才能更好地制定政策。
7,既得利益者的声音混淆了广大群众对中央政策的视听,没有上下通达的传递渠道,急促改革,可能面临失败风险。
8,“共同富裕”既是一种精神引领,也是一个长期动态平衡过程,需要的是整体认识的共鸣,更离不开全体的文明推动。当下阶段,向东部地区的人民普及“共同富裕”的精神很重要。如今人们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不断趋弱,政府有必要合理解释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局性。
9,唯有当高度的精神文明普及到全党,再普及到全社会的时候,社会主义社会方能充分体现优势。党的纯洁性是人心凝聚的根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