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曾在一所初中学校工作,有四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之后攻读了硕士。在此期间,有机会参与一个教师行动研究项目,由项目专家的助手逐渐成长为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在七年的项目周期中,我观察到教师到校外学习,再回到学校开展研究,虽然有项目组持续的陪伴,教师也有很强的成长感,但是,作为学校的成员,教师能否持续参与学习并不取决于自身的意愿,更多是学校的安排。本着让更多有学习意愿的教师有持续成长的机会,我进入一所初中学校。这篇文章叙述的正是一位成为学校教师培养顾问发生的故事。
一、“反问”来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季学期开学尤为困难,“停课不停学”,学生们居家学习,教师也要在线教研,学习如何准备线上课。3月12日,我和郝老师一起去听线上试讲课。她是一位二十五六岁、入职前有三年左右教学经历的年轻教师。这节试讲课的内容是语文七下《老王》的第二课时。课后,我们一起参加了这节试讲课的线上教研。当郝老师被叫到发言时,她用犹豫的语调说:
我现在都不知道这课怎么上了,好像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那我去上这课,要从哪里入手,引导(学生)到哪里去呢?我觉得这课有很丰富的层次,那在教学时怎么把这种丰富性设计出来就非常重要,也非常难。我想我会从最后这句话入手,抓住“愧怍”这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吧。其他的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想法。
我认同郝老师说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层次,但是她好像对这种丰富层次的想法又是模糊的。第二天,我阅读郝老师的教案后,询问她昨天提到的丰富性是怎么设计的,她回答太难了。我鼓励她借这次磨课的机会尝试一下,她答应下来。间隔一天后下午五点,郝老师发来她的教案,并留言道:“何老师,这是那主要的一根线,我是这样把‘愧怍感’引出来的。”我浏览教案,并没有看出修改之处。忍着心中疑惑和些许不满,我再次仔细阅读教案,反馈说:“这样引‘愧怍’,只看见了老王,没有看见杨绛。”我们线上的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郝老师:这里她仍停留在这个情感,甚至不解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的做法,这才能愧怍!!!
我:这就会扣在里面,出不去。看不到杨绛这个愧怍之情里面的自省。
郝老师:我觉着愧怍里就有自省。她没有老王的品质纯粹、高贵。所以自省,才有愧怍。
我:从哪看出来的啊?
郝老师:老王在临死前还牵挂着杨绛,帮助她,可以说是救她,这不高贵??付出行动去关注不幸者。那何老师如何理解临死前送鸡蛋、香油??
讨论到这时,我的内心已“翻滚”。我话锋一转:“今晚的讨论中你在一些句子中用了双重的问号、三个感叹号。是不是需要休息了?”她回道:“没有,就是一种反问。”随后,我们互道晚安。可是,我却没有睡意,迅速把语法书找出来,查到反问句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句式,用以表达内容的确定性。各种滋味在心中翻滚,我感觉郝老师想表达的是:“不是这样还能怎样?我这样理解和设计有什么不可以?”这种“反问”带给我的情感冲击很强烈。疑问在心中盘旋:我参与教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呢?
二、“示范课”碰撞
这一疑问的内容多是我跟校董会回顾阶段工作内容时提及的,跟教师讨论课例时触及,还是首次。作为顾问,在识别教师成长需求和提供教师教研支持上,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校有系统的组织,从校长、执行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学科组长以及年级备课组长。作为顾问的我,参与学科教研,我的发言是一听而过的“建议”,还是具有执行效力的呢?郝老师的“反问”拨动的正是“顾问的身份在学校的角色是什么”的敏感之心,我跟郝老师到底在交流什么呢?是要告诉她这篇课文要怎么理解吗?是要告诉她这篇文章要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吗?还是要告诉她怎么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转化成教学设计?
为此,我主动调整了“观课指导者”的角色,把自己沉下去,与教师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行走。我主动跟副校长说:“我去上节课吧,看看这些理念能否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这样,我和副校长讨论后,郝老师成为我入班上课的搭班教师。10月,在我和郝老师开始“搭班”前,我邀请她到我的办公室聊天,简单谈及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合作。随之,我和她们的教研小组①一起备课,我先来上示范课,之后三位教师再上。在共同备课前,我提前分享了三篇解读课文内容的文章,每人提前阅读一份,再一起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这次讨论后,大家都觉得比之前的理解深入很多,可是最大的担心是不知道怎么把这么丰富的内容转化成教学过程。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只能是每位教师带着这样的理解“着实”准备教学设计,转化是具体的。
虽然我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并不陌生,但我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而且教具出现小意外,所以最后第一节课课时内容没有完成。回到办公室,我主动问郝老师的建议,她把语文书打开,看着我的教案,直接问了一句:“何老师,你之前代过课吗?”我的内心“咯噔”一下。第一课时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对我是非常大的“触击”:第一次在学校“亮相”连课时内容都没完成。可是三课时的教学计划已安排,我必须迅速收拾心情,调整教案。三课时的教学完成,我的教学感受跟完整观摩了三课时的一位教师给我的反馈是一样的:“我就感觉第一课时慢,可是从第二课时开始,我就看到学生的能力犹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啊。”
之后,副校长安排了示范课的教研,我分享了课堂出现失误的那些“不完美”的环节对于教师和学校的教研文化意味着什么。我入校指导的第一学期,示范课肯定是特别重要的,可是我并没有先在其他班尝试,然后再示范出来。这次经历在磨炼我的意志的同时,也想告诉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接受和勇于承认自身、教案和课堂的不完美,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些不完美表现出来的是失误、不足,可是我们要培养正视它的勇气和力量,不是捍卫也不是遮盖。
向副校长提议去上课时,我是想如果要在學科教学方面指导教师,跟教师们一起教研,那意味着我有能力和勇气站在教室上课,跟教师并肩行走,不要总让教师“自我暴露”。当时,副校长说:“那你敢去上,你去上,反正我是不敢上的。”当时听到这话,我心中暗想:“这有什么不敢的啊,你‘批’老师们的教案和课的次数还少吗?你不去试,怎么知道‘批’得合情合理呢?”我是用“要加倍珍惜教师让出课时让我尝试”的心绪缓解“自我暴露”的紧张与压力的,这也是对我“何德何能”参与教研的主动回应。 三、境地催生“自我怀疑”
从示范课中,我找到了课堂教学的信心,也期待郝老师找到转化教学内容丰富性的信心。可是当她抛给我“反问”时,那种“费这个劲有啥用,自己做老师多简单有效”的心绪滋生的自我怀疑扰动了我的心弦——顾问身份在学校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呢?这也让我细致地思考:一次示范课足以培育教师的信心吗?郝老师自身教学的处境是怎样的呢?她转化教学内容丰富性的困难在哪呢?她对课堂教学的期待又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10日,我们聊起期末考试前被学生不当行为气“哭”时,她说:“就是觉得努力一学期了,怎么到头来学生还犯这样的错误,我这一学期的努力都去了哪里?”线上学习期间看不到学生地“盲”上,让郝老师更加渴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是当提出问题,学生不主动回应,叫到学生时,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不知道,郝老师的自我怀疑感又开始“泛滥”。在一次线上课堂参与观察时,我听到郝老师说:“你们不说话,是跟我有仇吗?”稍后片刻,一位女同学说:“老师,我们跟你没仇。”当我们聊到这时,郝老师说:
我也知道学生跟老师没仇,可是当时就觉着尴尬,不知道要说什么。虽然上学期比较曲折,可是期末的成绩也还是很靠前、很不错的。不知道这一线上上课,怎么就又这样了呢?我就想我的课是不是有问题啊,是不是学生对我的课没兴趣啊,是不是我提的问题有问题啊,是不是学生不喜欢我啊,是不是学生对我有什么想法啊,就开始自我怀疑了。这种怀疑让人很暴躁。当然,不是所有时候都这样,也会自己调节,就是当积累积累,积累到这时,就没办法啦。
郝老师的这些话也把我内心的样子描述出来了。当被“反问”撞击、被“示范课”碰撞时,我在学校的“身份和角色”不断地被挑战,自我怀疑感也在不断增强。而身处学校,在它的组织结构中,我需要寻找一种顾问身份的价值感。在围绕《老王》的讨论上,我只想着告诉郝老师这篇文章应该怎样理解,而不是去看她的需要是什么而提供支持。这种因自我怀疑而滋生出来的对自我身份和角色价值的捍卫,让我进入学校的意图——教师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发生错位。
虽然我一直声称“我想一起学习研讨这篇文章,相互启发彼此的理解;至于课堂教学设计,那是每个老师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的地方”,但是我也被角色价值的“自我捍卫”所裹挟。平等交流彼此启发,看似是一种沟通方式,实则是思维模式的变化。而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和改变是艰难而痛苦的,不仅要有“直视”的勇气,还得有从实践中反观自身以及培养思维的方式与方法。
“自我怀疑”之所以扰动我的心弦,是因为我认为保持对所思与所行的自我怀疑,本身是对自以为是的平衡,是不断反身回顾以免步入老路的警醒。但是,组织身份的价值渴求稍不留神就会缠绕自我怀疑,那反身回顾的力量又从何处找寻呢?这还需要回到我进入学校的理想,只是这种理想不再仅是一种理念共识,而是系统的思维发展和行动举措,在构建学校新型组织结构时培育一种支持与鼓励的文化。行走这条复杂之路,只有放下怀疑,携手赴一场“美丽风险”①的教育实践探索之念,才是我们抛弃角色价值捍卫而反身回顾的力量之源。
本文為学习叙事探究的成果。在此特别感谢陈向明老师,以及冯国蕊、胡媛媛、余纯钢和刘美玉。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可幻·戈登斯顿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
一、“反问”来袭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春季学期开学尤为困难,“停课不停学”,学生们居家学习,教师也要在线教研,学习如何准备线上课。3月12日,我和郝老师一起去听线上试讲课。她是一位二十五六岁、入职前有三年左右教学经历的年轻教师。这节试讲课的内容是语文七下《老王》的第二课时。课后,我们一起参加了这节试讲课的线上教研。当郝老师被叫到发言时,她用犹豫的语调说:
我现在都不知道这课怎么上了,好像大家的想法都有道理,那我去上这课,要从哪里入手,引导(学生)到哪里去呢?我觉得这课有很丰富的层次,那在教学时怎么把这种丰富性设计出来就非常重要,也非常难。我想我会从最后这句话入手,抓住“愧怍”这个关键词进行分析吧。其他的还没有特别清晰的想法。
我认同郝老师说这篇文章有着丰富的层次,但是她好像对这种丰富层次的想法又是模糊的。第二天,我阅读郝老师的教案后,询问她昨天提到的丰富性是怎么设计的,她回答太难了。我鼓励她借这次磨课的机会尝试一下,她答应下来。间隔一天后下午五点,郝老师发来她的教案,并留言道:“何老师,这是那主要的一根线,我是这样把‘愧怍感’引出来的。”我浏览教案,并没有看出修改之处。忍着心中疑惑和些许不满,我再次仔细阅读教案,反馈说:“这样引‘愧怍’,只看见了老王,没有看见杨绛。”我们线上的讨论就此拉开了序幕。
郝老师:这里她仍停留在这个情感,甚至不解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的做法,这才能愧怍!!!
我:这就会扣在里面,出不去。看不到杨绛这个愧怍之情里面的自省。
郝老师:我觉着愧怍里就有自省。她没有老王的品质纯粹、高贵。所以自省,才有愧怍。
我:从哪看出来的啊?
郝老师:老王在临死前还牵挂着杨绛,帮助她,可以说是救她,这不高贵??付出行动去关注不幸者。那何老师如何理解临死前送鸡蛋、香油??
讨论到这时,我的内心已“翻滚”。我话锋一转:“今晚的讨论中你在一些句子中用了双重的问号、三个感叹号。是不是需要休息了?”她回道:“没有,就是一种反问。”随后,我们互道晚安。可是,我却没有睡意,迅速把语法书找出来,查到反问句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句式,用以表达内容的确定性。各种滋味在心中翻滚,我感觉郝老师想表达的是:“不是这样还能怎样?我这样理解和设计有什么不可以?”这种“反问”带给我的情感冲击很强烈。疑问在心中盘旋:我参与教研的角色到底是什么呢?
二、“示范课”碰撞
这一疑问的内容多是我跟校董会回顾阶段工作内容时提及的,跟教师讨论课例时触及,还是首次。作为顾问,在识别教师成长需求和提供教师教研支持上,我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学校有系统的组织,从校长、执行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到学科组长以及年级备课组长。作为顾问的我,参与学科教研,我的发言是一听而过的“建议”,还是具有执行效力的呢?郝老师的“反问”拨动的正是“顾问的身份在学校的角色是什么”的敏感之心,我跟郝老师到底在交流什么呢?是要告诉她这篇课文要怎么理解吗?是要告诉她这篇文章要怎么进行教学设计吗?还是要告诉她怎么将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转化成教学设计?
为此,我主动调整了“观课指导者”的角色,把自己沉下去,与教师肩并肩、手拉手一起行走。我主动跟副校长说:“我去上节课吧,看看这些理念能否转化成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这样,我和副校长讨论后,郝老师成为我入班上课的搭班教师。10月,在我和郝老师开始“搭班”前,我邀请她到我的办公室聊天,简单谈及我们在语文学科教学方面的合作。随之,我和她们的教研小组①一起备课,我先来上示范课,之后三位教师再上。在共同备课前,我提前分享了三篇解读课文内容的文章,每人提前阅读一份,再一起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这次讨论后,大家都觉得比之前的理解深入很多,可是最大的担心是不知道怎么把这么丰富的内容转化成教学过程。实际上,我也不知道,只能是每位教师带着这样的理解“着实”准备教学设计,转化是具体的。
虽然我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并不陌生,但我对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并不熟悉,而且教具出现小意外,所以最后第一节课课时内容没有完成。回到办公室,我主动问郝老师的建议,她把语文书打开,看着我的教案,直接问了一句:“何老师,你之前代过课吗?”我的内心“咯噔”一下。第一课时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对我是非常大的“触击”:第一次在学校“亮相”连课时内容都没完成。可是三课时的教学计划已安排,我必须迅速收拾心情,调整教案。三课时的教学完成,我的教学感受跟完整观摩了三课时的一位教师给我的反馈是一样的:“我就感觉第一课时慢,可是从第二课时开始,我就看到学生的能力犹如雨后春笋般地长啊。”
之后,副校长安排了示范课的教研,我分享了课堂出现失误的那些“不完美”的环节对于教师和学校的教研文化意味着什么。我入校指导的第一学期,示范课肯定是特别重要的,可是我并没有先在其他班尝试,然后再示范出来。这次经历在磨炼我的意志的同时,也想告诉教师:作为教师,我们要接受和勇于承认自身、教案和课堂的不完美,或许在别人眼里这些不完美表现出来的是失误、不足,可是我们要培养正视它的勇气和力量,不是捍卫也不是遮盖。
向副校长提议去上课时,我是想如果要在學科教学方面指导教师,跟教师们一起教研,那意味着我有能力和勇气站在教室上课,跟教师并肩行走,不要总让教师“自我暴露”。当时,副校长说:“那你敢去上,你去上,反正我是不敢上的。”当时听到这话,我心中暗想:“这有什么不敢的啊,你‘批’老师们的教案和课的次数还少吗?你不去试,怎么知道‘批’得合情合理呢?”我是用“要加倍珍惜教师让出课时让我尝试”的心绪缓解“自我暴露”的紧张与压力的,这也是对我“何德何能”参与教研的主动回应。 三、境地催生“自我怀疑”
从示范课中,我找到了课堂教学的信心,也期待郝老师找到转化教学内容丰富性的信心。可是当她抛给我“反问”时,那种“费这个劲有啥用,自己做老师多简单有效”的心绪滋生的自我怀疑扰动了我的心弦——顾问身份在学校的角色和作用是什么呢?这也让我细致地思考:一次示范课足以培育教师的信心吗?郝老师自身教学的处境是怎样的呢?她转化教学内容丰富性的困难在哪呢?她对课堂教学的期待又是什么?
带着这样的疑问,5月10日,我们聊起期末考试前被学生不当行为气“哭”时,她说:“就是觉得努力一学期了,怎么到头来学生还犯这样的错误,我这一学期的努力都去了哪里?”线上学习期间看不到学生地“盲”上,让郝老师更加渴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是当提出问题,学生不主动回应,叫到学生时,要么不说话,要么说不知道,郝老师的自我怀疑感又开始“泛滥”。在一次线上课堂参与观察时,我听到郝老师说:“你们不说话,是跟我有仇吗?”稍后片刻,一位女同学说:“老师,我们跟你没仇。”当我们聊到这时,郝老师说:
我也知道学生跟老师没仇,可是当时就觉着尴尬,不知道要说什么。虽然上学期比较曲折,可是期末的成绩也还是很靠前、很不错的。不知道这一线上上课,怎么就又这样了呢?我就想我的课是不是有问题啊,是不是学生对我的课没兴趣啊,是不是我提的问题有问题啊,是不是学生不喜欢我啊,是不是学生对我有什么想法啊,就开始自我怀疑了。这种怀疑让人很暴躁。当然,不是所有时候都这样,也会自己调节,就是当积累积累,积累到这时,就没办法啦。
郝老师的这些话也把我内心的样子描述出来了。当被“反问”撞击、被“示范课”碰撞时,我在学校的“身份和角色”不断地被挑战,自我怀疑感也在不断增强。而身处学校,在它的组织结构中,我需要寻找一种顾问身份的价值感。在围绕《老王》的讨论上,我只想着告诉郝老师这篇文章应该怎样理解,而不是去看她的需要是什么而提供支持。这种因自我怀疑而滋生出来的对自我身份和角色价值的捍卫,让我进入学校的意图——教师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发生错位。
虽然我一直声称“我想一起学习研讨这篇文章,相互启发彼此的理解;至于课堂教学设计,那是每个老师主动性与创造性发挥的地方”,但是我也被角色价值的“自我捍卫”所裹挟。平等交流彼此启发,看似是一种沟通方式,实则是思维模式的变化。而一个人思维的发展和改变是艰难而痛苦的,不仅要有“直视”的勇气,还得有从实践中反观自身以及培养思维的方式与方法。
“自我怀疑”之所以扰动我的心弦,是因为我认为保持对所思与所行的自我怀疑,本身是对自以为是的平衡,是不断反身回顾以免步入老路的警醒。但是,组织身份的价值渴求稍不留神就会缠绕自我怀疑,那反身回顾的力量又从何处找寻呢?这还需要回到我进入学校的理想,只是这种理想不再仅是一种理念共识,而是系统的思维发展和行动举措,在构建学校新型组织结构时培育一种支持与鼓励的文化。行走这条复杂之路,只有放下怀疑,携手赴一场“美丽风险”①的教育实践探索之念,才是我们抛弃角色价值捍卫而反身回顾的力量之源。
本文為学习叙事探究的成果。在此特别感谢陈向明老师,以及冯国蕊、胡媛媛、余纯钢和刘美玉。
(作者单位:山西省临汾市可幻·戈登斯顿学校)
责任编辑:胡玉敏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