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社会进入到以高铁为代表的速度追赶和以大楼为代表的高度比拼时代,我们审视和发展教育的方式也似乎正发生着重大变化。职业教育作为肩负消除贫困和技能供给重任的教育类型,在本世纪初通过政治议程的方式被确立为重大的国家教育战略,并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在政府的推动和主导下,一场声势浩大的职业教育改革运动随之兴起,各项计划、工程等纷纷上马,各种大赛、评比等次第登场,宛若数年前发展低潮期积蓄的能量被瞬间释放,以一种大干快上的气势努力实现职业教育的赶超。这场改革运动伴随着自我审视的觉醒和寻求改良的动机而来,在主导思维中明显地表现出效仿、借鉴的程式,形成了一种向西方学习、从西方移植的基本模式。相应的,职业教育的质量也总是力图在这种学习、移植以及某些官方评价中寻求标准和答案。
职业教育改革在以西方为参照的模式下,选择了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领域分头推进的实施路径。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首先在某种程度上被注入了最为浓重的改革色彩,在多种力量的助推下对原先的框架、内容等实施了尽可能的“强拆”,并力图实施以所谓德国样式为主要范本的重建。在课程改革的挟领下,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快步跟进,校企合作等被全力推动,希冀以这种合围之势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机制下,通过资源重点投入的方式,一批以“示范性”为代表的高水平办学主体和以国家赛事获奖者为代表的优秀师生群体成为关注的重点,并成为职业教育水平、质量的代表、典范。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职业教育在改革前已存在的诸多核心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或未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社会预期和技能需求的标准还有差距。因此,在肯定和关注职业教育突出成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全面地审视和反思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质量的底线问题。
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又究竟如何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在获得最终答案之前,理清寻找答案的思路是至关重要的。不知是否受改革开放“多行动少争论”的大环境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似乎总对一些“是什么”的问题探讨不足,直至今日,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这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也甚为模糊,这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含混及其与此相关的资格框架的粗陋。关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其答案既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有关,也与地域性、文化性等因素相关,不仅需要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类的生存和工作方式等作出深刻判断,而且需要对国内与国外、东部与西部等殊异进行科学分析,这在职业教育的“引进式”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关于“如何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则是在明晰前述问题答案基础上的实际行动,需要科学构建完整的实施框架。首先,切实调整政府职能,真正赋予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及公民等主体合理的角色、权利、责任等,确立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关系结构,发挥各主体功能,这要比政府部门“单兵突进”、“一马当先”更有价值,更能实现保障质量的运行结构。其次,在当前改革“拿来”并尽可能避免“水土不服”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和重点解决好职业教育在满足技能的“需求响应”、组织管理和激励企业参与、保证课程和项目开发的质量、确保平等地提供技能开发服务、持续改进培训服务方式和成效等方面关涉质量的重大问题。
职业教育,根系民生,关乎发展,要满足社会的公共期待,必须确保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
职业教育改革在以西方为参照的模式下,选择了以课程教学、师资队伍、校企合作和基地建设等为重点领域分头推进的实施路径。课程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首先在某种程度上被注入了最为浓重的改革色彩,在多种力量的助推下对原先的框架、内容等实施了尽可能的“强拆”,并力图实施以所谓德国样式为主要范本的重建。在课程改革的挟领下,教师队伍、实训基地等建设快步跟进,校企合作等被全力推动,希冀以这种合围之势实现职业教育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机制下,通过资源重点投入的方式,一批以“示范性”为代表的高水平办学主体和以国家赛事获奖者为代表的优秀师生群体成为关注的重点,并成为职业教育水平、质量的代表、典范。然而,不容忽视的是,职业教育在改革前已存在的诸多核心问题尚未得到实质性解决或未找到有效的应对之策,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与社会预期和技能需求的标准还有差距。因此,在肯定和关注职业教育突出成就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以一种客观的态度去全面地审视和反思职业教育的质量问题,特别是质量的底线问题。
那么,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又究竟如何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在获得最终答案之前,理清寻找答案的思路是至关重要的。不知是否受改革开放“多行动少争论”的大环境影响,职业教育改革似乎总对一些“是什么”的问题探讨不足,直至今日,对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这个基本问题的回答也甚为模糊,这集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标准的含混及其与此相关的资格框架的粗陋。关于“什么是职业教育的质量”,其答案既与社会发展的总体进程有关,也与地域性、文化性等因素相关,不仅需要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式、人类的生存和工作方式等作出深刻判断,而且需要对国内与国外、东部与西部等殊异进行科学分析,这在职业教育的“引进式”改革过程中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关于“如何确保职业教育的质量”,则是在明晰前述问题答案基础上的实际行动,需要科学构建完整的实施框架。首先,切实调整政府职能,真正赋予社会组织、企业、学校及公民等主体合理的角色、权利、责任等,确立与社会转型相适应的关系结构,发挥各主体功能,这要比政府部门“单兵突进”、“一马当先”更有价值,更能实现保障质量的运行结构。其次,在当前改革“拿来”并尽可能避免“水土不服”的基础上,整体设计和重点解决好职业教育在满足技能的“需求响应”、组织管理和激励企业参与、保证课程和项目开发的质量、确保平等地提供技能开发服务、持续改进培训服务方式和成效等方面关涉质量的重大问题。
职业教育,根系民生,关乎发展,要满足社会的公共期待,必须确保质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