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郑伯克段于鄢》深刻阐释了郑庄公及其母、弟共叔段为争夺权力而互相残杀的现象,明确的体现出作者对宗法制度的厌恶和道德沦丧的悲叹。并认为其中最该批判的就是郑庄公,因为郑庄公残忍、阴险、无道德。“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对一直受争议的郑庄公加以一定分析。
关键词:郑庄公;政治评价;社会背景
作者简介:徐学婧(19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郑庄公,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任国君。但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所刻画出来的郑庄公形象,一直受后人争议,传统观念认为郑庄公是残忍阴险的反面人物。目前对郑庄公的形象分析论述也很多。
一、褒贬不一:残忍阴险与雄才大度
作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左传》中对郑庄公的记载有许多,《郑伯克段于鄢》是记述事情经过、人物性格塑造最为成功的一篇,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一篇。文章記述了郑庄公与弟弟共叔段间的为政治权力互相残杀,作者把这场争夺的原因从母亲姜氏生郑庄公开始追溯,因姜氏在生郑庄公时遭遇难产而十分害怕,郑庄公差些害自己死亡,所以姜氏就十分讨厌郑庄公而偏爱共叔段,于是建议武公违背宗法制,废长立幼,又为段请求重要的封地。后段到了其他封地后因为姜氏的偏爱而目无王法,不尊重当时制度,竟然与姜氏合谋兵变,结果被郑庄公看穿,仓皇逃到共国,姜氏被软禁,但从小没有获得过母爱的郑庄公没过多久就后悔了,后来在颖考叔的委婉提醒和帮助下母子相见和好如初。
而郑庄公的此等行为却引起后人无限的争议:《公羊传》有“克之者何?杀之也……大郑伯之恶也。”宋代吕祖谦认为:“庄公之心天下致险也。”在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点评的《古文观止》中,对郑庄公的言行连用九个“毒”字。个人认为这也是郑庄公一直以反面人物的形象一直持续到今天。
但在当今越来越多的读者认为,郑庄公是正确的。他既维护了自己的地位又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同时还修护好了母子感情,这正体现了郑庄公的雄才大度。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我们再从政治才略和社会背景加以分析。
二、两种评价标准:政治才略与社会背景
从文章中不难发现兄弟相杀、母子交恶的根源是姜氏对共叔段的偏爱,所以姜氏和段才是始作俑者。按照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作为幼弟的段没有资格立为君主,但姜氏却欲立段为君主。虽然周王室东迁之后,王室权威丧尽,各种违礼逾制的现象出现,但是嫡子继承,尊卑有序的思想已成为了人们的固定思想。重视承继三代之礼的《左传》作者,在文中也强烈表现出以是否尊礼守礼作为评价人事的标准,因此作者在《春秋》中写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句话对段违背礼法逾越制度给予批评,同时作者也认为郑庄公的行为纵容犯错,批评没教育好其弟。我们不难看出,从《春秋》到《左传》都把批评更多指向郑庄公,段违背立法逾越制度在先,庄公施以严惩在后,但是为什么儒家思想者要对郑庄公如此苛责?吕祖谦如此解释:“猎者负兽,兽何负于猎?庄公负段,段何负于庄公?且为陷阱以诱兽者猎也。”儒家认为段是无辜的,如同被陷阱困住的野兽,郑庄公才是这场阴谋的生产者。这种做法在儒家看是违背礼仪道德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人们的头脑,导致人们自然而然地依据儒家的伦理观念,这也变成了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以儒家在评价这场战争的定位是郑庄公是段的哥哥而不是郑国的国君,对郑庄公的评判准则也是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但如果我们从郑庄公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来看,就会察觉郑庄公的“纵容犯错”,不仅体现出他在冷酷的政治权力斗争中的深谋远虑、适时而动的政治才略,还能体会到在相互残杀、人伦悲剧、道德沦丧中的一丝道德的温暖。在段的贪得无厌中,没有立即采取相对的活动,甚至到最后还顾及手足之情,只是将其逐出国境。对于讨厌自己、对自己有着病态仇恨的母亲因只是囚于颖地,后在颖考叔的帮助下,母子和好如初。可见在残酷的斗争中,郑庄公心底还保留着母子、手足之情,并在最后可以原谅母亲和好如初,不仅仅体现出郑庄公的大度还体现出对伦理纲常的尊重。
从政治角度看,在段这场蓄谋已久的夺权战争不可能通过亲情感化就可以阻止,但是在段举兵谋反时,他的百姓却叛变了他,可见段在政治上是十分低能的,所以除掉段是郑庄公作为一个国君必然的举措。庄公作为一国之君,铲除威胁自己地位,动乱自己国家,也维护了自国稳定发展,为当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面对段蓄谋已久的内乱能够轻而易举短时间的平定,也说明了郑庄公的雄才大度。所以今天读者把他定位为一个政治人物和历史人物,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评价他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贡献,在今天的读者眼里,郑庄公是一个正面人物。
综上所述,面对同一个郑庄公,古代的评论者把评论的标准设定为道德伦理,今天的评论者把评论的标准集中在政治才略和历史贡献。所以一样的郑庄公,一样的历史事件自然而然的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不过就个人而言更加相信郑庄公的正面评价。
参考文献:
[1]吕祖谦,东莱博议[M].北京,中国书店,1986.
[2]吴调侯,吴楚材,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
关键词:郑庄公;政治评价;社会背景
作者简介:徐学婧(1999.7-),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读本科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18-0-01
郑庄公,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春秋三小霸之首”,是郑国第三任国君。但在《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所刻画出来的郑庄公形象,一直受后人争议,传统观念认为郑庄公是残忍阴险的反面人物。目前对郑庄公的形象分析论述也很多。
一、褒贬不一:残忍阴险与雄才大度
作为春秋三小霸之首,《左传》中对郑庄公的记载有许多,《郑伯克段于鄢》是记述事情经过、人物性格塑造最为成功的一篇,也是一直饱受争议的一篇。文章記述了郑庄公与弟弟共叔段间的为政治权力互相残杀,作者把这场争夺的原因从母亲姜氏生郑庄公开始追溯,因姜氏在生郑庄公时遭遇难产而十分害怕,郑庄公差些害自己死亡,所以姜氏就十分讨厌郑庄公而偏爱共叔段,于是建议武公违背宗法制,废长立幼,又为段请求重要的封地。后段到了其他封地后因为姜氏的偏爱而目无王法,不尊重当时制度,竟然与姜氏合谋兵变,结果被郑庄公看穿,仓皇逃到共国,姜氏被软禁,但从小没有获得过母爱的郑庄公没过多久就后悔了,后来在颖考叔的委婉提醒和帮助下母子相见和好如初。
而郑庄公的此等行为却引起后人无限的争议:《公羊传》有“克之者何?杀之也……大郑伯之恶也。”宋代吕祖谦认为:“庄公之心天下致险也。”在清代吴调侯、吴楚材点评的《古文观止》中,对郑庄公的言行连用九个“毒”字。个人认为这也是郑庄公一直以反面人物的形象一直持续到今天。
但在当今越来越多的读者认为,郑庄公是正确的。他既维护了自己的地位又保证了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同时还修护好了母子感情,这正体现了郑庄公的雄才大度。
两种观点针锋相对,我们再从政治才略和社会背景加以分析。
二、两种评价标准:政治才略与社会背景
从文章中不难发现兄弟相杀、母子交恶的根源是姜氏对共叔段的偏爱,所以姜氏和段才是始作俑者。按照周代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作为幼弟的段没有资格立为君主,但姜氏却欲立段为君主。虽然周王室东迁之后,王室权威丧尽,各种违礼逾制的现象出现,但是嫡子继承,尊卑有序的思想已成为了人们的固定思想。重视承继三代之礼的《左传》作者,在文中也强烈表现出以是否尊礼守礼作为评价人事的标准,因此作者在《春秋》中写到:“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这句话对段违背礼法逾越制度给予批评,同时作者也认为郑庄公的行为纵容犯错,批评没教育好其弟。我们不难看出,从《春秋》到《左传》都把批评更多指向郑庄公,段违背立法逾越制度在先,庄公施以严惩在后,但是为什么儒家思想者要对郑庄公如此苛责?吕祖谦如此解释:“猎者负兽,兽何负于猎?庄公负段,段何负于庄公?且为陷阱以诱兽者猎也。”儒家认为段是无辜的,如同被陷阱困住的野兽,郑庄公才是这场阴谋的生产者。这种做法在儒家看是违背礼仪道德的。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儒家的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根植于人们的头脑,导致人们自然而然地依据儒家的伦理观念,这也变成了国家的意识形态。所以儒家在评价这场战争的定位是郑庄公是段的哥哥而不是郑国的国君,对郑庄公的评判准则也是所谓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但如果我们从郑庄公当时所处的政治环境来看,就会察觉郑庄公的“纵容犯错”,不仅体现出他在冷酷的政治权力斗争中的深谋远虑、适时而动的政治才略,还能体会到在相互残杀、人伦悲剧、道德沦丧中的一丝道德的温暖。在段的贪得无厌中,没有立即采取相对的活动,甚至到最后还顾及手足之情,只是将其逐出国境。对于讨厌自己、对自己有着病态仇恨的母亲因只是囚于颖地,后在颖考叔的帮助下,母子和好如初。可见在残酷的斗争中,郑庄公心底还保留着母子、手足之情,并在最后可以原谅母亲和好如初,不仅仅体现出郑庄公的大度还体现出对伦理纲常的尊重。
从政治角度看,在段这场蓄谋已久的夺权战争不可能通过亲情感化就可以阻止,但是在段举兵谋反时,他的百姓却叛变了他,可见段在政治上是十分低能的,所以除掉段是郑庄公作为一个国君必然的举措。庄公作为一国之君,铲除威胁自己地位,动乱自己国家,也维护了自国稳定发展,为当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且在面对段蓄谋已久的内乱能够轻而易举短时间的平定,也说明了郑庄公的雄才大度。所以今天读者把他定位为一个政治人物和历史人物,站在历史的角度来评价他对当时社会和历史的贡献,在今天的读者眼里,郑庄公是一个正面人物。
综上所述,面对同一个郑庄公,古代的评论者把评论的标准设定为道德伦理,今天的评论者把评论的标准集中在政治才略和历史贡献。所以一样的郑庄公,一样的历史事件自然而然的会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不过就个人而言更加相信郑庄公的正面评价。
参考文献:
[1]吕祖谦,东莱博议[M].北京,中国书店,1986.
[2]吴调侯,吴楚材,古文观止[M].北京,中华书局,1963.
[3]杨伯峻,《春秋左传注》,北京,中华书局,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