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金融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中至关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环。近年来,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在过去的坚实基础上,继续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金融改革与创新的步伐持续加快。本文探讨了金融信息发展的现状及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化;作用;金融;行业;信息
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融服务、经营、管理和监管于一体的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一、金融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金融信息化就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过程。尤其信息技术在今天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把我们的视角变得更宽阔时,你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成为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并未对中国金融行业的运行产生大的不良影响,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各子行业均保持着较快发展。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65.3亿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适度紧缩后,增长率由2009年的-0.4%上升到2010年的3.3%,金融行业IT投入恢复增长。
二、金融信息化应用产生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它对金融业积极正面的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应用信息化和金融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二)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金融服务。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因此金融机构不再需要大量的有形营业场所和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全新的网络银行正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其终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成就
(一) 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
(二)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三)金融信息化集中管理。目前,国外的金融企业为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斥巨资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今,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的核心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国内的金融企业目前虽还未实现集中式管理,但中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金融企业主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对我国通过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效率的建议
基于对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通过加快体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加快科技发展等方面发展金融创新,进而提高金融效率。
(一)加快体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我国应加快体制改革,一方面,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努力提升银行类金融机构竞争力,鼓励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从而竞争性市场得到培育,金融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减少行政干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从产品、制度、技术、工具等方面全面创新,尤其,应多鼓励能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质量的金融创新,甚至大胆采用;再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结合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规范,同时,加强金融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再者,由多头监管逐步向统一监管过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进而提高金融效率。
(二)加强人才培养,多元化引进人才。首先,金融创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开发人员熟悉各类金融产品,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以及数学功底,且还要有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因此,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多与相关院校经常沟通,提供当下金融机构需要哪些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相关院校的金融人才应将金融理论的研究多融入前沿科技,以及,在研究理论的同时,多结合实际进行调研,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支持;其次,不论国家还是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金融创新人才投入更多精力参与金融创新实际工作;再有,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后需要进行推广,则需要相关具备管理和营销能力的人才洞察市场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因此,该方面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大力培养、引进;除此之外,对于管理者,更要加强培训,强化素质。
(三)加快科学技术在金融创新上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基础教育投入以及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可以联手进行技术开发,形成规模,发挥整体效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为我国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完善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打造出现代化、网络化的金融企业。
参考文献:
[1] 刘志海,王睿.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6,(02).
[2]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3]付亚东,张焱,从金融信息化到信息金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5.
[4]柯健. 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和延丽(198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现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员。
关键词:信息化;作用;金融;行业;信息
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推动金融创新与发展、提升金融业核心竞争力、服务经济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新中国成立60年来,伴随着改革和对外开放,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建设从无到有,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融服务、经营、管理和监管于一体的金融信息化技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方便、高效、安全的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以及金融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成。
一、金融信息化现状
信息化已经成为决定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提高金融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金融信息化就是指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领域的过程。尤其信息技术在今天有了长足的发展,当把我们的视角变得更宽阔时,你不得不承认,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它成为金融创新和发展的驱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并未对中国金融行业的运行产生大的不良影响,各项改革顺利推进,各子行业均保持着较快发展。计世资讯(CCW RESearch)《2011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65.3亿元,在经历了2009年的适度紧缩后,增长率由2009年的-0.4%上升到2010年的3.3%,金融行业IT投入恢复增长。
二、金融信息化应用产生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它对金融业积极正面的影响远远大于负面影响。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升了金融业发展能力。金融信息化的应用不仅仅是在业务发展、机构放大、就业增长和素质提高方面对金融业的发展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还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的竞争力。金融应用信息化和金融创新促使金融机构纷纷有新的成员加入,促成了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模式;金融工具创新、金融业务创新使传统的金融措施对顾客的吸引力降低,造成利润逐渐下降。所有这些,都强化了金融机构的竞争。
(二)实现金融业的网络化经营。在金融创新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取得较高水平的成果,开展客户中心、网上银行、网上证券和网上保险等金融服务。总之,通过金融信息化科技攻关,这一框架将成为中国金融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为未来的金融信息化搭建一个基本框架。因此金融机构不再需要大量的有形营业场所和巨额的固定资产投资。全新的网络银行正借助互联网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及其终端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三、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成就
(一) 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证券业电子化建设在较高的起点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以沪、深两市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标志,启动了证券业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准实时行情发送、无纸化托管、计算机自动撮合和异地交易中心联网等几个阶段,现已进入到全程电子化交易模式,无纸化电子交易已在全国各地的证券营业部推广使用。
(二)保险业电子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迄今为止,全国近万个保险机构安装了高效运行的计算机系统,各类保险业务已实现上机处理,日处理量达到数十万笔。在全国5000多个保险独立核算单位部署了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实现了财务处理的高度集中。此外,随着全国保险三级网络的建立与完善,各类网上保险应用也将有一个实质进展。
(三)金融信息化集中管理。目前,国外的金融企业为顺应金融业务和信息技术相融合的大趋势,斥巨资将过去分散的、功能较弱的、以业务自动化处理为主的单一计算机系统改造为功能强大的集中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如今,这种系统已经成为国外金融企业经营管理和业务运作的核心基础和最重要的竞争武器。国内的金融企业目前虽还未实现集中式管理,但中国已经拥有比较完善的计算机通信网络,金融企业主机和服务器的处理容量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数据大集中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物质基础。
四、对我国通过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效率的建议
基于对我国金融创新存在的问题,我国还需要通过加快体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强化人才培养;加快科技发展等方面发展金融创新,进而提高金融效率。
(一)加快体制改革,完善监管体系建设。我国应加快体制改革,一方面,朝多元化方向发展金融机构体系,努力提升银行类金融机构竞争力,鼓励发展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从而竞争性市场得到培育,金融效率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减少行政干预,引导、鼓励金融机构从产品、制度、技术、工具等方面全面创新,尤其,应多鼓励能提高金融效率、金融质量的金融创新,甚至大胆采用;再有,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如,结合金融创新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更具有可操作性的指引规范,同时,加强金融创新法律制度建设和其他法律制度的协调性;再者,由多头监管逐步向统一监管过度,建立统一协调的监管体系,进而提高金融效率。
(二)加强人才培养,多元化引进人才。首先,金融创新产品的开发需要开发人员熟悉各类金融产品,有深厚的金融理论基础以及数学功底,且还要有敏锐的市场信息捕捉能力。因此,一方面,金融机构应多与相关院校经常沟通,提供当下金融机构需要哪些人才,这些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另一方面,相关院校的金融人才应将金融理论的研究多融入前沿科技,以及,在研究理论的同时,多结合实际进行调研,为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提供支持;其次,不论国家还是金融机构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吸引金融创新人才投入更多精力参与金融创新实际工作;再有,金融创新产品研发后需要进行推广,则需要相关具备管理和营销能力的人才洞察市场走势做出准确判断,因此,该方面的人才也是必不可少的,应大力培养、引进;除此之外,对于管理者,更要加强培训,强化素质。
(三)加快科学技术在金融创新上的发展。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科学技术方面的科研和基础教育投入以及资金的投入;另一方面,金融机构之间可以联手进行技术开发,形成规模,发挥整体效能。
五、结语
总而言之,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这为我国全面实现金融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由“电子化”向“信息化”转变,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功能、开放的金融信息化体系,金融业的信息化进程可以概括为:以数据大集中为前提,以信息安全为技术保障,以数据仓库为工具,以完善的综合业务系统为基础平台,打造出现代化、网络化的金融企业。
参考文献:
[1] 刘志海,王睿.浅论金融创新的风险的关系[J],金融经济2006,(02).
[2]张立洲,论金融信息化对金融业的影响[J].北京,财经问题研究,2002.3.
[3]付亚东,张焱,从金融信息化到信息金融[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5.
[4]柯健. 金融创新的风险及其控制策略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简介:和延丽(1987-),女,汉族,河南省郑州市人,现为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综合柜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