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dav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不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或者是提问不能提在点子上、关键处,这是他们不会或不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有关因素去构设问题。因此。我们除了要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留给学生质疑的时间与空间外,还要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掌握一定的质疑方法,让学生逐渐学会质疑。
  1.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一篇课文中重点语句往往是课文的关键所在,在初读课文阶段要求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而在精读课文时则要求学生对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尤其是那些与中心紧密相关的词、句。因此。教师应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进行思考质疑,学生能在这些重点语句子中自己思考,发现问题。提出自己不懂、疑惑之处,这是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的体现。如教学《跳水》一课时,一个学生提出:“风平浪静”这个词平常都是用来形容天气好,可我觉得有时也可用来形容心情好。我想知道在这里到底指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有的说是形容天气好,有的说是形容心情好,经过讨论,最后大家都觉得两层意思都该有:正因为天气好,水手们完成了任务后心情愉快,才可能到甲板上来玩,也才会拿猴子逗乐,才会有“跳水”这个故事的发生……不难看出,学生在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其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2.对标题进行质疑。课题是文章的眼睛。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既能使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又能弄清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是一堂课成功的开端。俗话说“题好文一半”。经常推敲标题。有利于提高把握文章中心和结构的能力。如学习《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出示课题后,让学生齐读课题,读了后再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小兴安岭在哪里?为什么说是美丽的小兴安岭?小兴安岭美在哪些地方?哪儿最美?小兴安岭出产些什么?……这些问题为更好地学习课文做了铺垫。于是我把问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去解决问题。可见,让学生根据课题质疑,可使学生逐步养成审题质疑的习惯。为自学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对矛盾处进行质疑。语文教材中常有看似矛盾实是精彩之笔的描写,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这些矛盾之处并加以质疑,能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小女孩明明不敢抽出火柴点燃,为何却终于抽出一根?《别了,我爱的中国》中,作者既然“不忍离了中国而去”,为什么还要做“罪人”离开呢?
  4.比较质疑。比较是思想上将对象和对象各部分、个别方面和个别特征仔细辨别,确定它们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对相似或相反的文本,让学生进行比较,在辨析中产生问题,提出问题。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中写的是邱少云,从以前有关课文来看,照理应写邱少云的心理活动,可是课文里为什么不写邱少云的心理活动,而要写“我”的心理活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学习过程中,“思”和“疑”是相辅相成的,相互促进的。质疑能力的培养,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教给了学习的方法,从而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要注意的是,在质疑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做好时间、范围、对象等控制,把握质疑的时机,面向全体学生,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要鼓励基础差的学生质疑。同时也要保证质疑问难的质量,既要拓宽内容、范围,又要进行范围控制,不能漫无边际,要做些思维方向的引导,让学生的思考集中在要学的知识点上。
  总之。教师应该积极指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让学生进入问题的天地,通过小组、集体、师生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更好地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精神。
其他文献
由于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语文评价不能完全采用量化和行为化的手段,而应加强形成性评价,即平时教学过程中的随机评价,主要用于诊断、发现和解决问题,而对于某一阶段教活动的结果评价,应重在评估学习成效。评价方式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除采用传统的书面测验和作业外,应针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阶段性特点,根据各学段的目标,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以往,不少地方的语文教学,把内容分解成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除了在关于阅读教学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体验感悟外,另有18处用了“体验”一词,两处用了“感悟”一词。与体验感悟意义相近、相关的“感受”“体会”“体味”等词则比比皆是,遍布教学目标各个部分,尤其是关乎阅读教学的段落,如,“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感受和想法”,“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注意在诵读中体会情感,领悟内容”
期刊
提高识字教学效率要从儿童的特点出发,从汉字的规律出发,要激发孩子潜在的动机,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孩子爱学。  1.环境识字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在教学中,让儿童更多地直接接触环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小学语文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使儿童感到亲近、亲切,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人
期刊
我认为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阶梯式层进式的作文教学,有利于循序渐进地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的综合能力。    一、开展课前阅读指导,提高学生的积累能力和赏析能力。    开展“课前阅读指导”是根据自己对学生情感需要与思维特点的了解设计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主动地去寻找和发现、积累好的材料。我的具体做法就是——每天上语文课前。让学生轮流把自己在课外看到的好文章抄在小黑板上。我利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形式开始进人学校,这种新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教学当中。必将打破原来结构体系的平衡。引起教学过程的变革。尤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于生活在农村的孩子和教师来说,确实成为发展学生的智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远程教育资源以音、形、色等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其情操、发展其智能
期刊
谈起教学我们应该首先想到教学的双方——教师和学生。其次是教学的内容等一些方面,所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我想先谈谈教师,学生之间的换位。  新一轮课程改革特别强调“以人为本”,所谓的“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就是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情绪。如何引领学生朝着真善美方向发展等一系列围绕学生问题的概念。  怎样以学生为本。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生自主合作的
期刊
高考现代文主观阅读试题的答题,必须扣紧文本,优化整合,方能准确高效。为达此目的,特提出如下几种方法以飨莘莘学子。  1.中心主旨句移用法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试题的答题,难度大,要求高,往往事倍功半,或者费力不讨好。是高考语文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如果我们运用中心主旨句移用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例如,解答2002年高考第21题就可以移用原文中的中心句来回答:知音越多越好,俞伯牙应在失去钟子期之后去寻
期刊
古老的国度,璀璨的文化,诗人辈出,文倒三峡。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泪泪乳汁滋养赤县神州,孕育泱泱中华。有鉴于此,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古诗词才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被置于举足轻重的位置——中小学阶段要求背诵的古诗词就达数百首之多。然而,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古汉语知识的欠缺,古诗词的学习现状却有些无奈:同学们学习古诗词
期刊
语文教学怎样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除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外,还应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开发学生智力,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良好的、协调一致的学习气氛。    课堂教学不仅是师生之间的知识信息的传递,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
期刊
一、明确课程教学目标,抓好基础教学。    信息技术课的基本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影响,并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为要点,重在基本技能。  1、以任务驱动为指导原则。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第一堂信息技术课要向学生明确本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