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人都看过2009年热播电视剧《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由王宝强、张国强“强强”联合拍摄的26集电视剧在多家卫视曾创造了收视冠军的好成绩。
现在,笔者想和大家重温一下该剧的第16集:新四军报记者小王来采访三道湾战场上唯一幸存下来的战斗英雄、优秀的狙击手顺溜。小王记者采访道:“阵地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当鬼子漫天遍野爬上来时,你在做什么?”顺溜回答说:“像耗子一样躲了起来。”不懂狙击的记者对这样的回答很不满意,启发顺溜可以用类似于“猛虎”、“雄狮”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然而固执的顺溜坚持说自己像耗子一样得躲起来。
采访进行不下去了,终于,还是部队里的文书翰林“解了围”,这个根本不会打枪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地给小王记者讲起了顺溜的故事,而这样的采访却让小王记者非常满意。稿件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出来,翰林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地来为不识字的顺溜读报纸:“排长用尽最后的力气对二雷同志(即顺溜)说,‘二雷,要把战斗坚持到底!’陈二雷同志轻轻地合上了排长的眼睛。勇敢地冲向鬼子,他一边射击一边高喊,‘同志们坚守阵地,为排长报仇!’”报纸读到这里,本来很高兴的顺溜终于坐不住了:“停,停,停,谁喊的?”翰林说:“你喊的啊!”顺溜急了:“我没喊啊,当时排长什么都没说,这开枪射击是不能喊的,一喊就打飞了。”翰林却坚持说:“要错也是你错啊,报纸能错吗?”之后,翰林还辩解这就是学问。顺溜越发着急了,嚷着说:“这要是让新兵看到,那就麻烦了。”
对于这个电视剧的回顾我们就到这里。这集电视剧中,不懂狙击、没有打死过一个鬼子的翰林和小王记者共同完成了一篇失实的报道。这当然是一个虚拟的故事,故事情节这样设计也是为了突出男主人公顺溜的性格特点。可大家细细回想一下,类似于这样失实的新闻报道,我们就真的没见过吗?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被采访者说出的话,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报道中的大话套话连篇,其中的常识性错误令人哭笑不得。这些都是记者没有做到“三贴近”而惹的祸,即没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记得有一年召开全国“两会”的时候,我在一家媒体上看到了机器轰鸣的厂房内,工人三五成群阅读“两会”新闻的图片报道。那个厂房笔者曾去过,里面光线不是很好,另外又是工作时间,显然这样的报道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实际。面对这样的新闻,试想一下群众会有怎样的评价?
2006年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日报社的首席记者刘少华曾写过多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其中反映煤矿生活、歌颂煤矿工人的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就采自五虎山麓,采自800米井下。这篇通讯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就如同刘老师自己所言,要写800米井下的煤矿工人,就得亲自下到800米,一米也不能少。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对于新闻“三贴近”,笔者也有切身体会。2006年12月,刚刚工作一年的我接到采访农民工的任务。起初,笔者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主题去采访。后来,还是一位前辈提醒我,说可以先走走、先看看,然后再决定主题。于是,笔者和另外一名同事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几个工地,去看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几个农民工居住的又矮又黑的窝棚里,我发现一本破旧的书籍《聊斋鬼故事》。从这本书聊起,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每天下班后以睡觉为主,要不就是几个人出去喝酒,个别有老乡在附近租房子的,才能看上电视。后来,又走访了农民工生活聚集的城郊结合部,走访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条件简陋的学校。经过采访,了解到农民工赚钱很不容易,了解到他们维权意识淡薄、子女就学难以及受歧视等诸多问题。
随后,我们以《走近农民工》为题写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记者调查,刊登在了《内蒙古日报》2006年12月12日第六版上。对于刚刚工作一年的笔者来说,写出这么长的稿子也没有觉得费劲,这让笔者本人都感到惊讶。报社的一位前辈鼓励笔者:“虽然稿子比较长,可结构很清晰,事例很鲜活,很有可读性。”后来,这篇稿子被评为了社内好新闻。如今回想起来,这篇稿子对于笔者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就是通过这篇稿子,让笔者知道了只有肯下辛苦,真正俯下身来做到“三贴近”,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也才能写出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回想一下,我们有一些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受众不喜欢,原因就是刊播的东西没有做到“三贴近”。“三贴近”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写起来简单。但是,能否做到“三贴近”,却体现着记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政治修养一定不够,因为不能“三贴近”,就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工作大局融入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就不可能写出有份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精品新闻。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因为不能“三贴近”,就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不能做到对媒体和受众负责,更不可能写出鲜活生动、可读耐读的好作品。
我们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倡导创新的时代,也是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三贴近”,才能不辱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现在,笔者想和大家重温一下该剧的第16集:新四军报记者小王来采访三道湾战场上唯一幸存下来的战斗英雄、优秀的狙击手顺溜。小王记者采访道:“阵地上只剩下你一个人,当鬼子漫天遍野爬上来时,你在做什么?”顺溜回答说:“像耗子一样躲了起来。”不懂狙击的记者对这样的回答很不满意,启发顺溜可以用类似于“猛虎”、“雄狮”这样的词语形容自己。然而固执的顺溜坚持说自己像耗子一样得躲起来。
采访进行不下去了,终于,还是部队里的文书翰林“解了围”,这个根本不会打枪的人凭借着自己的想象,添油加醋地给小王记者讲起了顺溜的故事,而这样的采访却让小王记者非常满意。稿件很快在报纸上发表了出来,翰林兴高采烈、得意洋洋地来为不识字的顺溜读报纸:“排长用尽最后的力气对二雷同志(即顺溜)说,‘二雷,要把战斗坚持到底!’陈二雷同志轻轻地合上了排长的眼睛。勇敢地冲向鬼子,他一边射击一边高喊,‘同志们坚守阵地,为排长报仇!’”报纸读到这里,本来很高兴的顺溜终于坐不住了:“停,停,停,谁喊的?”翰林说:“你喊的啊!”顺溜急了:“我没喊啊,当时排长什么都没说,这开枪射击是不能喊的,一喊就打飞了。”翰林却坚持说:“要错也是你错啊,报纸能错吗?”之后,翰林还辩解这就是学问。顺溜越发着急了,嚷着说:“这要是让新兵看到,那就麻烦了。”
对于这个电视剧的回顾我们就到这里。这集电视剧中,不懂狙击、没有打死过一个鬼子的翰林和小王记者共同完成了一篇失实的报道。这当然是一个虚拟的故事,故事情节这样设计也是为了突出男主人公顺溜的性格特点。可大家细细回想一下,类似于这样失实的新闻报道,我们就真的没见过吗?
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时常会出现这样的情景:被采访者说出的话,与他的身份极不相符,报道中的大话套话连篇,其中的常识性错误令人哭笑不得。这些都是记者没有做到“三贴近”而惹的祸,即没有做到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记得有一年召开全国“两会”的时候,我在一家媒体上看到了机器轰鸣的厂房内,工人三五成群阅读“两会”新闻的图片报道。那个厂房笔者曾去过,里面光线不是很好,另外又是工作时间,显然这样的报道既不符合情理,也不符合实际。面对这样的新闻,试想一下群众会有怎样的评价?
2006年第七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内蒙古日报社的首席记者刘少华曾写过多篇优秀的新闻作品。其中反映煤矿生活、歌颂煤矿工人的长篇通讯《五虎山,矿工的山》就采自五虎山麓,采自800米井下。这篇通讯写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就如同刘老师自己所言,要写800米井下的煤矿工人,就得亲自下到800米,一米也不能少。
作为一名年轻的记者,对于新闻“三贴近”,笔者也有切身体会。2006年12月,刚刚工作一年的我接到采访农民工的任务。起初,笔者感到无从下手,不知道以什么样的主题去采访。后来,还是一位前辈提醒我,说可以先走走、先看看,然后再决定主题。于是,笔者和另外一名同事走访了呼和浩特市地区的几个工地,去看农民工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在几个农民工居住的又矮又黑的窝棚里,我发现一本破旧的书籍《聊斋鬼故事》。从这本书聊起,了解到他们的文化生活十分匮乏,每天下班后以睡觉为主,要不就是几个人出去喝酒,个别有老乡在附近租房子的,才能看上电视。后来,又走访了农民工生活聚集的城郊结合部,走访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条件简陋的学校。经过采访,了解到农民工赚钱很不容易,了解到他们维权意识淡薄、子女就学难以及受歧视等诸多问题。
随后,我们以《走近农民工》为题写成了一篇3000多字的记者调查,刊登在了《内蒙古日报》2006年12月12日第六版上。对于刚刚工作一年的笔者来说,写出这么长的稿子也没有觉得费劲,这让笔者本人都感到惊讶。报社的一位前辈鼓励笔者:“虽然稿子比较长,可结构很清晰,事例很鲜活,很有可读性。”后来,这篇稿子被评为了社内好新闻。如今回想起来,这篇稿子对于笔者来说,具有着特殊的意义。就是通过这篇稿子,让笔者知道了只有肯下辛苦,真正俯下身来做到“三贴近”,才能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新闻记者,也才能写出读者欢迎的好新闻。
回想一下,我们有一些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的报道,受众不喜欢,原因就是刊播的东西没有做到“三贴近”。“三贴近”这几个字说起来容易,写起来简单。但是,能否做到“三贴近”,却体现着记者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政治修养一定不够,因为不能“三贴近”,就不能把党和国家的政策导向与工作大局融入新闻采访和写作之中,就不可能写出有份量、有深度、有影响力的精品新闻。如果,一名记者不能做到“三贴近”,就说明他的职业道德有待提升,因为不能“三贴近”,就不能保证新闻的真实性,就不能做到对媒体和受众负责,更不可能写出鲜活生动、可读耐读的好作品。
我们这个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是倡导创新的时代,也是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只有不断增强政治素质、提升职业道德,努力做到“三贴近”,才能不辱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