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再思

来源 :数字化用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vga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课程理念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不断得到了落实和贯彻。多媒体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成贩问题是本文探讨的中心内容,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多媒体课件 实效 失效 课堂教学模式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很多老师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和创新,其中多媒体教学(本文指课件)的使用与普及是新课改前后最显著的变化,笔者经过多年观察(包括校内和校际)和亲身的实践体会,深感多媒体教学对新课改后的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深深的影响。
  一、用好多媒体课件,一定能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一)生动、形象、直观、高效。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往往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有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多媒体课件教学的特点是集文字、影像、声音、图形、动画等各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使原本单调的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学生听觉、视觉等多感官相结合使用,对学生观察、分析、想象、推理能力的培养能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多媒体课件也突破了黑板十粉笔的局限性,利于将丰富的知识信息以不同形式,在有限的教学过程中展示给学生,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因此,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最有效的教学手段。
  (二)更加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突破和解决,有利于夯实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质量
  新的高中历史教材按专题摸块编写,理论性较强,头绪较多,知识结构严谨,理解内容偏多。相应的,对历史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都比较高,难度也因此加大了。然而多媒体教学在这方面,特别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理性型的教学方式。它可配合教材内容编制各种图示线索,包含文字、图表、数据等,随课堂教学进程逐步显示。即便是疑难问题,学生也更容易深透理解。
  (三)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走进新课程》一书中指出,“高中新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将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的过程。…… 这一根本性转变,对于实现课程的根本目标,在基础教育领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住感、健全人格、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等具有重要意义。”
  故此,新课程教学理念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以及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过程。这实际上促进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变革,转而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在这方面,多媒体教学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发现不少老师做得相当不错。他们在课件中常常引用一些史料,然后设疑置问,引导学生得出答案。这实际上就是学习过程与方法的巨大转变,有着里程碑式的巨大意又。它强调“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改变了传统历史教学长期以来轻过程、轻史实、重结论、重评价这种简单化、公式化阐析历史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并逐步构建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能力,从而实现学生自身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二、用不好多媒体一定会使历史课堂教学失效,弄巧成拙
  (一)把教学课件当作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工具
  多媒体课件承载着丰富的教学信息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困惑:①探究问题偏多,各种信息渲染太多、师生互动过多,看似课堂气氛活跃,但我们同行老师去听课,也觉得“头晕脑胀,”难道不怕学生消化不良?②由于补充太多,一些老师本节课的教学任务都无法完成;不少问题提出让学生思考,但因时间仓促,学生根本没有思考的余地,只好由老师进行所谓的引导,其实是直接把答案展示给学生,以上种种,哪里还有以人为本?又谈何过程与方法?又怎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对策: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和老师讲解的时间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使用课件是为了辅助教学,教学的根本依然是在老师引导学生的思考。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那一定是违背了新课改的精神。每位老师必须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去合理的安排时间。
  (二)脱离教材,疏于板书,学生似懂非懂,甚至一头雾水
  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笔者发现不少教师由于引用课外材料过多,过泛,造成教材与材料之间主次地位的本末倒置,误导学生忽视了教材,后果可想而知!虽然我们现在不强调教教材,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科书依然是学生在学校进行学习、获得系统知识的主要依据。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授课的内容,同时也是教师进行备课、教学的主要材料,所以还是要注意用好教材的。那么,如何处理好救材与材料之间的关系的?
  对策:笔者认为,新提供的材料一定要围绕课本的重点、难点内容或主干知识展开,适当的引用,材料的辅助教学功能就可以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另外,传统的板书真的可以完全被多媒体取代吗?在与学生多次交谈中,学生抱怨上多媒体课时有的老帅没有或很少板书,致使他们设有做好笔记,许多知识茫无头绪,有的甚至要求老师干脆不要上多媒体课了!这说明板书还是何等的重要和不可替代!因为板书能体现课本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理清历史知识的发展脉络,非常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鲜和掌握。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对转变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肯定具有多方面的作用。各位同仁肯定也是见仁见智。但我也真的希望能建立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评价机制,以更好地引导教师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优越性。
  参考文献:
  [1]《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03年第1版,第2页.
  [2]《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1版,第80页.
  [3]《多媒体运用对高中历史有效性教学的影响》 网络资源《历史教学》转贴,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中学历史组 邓超.
  [4]《也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资源 乌市四中/徐英.
其他文献
以法国为例,就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交通权利展开探讨.从主管机构的角色分析入手,对其采取的区域政策、社区政策进行了介绍和评价,并分析了公共交通票价补贴政策的变迁及存在的
【摘 要】在化学教学中,多数学生对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知识感到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师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对微观粒子的运动、排列和重新结合的感知试教,通过辅助化学教学的计算机软件运用,进行科教结合促进下的化学教学方法的深入研究开发利用非常重要。教师围绕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对于那些常规教学状态下难以突破的教学难点进一步开发。因为不同教材内容的化学知识,有其共性的化学问题亟待计算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摘 要】本文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适合独立学院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独立学院 计算机专业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一、引言  数据库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应用最广、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它已成为计算机信息系统与应用系统的核心技术和重要基础。因此,与之相关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专业必
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对肩负着培养青少年信息素养重任的信息技术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的基本计算机处理能力,使用能力,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有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他们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小学信息技术有效教学可以实现认知活动和技术活动的内在统一,促进学生认识技术的价值、学会技术的思想方法,并能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在“
该住宅设计为小型四合院的改建项目,总建筑面积是120m2。基地位于故宫博物院东北角,业主希望最大程度将阳光引入房间,并能保证地下室的通风和采光。因此,设计着重于如何在满
目的 观察电刺激迷走神经对内毒素血症大鼠内皮多糖蛋白包被(EG)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250 ~ 300 g,随机分为3组:生理盐水组(S组)、内毒素血症组(LPS组)和迷走神经电刺激组(VNS组),每组10只.各组大鼠建模成功4h后均做以下检查:动脉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动脉血EG脱落标志物蛋白聚糖-1(Syn-1)、透明质酸(HA)和硫酸化素(HS)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