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7月16日,我在从武汉赴上海参加上海世博会湖北活动周的列车上,第一次认识黄春萍。她给我的印象是个子不高,长得眉目清秀,从她稚嫩的脸庞上看,像是一个未成熟的小姑娘,但通过与她的交谈和进一步了解,我发现她是一个热情、大方、善良、积极进取,并具有东方风韵的女能人。她在刺绣领域里取得的骄人成绩,令我刮目相看。
黄春萍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服装染整专业,如今在武昌红巷艺术城开设“锦绣坊”,专门从事汉绣的经营和传承工作。她学得一手精湛的绣艺,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研习各大绣派的针法及绣法,兼纳百家之长,风格独特。她能将传统美术、书法、诗词、金石、刺绣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今天的汉派楚绣。她充分发挥刺绣针法的表现力,具有精细入微的刻画物象的特点。她的刺绣作品远观气势宏大,近看出神人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让黄春萍引以为傲的是,1990年,她绣制的“公安”袖标在全国绣品比赛中,被轻工部选中获奖,并在全国公安系统使用。她心情激动地说:“成就,只能代表过去。但对我来说,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喜悦,更重要的是给我带来了动力,也增强了我研究和传承汉绣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她在打造刺绣艺术品牌的同时,培养出了1000多人的绣工队伍与研究刺绣艺术的专业人才。她还被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汉绣班聘为客座教授。她把汉绣培训班办在汉口、青山等地,让汉绣走进校园。
2010年7月,黄春萍被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湖北省博物馆授予“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刺绣)”称号。
刺绣是我的生命
“刺绣是我的生命,是我的灵魂,我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是黄春萍对她的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黄春萍从小就酷爱绘画、书法。小时候,她看见隔壁老人在绣花,从此便迷上了刺绣。为了实现长大后能到武汉唯一的武汉市绣花厂工作的梦想,高考时,她报考了一所美术学校的美术与刺绣专业。三年后,她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市绣花厂(现武汉市绣品工业公司)录用。
由于黄春萍家住武汉青山,距上班的地方比较远,每天路上往返需要四五个小时。厂领导为了照顾她,让她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刺绣的设计工作,破例让她住在仓库的阁楼上。条件虽然差,但她很感激、很珍惜。她白天在设计室工作,除了完成正常的工作之外,还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设计等专业水平。每天下班后在试制室刻苦练习各种刺绣针法。
黄春萍是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为了对刺绣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她继续学习深造。一年后,她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服装系,接受系统的学习和教育,并对“四大名绣”特别是广东的粤绣,潮州的潮绣、盘金绣等有了深刻的了解。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深圳几家合资企业的服饰公司的录用,继续回到原武汉市绣花厂从事设计工作,并立志要在武汉开一家较有规模的绣庄。当时年仅20多岁的黄春萍,由于工作的需要,到全国各地收集各种刺绣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各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产品市场作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黄春萍研究的对象,主要以汉绣为主,博采众长,走艺术融合之路,并设计和研制系列绣品投产。同时,还经常参与武汉市戏剧服装厂的设计和绣制戏剧服装的工作。
1997年至今,黄春萍开办了“黄春萍汉绣艺术中心”。创业是艰辛的,道路是曲折的。起初,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她自己亲手绣制的作品廉价销售。但黄春萍坚信,只要自己能永不放弃,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568万针绣出《屹立的国旗》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这是黄春萍难以忘怀的一年。
黄春萍说:“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我们的房屋,摧毁了我们的家园,更撕裂了我们的心。在电视上我看到废墟中、瓦砾下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多么想上去拉他们一把……哪怕只送上一口水。人们在黑暗中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埋压的生命。失去校园的孩子让人们为之心痛,在倒塌的教学楼废墟上,有一面五星红旗依然屹立在那里飘扬……”
顿时黄春萍惊呆了。她看到这废墟上屹立的五星红旗,仿佛是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的一个缩影,它是一面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是一面“屹立的国旗”。黄春萍决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绣,要用自己炽热的心来绣,绣出废墟上屹立的国旗!
黄春萍从地震后的第8天就开始了对《屹立的国旗》的创作。在绣制《屹立的国旗》的过程中,她的心情无比沉重,因为她也是一名教师,废墟里有好多是学生。黄春萍一看到孩子们遇难的画面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无法绣制。当想到废墟中屹立的国旗,情绪才会渐渐稳定下来。
黄春萍每天要到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汉绣班代课。下课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自己店里打点生意,晚上6点要赶回家绣制《屹立的国旗》,每天要绣到晚上12点以后。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边绣边想着在废墟里被压着的学生,泪水就控制不住地流落在眼前这片正在绣制的“废墟”上。夏天忍着蚊虫的叮咬,冬天忍着刺骨的寒冷,春夏秋冬就这么不停地绣着这面《屹立的国旗》,大年三十也不能与家人和孩子团聚同乐,只能泡上一碗方便面……
绣制《屹立的国旗》的每一天对于黄春萍来说都是很沉痛很悲伤的。很多人都说,黄春萍几乎变了一个人,没有笑脸,只有工作,就连黄春萍多年的男朋友也离她远去……黄春萍无怨无悔,坚持她的人生信仰,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有意义的事,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斗志。
就在《屹立的国旗》绣制接近尾声时,有很多人想买这幅作品。有人出10万、20万的高价;还有人说拿去拍卖,然后支援地震灾区……新闻媒体都抢着要帮黄春萍送到地震灾区……都被黄春萍婉言谢绝。黄春萍说:“我一定要把《屹立的国旗》亲自送到汶川去,我要亲眼看看一年后的汶川地震的灾区人民。”就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的那一天,黄春萍带着她亲手绣制的《屹立的国旗》作品和她准备好的“湖北人民深切悼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横幅,来到了四川成都的天府广场。广场上围满了自发前来悼念的群众,当他们看到黄春萍手中的横幅和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时,立即抢了过去,并高高举起。整个广场立刻掀起了新的高潮。这就是黄春萍对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遇难者最深切的悼念。
这一年是黄春萍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年。她用刺绣的方式来表达她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的心情。最难得的是,从此她在刺绣表现手法上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黄春萍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绣了568万多针,用了线色800余种。她以楚绣、汉绣为基础,融合了其他绣法、绘画绣制而成。《屹立的国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因此这幅作品更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2009年10月,黄春萍的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不负众望,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为残疾人做点事我感觉特别开心
2010年4月,武汉泽华残疾人艺术服务公司的张总经理看到黄春萍的刺绣,心中萌动了想请黄春萍为残疾人当中喜欢刺绣的人上课的念头。但张总心中没有把握,不知道黄春萍愿不愿意为残疾人上刺绣课。于是,张总带着一颗忐忑的心,主动找到了黄春萍,说明缘由,恳请黄春萍为喜欢刺绣的残疾人上刺绣课。
诚心打动了爱心,黄春萍爽快地答应了张总经理的要求。一年多来,黄春萍对前来报名学习刺绣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学习材料和授课。残疾人所绣制的作品直接在武汉泽华残疾人艺术服务公司销售。她教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给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机会。
2010年4月,黄春萍应武汉市残联武汉泽华残疾人阳光家园的邀请,为智障人托养院的8个孩子开设刺绣课。托养院的智障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要她们学习刺绣,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她们从事绣花之前,黄春萍就首先了解她、们每个人的情况,便于因人施教。
起初,当她们拿起针,不是哭,就是笑。黄春萍也时常不知所措,只好把她们当成小孩子一样连逗带哄,偶尔喂点糖、瓜子到她们嘴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后,她们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了。上洗手间知道要打报告,她们可以一坐就是一天了,脸上时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为了这些孩子,黄春萍顾不上自己店里的工作,每天到泽华残疾人阳光家园给这些孩子上课,路上往返需要6个小时左右。天不亮就要从家里出门,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很多朋友都当着黄春萍的面说:
“你还往那里跑,时间长了你也会变成了苕(傻子),你看你的笑声都跟以前不一样。”还有的背着黄春萍说:
“她也快成残疾人了,你们仔细看她的腿有问题了……”听到这些话后,黄春萍没有生气,只能理解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
这几个智障孩子,经过几个月的刺绣学习后,她们的智障病情不仅得到了缓解,而且在刺绣技艺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刺绣作品。了解她们的人都说,智障人绣花,我们都不敢相信,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功夫不负有心人,20lO年11月,在北京首届中韩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黄春萍辅导的智障残疾人李茜绣制的《黄鹤畅想曲》荣获大奖。
为残疾人做点事,黄春萍感觉特别开心。看到他们的进步,黄春萍感到很欣慰。
黄春萍说: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楚绣、汉绣的传承和发展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政府的扶持、媒体的宣传和社会的支持。既然选定了这条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永不放弃……”
我们相信,黄春萍的“飞针走线刺绣情”,一定会情定终生。我们期盼,黄春萍的“飞针走线刺绣情”,也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
黄春萍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服装染整专业,如今在武昌红巷艺术城开设“锦绣坊”,专门从事汉绣的经营和传承工作。她学得一手精湛的绣艺,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研习各大绣派的针法及绣法,兼纳百家之长,风格独特。她能将传统美术、书法、诗词、金石、刺绣等各种艺术融为一体,形成今天的汉派楚绣。她充分发挥刺绣针法的表现力,具有精细入微的刻画物象的特点。她的刺绣作品远观气势宏大,近看出神人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审美价值和收藏价值。
让黄春萍引以为傲的是,1990年,她绣制的“公安”袖标在全国绣品比赛中,被轻工部选中获奖,并在全国公安系统使用。她心情激动地说:“成就,只能代表过去。但对我来说,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喜悦,更重要的是给我带来了动力,也增强了我研究和传承汉绣这朵民间艺术奇葩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她在打造刺绣艺术品牌的同时,培养出了1000多人的绣工队伍与研究刺绣艺术的专业人才。她还被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汉绣班聘为客座教授。她把汉绣培训班办在汉口、青山等地,让汉绣走进校园。
2010年7月,黄春萍被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湖北省文联文学艺术院、湖北省博物馆授予“湖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刺绣)”称号。
刺绣是我的生命
“刺绣是我的生命,是我的灵魂,我一刻也离不开它……”这是黄春萍对她的学生们经常说的一句话。黄春萍从小就酷爱绘画、书法。小时候,她看见隔壁老人在绣花,从此便迷上了刺绣。为了实现长大后能到武汉唯一的武汉市绣花厂工作的梦想,高考时,她报考了一所美术学校的美术与刺绣专业。三年后,她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被武汉市绣花厂(现武汉市绣品工业公司)录用。
由于黄春萍家住武汉青山,距上班的地方比较远,每天路上往返需要四五个小时。厂领导为了照顾她,让她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刺绣的设计工作,破例让她住在仓库的阁楼上。条件虽然差,但她很感激、很珍惜。她白天在设计室工作,除了完成正常的工作之外,还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设计等专业水平。每天下班后在试制室刻苦练习各种刺绣针法。
黄春萍是一个有事业追求的人,为了对刺绣有更深层次的研究,她继续学习深造。一年后,她考上了广州美术学院服装系,接受系统的学习和教育,并对“四大名绣”特别是广东的粤绣,潮州的潮绣、盘金绣等有了深刻的了解。
大学毕业后,她放弃了深圳几家合资企业的服饰公司的录用,继续回到原武汉市绣花厂从事设计工作,并立志要在武汉开一家较有规模的绣庄。当时年仅20多岁的黄春萍,由于工作的需要,到全国各地收集各种刺绣方面的信息和资料,对各省具有地方特色的刺绣产品市场作详细的调查、研究、分析,并撰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黄春萍研究的对象,主要以汉绣为主,博采众长,走艺术融合之路,并设计和研制系列绣品投产。同时,还经常参与武汉市戏剧服装厂的设计和绣制戏剧服装的工作。
1997年至今,黄春萍开办了“黄春萍汉绣艺术中心”。创业是艰辛的,道路是曲折的。起初,为了生存,不得不将她自己亲手绣制的作品廉价销售。但黄春萍坚信,只要自己能永不放弃,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568万针绣出《屹立的国旗》
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这是黄春萍难以忘怀的一年。
黄春萍说:“三年前,5·12汶川大地震震垮了我们的房屋,摧毁了我们的家园,更撕裂了我们的心。在电视上我看到废墟中、瓦砾下那一双双充满渴望的眼睛仿佛在向我招手,我多么想上去拉他们一把……哪怕只送上一口水。人们在黑暗中争分夺秒地抢救被埋压的生命。失去校园的孩子让人们为之心痛,在倒塌的教学楼废墟上,有一面五星红旗依然屹立在那里飘扬……”
顿时黄春萍惊呆了。她看到这废墟上屹立的五星红旗,仿佛是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的一个缩影,它是一面中华民族精神的旗帜,是一面“屹立的国旗”。黄春萍决定要用自己的双手来绣,要用自己炽热的心来绣,绣出废墟上屹立的国旗!
黄春萍从地震后的第8天就开始了对《屹立的国旗》的创作。在绣制《屹立的国旗》的过程中,她的心情无比沉重,因为她也是一名教师,废墟里有好多是学生。黄春萍一看到孩子们遇难的画面就难以控制自己的感情,无法绣制。当想到废墟中屹立的国旗,情绪才会渐渐稳定下来。
黄春萍每天要到武汉市二轻工业学校汉绣班代课。下课后,要以最快的速度去自己店里打点生意,晚上6点要赶回家绣制《屹立的国旗》,每天要绣到晚上12点以后。每当夜深人静时,她边绣边想着在废墟里被压着的学生,泪水就控制不住地流落在眼前这片正在绣制的“废墟”上。夏天忍着蚊虫的叮咬,冬天忍着刺骨的寒冷,春夏秋冬就这么不停地绣着这面《屹立的国旗》,大年三十也不能与家人和孩子团聚同乐,只能泡上一碗方便面……
绣制《屹立的国旗》的每一天对于黄春萍来说都是很沉痛很悲伤的。很多人都说,黄春萍几乎变了一个人,没有笑脸,只有工作,就连黄春萍多年的男朋友也离她远去……黄春萍无怨无悔,坚持她的人生信仰,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有意义的事,做自己愿意做的事。她变得更加坚强,更加有斗志。
就在《屹立的国旗》绣制接近尾声时,有很多人想买这幅作品。有人出10万、20万的高价;还有人说拿去拍卖,然后支援地震灾区……新闻媒体都抢着要帮黄春萍送到地震灾区……都被黄春萍婉言谢绝。黄春萍说:“我一定要把《屹立的国旗》亲自送到汶川去,我要亲眼看看一年后的汶川地震的灾区人民。”就在5·12汶川大地震周年祭的那一天,黄春萍带着她亲手绣制的《屹立的国旗》作品和她准备好的“湖北人民深切悼念汶川特大地震一周年”横幅,来到了四川成都的天府广场。广场上围满了自发前来悼念的群众,当他们看到黄春萍手中的横幅和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时,立即抢了过去,并高高举起。整个广场立刻掀起了新的高潮。这就是黄春萍对5·12汶川大地震灾难中遇难者最深切的悼念。
这一年是黄春萍人生中最有意义、最难忘的一年。她用刺绣的方式来表达她对5·12汶川大地震灾区人民的心情。最难得的是,从此她在刺绣表现手法上又有了一个新的突破,对自己又有了新的要求。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黄春萍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绣了568万多针,用了线色800余种。她以楚绣、汉绣为基础,融合了其他绣法、绘画绣制而成。《屹立的国旗》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因此这幅作品更具有时代意义和历史意义。 2009年10月,黄春萍的刺绣作品《屹立的国旗》不负众望,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
为残疾人做点事我感觉特别开心
2010年4月,武汉泽华残疾人艺术服务公司的张总经理看到黄春萍的刺绣,心中萌动了想请黄春萍为残疾人当中喜欢刺绣的人上课的念头。但张总心中没有把握,不知道黄春萍愿不愿意为残疾人上刺绣课。于是,张总带着一颗忐忑的心,主动找到了黄春萍,说明缘由,恳请黄春萍为喜欢刺绣的残疾人上刺绣课。
诚心打动了爱心,黄春萍爽快地答应了张总经理的要求。一年多来,黄春萍对前来报名学习刺绣的残疾人免费提供学习材料和授课。残疾人所绣制的作品直接在武汉泽华残疾人艺术服务公司销售。她教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给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机会。
2010年4月,黄春萍应武汉市残联武汉泽华残疾人阳光家园的邀请,为智障人托养院的8个孩子开设刺绣课。托养院的智障人是一个特殊群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要她们学习刺绣,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她们从事绣花之前,黄春萍就首先了解她、们每个人的情况,便于因人施教。
起初,当她们拿起针,不是哭,就是笑。黄春萍也时常不知所措,只好把她们当成小孩子一样连逗带哄,偶尔喂点糖、瓜子到她们嘴里。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训以后,她们就慢慢地平静下来了。上洗手间知道要打报告,她们可以一坐就是一天了,脸上时常露出灿烂的笑容。
为了这些孩子,黄春萍顾不上自己店里的工作,每天到泽华残疾人阳光家园给这些孩子上课,路上往返需要6个小时左右。天不亮就要从家里出门,晚上七八点才能到家。很多朋友都当着黄春萍的面说:
“你还往那里跑,时间长了你也会变成了苕(傻子),你看你的笑声都跟以前不一样。”还有的背着黄春萍说:
“她也快成残疾人了,你们仔细看她的腿有问题了……”听到这些话后,黄春萍没有生气,只能理解为他们对自己的关心。
这几个智障孩子,经过几个月的刺绣学习后,她们的智障病情不仅得到了缓解,而且在刺绣技艺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基本上能独立完成刺绣作品。了解她们的人都说,智障人绣花,我们都不敢相信,这简直就是个奇迹。功夫不负有心人,20lO年11月,在北京首届中韩残疾人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黄春萍辅导的智障残疾人李茜绣制的《黄鹤畅想曲》荣获大奖。
为残疾人做点事,黄春萍感觉特别开心。看到他们的进步,黄春萍感到很欣慰。
黄春萍说:
“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事情。楚绣、汉绣的传承和发展是我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单靠我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政府的扶持、媒体的宣传和社会的支持。既然选定了这条路,我就会一直走下去,永不放弃……”
我们相信,黄春萍的“飞针走线刺绣情”,一定会情定终生。我们期盼,黄春萍的“飞针走线刺绣情”,也一定会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