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能没有“饥饿感”

来源 :新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ti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4月3日到4月23日的21天中,南京财经大学的黄斯旻、龚秋婷等63位同学参加了一场由校团委组织的特别体验活动——“饥饿行动”。这项“饥饿行动”的内容是在这三个星期内每人的全部消费必须在150元之内,也就是说平均下来每天不能超过区区7.14元。南京财经大学通过这场别开生面的“饥饿行动”,让大学生通过自我教育、亲身体验,在“饥饿体验”中培养节俭美德。(4月11日《扬子晚报》报道)
  长久以来,教育所倡导的就是优越感和富足感,“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等,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呈现过剩状态,出现很多“富贵病”。南京财大提醒我们,教育太需要“扶贫饥饿感”了,用“饥饿感”唤醒学生的精神睡眠,唤醒社会大众的“关怀崇拜”,很有必要!
  缺乏“饥饿感”,学生们更容易被大手大脚、得过且过、相互攀比等行为控制,据1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武汉科大食堂一年倒掉饭菜价值上百万,“心情不好、饭菜质量差或不合口味也成了一些学生浪费饭菜的理由”。大学生疯狂消费成为时尚动作,“一月二百贫困户,四百五百刚够用,千儿八百是扮酷,两千三千是大户”成为高消费真实写照。父母血汗钱成为孩子们角逐虚荣、大肆攀比的操练场。
  缺乏“饥饿感”,更容易让学生导致“精神营养不良”,没有机会体会饥寒交迫,缺乏对寒冷的质感认知,产生“精神弱智儿”:精神品质弱不禁风、遇到一点灾难就大呼小叫、碰到一点挫折就轰然倒下,受到一点饥寒就易得“精神感冒”,不能用刚强和能屈能伸的“精神大丈夫”为自己撑起广阔的精神太空,比如“20多岁的大学生还找不到回家的路”,30多岁了还心甘情愿当“啃老族”。
  作为成长期的大学生,如果长久缺乏“饥饿感”,懂得珍惜、体恤弱势群体、精神壮大会成为空谈,社会秩序、社会良心和正义道德会受到冷落,成为另类。而当这种冷漠一旦成为社会认同和流行病,会从本源上加剧社会道德沦丧,吃亏的还是我们自己。
  南京财大用“饥饿体验”让学生“换位思考”,将饥寒交迫的枯燥数字变成无情事实,将无所谓的理性思维转化成令人心酸的感性升华,优越别忘了饥寒、富足别忘了救助、消费别忘了感恩,这种“心入”能真正震撼精神成长的麻木思维,警钟长鸣,为自我精神发展和需要救助的人送上真善美和社会良性秩序。
其他文献
三年前,一位父亲因妻子得忧郁症自杀后,接连又受到失去工作的沉重打击。没多久,这位父亲的言行变得异常怪异起来,在开始封闭自己的同时,还把刚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强行从正在学习的课堂上拽回了家,从此儿子也被他关在家中一起过上了与世隔绝的日子。    心中有恨与世隔绝    据了解,今年42岁的童权在以前单位还是一个比较上进的医务骨干,曾被原单位送到上海去进修,拥有大专学历,在单位负责医务工作。  童童一岁
期刊
临近毕业,最令大学毕业生头疼的就是找工作。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不少大学生选择了创业。大学生创业并非易事,曾有媒体报道,在大学生创业的群体中有80%以上的人创业失利。一没资金、二没经验、三没关系,大学生创业能赚到钱吗?  虽然大学生创业面临很多的困难,但还是有人坚持走创业这条路,并且是走在了同龄人的前面。用借来的五千元钱起家,从在校园摆鞋摊开始,新疆大学大二学生高泽宇和自己的伙伴们用汗水和泪水浇灌出
期刊
每年的6月份都是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冲刺阶段。由于毕业生数量的剧增以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媒体对于这批来自“象牙塔”的人群的报道主要集中在对他们就业状况的关注上。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就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紧张的态势“一触即发”。   赵粲也曾是一名遭遇过“就业难”的大学生。不过现在的他在去年毕业后已按自己的兴趣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得到的薪水也不低,而这一切源于他早做准备为自己充电。  赵粲
期刊
一年一度的毕业生找工作似乎暂时停止了,可这又是下年的发起点,对2007年毕业生来说,他们马上又要继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后尘拼杀到职场了。本文关注的2006年大学生找工作的成本调查,读者朋友就当做参考吧。    “校内的招聘会和社会上的招聘会我都去,还去了一次石河子,三个月差不多花了2000多块钱了。”新疆师范大学的小张今年就要从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她给记者简单地列出了自己花销的“明细账”:
期刊
你知道么,爱上你就是爱上了寂寞,就是爱上一份责任,虽然这份责任使我更加寂寞,更加痛苦,可我还是无怨无悔地爱着你。    也许是因为我对昆仑铁骑兵知道的太少,也许是昆仑“铁骑兵的故事”充满了太多的传奇和艰险。  2002年2月中旬,我不顾家人和朋友的反对,毅然嫁给了你。不为别的,只因为你穿的这身绿军装,因为你人好,心眼又实,在你身旁我感觉特别的安全。可谁知我们的蜜月还没度完,你就接到部队的“电报”,
期刊
02级一位师姐悻悻的在我和我的同学面前,不休的抱怨求职的艰辛、不易和辛酸的经历,其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她说:那些单位的招聘者根本就不把你当盘菜,拿了简历要么不看随便一放,要么拿上面的照片插科打诨。总之,重点就落在招聘方的冷漠无情上,对于这些事,我早有耳闻,这几日也有报纸载出《求职者恭敬心诚,招聘方弃之无情》的报道为求职大学生鸣不平。  招聘方不尊重求职者的行为固然让人不悦,但求职者又该如何?加强自身
期刊
“我身体瘫了,但不能让思想也瘫了。命运恶作剧把我的生命弄成白开水,我宁可让自己的人生像柠檬一样,酸酸的、涩涩的,也不想活得像杯白开水。”刘洪如是说……(2006年5月2日新华网)  家住太原市西涧河西街的刘洪,是一名脑瘫患者,但是身残志不残,凭着惊人的毅力,圆了大学梦。为了学习使用电脑,刘洪为自己设计了“脑门按键器”,而且还写成了3万余字的诗集和4.5万字的小说初稿。刘洪的这种不向命运低头的精神的
期刊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宋璇涛曾说,“农民精英,尤其是青年农民精英不能全都流到城市,城市的容量毕竟有限,大多数农民最终还是要回到农村来。要建设新农村,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富裕起来,地方政府需要立足本地资源,引导打造‘涉农产业’。”留住精英人才担当新农村的中流砥柱,笔者对这种认识很是赞同。  人才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主要的因素,青年才俊是农村经济建设的领军人物,农村精英是引领农民大军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
期刊
在大学生就业日趋紧张的时期,到底多少人有创业的想法?记者做了一个简单的抽样调查。  记者在新疆大学、新疆财经学院、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四所高校随机采访了80名学生、在这80名学生中有男生44名,女生36名,基本符合男女比例,被调查的学生专业也各不相同,结果如图所示:  为什么有如此众多的学生有创业的想法或计划,而真正实施的却寥寥无几呢?究竟是什么挡住了大学生的创业之路,记者为此又展开了调查。
期刊
您的自我概念和您的生活习惯是不是您肥胖的根源呢?您信与否,您对节食的错误地认识恰恰可能是您减肥的最大障碍。不妨您试一试如下的几个办法来测定您的归属。其中若有您赞成的,请在其代号上画圈。然后请您仔细阅读解释以求最终效果。这样您就会发现哪些方法对您是有益的,哪些又是无效的了。  1.如果不吃早餐或午餐,我就可以得到迅速减肥的效果。  其实,少吃减餐会导致体重增加、脂肪积累。事实上有一项研究证明:不吃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