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就业现状探究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创新

来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mo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9年是5G进入商用元年,新技术在传媒业的各个环节得以运用,在全媒体传播时代下,播音主持教学模式创新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河北传媒学院为例,从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在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实训实习、“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学生就业 播音主持 教学模式
  当前,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在艺术专业中比较火爆,近百所高校开设此专业,报考人数也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据新京报报道,2020年中国传媒大学艺考报名人数达53566人,与2019年相比,报考人数有增加。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随着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应顺应市场,调整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性人才。河北传媒学院是一所以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主的本科院校,着重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播音与主持艺术教学方面,细化专业,立足长远,构建“双师结构型”教师队伍,融合多方力量,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1. 媒介技术变迁推动教学改革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是以语言传播为主的实践型专业,目的是培养主持人和语言类工作者,向电视台等岗位输送一线人才。目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初步建成,下一步将向深度融合目标前进。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有机融合,实现原三台的共通共融,达到“1+1+1>3”的传播效果,跨平台直播适应各种媒介用户。围绕先进的5G发展战略,运用人工智能和4K高清等技术,构建“5G+4K+AI”的全新战略,构建“央视频”品牌,与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华为公司共同打造“5G媒体应用实验室。作为高校,应该紧跟时代发展,预测未来的发展方向,高瞻远瞩,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思维活跃的新型人才。
  长期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培养人才的高校,应该适应形势并做出改变,结合自媒体等平台,找出播音专业可以适应哪些岗位,并根据岗位调整教学方向。
  2. 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在我国播音毕业生就业方向上,据中国传媒大学院长鲁景超院长的调查问卷显示,1963级的学生就业100%选择了电台;从1991级到2012级本科,70%以上第一志愿选择电视台;2014级硕士毕业生有66.67%选择了“新媒体、教师、公务员”。可以看出,毕业生就业方向与传媒行业的变革有很大关系,90年代我国电视业发展蒸蒸日上,大量学生选择电视行业;98年后,网络媒体出现,2014级毕业生开始倾向新兴媒体。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播音专业就业存在两种趋势。
  第一种是传统型广播电视行业。我国电台电视台事业发展面临转型,与1963级毕业生时期不同,单一播报性主持人已不再受欢迎,主持人队伍呈饱和稳定状态,招聘主持人的电视台以及招聘人数与大量毕业生相比,数量极少。AI主播技术的逐渐成熟,又是对真人主播的打击,主持人行业何去何从也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话题。制播分离模式的推行,使栏目逐渐减少。从各种角度看,主持人的需求量越来越少。
  第二种是随着媒体的飞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新型人才需求量增大。“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较2018年底增长2598万,互联网普及率达61.2%。”智能手机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手机这种移动终端在各方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手机支付可以出门不拿钱包,网课的普及可以足不出户接受优质教育,手机新闻更迅速,竖屏短视频让受众知道一手消息,很多播音专业学生在课余时间手机平台直播,并获得可观的收入。年轻人的“小屏时代”已经成为新趋势,而受网络影响更大的高校毕业生,更倾向充满活力的网络传媒公司就业。传统电视媒体也将节目内容转移到微博、微信等,拓展收视渠道。利用手机APP爱奇艺、优酷、芒果视频等收看综艺节目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要收视方式。“一专多能”的实践型人才是当下的新就业趋势。
  3. 探索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3.1 建立行业企业合作发展平台
  河北传媒学院是继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之后全国第三所独立设置的传媒类本科院校。精英集团专注研究人才培养,与传媒公司对接,突出实践教学,建有河北广播电视台、河北广电传媒有限公司等十几家校外实习基地,与蜻蜓FM、荔枝FM等公司开展实践教学。在课堂上学习的播音技巧,在实践中运用起来,课余时间,学生结对录制小说,学校提供先进录音棚、配音室等先进设备,从设备运用、现场录制、稿件设计到后期剪辑包装,每个学生都能亲自参与,制作精良的节目放在蜻蜓FM等平台上播放,有趣的学习方式激发学习欲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也是对学校的最好宣传。从用人单位需求方面制定教学模式,深度对接真正实现播音专业实践型教学理念。
  当前我国教育模式正处于加速转变阶段,增强把握新技术变革能力,“互联网+战略”从媒体到传媒高校,都实行战略深入,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产教融合理念推动了传媒院校对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从基础上解决学生就业。广泛建立校企合作,积极搭建:专业和产业融合、课堂和舞台融合、教学和创作融合“平台。学校积极与各大高校联系,在2018年召开第十二届亚洲国际青少年电影节,来自中、日、韩三个国家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来到河北传媒学院交流。邀请郎永淳等著名一线主持人来校讲学,并聘请担任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给学生最好的资源,从硬件到软件全面发展。
  3.2 深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改革
  从2013级播音本科专业开始,细化播音专业,到现在逐渐成熟,专项培养,开设融媒体新闻与播音系、网络与新媒体系、配音表演与微电影系、声音与策略传播系。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和兴趣选择具体的学习方向。在课程设置上,针对不同专业开设适合的课程,例如融媒体新闻系强化非线性编辑和摄影摄像、网络与新媒体开设形体课程。随着近些年艺考热趋势,开设播音专业的院校数量大,招生数量也在几十到百人不等,生源大造成素质能力低,很多学生的文化素养差,文化水平与播音能力有很大的联系,《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节目的火爆让大家看到主持人需要了解的不仅是播音技巧,更多的是文化水平和内涵。广播电视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复杂性要求节目主持人除了自身专业素养以外,还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以应对节目中可能出现的传播場景,准确理解节目中涉及的传播内容。针对这一现象,开设了文学鉴赏、诗词朗诵等课程,了解中国历史文化,加强国学内涵。   此外,河北传媒学院有播音专业艺术硕士授予资格,并且与中国艺术研究院合作培养博士研究生,为学生提供学术研究平台,不仅可以选择电视台等一线就业,也可以继续学习,研究播音艺术。
  3.3 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在校园加强学生的登台能力,学校成立语言艺术工作室及播音主持协会等社团,由专业指导老师带队,带领学生进行实践,与课堂内容互通互联。本着“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方针积极举办多种比赛。在语音能力上,举办基本功大赛,鼓励学生出早功;在主持能力方面,举办“传媒之星”艺术语言大赛,超千人参赛,大大调动了学生的专业学习热情;在口语表达上,举办辩论赛、演讲比赛、电视主持人大赛等,锻炼学生团队合作发言的能力,也刺激学生在比赛中迅速提高能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河北传媒学院的办学宗旨是“把学生推向舞台,把舞台搭在社会”,每年暑假,组织学生去实习基地,完成小学期作业,分组录制节目,大大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项目化教学”,逐渐形成了“学、练、干、创一条线”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荐学生去第十届江苏省园博会、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进行实习实践,在各个场馆或景区担任引导、解说等重要工作。在解说工作中,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对园博会等文化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河传学子受到当地领导和游客的一致好评,也是对河北传媒学院人才培养能力的认可。
  3.4 加強“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任何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希望员工具有丰富的实习经验,从提高教学效果、改变师资结构方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执行者,教师教学理念的调整和教学思路的转换,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
  在学术方面,具有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在专业能力上,有在行业内的长时间的工作经历,这样不仅能在学术方面对学生起到正确的引导,也能在实践方面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对业务能力进行把关,避免培养的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过硬,对主持节目能力把握较差的情况。
  4. 结语
  无论传媒行业还是高校教学,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时代需求,宽口径、强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是当下各行业的用人标准。对于主持人来说,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多学科的综合能力,才能在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取得更多的机会。对于播音主持教学模式的探索,仍未停下脚步,加强校企合作和实训实践,进一步思考创新路径,向传媒市场输送优秀人才,不仅解决了毕业生就业问题,也是对传媒行业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2]刘春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融合发展的三个层次[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9(10):134.
  [3]鲁景超.传媒变局对播音主持人才培养的影响和要求[J].传媒教育,2016(04):149-152.
  [4]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5]朱良志.新时代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话语体系建构研究[J].传媒,2019(18):57-60.
  [6]朱良志.助理县级融媒体中心是新闻传播教育新方向[J].青年记者,2019(05):106-107.
其他文献
【摘要】打印技术是20世界80年代后期诞生的一种新型数字制造工艺技术。1986年,美国科学家查克赫尔开始的第一台3D印刷机为诞生标志。3D打印技术是近30年来世界制造技术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被视为推动人类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美籍德裔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埃里希·弗洛姆的技术人道化思想是众多为人文终极关怀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潮之一,他一生致力于实现设想中的以人道主义技术服务人类为主要特征的人性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变化和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形态也在逐渐地变化。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创造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新媒体平台,也为营销领域创造了新的机遇,“网络主播”顺势而生。本文在当代消费社会文化语境背景下,对不断涌现的以美妆行业为基础的主播,以李佳琦为例,在当代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下,通过对网络直播的传播与受众研究,探究网络直播良好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消费社会、文化语境、网络直播、李佳琦  1
期刊
【摘要】马来西亚在“一带一路”东南亚区域所扮演的独特作用,要求我们密切关注马来西亚对“一带一路”的情感倾向。新闻媒体作为人们了解国际事务的主要信息渠道,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受众眼中的形象。《新海峡时报》被誉为马来西亚“国报”,在“一带一路”报道上呈现怎样的框架?情感倾向如何?其生产机制又是什么?对中国媒体“一带一路”的海外传播力建设有何启示?  【关键词】一带一路;马来西亚;《新海峡时报》;框架理论 
期刊
【摘要】现阶段,创伤性新闻报道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的同时,受灾人群及救援人员的心理疏导也逐渐被重视。在此过程中,报道创伤性事件的记者也存在较大的患职业性心理创伤的风险,但有关记者的职业心理创伤目前并未受到应有的关注。本文旨在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的研究进行现状分析与未来展望,以期探寻到记者罹患心理创伤的原因,并综合提出解决心理创伤的方法。  【关键词】记者;职业性心理创伤;媒介制度  随着
期刊
【摘要】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整合新闻资源,强化技术支撑,优化内容供给,增强“四力”,打造精品力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 实实在在让读者感受到党的作為、城市的进步、人心的温暖,始终做好党报新闻宣传的突破口,着力打造新时代有影响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关键词】四力;山西故事;山西日报;  立于全媒体时代,《山西日报》对标中央媒体和优秀党报的改革经验,不断
期刊
【摘要】法籍越裔导演陈英雄的故事片处女作——《青木瓜之味》在1993年法国戛纳电影节上大放异彩。本文以《青木瓜之味》为个案研究对象,尝试从电影布景、电影情节、电影配乐、电影文化、电影主题等五个方面探析其实现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继而认为电影是实现异域跨文化传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海外越裔电影;跨文化传播;《青木瓜之味》;陈英雄  海外越裔电影代表着越南电影的新名片,也就是从海外越裔电影的崛起
期刊
【摘要】笔者在“体验式戏剧空间”的探索实践中发现,体验式舞台美术追求的根本就是戏剧空间的本体回归,而戏剧界从未间断过对“戏剧本体”的探讨,戏剧的产生根源更是议论纷纷,答案不一。但是,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戏剧产生的本源都离不开人类的参与,也可以说,观众在体验式戏剧空间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体验式戏剧空间践行的应用进行了分析,而后阐释了新媒体戏剧体验式美术空间的发展趋势,希望可以为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电视节目的形态从过去的单一匮乏逐步走向复杂与多元化。随着20世纪游戏类电视节目的兴起,看电视不再仅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渠道,更是一种娱乐身心,放松精神的方式。本文以1998年在中央电视台第五频道播出的《城市之间》节目为个案,通过详细分析其节目形态、特征与停播原因,着重探讨我国游戏类节目的现状及当下所暴露的问题,以期对同类型节目日后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
期刊
【摘要】随着国家政策支持、社会市场的需求增长,以及受众的品质追求,综艺节目不断向前发展,“慢综艺”随之迅猛发展,逐步兴起。代表性节目《向往的生活》中“慢节奏”的创作理念、家庭式人设主持人以及重拾待客之道的主客形式使得节目不断收获口碑。但伴随慢综艺发展过程随之而来的种种问题,也显现出综艺节目未来发展的隐忧。只有立足根本,从现实出发,分析我国的社会、市场和受众的趣向,增加人文价值的传导,引起情感共鸣,
期刊
【摘要】偶像养成类节目《青春有你2》自开播以来就迅速走红网络,短短几天因为各种话题频繁登上热搜。本文旨在通过对《青春有你2》走红原因的分析,来探究中国偶像养成类节目的发展传播与此类节目所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偶像养成;综艺选秀;《青春有你2》;影响  1. 国内偶像养成类节目概况  2004年的《超级女声》打破了由唱片和经纪公司推出明星的传统,开创了将素人打造为明星的可能,掀起了一股全民选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