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美国驻韩国大使哈里斯前往一家韩国理发店,剃掉在韩国引发争议的“日本式小胡子”。此前很多韩国人抨击哈里斯,称他的胡子与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的朝鲜总督相似,是对韩国的侮辱。由于哈里斯是日美混血,本就敏感的身份再加上特殊的胡子造型,成为引爆韩国反感情绪的导火索。
尊严和便利的折中
给哈里斯惹出麻烦的胡子样式类似“卫生胡”,英语直译为“牙刷胡”,这个名字的来由是胡子的造型整齐,如同牙刷一般。在美國出生和成长的哈里斯可能觉得牙刷胡稀松平常,因为牙刷胡最早就出现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对工业设备操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此前美国男性像欧洲男性一样,留着长而浓密的大胡子以象征男性尊严。但大胡子难打理、易弄脏,特别容易沾到机器上的油污,掉落的胡须还可能造成机器故障,甚至可能不小心被卷进机器造成致命伤害。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掀起剃须运动,一张剃得干干净净的脸开始成为新的时尚。
不过,很多美国男人仍坚持“胡子是男性象征”的传统观念,拒绝剃光自己的胡子,于是作为卫生与爱美的折中产物,牙刷胡被发明出来:在满脸须毛被剃得干干净净之后,只留下鼻子下面的一小块“领地”。它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卫生的要求,又最低限度地保留了男性的骄傲。1914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中首次采用戴礼帽、穿皮靴、驻拐杖,留着一撮小胡子的造型,一举成功,这个形象在他以后的电影中被保留下来,甚至成为卓别林的个人标志。后来卓别林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说:“之所以采取小胡子的造型,是因为它既给人以滑稽的感觉,而又足够小,不至于遮挡住自己的面部,妨碍表演。”
而此时的欧洲,剃须和小胡子并未像在美国一样流行开来。男性们虽然不再像19世纪那样普遍在下颌蓄着满脸浓密的长须,却仍不放松对上唇的胡子进行造型。其中最流行的一种叫“恺撒胡”,即在上唇留浓须,两边的须角伸出唇边,微微上翘。这种两边须角上翘的造型很难自然形成,当时的男士不得不用油或是蜡来固定胡子的造型。
欧洲最早流行牙刷胡的国家是同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飞速发展的德国。1907年,德国已经有不少男人开始留这种新式胡型,以至于当年10月20日的《纽约时报》特意报道此事,还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德国妇女最痛恨的事——牙刷胡逼走恺撒胡!
1908年,德国传奇赛车手汉斯·科本赢得纽约—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冠军,一时成为德国的“民族英雄”。这名赛车手不仅高大帅气,而且留的就是牙刷胡。随着对他赛程持续不断的报道和报纸上刊登的大幅照片,科本几乎成为牙刷胡的代言人。牙刷胡开始广受年轻人青睐,成为年轻人中的新潮流,采用牙刷胡的人群进一步扩大,并开始向欧洲其他地方蔓延。
防毒气让牙刷胡大流行
牙刷胡真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还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为打破战场僵局,同盟国与协约国纷纷施放毒气。据统计,1918年德军打出的炮弹中有一半是毒气弹,其惨烈可见一斑。
为在如此恶劣的战场环境下生存下来,防毒面具成为必备品。然而当时各国士兵中流行的上唇大胡子却阻挡了防毒面具密封效果。为了保命,士兵们不得不剃掉心爱的大胡子,仅在鼻下留下一撮胡须。牙刷胡就这样“迫不得已”地在各国军队中流行开来,完全取代了恺撒胡的地位。1918年,就连一向坚持恺撒胡的德国皇室成员也有不少人换成了牙刷胡。正是来源于一战战场的体验,让战前还保留着传统大胡子的希特勒也留起标志性的小胡子。
一战结束,但牙刷胡的流行并没有结束。大约就是在此期间,牙刷胡传到了日本。一时间,从西欧的德国到东欧的苏联再到远东的日本,军人们的牙刷胡造型风靡一时——军人们心里清楚,战争没有结束,他们迎来的只是休战期,只要战争一爆发,噩梦般的毒气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小胡子”留下惨痛记忆
明治和大正时期,日本社会普遍流行模仿英法的恺撒胡造型。当时这种胡子在中国被称为“仁丹胡”,因为日本在中国大肆张贴的仁丹广告头像就留着这样的胡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牙刷胡迅速在日本流行开来。首先是学习德国的日本军人采用牙刷胡,接着传到特高课和汉口商行等日本军事特务机构中,最后连民间也开始有样学样地留起牙刷胡。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留着牙刷胡的日本军人、特务以及商人蜂拥进入中国各个角落,以至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对日本人的记忆中,牙刷胡成为鲜明的标志。当时日本文职高官也几乎个个都是牙刷胡。最有名的当属三次出任首相的近卫文麿。在他任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他与希特勒并称为发动二战的“两个小胡子”。
如果仔细观察被韩国拿来与哈里斯比较的几名日本驻朝鲜总督,也能清晰看到胡子造型的变化。首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还是满脸的大胡子,之后的曾祢荒助、寺内正毅就改为恺撒胡,此后的长谷川好道、斋藤实、宇垣一成、山梨半造、南次郎等均为牙刷胡。
然而正是这些日本驻朝鲜总督,让朝鲜半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10年,日本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完全吞并朝鲜。为消灭朝鲜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日本从思想上和肉体上对朝鲜人进行残酷镇压。此外,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对朝鲜的煤、铁等各种资源进行疯狂掠夺,朝鲜半岛1/4农田和4/5的森林矿山等资源被日本强占。
而胡须造型最接近标准牙刷胡的最后两任朝鲜总督小矶国昭和阿部信行,也是对朝鲜人民最为残忍的。小矶国昭1936—1938年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后于1942—1944年出任朝鲜总督,因其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运动,被称为“朝鲜之虎”。1943年,小矶更是一力推动和组织强征朝鲜男性参加二战,前后共有24万朝鲜青壮年被强征入日军充当炮灰,近800万朝鲜民众被征发服劳役,死者数以万计,小矶的双手沾满了朝鲜人民的鲜血。日本历任朝鲜总督所欠血债委实不少,无怪乎时过境迁70多年后,韩国民间对他们的牙刷胡仍念念不忘,一见哈里斯的胡子造型,便勾起那段惨痛的回忆。
正是由于东西方这些留着小胡子的战争贩子的累累罪行,使得牙刷胡在二战中成为法西斯象征的一部分,以至于二战结束后,曾风靡一时的牙刷胡迅速销声匿迹,难觅其踪。牙刷胡因战争而流行,又因战争而被唾弃,可谓成也“战”,败也“战”。
(摘自《环球时报》)
工作和人生本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规定了做法,把面包做成刺身,蘸上烂炖当做一道菜下饭吃也没什么不可以。就算失败摔倒,只要像不倒翁一样,再爬起来就好了。
——《孤独的美食家》
尊严和便利的折中
给哈里斯惹出麻烦的胡子样式类似“卫生胡”,英语直译为“牙刷胡”,这个名字的来由是胡子的造型整齐,如同牙刷一般。在美國出生和成长的哈里斯可能觉得牙刷胡稀松平常,因为牙刷胡最早就出现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对工业设备操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此前美国男性像欧洲男性一样,留着长而浓密的大胡子以象征男性尊严。但大胡子难打理、易弄脏,特别容易沾到机器上的油污,掉落的胡须还可能造成机器故障,甚至可能不小心被卷进机器造成致命伤害。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掀起剃须运动,一张剃得干干净净的脸开始成为新的时尚。
不过,很多美国男人仍坚持“胡子是男性象征”的传统观念,拒绝剃光自己的胡子,于是作为卫生与爱美的折中产物,牙刷胡被发明出来:在满脸须毛被剃得干干净净之后,只留下鼻子下面的一小块“领地”。它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卫生的要求,又最低限度地保留了男性的骄傲。1914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中首次采用戴礼帽、穿皮靴、驻拐杖,留着一撮小胡子的造型,一举成功,这个形象在他以后的电影中被保留下来,甚至成为卓别林的个人标志。后来卓别林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说:“之所以采取小胡子的造型,是因为它既给人以滑稽的感觉,而又足够小,不至于遮挡住自己的面部,妨碍表演。”
而此时的欧洲,剃须和小胡子并未像在美国一样流行开来。男性们虽然不再像19世纪那样普遍在下颌蓄着满脸浓密的长须,却仍不放松对上唇的胡子进行造型。其中最流行的一种叫“恺撒胡”,即在上唇留浓须,两边的须角伸出唇边,微微上翘。这种两边须角上翘的造型很难自然形成,当时的男士不得不用油或是蜡来固定胡子的造型。
欧洲最早流行牙刷胡的国家是同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飞速发展的德国。1907年,德国已经有不少男人开始留这种新式胡型,以至于当年10月20日的《纽约时报》特意报道此事,还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德国妇女最痛恨的事——牙刷胡逼走恺撒胡!
1908年,德国传奇赛车手汉斯·科本赢得纽约—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冠军,一时成为德国的“民族英雄”。这名赛车手不仅高大帅气,而且留的就是牙刷胡。随着对他赛程持续不断的报道和报纸上刊登的大幅照片,科本几乎成为牙刷胡的代言人。牙刷胡开始广受年轻人青睐,成为年轻人中的新潮流,采用牙刷胡的人群进一步扩大,并开始向欧洲其他地方蔓延。
防毒气让牙刷胡大流行
牙刷胡真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还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为打破战场僵局,同盟国与协约国纷纷施放毒气。据统计,1918年德军打出的炮弹中有一半是毒气弹,其惨烈可见一斑。
为在如此恶劣的战场环境下生存下来,防毒面具成为必备品。然而当时各国士兵中流行的上唇大胡子却阻挡了防毒面具密封效果。为了保命,士兵们不得不剃掉心爱的大胡子,仅在鼻下留下一撮胡须。牙刷胡就这样“迫不得已”地在各国军队中流行开来,完全取代了恺撒胡的地位。1918年,就连一向坚持恺撒胡的德国皇室成员也有不少人换成了牙刷胡。正是来源于一战战场的体验,让战前还保留着传统大胡子的希特勒也留起标志性的小胡子。
一战结束,但牙刷胡的流行并没有结束。大约就是在此期间,牙刷胡传到了日本。一时间,从西欧的德国到东欧的苏联再到远东的日本,军人们的牙刷胡造型风靡一时——军人们心里清楚,战争没有结束,他们迎来的只是休战期,只要战争一爆发,噩梦般的毒气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小胡子”留下惨痛记忆
明治和大正时期,日本社会普遍流行模仿英法的恺撒胡造型。当时这种胡子在中国被称为“仁丹胡”,因为日本在中国大肆张贴的仁丹广告头像就留着这样的胡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牙刷胡迅速在日本流行开来。首先是学习德国的日本军人采用牙刷胡,接着传到特高课和汉口商行等日本军事特务机构中,最后连民间也开始有样学样地留起牙刷胡。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留着牙刷胡的日本军人、特务以及商人蜂拥进入中国各个角落,以至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对日本人的记忆中,牙刷胡成为鲜明的标志。当时日本文职高官也几乎个个都是牙刷胡。最有名的当属三次出任首相的近卫文麿。在他任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他与希特勒并称为发动二战的“两个小胡子”。
如果仔细观察被韩国拿来与哈里斯比较的几名日本驻朝鲜总督,也能清晰看到胡子造型的变化。首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还是满脸的大胡子,之后的曾祢荒助、寺内正毅就改为恺撒胡,此后的长谷川好道、斋藤实、宇垣一成、山梨半造、南次郎等均为牙刷胡。
然而正是这些日本驻朝鲜总督,让朝鲜半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10年,日本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完全吞并朝鲜。为消灭朝鲜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日本从思想上和肉体上对朝鲜人进行残酷镇压。此外,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对朝鲜的煤、铁等各种资源进行疯狂掠夺,朝鲜半岛1/4农田和4/5的森林矿山等资源被日本强占。
而胡须造型最接近标准牙刷胡的最后两任朝鲜总督小矶国昭和阿部信行,也是对朝鲜人民最为残忍的。小矶国昭1936—1938年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后于1942—1944年出任朝鲜总督,因其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运动,被称为“朝鲜之虎”。1943年,小矶更是一力推动和组织强征朝鲜男性参加二战,前后共有24万朝鲜青壮年被强征入日军充当炮灰,近800万朝鲜民众被征发服劳役,死者数以万计,小矶的双手沾满了朝鲜人民的鲜血。日本历任朝鲜总督所欠血债委实不少,无怪乎时过境迁70多年后,韩国民间对他们的牙刷胡仍念念不忘,一见哈里斯的胡子造型,便勾起那段惨痛的回忆。
正是由于东西方这些留着小胡子的战争贩子的累累罪行,使得牙刷胡在二战中成为法西斯象征的一部分,以至于二战结束后,曾风靡一时的牙刷胡迅速销声匿迹,难觅其踪。牙刷胡因战争而流行,又因战争而被唾弃,可谓成也“战”,败也“战”。
(摘自《环球时报》)
工作和人生本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规定了做法,把面包做成刺身,蘸上烂炖当做一道菜下饭吃也没什么不可以。就算失败摔倒,只要像不倒翁一样,再爬起来就好了。
——《孤独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