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刷胡:成也“战”,败也“战”

来源 :领导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xw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美国驻韩国大使哈里斯前往一家韩国理发店,剃掉在韩国引发争议的“日本式小胡子”。此前很多韩国人抨击哈里斯,称他的胡子与日本殖民朝鲜半岛时期的朝鲜总督相似,是对韩国的侮辱。由于哈里斯是日美混血,本就敏感的身份再加上特殊的胡子造型,成为引爆韩国反感情绪的导火索。
  尊严和便利的折中
  给哈里斯惹出麻烦的胡子样式类似“卫生胡”,英语直译为“牙刷胡”,这个名字的来由是胡子的造型整齐,如同牙刷一般。在美國出生和成长的哈里斯可能觉得牙刷胡稀松平常,因为牙刷胡最早就出现于19世纪后期的美国。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工业生产规模急剧扩大,对工业设备操作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此前美国男性像欧洲男性一样,留着长而浓密的大胡子以象征男性尊严。但大胡子难打理、易弄脏,特别容易沾到机器上的油污,掉落的胡须还可能造成机器故障,甚至可能不小心被卷进机器造成致命伤害。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掀起剃须运动,一张剃得干干净净的脸开始成为新的时尚。
  不过,很多美国男人仍坚持“胡子是男性象征”的传统观念,拒绝剃光自己的胡子,于是作为卫生与爱美的折中产物,牙刷胡被发明出来:在满脸须毛被剃得干干净净之后,只留下鼻子下面的一小块“领地”。它既最大限度地满足卫生的要求,又最低限度地保留了男性的骄傲。1914年,喜剧大师卓别林在电影中首次采用戴礼帽、穿皮靴、驻拐杖,留着一撮小胡子的造型,一举成功,这个形象在他以后的电影中被保留下来,甚至成为卓别林的个人标志。后来卓别林在一次采访中解释说:“之所以采取小胡子的造型,是因为它既给人以滑稽的感觉,而又足够小,不至于遮挡住自己的面部,妨碍表演。”
  而此时的欧洲,剃须和小胡子并未像在美国一样流行开来。男性们虽然不再像19世纪那样普遍在下颌蓄着满脸浓密的长须,却仍不放松对上唇的胡子进行造型。其中最流行的一种叫“恺撒胡”,即在上唇留浓须,两边的须角伸出唇边,微微上翘。这种两边须角上翘的造型很难自然形成,当时的男士不得不用油或是蜡来固定胡子的造型。
  欧洲最早流行牙刷胡的国家是同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获得飞速发展的德国。1907年,德国已经有不少男人开始留这种新式胡型,以至于当年10月20日的《纽约时报》特意报道此事,还起了一个耸人听闻的标题:德国妇女最痛恨的事——牙刷胡逼走恺撒胡!
  1908年,德国传奇赛车手汉斯·科本赢得纽约—巴黎汽车拉力赛的冠军,一时成为德国的“民族英雄”。这名赛车手不仅高大帅气,而且留的就是牙刷胡。随着对他赛程持续不断的报道和报纸上刊登的大幅照片,科本几乎成为牙刷胡的代言人。牙刷胡开始广受年轻人青睐,成为年轻人中的新潮流,采用牙刷胡的人群进一步扩大,并开始向欧洲其他地方蔓延。
  防毒气让牙刷胡大流行
  牙刷胡真正成为一种流行趋势,还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毒气战。为打破战场僵局,同盟国与协约国纷纷施放毒气。据统计,1918年德军打出的炮弹中有一半是毒气弹,其惨烈可见一斑。
  为在如此恶劣的战场环境下生存下来,防毒面具成为必备品。然而当时各国士兵中流行的上唇大胡子却阻挡了防毒面具密封效果。为了保命,士兵们不得不剃掉心爱的大胡子,仅在鼻下留下一撮胡须。牙刷胡就这样“迫不得已”地在各国军队中流行开来,完全取代了恺撒胡的地位。1918年,就连一向坚持恺撒胡的德国皇室成员也有不少人换成了牙刷胡。正是来源于一战战场的体验,让战前还保留着传统大胡子的希特勒也留起标志性的小胡子。
  一战结束,但牙刷胡的流行并没有结束。大约就是在此期间,牙刷胡传到了日本。一时间,从西欧的德国到东欧的苏联再到远东的日本,军人们的牙刷胡造型风靡一时——军人们心里清楚,战争没有结束,他们迎来的只是休战期,只要战争一爆发,噩梦般的毒气随时有可能卷土重来。
  “小胡子”留下惨痛记忆
  明治和大正时期,日本社会普遍流行模仿英法的恺撒胡造型。当时这种胡子在中国被称为“仁丹胡”,因为日本在中国大肆张贴的仁丹广告头像就留着这样的胡子。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牙刷胡迅速在日本流行开来。首先是学习德国的日本军人采用牙刷胡,接着传到特高课和汉口商行等日本军事特务机构中,最后连民间也开始有样学样地留起牙刷胡。侵华战争全面爆发后,大批留着牙刷胡的日本军人、特务以及商人蜂拥进入中国各个角落,以至于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对日本人的记忆中,牙刷胡成为鲜明的标志。当时日本文职高官也几乎个个都是牙刷胡。最有名的当属三次出任首相的近卫文麿。在他任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因此他与希特勒并称为发动二战的“两个小胡子”。
  如果仔细观察被韩国拿来与哈里斯比较的几名日本驻朝鲜总督,也能清晰看到胡子造型的变化。首任朝鲜总督伊藤博文还是满脸的大胡子,之后的曾祢荒助、寺内正毅就改为恺撒胡,此后的长谷川好道、斋藤实、宇垣一成、山梨半造、南次郎等均为牙刷胡。
  然而正是这些日本驻朝鲜总督,让朝鲜半岛陷入水深火热之中。1910年,日本武力胁迫朝鲜签订《日韩合并条约》,完全吞并朝鲜。为消灭朝鲜人的民族意识和反抗意识,日本从思想上和肉体上对朝鲜人进行残酷镇压。此外,日本帝国主义者还对朝鲜的煤、铁等各种资源进行疯狂掠夺,朝鲜半岛1/4农田和4/5的森林矿山等资源被日本强占。
  而胡须造型最接近标准牙刷胡的最后两任朝鲜总督小矶国昭和阿部信行,也是对朝鲜人民最为残忍的。小矶国昭1936—1938年任日本驻朝鲜军司令,后于1942—1944年出任朝鲜总督,因其残酷镇压朝鲜人民的反抗运动,被称为“朝鲜之虎”。1943年,小矶更是一力推动和组织强征朝鲜男性参加二战,前后共有24万朝鲜青壮年被强征入日军充当炮灰,近800万朝鲜民众被征发服劳役,死者数以万计,小矶的双手沾满了朝鲜人民的鲜血。日本历任朝鲜总督所欠血债委实不少,无怪乎时过境迁70多年后,韩国民间对他们的牙刷胡仍念念不忘,一见哈里斯的胡子造型,便勾起那段惨痛的回忆。
  正是由于东西方这些留着小胡子的战争贩子的累累罪行,使得牙刷胡在二战中成为法西斯象征的一部分,以至于二战结束后,曾风靡一时的牙刷胡迅速销声匿迹,难觅其踪。牙刷胡因战争而流行,又因战争而被唾弃,可谓成也“战”,败也“战”。
  (摘自《环球时报》)
  工作和人生本该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但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规定了做法,把面包做成刺身,蘸上烂炖当做一道菜下饭吃也没什么不可以。就算失败摔倒,只要像不倒翁一样,再爬起来就好了。
  ——《孤独的美食家》
其他文献
新加坡7月10日大选前夕,总理李显龙的弟弟李显扬高调加入反对党,引起舆论小小骚动。但李显扬只是加入政党,并没有参选。就算他参选,也不可能影响他哥哥带领执政的人民行动党继续获胜——然而第一政治家庭的内斗,总让人感兴趣。  虽然新加坡已故国父李光耀反对个人崇拜,并在生前表示去世后他的故居也应拆掉,以免成为崇拜者的“朝圣之地”,但其故居到现在也没被拆掉。他的女儿李玮玲和小儿子李显扬认为,这是大哥李显龙以
期刊
作为管理者,对员工的错误提出批评不可避免。好的批评,让人知错,激人奋进;差的批评,让人不服,挫伤积极性。由于管理者的性格、经历及企业文化的不同,大家对批评的认识、方式也不尽相同,下面,就来看看几个商界精英的观点与做法。  马云:批评决不可含含糊糊  在一次演讲中,马云在谈到如何批评员工的问题时,说:“不管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老板不可能不批评人。批评是一门艺术,必须要清清楚楚。我看到一些领导和干部
期刊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调动其思维,夯实语言基础。而有效的阅读更要关注的是了解和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训练他们掌握适
康熙为何对科学产生兴趣  康熙皇帝对科学产生兴趣,要追溯到他少时经历的反教案和中西历法之争。顺治年间,汤若望(耶稣会教士)作为钦天监监正深得皇帝信任,引起保守好斗的文人杨光先的不满。杨光先在顺治末年掀起反教案,声称宁可让中国没有好的历法,也不能任用西洋人。1668年,康熙派人向软禁中的传教士询问历法情况,而后将南怀仁(耶稣会教士)和杨光先等人召集到紫禁城午门外进行日影观测,又到观象台观水星、金星的
期刊
是那么遥远的动乱年代。一群人蹒跚地、扶老携幼地离开了兵荒马乱的中原,展开了一段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南下迁徙。苍月稀星,疾风炎日,伴着惊险艰苦的行程,漫漫长路,血影斑斓。终究,寄
给仿制者传授“秘方”rn[哲理的故事]rn明洪武年间,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一户渠姓人家靠走村串户卖货起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渠家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人家.17世纪,中俄“万里
期刊
The effect of Ca addition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impression creep properties of AS31 magnesium alloy was investigated in the current study.The results showed
国内对镍及镍合金的VAR熔炼研究较少。本文介绍了对VAR熔炼的N6锭进行管材轧制的工艺试验。试验表明,此方法生产的镍锭可加工性较好,但产品的拉伸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可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