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得到了明显地提高,越来越重视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要不断地完善绿色施工技术,提高绿色施工水平,为社会建设出经济、环保、绿色的建筑工程。本文对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发展趋势及绿色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绿色 建筑 工程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獻标识码: A
正文:
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绿色建筑施工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要求和选择,绿色施工能减少施工建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程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可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绿色施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使绿色施工得到落实,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对绿色施工总体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提供绿色施工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必然性
我国的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必然选择,建筑业作为一个开放行业,绿色施工将是一个施工企业能否进入建设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施工企业会面临建设市场的竞争。实施绿色施工在项目投标中将更易于中标,一些发达国家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企业进入我国的建设市场后,将形成极大的市场压力和对建设市场的推动。此外,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既能创造经济效益,也能产生环境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长期良性地发展,因此,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绿色建筑施工构成体系如图 1 所示。
图 1绿色建筑施工构成体系
2绿色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环节,这里主要介绍绿色施工的几项具体技术措施。
2. 1场地与环境
2. 1. 1建筑场地
施工场地应进行合理布置,减少占地面积,加强对场地的保护,并使得对场地的破坏和扰动减少到最低程度,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现场及附近水土流失等对环境的破坏。
2. 1. 2环境负荷
施工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避免和降低排放污染物污染土壤。如: 垃圾站、化粪池、水泥库、仓库等处要采取防渗防漏措施,以防止污染物、化学品、危险品、固体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施工结束应恢复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补偿施工过程中地貌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土壤侵蚀损失。
2. 1. 3水文环境
工程地质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 保护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水体和地下水,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质的破坏和对水量的影响;对施工降水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抽取地下水,且回灌水水质应达标。
图 2场地环境要素示意图
2. 2临时设施
传统施工中临时用地经常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绿色施工的原则是采用节地型临时工程,采用紧凑布置施工临时用房等方式,充分利用空间。如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以大大减少临时工程和辅助工程占地。利用构件商品化规格化,积极推广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和预制构件,尽量取消或减少施工现场设置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不仅可以减少对现场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临时工程用地,提高用地效率。
2. 3新技术及新材料
优选施工工艺技术,改进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环境负荷。比如,在施工高层深基坑时可以采用逆作法,在地下室 1 层的顶板结构浇筑完成后,地下部分的施工就能够在密闭的地下空间内完成,可以减少因开敞式深基坑施工带来的噪声、粉尘等环境影响; 在城市地下管道的铺设、更换、维修工程中,采用非开挖埋管技术可以不破坏基础设施、不影响城市交通,并具有施工进度快、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综合效益高等优点; 在桩基础工程中可以采用静压施工法替代锤击法施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采用,如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可以不作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能够节约资源、减少和避免垃圾和噪声的产生;采用免振捣混凝土,无须振捣而自动填实的高流态特性,不但可以减少混凝土浇筑量,也避免了振捣时产生的噪声、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在大直径钢筋连接时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可以减少焊接中光污染和电能消耗。利用大模板、滑模等新型模板,也可以降低组合钢模版安装、拆除过程中的噪声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在建筑施工中采用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C(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协同建造等技术; 推进计算机模拟分析,发展新型的管理运营方式,推动传统施工的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施工的管理模式转变等。采用信息技术,精心施工和优化集成等方式,完成绿色建筑施工所需的各项指标。
2. 4建设垃圾
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应按照减量、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等原则处理。减量是要求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来达到需要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进行污染的控制和资源的节约,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钢筋、混凝土、砂浆、木料、墙体材料、各类装饰砖、电线等材料废弃物的产生。除了减量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下游出口也是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建筑垃圾如何进行循环利用。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是指垃圾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如利用建筑垃圾加固地基,利用土质改良机加工出符合需要的筑堤土、地基土、优质回填土; 利用混凝土破碎机将废弃混凝土加工为再生砂、再生碎石; 用路面再生机将刨削的沥青块再生处理为可以再次使用的路面材料。
2. 5周边环境
绿色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例如采用与基地场地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和基础形式;土方开挖量和地下水的抽取量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或扰动应尽可能地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扬尘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若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些污染,会对周边环境或构筑物产生很大的扰动和影响。施工现场的扬尘的构成主要有拆迁、裸露场地、现场搅拌,以及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运输、存放,建筑垃圾的运输、存放等因素。可以采用淋水降尘,设置围挡,垃圾封闭,场内道路硬化,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进行扬尘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雨水两类。如果未经有效处理进行排放,会对地下水、河流、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对水中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最终危害地球、危害人类。在施工现场的不同施工阶段,产生噪声的来源也不同,土石方的装运、打桩机打桩、混凝土搅拌机、脚手架、模板修理等应进行消声、吸声、隔声处理,为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应将能够产生噪声的活动和设备远离人群。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剧了环境的压力,再这样下去,一定会使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最终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造成影响。绿色施工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中,一定要坚持绿色施工的基本理念,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绿色施工。我国绿色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与实际的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一定要加大力度发展和完善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环境效益,保证工程达到环境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王锐,魏娜.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3).
[2] 桑刚. 浅析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5(2).
[3] 龙伟雄.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11).
关键词:绿色 建筑 工程 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獻标识码: A
正文:
建筑工程高速发展的今天,绿色建筑施工已经成为人们的基本要求和选择,绿色施工能减少施工建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工程的负面影响,提高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其是可以取得良好的环境效益。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绿色施工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使绿色施工得到落实,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对绿色施工总体的要求进行充分考虑,提供绿色施工所需要的基础条件。
1建筑工程绿色施工的必然性
我国的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必然选择,建筑业作为一个开放行业,绿色施工将是一个施工企业能否进入建设市场的绿色通行证,施工企业会面临建设市场的竞争。实施绿色施工在项目投标中将更易于中标,一些发达国家具有绿色施工能力的企业进入我国的建设市场后,将形成极大的市场压力和对建设市场的推动。此外,施工企业实施绿色施工,既能创造经济效益,也能产生环境和社会效益; 有利于施工管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企业社会形象的提升,有利于企业的长期良性地发展,因此,绿色施工是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必然。绿色建筑施工构成体系如图 1 所示。
图 1绿色建筑施工构成体系
2绿色施工的主要技术措施
绿色施工是一个系统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是实施绿色施工的关键环节,这里主要介绍绿色施工的几项具体技术措施。
2. 1场地与环境
2. 1. 1建筑场地
施工场地应进行合理布置,减少占地面积,加强对场地的保护,并使得对场地的破坏和扰动减少到最低程度,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现场及附近水土流失等对环境的破坏。
2. 1. 2环境负荷
施工废弃物应按照国家及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分类处理; 避免和降低排放污染物污染土壤。如: 垃圾站、化粪池、水泥库、仓库等处要采取防渗防漏措施,以防止污染物、化学品、危险品、固体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泄漏; 施工结束应恢复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补偿施工过程中地貌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等土壤侵蚀损失。
2. 1. 3水文环境
工程地质勘察和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地下水的污染; 保护施工场地及其周围的自然水体和地下水,减少施工过程中对水质的破坏和对水量的影响;对施工降水方案进行优化,尽可能减少抽取地下水,且回灌水水质应达标。
图 2场地环境要素示意图
2. 2临时设施
传统施工中临时用地经常需要占用较大面积土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绿色施工的原则是采用节地型临时工程,采用紧凑布置施工临时用房等方式,充分利用空间。如利用周边的配套公共建筑设施,以大大减少临时工程和辅助工程占地。利用构件商品化规格化,积极推广商品混凝土、商品砂浆和预制构件,尽量取消或减少施工现场设置木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混凝土搅拌站,不仅可以减少对现场环境的污染,而且可以有效减少临时工程用地,提高用地效率。
2. 3新技术及新材料
优选施工工艺技术,改进高性能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而且能够节约资源,降低环境负荷。比如,在施工高层深基坑时可以采用逆作法,在地下室 1 层的顶板结构浇筑完成后,地下部分的施工就能够在密闭的地下空间内完成,可以减少因开敞式深基坑施工带来的噪声、粉尘等环境影响; 在城市地下管道的铺设、更换、维修工程中,采用非开挖埋管技术可以不破坏基础设施、不影响城市交通,并具有施工进度快、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综合效益高等优点; 在桩基础工程中可以采用静压施工法替代锤击法施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采用,如清水混凝土,其表面可以不作抹灰、喷涂、干挂等装饰,能够节约资源、减少和避免垃圾和噪声的产生;采用免振捣混凝土,无须振捣而自动填实的高流态特性,不但可以减少混凝土浇筑量,也避免了振捣时产生的噪声、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在大直径钢筋连接时采用直螺纹机械连接,可以减少焊接中光污染和电能消耗。利用大模板、滑模等新型模板,也可以降低组合钢模版安装、拆除过程中的噪声等。加强信息技术应用,如在建筑施工中采用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C(计算机辅助施工)技术和基于网络的协同建造等技术; 推进计算机模拟分析,发展新型的管理运营方式,推动传统施工的管理模式向数字化施工的管理模式转变等。采用信息技术,精心施工和优化集成等方式,完成绿色建筑施工所需的各项指标。
2. 4建设垃圾
实现绿色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建筑垃圾的有效管理和合理处置。建筑垃圾应按照减量、再使用、循环再生利用等原则处理。减量是要求使用较少的能源和原料来达到需要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从而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进行污染的控制和资源的节约,这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减少钢筋、混凝土、砂浆、木料、墙体材料、各类装饰砖、电线等材料废弃物的产生。除了减量外,处理建筑垃圾的下游出口也是问题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即建筑垃圾如何进行循环利用。建筑垃圾的循环利用是指垃圾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如利用建筑垃圾加固地基,利用土质改良机加工出符合需要的筑堤土、地基土、优质回填土; 利用混凝土破碎机将废弃混凝土加工为再生砂、再生碎石; 用路面再生机将刨削的沥青块再生处理为可以再次使用的路面材料。
2. 5周边环境
绿色施工对周边环境的扰动应该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例如采用与基地场地相适应的地基处理方式和基础形式;土方开挖量和地下水的抽取量应尽可能地减少,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或扰动应尽可能地避免。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有扬尘污染、水污染和噪声污染,若不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这些污染,会对周边环境或构筑物产生很大的扰动和影响。施工现场的扬尘的构成主要有拆迁、裸露场地、现场搅拌,以及易散落、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运输、存放,建筑垃圾的运输、存放等因素。可以采用淋水降尘,设置围挡,垃圾封闭,场内道路硬化,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进行扬尘处理。施工现场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产生的污水、雨水两类。如果未经有效处理进行排放,会对地下水、河流、海洋等水体造成污染,从而对水中生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最终危害地球、危害人类。在施工现场的不同施工阶段,产生噪声的来源也不同,土石方的装运、打桩机打桩、混凝土搅拌机、脚手架、模板修理等应进行消声、吸声、隔声处理,为避免干扰他人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应将能够产生噪声的活动和设备远离人群。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加剧了环境的压力,再这样下去,一定会使环境承载能力超负荷运转,最终对人类的发展和进步造成影响。绿色施工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降低施工成本。在施工中,一定要坚持绿色施工的基本理念,在绿色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绿色施工。我国绿色施工技术起步比较晚,与实际的需要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技术还不够成熟,所以,一定要加大力度发展和完善建筑绿色施工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环境效益,保证工程达到环境指标。
参 考 文 献:
[1] 王锐,魏娜. 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5(3).
[2] 桑刚. 浅析绿色施工技术在施工现场的具体应用[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5(2).
[3] 龙伟雄.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