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操盘手,即使在决定论、宿命论的哲学体系中,决定人命运的因素都是无比复杂,以至于几乎无法精确计算
她说自己很少预设特别确定的原则:比如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在唐郗汝看来,这些预设都是不理性的。
唐郗汝
1980年出生,现任北京星引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
2003年开始从事影视工作。
2005年正式成为拾月堂的合伙人,并从2006年开始与拾月堂的合伙人余伟国等人一起策划培养和发掘电影新兴力量的商业电影计划。
2008年将这个计划命名为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并正式推向公众。
曾经的《疯狂的石头》已经胜利,是的,很幸运,正如唐郗汝所说,她有规划,而且规划得很早,所以往回看自己的彷徨期很短,也很少走弯路。从某一方面说,星引力公司的成功是独属于唐郗汝的,尽管她一再强调这是属于全体主创的功劳。
我总觉得,“好事”其实并不是人的初始目的,而是达到初始目的之后的一个“锦上添花”。
此外,采访唐郗汝,我还有一个体会:你对自己做的事情越喜欢、越投入,你也就越容易达到忘我和快乐的境界;一旦忘我和快乐了,好事自然也就会接踵而至。
正所谓,锦上添花。
第一眼看上去,唐郗汝并不能算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只有慢慢端详,才能体味出她五官的精致和笼罩在身边淡淡的女人香。化好妆,轻轻地坐在光线暗淡的椅子上,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褪色的窗棱软绵绵地照射进来,浮现出一种震撼心灵的安详、宁静之美。唐郗汝浅浅地抿着一小杯泛着泡沫的Cappuccino,身边围绕着其他客人袅袅升腾的白色轻烟和嘈杂热闹的嬉笑声。
“我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
“初中毕业的暑假去快餐厅打工,那一年我才15岁, 加上只是短期打工锻炼的学生,因此大家都比较照顾我。我和另外一个比我大一些的姑娘们一起负责收盘子、擦桌子、倒垃圾……大家认为我很勤快,但是脸上没有表情。那时候没有作为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只是埋头干活,并不懂微笑服务。如果上述内容算是一份工作的话,当时的心态就是:我要试试自己是否有生存能力。严格来说,我也许一直都没有过正式工作的经验,我从来没有做过应聘工作的简历,大学毕业就直接读研,然后硕博连读。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跟影视圈的导演合作、写文案、尝试做剧本策划的工作,然后进入了拾月堂,开始业务的合作,负责创意、策划,并逐渐开始在管理运营层面出谋划策。”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机会,唐郗汝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于是整合资源,成为公司合伙人,建立星引力、盛立时月公司等等。
“可能小时候喜欢马拉多纳都是一个理由”
“我很小就决定自己以后要从事学术研究,高中的时候把研究方向确定在哲学,但自认为哲学不是在学校里学的科目,所以选择了外语,因为我觉得外语是一种工具,有助于我研究学问。”总之,唐郗汝并不在乎大学究竟学什么专业,可能小时候喜欢马拉多纳都是一个理由。“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操盘手,即使在决定论、宿命论的哲学体系中,决定人命运的因素都是无比复杂,以至于几乎无法精确计算,因此,无论哪种理念,都允许自由意志的存在,无非是自由的限度而已。”换句话说,盲从也是一种选择,无论走出哪一步,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最终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放弃也是一种决定,包括放弃自己的所爱。“我的决定中,也包括了服从和放弃,但所有的决定都是在我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全面考量的结果,所以从初中升高中填志愿开始,未来方向都是我自己决定的。”
“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所以很认真”
唐郗汝是江苏人,虽然说的算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那种带着南方气息的吴依软语还是在不经意间参透出来。2005年的时候唐郗汝和著名摇滚音乐人颜峻组建糖乐队。那年迷笛音乐节,颜峻主办的Mini Midi临时缺席了一个乐队,找来唐郗汝问她是否愿意一起救场,然后就诞生了这么一个以效果器和各种拟音材料为主的声音表演组合。这个乐队至今为止,一共演出过三场,后两场唐郗汝还特意为此加入了电脑和合成器,但她笑着说这一切都以玩乐为主。唐郗汝回忆:“第一次上台表演很紧张,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所以正襟危坐,显得很认真,其实并不知道该干什么。接下来两次表演算是放松了一些,也有当时的照片留下,现在再聊这些事情觉得什么都很好玩。”虽然她当初的表演很不怎么样,但是当年他们每个人都曾认真地就自己的表演风格和理念做过探讨,也正是因为这个机缘唐郗汝拍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剧情短片。后两场表演还录制了碟片,据说在一个卖地下音乐作品的店里还有出售,她和颜峻都认为这个乐队还会存在下去,虽然不知道下一场演出会在何时。一切都无法预知,年轻时就是可以凭着一股锐气放荡不羁,什么都不在乎的做事风格,有一点像现实版的童话故事。据颜峻说,两年以后,有一个日本朋友还问他,当年糖乐队的那个女孩儿去哪儿了。
“接受,顺应,理解,因为这是常态”
聊起对人、对事物的原则,唐郗汝说:“尽可能的感受、理解那些与自己的有差异的人和事物。”其实理解自己都是一项需要认真面对的工作,每个人的痛苦和不幸福都是因为不够了解自己的欲望和能力。也许在她的原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时的选择,因为必须在无法洞悉全部真相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才有了错误,也有了惊喜。所以她说自己很少预设特别确定的原则:比如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在唐郗汝看来,这些预设都是不理性的。每个人的个人时间和能力都有限,尽量地了解事物、理解并且做出某种自己认为能力可以承担的选择。因为有了承担,才有了必须面对的良心、社会压力以及所有人的期待。“这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考量因素,尽量使自己不盲目。”她缜密理性的天性是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最根本的生存需要。面对生活的变幻无穷,唐郗汝说自己无所谓喜欢与否,她只是接受,顺应,理解,因为这是常态,时间的内容就是变化。
现在唐郗汝每天的生活状态是让自己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收邮件,去公司。到公司就是收拾各种杂物,期间会有几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日常工作、项目进展、创意会以及与不同合作方的洽谈;中午没有午休;晚上7点多如果没有安排工作晚餐,就在办公室吃爸爸带来的饭菜,同时处理文件,回复各种工作信函。吃完饭是个人学习时间:之前是论文、现在是小说翻译稿的整理。“在我的世俗生活观里,没有非时间状态。孤独是永远的,因为沟通和完全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孤独并非无益,完全的充盈意味着没有自省的空间,也就缺乏没有激发生命能量的可能性了。”她笑着的说自己期望获得幸福的方式是不断地贴合现实,降低欲望,理解自己,理解世界,从而学会真正的爱和宽容,至于生活状态,其实不太重要,心灵状态也许更关键。
Q&A:
Q:能具体谈谈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么?
A:概括来说:小成本、商业类型片、培养新人、集群操作、整合营销。小成本和商业类型片为了保障商业回报,电影在这个层面首先是一个生意,只有不亏欠,并且赢利,才有下文可谈。培养新人是理想,为了未来,为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没有新人就没有希望,集群操作和整合营销是为了扩大商业利益,为了建立好的品牌,为了以后可以拍更多电影,吸引更多观众,培养更多新人。亚洲星引力将致力成为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集群项目品牌,一个产出优秀中低成本商业类型电影的基地,一个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的平台。
Q:你们在选择导演这方面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中国导演才可以成为星引力电影计划里的一员。
A:1、热爱电影,而不只是冲动,如果没有长久的经过考验的热情,电影的艰苦会很快让人退却。2、有拍摄经验,虽然对于新人不能要求丰富,但是起码要有独立从事影像制作5年以上的经验,最好有长片的拍摄经验,即使没有拍过长片,也最起码要有3部以上的剧情短片和大量的广告片拍摄经验。3、自己曾经投资自己拍摄片子,新人对于自己的信心首先体现在对于自己的投资上,自己都不舍得投资自己 ,怎么说服别人投资你?4、有剧本创作能力和经验,这一点只能用作品来体现。5、有规划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不盲目,也不消极,因为导演是一个需要理性控制的工作,需要时刻明白自己要什么。对于这一点的考核,看履历,面试。
Q:在中国,让“小电影去博大市场”其实做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星引力是怎样给这个团队自信的?
A:目标明确,操作规范,每个人各司其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能得到什么。让团队学会理性判断,同时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困难的,有风险的,团队越是成熟,目标就越有希望,电影是一个长期的抗战,不能靠一时激情,所以短暂的盲目的自信,对于我们没有什么意义。
Q:制作成本控制在500万元以内,票房目标直指1200万元,《疯狂的石头》的宁浩做到了,这种票房奇迹如果再次发生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你觉得最重要一点是什么,这样才可以保证它离这个目标不远。
A:市场导向的选题和内容判断机制,发行和营销的早期介入,制作控制的成熟稳健,也就是说多少钱拍,怎么回收,都不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而是有调研、渠道和执行方案以及执行力为保障。除此以外,还需要一点运气。最重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两者同样重要。
她说自己很少预设特别确定的原则:比如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在唐郗汝看来,这些预设都是不理性的。
唐郗汝
1980年出生,现任北京星引力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总裁,中国社会科学院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博士。
2003年开始从事影视工作。
2005年正式成为拾月堂的合伙人,并从2006年开始与拾月堂的合伙人余伟国等人一起策划培养和发掘电影新兴力量的商业电影计划。
2008年将这个计划命名为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并正式推向公众。
曾经的《疯狂的石头》已经胜利,是的,很幸运,正如唐郗汝所说,她有规划,而且规划得很早,所以往回看自己的彷徨期很短,也很少走弯路。从某一方面说,星引力公司的成功是独属于唐郗汝的,尽管她一再强调这是属于全体主创的功劳。
我总觉得,“好事”其实并不是人的初始目的,而是达到初始目的之后的一个“锦上添花”。
此外,采访唐郗汝,我还有一个体会:你对自己做的事情越喜欢、越投入,你也就越容易达到忘我和快乐的境界;一旦忘我和快乐了,好事自然也就会接踵而至。
正所谓,锦上添花。
第一眼看上去,唐郗汝并不能算是个让人眼前一亮的美女,只有慢慢端详,才能体味出她五官的精致和笼罩在身边淡淡的女人香。化好妆,轻轻地坐在光线暗淡的椅子上,夏日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褪色的窗棱软绵绵地照射进来,浮现出一种震撼心灵的安详、宁静之美。唐郗汝浅浅地抿着一小杯泛着泡沫的Cappuccino,身边围绕着其他客人袅袅升腾的白色轻烟和嘈杂热闹的嬉笑声。
“我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
“初中毕业的暑假去快餐厅打工,那一年我才15岁, 加上只是短期打工锻炼的学生,因此大家都比较照顾我。我和另外一个比我大一些的姑娘们一起负责收盘子、擦桌子、倒垃圾……大家认为我很勤快,但是脸上没有表情。那时候没有作为服务人员的职业素养,只是埋头干活,并不懂微笑服务。如果上述内容算是一份工作的话,当时的心态就是:我要试试自己是否有生存能力。严格来说,我也许一直都没有过正式工作的经验,我从来没有做过应聘工作的简历,大学毕业就直接读研,然后硕博连读。在2003年非典的时候,通过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跟影视圈的导演合作、写文案、尝试做剧本策划的工作,然后进入了拾月堂,开始业务的合作,负责创意、策划,并逐渐开始在管理运营层面出谋划策。”正是通过这些工作机会,唐郗汝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于是整合资源,成为公司合伙人,建立星引力、盛立时月公司等等。
“可能小时候喜欢马拉多纳都是一个理由”
“我很小就决定自己以后要从事学术研究,高中的时候把研究方向确定在哲学,但自认为哲学不是在学校里学的科目,所以选择了外语,因为我觉得外语是一种工具,有助于我研究学问。”总之,唐郗汝并不在乎大学究竟学什么专业,可能小时候喜欢马拉多纳都是一个理由。“每个人都是自己命运的操盘手,即使在决定论、宿命论的哲学体系中,决定人命运的因素都是无比复杂,以至于几乎无法精确计算,因此,无论哪种理念,都允许自由意志的存在,无非是自由的限度而已。”换句话说,盲从也是一种选择,无论走出哪一步,都是因为什么原因,最终是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放弃也是一种决定,包括放弃自己的所爱。“我的决定中,也包括了服从和放弃,但所有的决定都是在我个人能力范围内的全面考量的结果,所以从初中升高中填志愿开始,未来方向都是我自己决定的。”
“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所以很认真”
唐郗汝是江苏人,虽然说的算是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但那种带着南方气息的吴依软语还是在不经意间参透出来。2005年的时候唐郗汝和著名摇滚音乐人颜峻组建糖乐队。那年迷笛音乐节,颜峻主办的Mini Midi临时缺席了一个乐队,找来唐郗汝问她是否愿意一起救场,然后就诞生了这么一个以效果器和各种拟音材料为主的声音表演组合。这个乐队至今为止,一共演出过三场,后两场唐郗汝还特意为此加入了电脑和合成器,但她笑着说这一切都以玩乐为主。唐郗汝回忆:“第一次上台表演很紧张,因为我什么都不懂,所以正襟危坐,显得很认真,其实并不知道该干什么。接下来两次表演算是放松了一些,也有当时的照片留下,现在再聊这些事情觉得什么都很好玩。”虽然她当初的表演很不怎么样,但是当年他们每个人都曾认真地就自己的表演风格和理念做过探讨,也正是因为这个机缘唐郗汝拍了自己人生中第一个完整的剧情短片。后两场表演还录制了碟片,据说在一个卖地下音乐作品的店里还有出售,她和颜峻都认为这个乐队还会存在下去,虽然不知道下一场演出会在何时。一切都无法预知,年轻时就是可以凭着一股锐气放荡不羁,什么都不在乎的做事风格,有一点像现实版的童话故事。据颜峻说,两年以后,有一个日本朋友还问他,当年糖乐队的那个女孩儿去哪儿了。
“接受,顺应,理解,因为这是常态”
聊起对人、对事物的原则,唐郗汝说:“尽可能的感受、理解那些与自己的有差异的人和事物。”其实理解自己都是一项需要认真面对的工作,每个人的痛苦和不幸福都是因为不够了解自己的欲望和能力。也许在她的原则里,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适时的选择,因为必须在无法洞悉全部真相的情况下做出选择,才有了错误,也有了惊喜。所以她说自己很少预设特别确定的原则:比如什么就一定是对的,什么一定是错的,在唐郗汝看来,这些预设都是不理性的。每个人的个人时间和能力都有限,尽量地了解事物、理解并且做出某种自己认为能力可以承担的选择。因为有了承担,才有了必须面对的良心、社会压力以及所有人的期待。“这些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考量因素,尽量使自己不盲目。”她缜密理性的天性是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最根本的生存需要。面对生活的变幻无穷,唐郗汝说自己无所谓喜欢与否,她只是接受,顺应,理解,因为这是常态,时间的内容就是变化。
现在唐郗汝每天的生活状态是让自己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收邮件,去公司。到公司就是收拾各种杂物,期间会有几次会议。会议内容主要是日常工作、项目进展、创意会以及与不同合作方的洽谈;中午没有午休;晚上7点多如果没有安排工作晚餐,就在办公室吃爸爸带来的饭菜,同时处理文件,回复各种工作信函。吃完饭是个人学习时间:之前是论文、现在是小说翻译稿的整理。“在我的世俗生活观里,没有非时间状态。孤独是永远的,因为沟通和完全的理解是不可能的。但是孤独并非无益,完全的充盈意味着没有自省的空间,也就缺乏没有激发生命能量的可能性了。”她笑着的说自己期望获得幸福的方式是不断地贴合现实,降低欲望,理解自己,理解世界,从而学会真正的爱和宽容,至于生活状态,其实不太重要,心灵状态也许更关键。
Q&A:
Q:能具体谈谈亚洲星引力电影计划么?
A:概括来说:小成本、商业类型片、培养新人、集群操作、整合营销。小成本和商业类型片为了保障商业回报,电影在这个层面首先是一个生意,只有不亏欠,并且赢利,才有下文可谈。培养新人是理想,为了未来,为了更好的市场环境和人力资源环境,没有新人就没有希望,集群操作和整合营销是为了扩大商业利益,为了建立好的品牌,为了以后可以拍更多电影,吸引更多观众,培养更多新人。亚洲星引力将致力成为华语地区最有影响力的电影集群项目品牌,一个产出优秀中低成本商业类型电影的基地,一个培养和发掘优秀人才的平台。
Q:你们在选择导演这方面的标准是什么?也就是说什么样的中国导演才可以成为星引力电影计划里的一员。
A:1、热爱电影,而不只是冲动,如果没有长久的经过考验的热情,电影的艰苦会很快让人退却。2、有拍摄经验,虽然对于新人不能要求丰富,但是起码要有独立从事影像制作5年以上的经验,最好有长片的拍摄经验,即使没有拍过长片,也最起码要有3部以上的剧情短片和大量的广告片拍摄经验。3、自己曾经投资自己拍摄片子,新人对于自己的信心首先体现在对于自己的投资上,自己都不舍得投资自己 ,怎么说服别人投资你?4、有剧本创作能力和经验,这一点只能用作品来体现。5、有规划地发展自己的事业,不盲目,也不消极,因为导演是一个需要理性控制的工作,需要时刻明白自己要什么。对于这一点的考核,看履历,面试。
Q:在中国,让“小电影去博大市场”其实做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星引力是怎样给这个团队自信的?
A:目标明确,操作规范,每个人各司其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以做什么,能得到什么。让团队学会理性判断,同时知道,任何事情都是困难的,有风险的,团队越是成熟,目标就越有希望,电影是一个长期的抗战,不能靠一时激情,所以短暂的盲目的自信,对于我们没有什么意义。
Q:制作成本控制在500万元以内,票房目标直指1200万元,《疯狂的石头》的宁浩做到了,这种票房奇迹如果再次发生在中国的电影市场,你觉得最重要一点是什么,这样才可以保证它离这个目标不远。
A:市场导向的选题和内容判断机制,发行和营销的早期介入,制作控制的成熟稳健,也就是说多少钱拍,怎么回收,都不是脱口而出的一句话,而是有调研、渠道和执行方案以及执行力为保障。除此以外,还需要一点运气。最重要的是,认真的态度和正确的方法,两者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