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课程选择的现实追问
美国课程史专家布鲁巴克在系统回顾了西方课程发展的历史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课程发展史上一贯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呢?基本问题无非是:如何选择课程?”课程选择一直是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课程选择再次成为焦点,通过课程的选择唤醒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自主、独立和富有个性化的人,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基于这一精神,近年来,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如北京十一学校,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走班上课”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得以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高中如火如荼地进行选择性课程改革实践时,初中的课程生态总体上依然保持高度统一,即使有所尝试,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如将一部分选择性课程统一划定为必修课程,学校层面所开设的大量校本选修课程,多处于与国家课程两张皮的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等。从总体上来看,初中学校对课程选择的关注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初中课程的“选择”进行全面探索,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脚步。
二、初中课程“选择”的基本要素
初中课程需要选择,选择什么,怎么选择,成为厘清初中课程“选择”问题的两个基本要素。接下来,笔者对这两个基本要素进行初步阐释:
(一)初中课程“选择”什么?
若按照传统的统一化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进行分类,就不存在“选择”问题,要真正实现初中课程的“选择”,就必须建立一套可供选择的初中课程体系。首先,对学校的课程系统进行分类,如按照选择与否分成必修课、选修课,或者按照知识类别分成知识课、技能课、情态课等。通过分类,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并确定不同课程的不同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但是,这样的选择,往往只有“选或不选”,这种简单分开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对当前初中课程“选择”的要求。在选“课类”的基础上,对每一门课划分学习要求的“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级别”。通过课程难度的梯度设计,为学生的进步制造“等待”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此外,课程的选择不应仅局限于“课”本身,与课相关的元素也应当是我们关心的“选择”内容。例如,选择适合自身学习风格的教师,选择能够共同高效学习的同伴,选择学习的地点,甚至是选择面授或网上学习等。随着课程选择的发展,未来将需要建立起一套融合选课类、选级别、选老师、选学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选择体系,最终提升课程选择的内在价值。
(二)初中课程怎么“选择”?
课程选择的方式和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选择能否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以保证每个人的发展。课程选择基本原则是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学习者的能力,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基于此,在学校教育的模式下,选择的基本流程为:首先,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包括其学科学业水平、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要素;其次,根据学习者的当前学习能力,给学习者提供专业的课程选择建议;再次,学习者依照建议,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
蠡园中学依据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自身“选班而学”的课程选择模式。首先,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课程总纲要及各学科纲要,从而确定课程内容,成为指导课程选择的“基本法”;其次,在新生入学前,进行全面的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最后,召开选班交流会,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以“班级”类型划分的课程选择建议,由学生及家长最终确定选择的班级,同时也确定了其学习的课程。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也会根据多次学业测试情况及学生意愿,动态调整“班级”,即调整课程。另外,部分学科采用打乱班级安排的“选级”学习及全自选的“拓展课程”,作为课程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的有益补充。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蠡园中学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初中课程“选择”什么、怎么“选择”的再次梳理,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本校实践的初中课程选择的“五维”设计。
三、蠡园中学课程“选择”的“五维”设计
经过课程改革的“零打碎敲”,蠡园中学在课程建设上开始进入一个系统化和专业化阶段。基于泰勒原理,蠡园中学结合自己的实践生成了课程设计的“五组核心要素”,即方向与共识、目标与水准、结构与比例、方式与流程、资源与工具,它涵盖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同时也为科学实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五维”关照,使课程选择走向系统和深入。
(一)确定方向:为什么选?
方向体现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明确方向可以帮助课程选择走出为了“选择”而“选择”的误区,将课程选择从单纯的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高度,以此改变浮于表面的“碎片化”甚至“异化”的操作模式。蠡园中学将课程选择的方向确立为服务于孩子多样化的生命成长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通过构建一套融合情态建设、智力培育和个性开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的人,这也是蠡园中学的育人理念。蠡园中学对“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进行的系统解读如下(表1):
(二)制定标准:凭什么选?
蠡园中学课程选择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对各门科目提出了“级别”的概念,而不同的级别,便是由课程要求的不同“标准”所确定的,各门学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标准体系。
首先,重新划分课程类别是确定不同课程标准要求之基础。蠡园中学课程类别被划分为三大类: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及拓展课程。轴心课程是培养学习者基本学习能力的课程,这些能力能够带动学生其他素养全面“转动”起来;基础课程是以知识体系划分的课程,与当前学校的各学科课程基本重合;拓展课程则是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综合性课程。 其次,梳理各类别课程的内容并制定不同能力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这是制定课程标准体系的核心。轴心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前置课程”,对学生学习级别的要求应当具有同一性、强制性及基础性。基础课程是“必备课程”,每一门课程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及地方、本校学习要求确定学习内容及层级要求,一般来说,把“毕业要求”作为基本能力层级后再进行细致划分。拓展课程则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等级划分及学习兴趣的关注,这是在基础课程以外的“提升课程”。这样,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就把不同的标准要求梳理出来了,当然,具体的学科都应当有具体的要求。
最后,把标准要求转化为评价机制,也就是基于水准,对应要求,显示级别,并提供改进的建议。评价设计完成之后,标准体系就可以作为整个课程选择的指导,从“选”,到“学”,再“评”,后“改”,都是依据这套标准体系完成的。
(三)优化结构:选什么?
给学生可选择的课程是课程选择实现的前提,优化选择性课程的结构是课程选择的核心。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蠡园中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课程”理念,突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将课程内容延伸到教室和学校以外的实践领域,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整合性和建构性。蠡园中学的“大课程”主要包括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三大类,具体内容见下表(表2):
在蠡园中学的三大主体课程中,基础课程重在培养智慧的人,拓展课程重在培养丰富的人,而轴心课程重在培养人格健全的积极的人。其中,轴心课程作为蠡园中学课程体系的中心,以“关注情态建设,培养积极个人;开展公民实践,培育公民人格”为课程追求,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育目标提供内驱力,使学生们乐学和好学。拓展课程通过丰富的趣味性的课程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三类课程在结构上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有效涵盖了学生的情态、智力和兴趣特长的综合发展。同时,三类课程在设计上一改以往目标体系中偏重智能的单一取向,而将学生兴趣、个性、品性等因素囊括其中,并在体系建设上尝试建立一套与行为特征等可考查内容相对应的、具有个人和社会互动意义的动态课程体系,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的教育目标。
(四)简化流程:怎么选?
“流程”即一定方式下的操作程序,它们普遍地存在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影响着课程建设的质量。课程选择的“流程”重在解决怎么选、选择后怎么学和课程如何管理的问题。蠡园中学一直注重流程管理,将一些主要流程梳理清楚,有助于课程选择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宏观走向微观。“流程管理”本是一个管理学名词,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它本身要从顶层流程架构开始,形成“端到端”的层级化的流程体系。“流程管理”引入课程选择过程中后,蠡园中学研创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课程选择的实施步骤,将流程细化为课程选择流程、课程学习流程和选择管理流程。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课程选择流程和课程学习流程。
1.课程选择流程。
课程选择的流程基本为:第一步,明确学校课程体系,即在学习开始之前,就对需要学什么做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理解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及拓展课程的不同课程内容;第二步,完成学情调研,以此作为学校课程建议及学生课程选择的基本依据;第三步,完成课程选择,即由学校提出课程建议,学生确定个性化课程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最终决定权在学生而非学校;第四步,开始进行课程学习;第五步,选级而学,即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当前级别及期望级别,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第六步,动态调整。
2.课程学习流程。
蠡园中学在长期的课程建设探索中形成了以“助生自助”为基本理念的“六助课堂教学模式”,共包括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和续助六个流程。备助即明标定策,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自助即学知探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提前进行自助学习;求助即回馈显疑,学生在自助之后就疑难处与同学、老师讨论解决;互助即解疑提升;补助即拓展提升;续助即拾遗巩固。“六助”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逻辑,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五)提供资源:有效选择的保障。
资源是提高课程选择实施质量的重要保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增值利用和适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开发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蠡园中学将课程资源分为中心资源和支持性资源,其中,教师、学生和教科书(课本)是中心资源,支持性资源分为校内支持性资源和校外支持性资源。
为了获取资源,工具就是必备的。工具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蠡园中学充分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工具的运用,尤其是计算机工具。为此,蠡园中学联合尚蠡信息科技公司专门开发了“蠡风”软件,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平台、通识性课程与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性课程与教学应用软件、选课软件。其中,质量检测和评价工具是比较特别的一类,它能提高检测和评价的标准化和有效性。
四、小结
蠡园中学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路上,从未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是回溯历史,和后来的大课程改革相比,蠡园中学之前的改革像是零配件加工厂,而这之后,蠡园中学才开始进行“整车构建”。在一所学校里,课程是关键,它决定着学校的质态,只有改变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因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和顶层设计的思想都只有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而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所带来的学校全面变革是一个深刻、持续、整体的渐进过程。我们虽然经历了数年时间的摸索,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如何完善走班上课?以及如何应对由课程选择带来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变化?等等。
课程,是一段旅程,不是一张地图。在旅程中,我们可以预设景点,但无法预料美丽的遇见。课程建设,这段旅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浙江省温州翔宇中学)
美国课程史专家布鲁巴克在系统回顾了西方课程发展的历史之后,发出这样的感慨:“在课程发展史上一贯反映出来的问题是什么呢?基本问题无非是:如何选择课程?”课程选择一直是课程发展的核心问题。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展开,课程选择再次成为焦点,通过课程的选择唤醒学生的多元智能,培养自主、独立和富有个性化的人,已经成为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基于这一精神,近年来,许多学校都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如北京十一学校,立足于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构建了一套分层、分类、综合、特需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并通过“走班上课”和管理制度的建设,使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得以实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高中如火如荼地进行选择性课程改革实践时,初中的课程生态总体上依然保持高度统一,即使有所尝试,也出现了异化现象,如将一部分选择性课程统一划定为必修课程,学校层面所开设的大量校本选修课程,多处于与国家课程两张皮的状态,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等。从总体上来看,初中学校对课程选择的关注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是不够的。因此,我们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初中课程的“选择”进行全面探索,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在这方面已经迈开了脚步。
二、初中课程“选择”的基本要素
初中课程需要选择,选择什么,怎么选择,成为厘清初中课程“选择”问题的两个基本要素。接下来,笔者对这两个基本要素进行初步阐释:
(一)初中课程“选择”什么?
若按照传统的统一化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进行分类,就不存在“选择”问题,要真正实现初中课程的“选择”,就必须建立一套可供选择的初中课程体系。首先,对学校的课程系统进行分类,如按照选择与否分成必修课、选修课,或者按照知识类别分成知识课、技能课、情态课等。通过分类,选择具体的课程内容,并确定不同课程的不同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但是,这样的选择,往往只有“选或不选”,这种简单分开的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对当前初中课程“选择”的要求。在选“课类”的基础上,对每一门课划分学习要求的“级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及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级别”。通过课程难度的梯度设计,为学生的进步制造“等待”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此外,课程的选择不应仅局限于“课”本身,与课相关的元素也应当是我们关心的“选择”内容。例如,选择适合自身学习风格的教师,选择能够共同高效学习的同伴,选择学习的地点,甚至是选择面授或网上学习等。随着课程选择的发展,未来将需要建立起一套融合选课类、选级别、选老师、选学伴、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课程选择体系,最终提升课程选择的内在价值。
(二)初中课程怎么“选择”?
课程选择的方式和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选择能否依据每一位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以保证每个人的发展。课程选择基本原则是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符合学习者的能力,尊重学习者的意愿。基于此,在学校教育的模式下,选择的基本流程为:首先,确定学习者的学习能力,包括其学科学业水平、心理素质、学习态度等多方面要素;其次,根据学习者的当前学习能力,给学习者提供专业的课程选择建议;再次,学习者依照建议,根据自身意愿,选择相应的课程。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需要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基础,并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不断调整。
蠡园中学依据课程选择的基本原则,不断完善自身“选班而学”的课程选择模式。首先,根据学校实际,进行顶层设计,制定学校课程总纲要及各学科纲要,从而确定课程内容,成为指导课程选择的“基本法”;其次,在新生入学前,进行全面的学情调研,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最后,召开选班交流会,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以“班级”类型划分的课程选择建议,由学生及家长最终确定选择的班级,同时也确定了其学习的课程。当然,在学习过程中,学校也会根据多次学业测试情况及学生意愿,动态调整“班级”,即调整课程。另外,部分学科采用打乱班级安排的“选级”学习及全自选的“拓展课程”,作为课程选择在实际应用中的有益补充。
但是,在实践过程中,蠡园中学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通过对初中课程“选择”什么、怎么“选择”的再次梳理,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本校实践的初中课程选择的“五维”设计。
三、蠡园中学课程“选择”的“五维”设计
经过课程改革的“零打碎敲”,蠡园中学在课程建设上开始进入一个系统化和专业化阶段。基于泰勒原理,蠡园中学结合自己的实践生成了课程设计的“五组核心要素”,即方向与共识、目标与水准、结构与比例、方式与流程、资源与工具,它涵盖了课程设计的基本步骤,同时也为科学实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五维”关照,使课程选择走向系统和深入。
(一)确定方向:为什么选?
方向体现了课程选择的价值取向,明确方向可以帮助课程选择走出为了“选择”而“选择”的误区,将课程选择从单纯的实践层面提升到理论高度,以此改变浮于表面的“碎片化”甚至“异化”的操作模式。蠡园中学将课程选择的方向确立为服务于孩子多样化的生命成长和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化成长,通过构建一套融合情态建设、智力培育和个性开发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的人,这也是蠡园中学的育人理念。蠡园中学对“孩子气、诗书气、浩然之气”进行的系统解读如下(表1):
(二)制定标准:凭什么选?
蠡园中学课程选择的一个重要突破在于对各门科目提出了“级别”的概念,而不同的级别,便是由课程要求的不同“标准”所确定的,各门学科形成了完整的课程标准体系。
首先,重新划分课程类别是确定不同课程标准要求之基础。蠡园中学课程类别被划分为三大类: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及拓展课程。轴心课程是培养学习者基本学习能力的课程,这些能力能够带动学生其他素养全面“转动”起来;基础课程是以知识体系划分的课程,与当前学校的各学科课程基本重合;拓展课程则是体现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能力的综合性课程。 其次,梳理各类别课程的内容并制定不同能力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这是制定课程标准体系的核心。轴心课程是所有课程的“前置课程”,对学生学习级别的要求应当具有同一性、强制性及基础性。基础课程是“必备课程”,每一门课程原则上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及地方、本校学习要求确定学习内容及层级要求,一般来说,把“毕业要求”作为基本能力层级后再进行细致划分。拓展课程则侧重于对学生综合能力的等级划分及学习兴趣的关注,这是在基础课程以外的“提升课程”。这样,依据不同的课程类型,就把不同的标准要求梳理出来了,当然,具体的学科都应当有具体的要求。
最后,把标准要求转化为评价机制,也就是基于水准,对应要求,显示级别,并提供改进的建议。评价设计完成之后,标准体系就可以作为整个课程选择的指导,从“选”,到“学”,再“评”,后“改”,都是依据这套标准体系完成的。
(三)优化结构:选什么?
给学生可选择的课程是课程选择实现的前提,优化选择性课程的结构是课程选择的核心。基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蠡园中学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大课程”理念,突破了单一的学科课程,将课程内容延伸到教室和学校以外的实践领域,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开放性、整合性和建构性。蠡园中学的“大课程”主要包括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三大类,具体内容见下表(表2):
在蠡园中学的三大主体课程中,基础课程重在培养智慧的人,拓展课程重在培养丰富的人,而轴心课程重在培养人格健全的积极的人。其中,轴心课程作为蠡园中学课程体系的中心,以“关注情态建设,培养积极个人;开展公民实践,培育公民人格”为课程追求,以健全的人格培养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育目标提供内驱力,使学生们乐学和好学。拓展课程通过丰富的趣味性的课程设计,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三类课程在结构上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有机整合,有效涵盖了学生的情态、智力和兴趣特长的综合发展。同时,三类课程在设计上一改以往目标体系中偏重智能的单一取向,而将学生兴趣、个性、品性等因素囊括其中,并在体系建设上尝试建立一套与行为特征等可考查内容相对应的、具有个人和社会互动意义的动态课程体系,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的教育目标。
(四)简化流程:怎么选?
“流程”即一定方式下的操作程序,它们普遍地存在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并影响着课程建设的质量。课程选择的“流程”重在解决怎么选、选择后怎么学和课程如何管理的问题。蠡园中学一直注重流程管理,将一些主要流程梳理清楚,有助于课程选择从理论走向实践,从宏观走向微观。“流程管理”本是一个管理学名词,主要应用于企业管理,它本身要从顶层流程架构开始,形成“端到端”的层级化的流程体系。“流程管理”引入课程选择过程中后,蠡园中学研创人员进行了深入研究,根据课程选择的实施步骤,将流程细化为课程选择流程、课程学习流程和选择管理流程。这里重点介绍一下课程选择流程和课程学习流程。
1.课程选择流程。
课程选择的流程基本为:第一步,明确学校课程体系,即在学习开始之前,就对需要学什么做一个基本的了解,特别是理解轴心课程、基础课程及拓展课程的不同课程内容;第二步,完成学情调研,以此作为学校课程建议及学生课程选择的基本依据;第三步,完成课程选择,即由学校提出课程建议,学生确定个性化课程内容,需要指出的是,最终决定权在学生而非学校;第四步,开始进行课程学习;第五步,选级而学,即在学习过程中明确自己的当前级别及期望级别,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第六步,动态调整。
2.课程学习流程。
蠡园中学在长期的课程建设探索中形成了以“助生自助”为基本理念的“六助课堂教学模式”,共包括备助、自助、求助、互助、补助和续助六个流程。备助即明标定策,新课开始之前,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自助即学知探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提前进行自助学习;求助即回馈显疑,学生在自助之后就疑难处与同学、老师讨论解决;互助即解疑提升;补助即拓展提升;续助即拾遗巩固。“六助”颠覆了传统的教学逻辑,由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五)提供资源:有效选择的保障。
资源是提高课程选择实施质量的重要保证,充分挖掘、整合各种课程资源,合理利用、增值利用和适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有助于我们开发出更多符合学生兴趣爱好和学校实际的校本课程,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空间。蠡园中学将课程资源分为中心资源和支持性资源,其中,教师、学生和教科书(课本)是中心资源,支持性资源分为校内支持性资源和校外支持性资源。
为了获取资源,工具就是必备的。工具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源远流长,课程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蠡园中学充分重视资源的整合与工具的运用,尤其是计算机工具。为此,蠡园中学联合尚蠡信息科技公司专门开发了“蠡风”软件,主要包括课程管理平台、通识性课程与教学应用软件、学科性课程与教学应用软件、选课软件。其中,质量检测和评价工具是比较特别的一类,它能提高检测和评价的标准化和有效性。
四、小结
蠡园中学在探索素质教育的路上,从未停止改革的步伐。但是回溯历史,和后来的大课程改革相比,蠡园中学之前的改革像是零配件加工厂,而这之后,蠡园中学才开始进行“整车构建”。在一所学校里,课程是关键,它决定着学校的质态,只有改变课程,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校,因为,学校的育人目标、办学理念和顶层设计的思想都只有通过课程才能与教师和学生发生关联。而通过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所带来的学校全面变革是一个深刻、持续、整体的渐进过程。我们虽然经历了数年时间的摸索,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如何提高教师的课程能力?如何完善走班上课?以及如何应对由课程选择带来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变化?等等。
课程,是一段旅程,不是一张地图。在旅程中,我们可以预设景点,但无法预料美丽的遇见。课程建设,这段旅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浙江省温州翔宇中学)